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諒
悟性決定當下,更決定未來。很多人并不缺乏機遇,也不缺乏才學,但他們雖然可謂聰明,但往往缺乏悟性。
悟性是一種特別的穎悟,是一種豁然開朗的視野,也是一種驀然回首的發(fā)現(xiàn),是對自我毫不猶豫地否定,也是對現(xiàn)實的透徹和超越現(xiàn)實的一種明白。
別自作聰明。那些與悟性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聰明,本身就是一個迷人的陷阱,它迷惑了許多人的雙眼,令他們畏葸、自滿、麻木和自以為是,最終讓這些人行尸走肉,悔之晚矣。
悟就得大徹大悟。不必經歷大的磨難,甚至曾經擁有低俗的快樂。但從經歷的磨難和快樂中去徹悟生命的每一要素,并決定人生的道路,這才屬于悟性的本質。
順境之悟和逆境之悟,各有區(qū)別,也效果不一。但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有逆境之悟,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才會有順境之悟。它與無聊至極和寂寞難耐無關,那是黑夜里的閃電、平靜中的提煉、長路中的驟思、安逸時的遠慮。
悟有大小之分。有所感悟并非就一定真正醒悟。小悟若不升華成大悟,也只能得過且過或者自欺欺人。悟也不可定形。人之一生,應是悟到老,悟無止境。
悟是天賦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你從不想悟,或有小悟就志得意滿,并從此止步,那悟屬于天賦,你生就匱缺。而你感悟無止,時常有悟,那悟算不上天賦,完全是你自身的勤思。
悟也與出身家境之類并無絕對關聯(lián)。那些囿于家境、自認宿命的人,是思想的沉淪、平庸的慣性,因此與悟往往分道揚鑣,是自我排斥了悟。
外部的推力難以使人深感悟性。悟性發(fā)自于自己的內心,是心靈的頓悟、混沌中的大開化、茫然中的真啟明,是自我的蛻變和騰飛之伊始。
眼睛睜著,可能睡著。眼睛再大,也未必看透現(xiàn)實。悟性更是無關眼睛,它關乎心靈,關乎深思中的靈感乍現(xiàn)。
有的人一生愚鈍,終至冥頑。有的人小有聰慧,卻大事貽誤。有的人積小悟為大悟,從此明白無誤。有的人幼年即大悟,快樂富足;有的人老了才醒悟,唯嘆時日已無。悟性看不見,價卻遠高于黃金珍珠。
悟性的高低,也許決定不了你的貧富,但應該決定了你的貴賤,決定了你的快樂的長短和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