【摘 要】 調解是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一道重要防線。文章以福州市在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方面的實踐探索為研究案例,認為福州市在這方面實踐探索中取得了明顯成效;分析了福州市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構建所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改進工作機制,強化協調整合;打造素質過硬調解隊伍;優(yōu)化調解方式,打造智慧調解平臺。
【關鍵詞】 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人民調解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深改委專門審議通過《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闭{解是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一道重要防線,能將糾紛解決在當地、解決在基層,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近年來,福州市在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本文以福州市為研究案例,探討了新時代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創(chuàng)新問題。
一、新時代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建設的實踐探索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背景下,福州總體呈現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yè)良好局面。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經濟社會進一步發(fā)展,因經濟社會結構變化引發(fā)的矛盾糾紛明顯增多,呈現出復雜性、群體性、多樣性、專業(yè)性、面廣量大、調處難度加大等特征。2017年全市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矛盾糾紛14762件,其中鄰里糾紛4896件、損害賠償糾紛2235件、婚姻家庭糾紛1123件、山林土地糾紛767件、勞動爭議糾紛618件、征地拆遷糾紛575件、合同糾紛554件、房屋宅基地糾紛519件、道路交通事故糾紛518件。[1]針對新時代社會矛盾糾紛的新情況、新特點,福州市在調解機制創(chuàng)新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
1、努力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
為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在基層,早在2010年,福州市就成立了市醫(yī)患糾紛調解處置中心,市醫(yī)患糾紛調解處置中心下設市醫(y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處置福州市城區(qū)43家省、市屬醫(yī)院及大型民營醫(yī)院的醫(yī)患糾紛。2018年福州市醫(yī)患糾紛調解處置中心還成立了由22名法律專家、11名法醫(yī)專家、799名醫(y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guī)欤坏┌l(fā)生重大疑難醫(yī)患糾紛,第一時間啟動專家會商程序,隨機抽取相關專家,為調解雙方提供專業(yè)咨詢服務,有效提升了調解的公信力,在解決醫(yī)患糾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近年,福州市在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不斷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依托行業(yè)協會、商會等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指導設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人民調解組織;在國土、環(huán)保、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等18個行政調解量較大的部門建立253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委會。依據《福建省推進品牌調解工作室建設暫行辦法》,在80余個個人品牌工作室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縣、市、省三級金牌調解工作室創(chuàng)建。
2、大力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
化解矛盾糾紛需要較強的專業(yè)支持。2017年底以來,福州市以倉山、福清、長樂為試點在全省率先加快推行由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構成的“兩代表一委員”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發(fā)揮代表委員的優(yōu)勢,參與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的發(fā)生,提升城鄉(xiāng)社區(qū)矛盾預防化解能力。同時,通過大力推進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探索完善調解員隊伍建設激勵機制,推動調解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建設,著力提升調解員隊伍法律政策運用能力、防控風險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輿論引導能力。如,福州市醫(yī)調中心連續(xù)多年舉辦全市醫(yī)調工作人員培訓會;2019年長樂區(qū)司法局舉辦專職人民調解員業(yè)務專題培訓班,共計112人參加培訓;臺江區(qū)融合法學會、街道、社區(qū)專職人民調解隊伍和行業(yè)性調委會,以及村(居)法律顧問等多支力量,構建強大的調解人才隊伍。
3、大力推動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
積極完善公調對接、檢調對接、訴調對接、訪調對接等工作機制,推動建設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聯動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體系。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在市中院成立全省首家法律援助駐法院律師調解工作室,在市律師協會及福建瀛榕等6家律師事務所掛牌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截至2019年2月,福州市進駐派出所(邊防所)調解室161個,設立法院調解室38個,檢察院調解室9個,信訪局調解室8個。整合公證、司法鑒定、律師、法律援助、基層法律服務等力量,多方協同,合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二、當前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福州市調解組織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發(fā)揮著重大作用。2018年,福州市各級調解組織累計調解案件1.2萬件,調解成功率99.9%;刑滿釋放人員4369人,銜接率89.33%;全年新增社區(qū)服刑人員3689人,解矯3558人,現在矯4216人,重新犯罪率始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在運行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問題。
