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的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初中生的人生價值觀還沒有成熟,所以,在初中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現(xiàn)在每一年都會出現(xiàn)校園暴力等問題,這也就說明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沒有充分發(fā)揮思想教育和法治規(guī)范的效果。因此,現(xiàn)在一定要重視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并且需要創(chuàng)新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隨著新課改的推出,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來進行教學,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本文先是研究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制訂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途徑
初中階段的教學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有效地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修養(yǎng)。不過,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情況而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很多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就會把道德與法治課當成文化課的教育,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還有的一些學校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再加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只會讓學生去記錄考試要考的知識,導致現(xiàn)在有些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沒有學習的興趣,而且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很單一,無法提升教學效果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新課改要求道德與法治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一定要讓學生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并且可以將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法治意識,從而塑造高尚的人格。所以一定要制訂出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
一、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
(一)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觀念陳舊
教學觀念的陳舊主要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教師觀念,很多教師背離學科教育功能,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還在使用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為中心進行教學,在講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只會照著課本的內容在進行講解,在教學的時候根本沒有重視學生的情況,也不知道學生是否了解了所講的知識,不能有效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可以自由支配、自主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運用教材和學生自身資源進行“體驗鍛煉”,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的活動過程,進行生成性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活動,使學生可以在獨立思考、自主選擇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達到教材的德育與法治功能。另一方面就是學生的觀念,學生由于受到了以往教學方法的影響,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時候,就會將教師所講的知識進行記錄,沒有跟隨教師的思路來參與學習,而且對于一些知識也沒有進行思考,在教師進行提問的時候,很少會有學生去積極地回答問題。這樣的問題就會導致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沒有效果,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學生對于學習到的知識也不是很了解,更無法在生活中將知識進行運用,道德與法治課未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個性品質,達成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教學初衷。這也就導致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失去了意義。
(二) 沒有結合實際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進行了解,才可以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不過,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會照著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內容來進行講解,對有益于豐富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具有新穎性、時代性、時效性的時政內容視而不見,也沒有結合生活實際,把教材知識與學生身邊有價值的資源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不夠重視,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過于理想,教學的內容使學生無法理解,所以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回答,無法清楚地了解所學的內容,降低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 教師不夠專業(yè)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知識,但是很多學校都缺少專業(yè)的教師來進行教學。一些學校沒有注重這個學科的教學,覺得這門知識比較簡單,而且教學的目的也很簡單,所以,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都會找其他學科的教師來進行講課。其他學科的教師對于道德與法治的知識一點也不了解,而且專業(yè)程度非常低,對于一些知識都無法了解,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會將自己不理解的內容直接跳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也就導致學生降低了道德與法治課學習的興趣,教學的質量大幅度下降,學生也就無法接收道德與法治的知識,無法提升思想道德品質,容易出現(xiàn)違背道德與法治的行為,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二、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
(一) 結合實際進行情境教學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非常的抽象,知識也比較復雜,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興趣。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一定要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并且使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這樣在進行教學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還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進行教學,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興趣。例如,在教學《中學序曲》的時候,播放歌曲《中學時代》,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新角色中學生,并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談進入新學校你遇到了哪些新鮮事?有什么樣的感受?學生暢所欲言:校園更大,建筑更多,不熟悉的環(huán)境增多;同學更多,陌生的面孔更多;圖書室、實驗室等功能教室更多;作業(yè)變得多了,課本、學習內容多了,老師的上課方式與小學不同了……教師引導學生談感受:新奇、新鮮、激動、緊張、期待等,引導總結:我們要適應中學生活,她是我們人生發(fā)展中的一個新階段,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為我們的人生打下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從而讓學生了解中學時代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感受中學生活與小學生活的不同,體味角色變化的意味,提高融入新集體、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
(二) 使用提問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就要進行思考,只有解決了遇到的問題,才會對知識有深刻的了解。要是沒有進行思考,沒有解決遇到的問題,那么學生就不會了解所學的知識,無法得到進步。除此之外,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帶著問題來進行學習知識,那么學生就會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漸漸地學生就會養(yǎng)成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提升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讓生命充盈》的時候,我在教學開始之前給學生提出一個“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問題,案例一:一位老人突然暈倒,幾位路人避之唯恐不及。案例二:下雨天,一位男子突然倒地,路過的幾位中學生為他撐著傘,并撥打“120”求助。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并且?guī)е鴨栴}來學習這一課,等到教學結束之前,教師要問學生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學生對這問題好奇,所以學生就會跟隨教師來學習,問題的答案也就非常容易的得到了解決,學生也學會了這一課的知識。因此,教師有時在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準備一個問題,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知識,有效地提升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 小組合作教學方法
在以往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教師往往以自己為中心來進行教學,學生只會在課上被動地去接受教師所教學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教師教學的知識,而且學習完一節(jié)課知識后,學生很快就會將知識忘掉,這樣的方法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為了可以讓學生全面地學習知識,有些課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就是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合理地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生活需要法律》的時候,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將學生按教學前分成小組進行教學,根據(jù)多媒體鏈接教材上P84“運用你的經(jīng)驗”欄目,教師要提出相關的問題,提出問題一:圖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問題二: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然后讓小組派一名學生向全班進行匯報。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所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思維能力和對問題歸納能力。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法律知識學習的興趣;做到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樹立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從而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
(四) 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時候,道德與法治課的知識比較抽象,很難進行理解,使用多媒體的技術能將抽象的知識轉變成為容易理解的內容。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主要是為了學生可以形成正確人生價值觀,不過初中生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學生對于一些知識無法深入了解,再加上道德與法治中有一些法律的知識,讓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將這些知識結合生活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所學習的知識,而且做到知行合一。例如七年級《敬畏生命》,通過多媒體播放,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汶川地震生命營救過程、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淮安洪澤醫(yī)生跪著手術”的照片等,達到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尊重、關愛生命。多媒體的運用能優(yōu)化教學資源,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更高效地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果。
總的來說,現(xiàn)階段道德與法治的教育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且很多的學校都是比較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一定要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也要盡快地改變教學觀念,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并且要讓學生重視這門學科的知識。同時,教師也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達到教學的目的,滿足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董洪省.新課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J].中華少年,2017(5).
[2]郭樹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83-184.
[3]羅迎麗.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思考[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2019.
[4]張成貴.新課改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南北橋,2017(9):143.
作者簡介:
張克貴,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