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利益匯聚與輿論抗?fàn)帲簢裾蔓}法通過前后的民眾輿論探究

      2019-01-17 05:36陳開江陳龍國
      鹽業(yè)史研究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鹽政鹽務(wù)鹽商

      陳開江 陳龍國

      摘? 要:在1931年國民政府新《鹽法》出臺前后,廣大民眾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紛紛指斥專商引岸制的罪惡,揭露舊鹽商對新鹽法的阻擾,呼吁政府體察他們支持新鹽法改革的民意。民眾的輿論呼聲竟匯集成強大的輿論洪流,一度影響和左右了新鹽法變革走勢。舊鹽商利益集團不敢與之正面交鋒,國民政府不得不俯首傾聽。但民眾輿論最終未能敵過國民政府的財稅欲望,新鹽法未能全面推行。民眾輿論對國民政府的失望與不滿因此而日增,國民政府權(quán)力合法性構(gòu)建受到了極大影響。

      關(guān)鍵詞:國民政府;新鹽法;民眾輿論;舊鹽商? ??????????中圖分類號:K262.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864(2019)04—0028—12

      自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誕生以后,實現(xiàn)經(jīng)濟利益的重新分配成為其執(zhí)政后的首要選項。鹽稅作為國民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出臺新鹽法成為國民政府實現(xiàn)鹽業(yè)利益分配與調(diào)適、鞏固統(tǒng)一與增加財稅收入的重要籌碼。在國民政府?dāng)M構(gòu)建的鹽業(yè)利益格局中,國民政府擁有主導(dǎo)和制定新鹽法的無上權(quán)力,舊鹽商利益集團擁有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廣大民眾處于無權(quán)無錢的尷尬境地。在過去舊的專商引岸制下,民眾作為弱勢群體,始終扮演著被支配和受宰割的角色。在新鹽法改革前后,民眾為了擺脫在鹽法變革中的不利困境,紛紛以輿論為武器,對國民政府施以壓力,推動鹽法變革向著有利于民眾利益的方向行進。

      本文所指民眾主要指國民政府控制地域下的普通民眾、精鹽鹽商、支持新鹽法改革的鹽政專家和知識分子,尚不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的紅色革命根據(jù)地治下的革命群眾。

      一、民眾輿論興起的原因

      (一)報刊媒體為民眾輿論表達與博弈提供了平臺

      鴉片戰(zhàn)爭前后,報刊從國外開始傳入我國。伴隨著報刊在清末維新變法運動中的興起,報刊媒體逐漸發(fā)展成為社會輿論的主要載體。辛亥革命前后,國人在民主共和思潮影響下,掀起了創(chuàng)辦報刊的熱潮,“據(jù)統(tǒng)計,武昌起義后的半年內(nèi),全國的報紙由十年前的100多種,猛增到近500種,總銷售量達4200萬份,這兩個數(shù)字都突破了歷史的最高紀(jì)錄”。隨著近代報刊的發(fā)展壯大,各階層、社會團體紛紛借助報刊媒體發(fā)聲來宣示其主張,爭取和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以至于此后每逢重大改革的醞釀和推行之際,報刊媒體就會成為利益相關(guān)各方的輿論博弈平臺,各方競相利用報刊媒體攻擊競爭對手,傾訴自己的改革主張,宣示自己獲得的民意支持,指斥對方的謬論,揭露對方的陰謀活動,進而掌控改革的輿論話語權(quán),影響、改變乃至掌控改革走勢。這使輿論博弈成為民國時期政治經(jīng)濟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一大事項。新鹽法改革發(fā)生在報刊媒體發(fā)展已較成熟的20世紀(jì)30年代,報刊媒體為這場改革提供了輿論表達與博弈的平臺。在一些具有民粹思想的鹽政專家和知識分子的影響與帶動下,廣大民眾紛紛以報刊傳媒作為其主要平臺,宣示他們的鹽法變革主張,表達他們的利益訴求。