1、調解工作合力不容易形成
涉及到行政調解范疇時,常常因溝通不暢、職能范圍限制或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導致協作合力不足。訴調對接的操作程序、組織架構、訴調對接與其他訴訟程序的關系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調解工作的司法解釋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實踐中存在司法機關、行政部門、各類調解組織和社會團體及其相關人員等對接聯動性不足問題,人民法院在訴調對接工作中面臨許多阻力?!肮{對接”機制在實際運行中存在公安機關唱“獨角戲”的問題。針對跨地區(qū)、跨單位、跨行業(yè)的糾紛,調解工作合力更不容易形成。
2、調解員隊伍結構不夠合理
部分縣區(qū)調解員隊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識較為缺乏、工資待遇不高等突出問題。面向社會招聘專職人民調解員設定條件不高,但吸引力不強。2018福州市鼓樓區(qū)司法局招聘專職人民調解員條件為男性年齡不超過65周歲,女性年齡不超過60周歲,2019年福州市晉安區(qū)司法局招聘專職調解員月薪2000元。實踐中,部分基層調解員受文化素質、人情關系等因素的影響,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很難保證所有委托、協助調解的案件都能做到公平、公正。
3、調解方式創(chuàng)新不足
2018年2月由最高人民法院開發(fā)建設的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正式上線,并在全國法院試運行。全國許多省市在大力推進指尖下的信息化平臺,創(chuàng)新推出“互聯網+人民調解”“大數據+人民調解”新模式,推出“在線法院”APP或網頁,暢通“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等信息渠道,實現大數據上的人民調解。目前,福州市矛盾糾紛調解方式還較為傳統,調解工作存在信息缺失、監(jiān)督困難、卷宗填寫困難、案件上報不及時等缺陷,在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方法和新平臺建設上有不足,缺乏有特色、有影響力的亮點品牌。
三、完善社會矛盾調解機制的舉措
人民調解是司法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對今后社會穩(wěn)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防、調處和化解這些社會矛盾糾紛,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運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進行調解,又要堅持傳統手段與新方式的結合,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矛盾糾紛,采取不同的方法調處和化解。
1、改進工作機制,強化協調整合
(1)提高意識,強化責任。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必須要牢固樹立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意識,正確處理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高度重視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對社會治理水平的提高和平安建設鞏固的作用。將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盡快完善矛盾調處機制。當社會矛盾糾紛發(fā)生時,要及時有效地化解,做到有人管、有人調,并且調解規(guī)范,調有成效。首先,對適合調解的各類社會矛盾糾紛,要充分發(fā)揮人民調解組織的作用,鼓勵調解員提前介入,通過提供政策指導、法律咨詢和調解服務防止矛盾激化升級。其次,綜合組織相關部門的力量,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解決可能出現的銜接不暢、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調解工作機制。
2、打造素質過硬調解隊伍
在新形勢下,面對社會矛盾糾紛的多元化、復雜化特點,部分從事調解的人員工作參與意識不夠,業(yè)務素質不強,需要進一步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首先,人民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熱心調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識的成年公民擔任,并具有相關行業(yè)、專業(yè)知識或工作經驗,因此,要更多從律師、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員和退休的法官、警察以及其它行政機關退休人員中選任。其次,要加強對調解員的業(yè)務培訓。司法行政部門和調解員協會要根據地方實際情況以及不同領域矛盾糾紛特點,加強法律法規(guī)政策、當前社會形勢、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培訓。第三,要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和載體,采取教師授課、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形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優(yōu)化調解方式,打造智慧調解平臺
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為矛盾糾紛調解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提供了契機與條件。按照“互聯網+”的戰(zhàn)略要求,積極探索“互聯網+人民調解”“大數據+人民調解”等新模式,把現代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到復雜化、多元化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中,打造一個在線調解、在線確認、在線監(jiān)督為一體的智慧調解平臺,充分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便捷等優(yōu)勢,對那些久拖未決的矛盾糾紛,通過平臺監(jiān)督干預,督促及時解決,化解矛盾糾紛,提升調解工作的預見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福州市司法局.福州市人民調解工作取得顯著成效[EB/OL].http://sfj.fuzhou.gov.cn,2018-02-01.
[2] 福州市司法局.福州市積極推進醫(yī)患糾紛化解納入法治化軌道[EB/OL].http://sfj.fuzhou.gov.cn,2019-01-21.
【作者簡介】
劉德宏(1964—)男,漢族,山東青島人,中共福州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