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影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因素分為教育主體、教育客體、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環(huán)境等五大類。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策略主要是:加強對教育主體的學習培訓,建設綜合、全面、專業(yè)的教育主體隊伍;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改進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內容;加強網絡信息監(jiān)管工作。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教育;實效性;因素;策略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環(huán)境下,教育主體通過教育載體,遵從一定的原則和方法,將教育內容傳遞給教育客體,教育客體接收教育內容后再通過教育載體反饋給教育主體的過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具有多因性、相對性、多樣性、及時性的特點。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總體布局、縱深發(fā)展的新時期,如何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影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主體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活動中的地位決定著其主導性、示范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教育者的素質水平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決條件?;ヂ摼W的飛速發(fā)展,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先進手段和發(fā)展空間,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教育者掌握網絡信息的同時,要自覺承擔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任務,使教育客體的思想行為不斷趨向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要求。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客體因素
在校學生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教育客體的主要部分。當代我國大學生群體心理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自尊心強;不拘泥于傳統(tǒng)束縛,不再盲目從眾;挫折承受力差,對物質誘惑的抵抗力低;具有旺盛的好奇心,積極探索未知領域。在校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參與網絡教育活動、反饋教育過程、體現教育效果等方面。
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內容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中,社會意識形態(tài)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教育內容必須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環(huán)境、對象的具體情況不斷整合優(yōu)化。
4、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載體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聯系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的橋梁和紐帶,有承載性、中介性、目的性、可控性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承載和傳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第二,聯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第三,在教學互動中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第四,教育主體對不同載體的選擇豐富了教育形式,并體現不同的教育特征。
5、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環(huán)境因素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環(huán)境因素,是指上網者思想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上因素的總和。這種教育環(huán)境具有特殊的特點: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信息的性質、類型多;三是傳遞、變化快速。
二、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面臨的問題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一支掌握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倫理學和信息技術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的專業(yè)隊伍。[1]教育主體的可信性、專業(yè)性越高,教育客體的信任感就越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明顯。因此,教育主體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實踐技能和網絡技術,向教育客體展示自身的行為藝術和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認同和喜愛。
2、教育客體學習興趣和甄別信息的能力有待提升
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校學生占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多數。隨著我國社會變革發(fā)展,各種文化思潮涌入中國,不同的思想觀念交織碰撞,各種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產生了諸多影響。由于網絡信息來源復雜、隱蔽,特別是西方意識形態(tài)滲透,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在校學生在對網絡的使用傾向方面存在各種偏差,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問題。
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過時
第一,內容過時。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通病是內容過時,沒有學生需要的內容;內容陳舊,更新速度太慢;互動性差,沒有雙向交流的渠道。這些網站由于內容少、速度慢等原因,未能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第二,方法過時。一方面,高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工作管理體系。上下層工作聯系脫節(jié),無法形成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因為工作激勵體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熱情不足。
4、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千里之行,基于跬步;萬丈高臺,起于累土。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條件,當前,各高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平臺建設工作還有不少亟待完善之處。第一,資金投入不足,硬件設施陳舊,無法滿足高校對先進網絡平臺的需求。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的交流效果也會因此大打折扣,阻礙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發(fā)展。第二,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軟件設施較為落后,創(chuàng)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的高校數量很少。
5、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復雜
大學生在瀏覽網上信息時,重點多放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方面。有的大學生會將資本主義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作比較,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缺乏判斷力的學生,往往會被別有用心的信息誤導。在這些信息的煽動下,或許會產生不理智的言行。網絡對校園生活的影響顯著。網站有很多違背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的垃圾信息,缺乏自制力的學生有時會無法抵抗誘惑,甚至做出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三、如何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2]
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對教育主體的學習培訓,建設綜合、全面、專業(yè)的教育主體隊伍。首先,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高校應重點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網絡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其次,提升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技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教育者的教學素質有直接的關系,教育者堅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因材施教,引導教育客體在網絡學習中健康成長。
第二,大學生應加強網絡安全意識,積極汲取健康有益的網上信息。教育客體要充分認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隨著我國社會變革發(fā)展,各種文化思潮涌入中國,不同的思想觀念交織碰撞,各種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產生了諸多影響。由于網絡信息來源復雜、隱蔽,特別是西方意識形態(tài)滲透,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大學生要加強網絡安全意識,甄別各種網絡信息。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做到思想上的創(chuàng)新,應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思維模式,讓其更加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是教育內容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突破,以適應網絡時代發(fā)展的要求。[3]
第三,改進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內容,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創(chuàng)新方法。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當下,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去主體化”、客體“主體化”,高校更要大力改革。一是將灌輸式教育轉為雙向互動式教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溝通交流,彼此在平等的地位進行對話,在互動中探尋、解決問題。其次,注重人文關懷。在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前提下,潛移默化地完成對學生的指導和教育。最后,豐富內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發(fā)揮網絡的服務功能,在滿足學生上網需求的過程中,多種教育活動相結合,潤物細無聲般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著力建設內容豐富、全方位、多領域的網絡平臺,在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第四,加強網絡信息監(jiān)管工作,聯合社會各方面力量,改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一是在注重建設的同時,加強網絡監(jiān)管,治理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清潔的網絡環(huán)境。二是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網絡文化活動,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氛圍,并建立網絡信息反饋機制,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和諧健康的網絡輿論環(huán)境。三是注重網上網下相結合。要把網上教育與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結語
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過程面臨著諸多困難,如何克服困難,找到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方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的基礎上,還應拓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范圍,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局部體系和全部體系。并以此作為提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工作方式和體制機制方面力求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易鵬,魯寬民.主體間性哲學視域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J].求實,2013(7).P80-81.
[2]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 張曉明,段惠方.網絡同伴教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探索,2014(1).P124-126.
【作者簡介】
張瀟琳,女,漢族,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