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洵
批注式閱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既給了孩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又能夠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學會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及時寫出來,進行積累內(nèi)化,可謂一舉多得。
在七年級剛接觸批注時,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著筆,第一次寫出來的批注肯定不太像樣。這一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筆者一篇一篇地看孩子們的批注,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直接寫了讀書之后的第一感受,真正的有感而發(fā),只是太過隨意,失于膚淺。此時,老師就與他們交流讀書時的感受,有的孩子說:感覺有的東西理解了,但不知道該怎么去說。我肯定了他們的努力,鼓勵他們換位思考,代入角色去理解。孩子們便恍然大悟,將批注重新完成,有了明顯的進步。
有學生在讀《就這樣慢慢長大》時,寫道:“我仿佛看到了奶奶為了我不停地操勞。每當秋收之時,年邁的奶奶為了我能吃上軟糯的米飯,起大早,即使汗流滿面,也顧不上擦,不管我作業(yè)做到多晚,房中總少不了奶奶陪伴的身影?!庇辛俗约呵猩淼母惺埽龠M行細節(jié)描寫就有了畫面感。這樣去完成批注,會對孩子們的作文起到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為了避免隨意化、粗制濫造的現(xiàn)象發(fā)生,我們還規(guī)定作批注,要根據(jù)自己選定文章中的優(yōu)美語句進行一到兩處聯(lián)想與仿寫,從而能將優(yōu)美的語句內(nèi)化,合理運用。有孩子在讀完《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之后仿寫:“喜歡豪邁的宋詞,喜歡它如畫的意境。千里黃沙,孤馬一匹,黑發(fā)壯漢豪邁不羈;又或是生靈涂炭的戰(zhàn)場,有魁梧的戰(zhàn)將,扛著一把偃月刀,像蠟梅花一樣熱烈,一樣奔放?!边@樣的語言,便比他們開始時生澀的文筆要好了很多。
上面的兩種方法固然能提升孩子們的作文水準,但是要想“過此一路”,讓孩子們的作文有個性,“涉妙境,無跡可窺”,還得有創(chuàng)新,會思考才行。
比如,有個孩子結(jié)合《散步》一文中給相應的文本補白的方法,在批注《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時將人物當時的心理補充完整。他寫道:“田野上,外婆站在一邊,我站在另一邊。淚如泉涌,但我卻不敢回頭。吸了口氣,我強逼著自己笑了出來,向外婆點了點頭?!焙⒆訉⑼馄潘蛣e時,作者的不舍給補了出來,短短幾句話卻較之從前,提升了許多。
還有孩子發(fā)現(xiàn),把詩句穿插在文章中,特別是結(jié)尾的時候來一段詩句總結(jié)一下,格外上檔次。于是,他便想出了據(jù)文寫詩的批注方法。他在讀完《一次相逢一份暖》后,寫了這樣一首詩:“煙雨載塵湖光好,水霧朦朧山色麗。千古喧囂,無聲;歲月沉淀,無形?!痹谧x完《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之后,寫道:“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燕燕輕盈風細細,群芳西湖好。煙雨霏霏,西子亭亭。我愿永遠守住這幅不褪色的水墨畫。”有感而發(fā),提升自己的作文檔次。
還有孩子覺得可以進行相應的擴寫,于是便有了這樣的句子:“愿我們歷盡風霜,歸來仍是少年;愿我們伴愛成長,沿途不枉歲月,終有個結(jié)局美滿?!蓖瑯影l(fā)自內(nèi)心,讓人嘆為觀止。
孩子們在每次作完批注之后,總是會意猶未盡,主動與老師交流自己的心得??吹搅怂麄儠x材了,會合理安排結(jié)構(gòu)了,會采用各種手法來扮靚作文了。盡管還不夠完美,但創(chuàng)新與思考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大進步。
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浮躁的問題。這時便要求他們在批注時沉下心來體會文中的情感,體會運用的手法,來為閱讀理解張力。
有孩子沉下心來之后,寫出了這樣的批注:“詩意開頭,詩意結(jié)尾,介紹了民國才女林徽因。文章意境深遠,如詩如畫,令讀者身臨其境?!边€有的寫道:“一語雙關,‘拔節(jié)‘積淀‘儲藏‘慢慢長大的不僅僅是爺爺種的甘蔗,還有在爺爺精心呵護下慢慢長大的‘我。人生亦是如此,需要經(jīng)歷很長時間,不斷積累經(jīng)驗。有了穩(wěn)固的根基,才能慢慢向上生長?!?/p>
更有孩子寫道:“作者的情感復雜,不單一,有多處設下懸念,激發(fā)了讀者閱讀興趣。例如‘我怔怔地望著藤架下那個一起坐過的秋千,一陣心酸,卻化作一個微笑寫出了作者在對奶奶去世,過去和奶奶在藤架下美好時光不復存在的遺憾、心酸,微笑則寫出了作者憶起過往時內(nèi)心的愉悅、溫暖、甜美,表達了作者帶著奶奶的童謠,帶著愛和希望,更好地生活下去的愿望?!?/p>
在孩子們的筆下,充滿亮點的批注層出不窮,孩子們對文本的解讀也越來越深刻。
總之,批注式閱讀的優(yōu)點有很多,既能夠高質(zhì)有效、淋漓盡致地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又能夠扎實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和人格的形成,是一種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作者簡介:江蘇省如皋市石莊初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