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團是一種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發(fā)組織的非正式學生團體,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能夠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看待任何事物時,都要采用辯證的眼光,分析高中生社團活動的利與弊,并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能夠引導學生科學地參加社團活動。鑒于此,本文將圍繞高中生社團活動的利與弊進一步展開論述,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社團活動;利與弊
一、 社團活動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
在高中階段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學生的心理素質發(fā)展被視為重中之重。在當前重視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社會各界對教育工作本身的訴求產(chǎn)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視程度日益上升。而對學生來說,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幫助學生在面對學習任務時采用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并能夠在遇到問題時通過理性的思考,采取最佳的解決方案。學生的過硬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是學生學習行為的主導,并且受到應試教育與功利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往往只“以分數(shù)論英雄”,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很多學生因受挫而學習成績下降。更嚴重者,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受到打擊而一蹶不振,并因為難以完成自我調節(jié)而產(chǎn)生過激行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在學生進行社團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在社團組織中感受到相同愛好的學生的關懷與溫暖,從而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漸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在社團換屆選舉時,由于社團的非官方性質,也使學生能夠更勇敢地走上臺去展示自己,并能夠獲得肯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滿足感,從而使學生身心愉悅,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發(fā)展。不僅如此,在進行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寫作的能力,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品行。我們都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加便捷,因此,學生出現(xiàn)了困惑,會由社團中的其他學生進行開導,使問題更高效地得到解決,從而使學生更快速地調整心態(tài),重新積極地投入學習生活當中。
二、 社團活動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
在高中階段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學校教育的另一重心,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很高的重視,也因此而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吧眢w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使學習更加高效,學習情感更加投入。在高中校園中,擁有眾多體育競賽性質的社團,學生起初參加這些社團的原因,大部分是興趣愛好。但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卻沒有時間專門針對項目進行鍛煉,在參加社團之后,卻能夠擁有專門的時間去進行體育活動,從而使學生在滿足自身興趣愛好需求的同時,也讓身體素質獲得發(fā)展。另外,高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人一生中生長發(fā)育的峰值,因此,參與體育競賽類社團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運動量,并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競賽意識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有百利而無一害。反觀當今的教育環(huán)境,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導致學生的身體羸弱成了當代高中生的通病,而社團通過有序的組織體育活動、體育賽事,能夠承擔起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任。因此,在學生的校園生活中,參與社團活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并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運動潛能,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之外,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使學生能夠在班級活動中發(fā)光發(fā)熱。另外,學生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在使自身身體素質獲得提升的同時,也能給他人起到帶動作用,吸引身邊的同學、朋友、家人共同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使“全面提升國民身體素質”不再是口號,而是一件有著極強可行性的事。
我們都知道,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參與體育運動的方式,而在校園中出現(xiàn)的諸多社團中,帶有體育運動性質的社團無疑是種類最豐富、數(shù)量最多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相應的社團,在其中獲得體育鍛煉。以輪滑社為例,學生在課后參與輪滑訓練,鍛煉了腿部力量,讓學生能夠在其他體育運動中有更優(yōu)秀的表現(xiàn),不僅如此,輪滑運動更鍛煉了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性,讓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更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參與輪滑運動也讓學生的興趣需求得到了滿足,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也讓學生在經(jīng)過一天緊張學習后變得有些僵硬的身體得到舒展與放松。
三、 社團活動利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
在高中階段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教育工作不可繞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理論為主,使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處在相對尷尬的境地當中,而實踐能力又是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不能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因此,在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模式下,理論為主的教育方法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產(chǎn)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雖然一部分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已經(jīng)在教學方法方面做出了改進與完善,但課堂教學的四十五分鐘對滿足學生提升實踐能力的需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而通過參加社團活動的方式作為輔助,幫助學生提升動手能力,是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的。在高中校園中,不乏實驗、實踐性質較強的社團,在這些社團當中,每個參與社團活動的學生都能獲得相同的動手機會,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在社團活動中得到發(fā)展。更重要的是,這些實踐性較強的社團活動往往與教師的教學內容有著極強的關聯(lián)性,教師可以利用此類型社團的這種特性,讓社團活動與教學內容產(chǎn)生聯(lián)動,讓學生在參加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學到課堂中見不到的知識,鞏固課堂中教師教授的知識,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滿足自身興趣愛好的同時,加強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一舉多得。另外,在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在提升實踐能力提升方面的優(yōu)勢也不僅體現(xiàn)在與學科聯(lián)動上,更體現(xiàn)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社團活動,學生已經(jīng)將動手實踐形成一種習慣,并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靈活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更促進了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優(yōu)勢即為上文所述,首先,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讓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獲得過硬的心理素質,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面對問題時擁有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在解決問題時能夠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其次,能夠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運動量;最后,能夠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在社團活動與學習之間架起聯(lián)動的橋梁,并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前文提到,在看待任何事物的過程中都要采用辯證的眼光以及辯證的方法,這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辯證法的原則,也是看待問題最科學的方法。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社團活動的認識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其優(yōu)勢之上,更要看到社團活動對學生學習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進行利弊的權衡,使社團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chǎn)生更大的幫助。
四、 社團組織自身存在一定不成熟性
由于高中校園中的大部分社團是學生自發(fā)組建,因此存在著一定的不成熟性,并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的心理素質尚未發(fā)展完善
學生在自發(fā)組建社團時,基本上取決于興趣愛好,但高中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非常容易產(chǎn)生動搖,甚至在短時間內產(chǎn)生改變,因此,有很多的社團往往都是“無疾而終”,有始無終的社團活動不是學生所需要的。因此,在學生組建新社團時,由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導致了社團組織的不成熟,進一步導致了由于興趣愛好轉變而使社團難以維系,甚至使社員內部之間產(chǎn)生矛盾。其次,這種不成熟還表現(xiàn)在“跟風”現(xiàn)象上,部分學生覺得參加社團是一件非?!翱帷钡氖?,對社團活動本身卻沒有多少興趣,這樣的社團組織也是不成熟的。
(二) 缺少正確價值取向的引導
學生著手組織社團的同時,由于缺少正確價值取向的引導,非常容易在后期的社團活動中表現(xiàn)出盲目性,導致在社團活動中,學生占用了教師、占用了場地卻只是閑聊,真正參與活動的學生沒有幾個,等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這種盲目性會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對待學習任務時的懶散與拖延,對學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三) 社團機制較為松散
取決于社團建立的方式與形式,同時也受到學業(yè)壓力的影響,學生在社團管理方面非常散漫,也就導致了進入社團、退出社團的流程非常簡單,因此進一步導致了社團人員的強流動性,另外,對于社團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方面與,也存在著諸多不足。
五、 社團活動與高中生定位不相吻合
眾所周知,由于受到高考的巨大壓力影響,學生在高中階段的主要任務即是學習,通過不斷提升學習成績,鞏固所學知識以應對高考難關。但在社團開展活動時,卻要求學生抽出部分時間參與其中,導致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投入的時間變少,間接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成績的進一步發(fā)展。不僅如此,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叛逆心理較為嚴重,對枯燥的學習生活或多或少的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參加社團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去逃避學習任務,對學生的成績向上發(fā)展起到了非常嚴重的阻礙作用。同時,由于上文中提到學生社團中存在著缺乏正確價值取向引導的現(xiàn)象,又部分社團產(chǎn)生了一些功利性的思想,甚至功利性的行為,非常容易對學生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而這些思想、行為一旦產(chǎn)生實際影響,就會使參與其中的學生產(chǎn)生與學生定位不相符合的行為,無論是對學生的成長,還是對學生的發(fā)展都有著很大的危害。
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弊端即為上文所述,首先,由于學生心理尚未健全、缺乏正確價值取向引導、社團機制松散的現(xiàn)狀存在,導致社團組織本身即具備不成熟的特性,對學生的長期需求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學習任務與社團活動之間產(chǎn)生難以調和的矛盾,導致社團活動與學習任務不相符合,另一方面,在錯誤社團活動的引導下,學生出現(xiàn)與學生身份不相符合的行為,使社團活動與學生身份不相符合。
綜上所述,在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時,教師要在其中扮演引導者與參與者的角色,通過對社團活動利弊的分析,幫助學生更科學地參與到社團活動當中。
參考文獻:
[1]金凱慧.社團活動資源的課堂開發(fā)[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3):53-55.
[2]王永久.高中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J].內江科技,2017,38(12):140+48.
[3]李旭春.高中開展社團活動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7(28):38-39.
[4]于廣春.淺析高中社團活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4):17.
作者簡介:
洪淑瑜,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