      (二)廣大民眾對新鹽法改革的高度關(guān)注

      古往今來,食鹽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項,鹽價與鹽稅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開銷與生活質(zhì)量,鹽價或鹽稅過高則意味著百姓日常開支的增加和生活品質(zhì)的下降。在專商引岸制下的鹽業(yè)空間利益格局里,廣大民眾處于最低層的位置。他們不僅擔(dān)負著中央政府鹽稅的繳納重任,還不得不接受鹽商和地方政府的壓榨。舊鹽商憑借其在專商引岸制下的壟斷地位,不僅肆意抬高鹽價和降低鹽質(zhì),還以查禁私鹽走私為名騷擾鄉(xiāng)民;中央政府和地方軍閥通過不斷增加鹽的附稅來維持其巨額財政支出與軍費開支。他們的重重盤剝導(dǎo)致廣大民眾只得購食質(zhì)劣價高的食鹽。國民政府誕生后,舊鹽商竭力勾結(jié)當(dāng)局限制精鹽產(chǎn)銷,精鹽每年產(chǎn)量及銷額皆有嚴格限制,精鹽銷地“以全國通商口岸及商埠為限”。這導(dǎo)致精鹽鹽商難以擴大精鹽生產(chǎn)與售賣,他們寄望通過鹽法變革來打破舊鹽商和政府對其的限制。國民政府在1928年7月提出的“就場征稅,買賣自由,以裕國課,而利民生”的新鹽法制定原則將令廣大民眾在很大程度上擺脫舊鹽商的高鹽價盤剝,能推動提高鹽質(zhì),改善精鹽鹽商在鹽業(yè)利益格局中的地位。因此,新鹽法改革贏得了包括精鹽鹽商在內(nèi)的廣大民眾的擁護和支持。一些有良知的鹽政專家發(fā)起新鹽法變革運動后,喚起了廣大民眾的參與激情,民眾輿論很快成為推動新鹽法制定與實施的主要動力。

      (三)國民政府對民眾輿論的引導(dǎo)與利用

      國民政府治下的不少民眾將食鹽價高質(zhì)劣的緣由多歸咎于舊鹽商和地方勢力的為非作歹,把降低鹽價和改善鹽質(zh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國民政府身上,他們認同并支持國民政府對鹽附稅的征收權(quán)。部分輿論甚至視國民政府為廢除鹽法苛政的救星,“今日之政府,現(xiàn)在為革命政府,在三民主義之下,鹽商即使多錢,非如從前帝王軍閥之時代,只要賄通一人,即可將改革案完全打消,此余對于立法院之新鹽法,認為可以樂觀者也”?!扒f與蔣主席有相當(dāng)之淵源,此次提案之前,曾一度面詢蔣主席是否有行此之決心。蔣謂近百年來之厘金,尚毅然裁去,況鹽務(wù)乎……蔣主席言吾必以革命精神行之,庸何懼乎。”他們對國民政府的新鹽法寄予厚望,“以為新鹽法一經(jīng)施行,鹽吏不得朋比為奸,人民痛苦即可解除。凡各地緝私歷來與人民之無謂糾紛,亦從此悉泯,無論精鹽粗鹽,皆可競賣暢銷”。國民政府誕生之初,也迫切需要借助民眾輿論為其執(zhí)政和變革提供合法性支撐,贏得廣大民眾的認同和支持,增加其政權(quán)的“三民主義”底色,故而對民眾在新鹽法變革方面的輿論呼聲采取引導(dǎo)和利用策略,并未刻意一味進行打壓。國民政府企圖通過大力宣傳廣大民眾對新鹽法的擁護和支持,渲染其變革順乎民心;而后挾民眾輿論之威,對舊鹽商和地方政府施加壓力,破除新鹽法的實施障礙,達到其權(quán)力合法性建構(gòu)、增加財稅收入和鞏固統(tǒng)一的三重目的。國民政府試圖通過引導(dǎo)和控制民眾輿論走向,進而駕馭控制民眾輿論,使之綁架在認同和支持國民政府的軌道上運行,永葆其權(quán)力合法性底色。國民政府從民眾輿論對其寄予的厚望中切實發(fā)揮了民眾輿論的威力,不時借助民眾輿論打壓舊鹽商和威懾地方政府,迫使舊鹽商在鹽業(yè)利益格局建構(gòu)中作出更大的讓步,將各省鹽附稅的征收權(quán)逐漸收歸中央。

      二、民眾輿論的主要生成路徑

      (一)借助報刊傳媒表達主張與訴求

      辛亥革命前后,隨著民主共和思想的深入傳播,國人的政治參與熱情日漸高漲。個人、政治團體和較小的政黨由于勢單力薄,無法直接參與到新生的民國政權(quán)中施加政治影響,他們實現(xiàn)政治參與的主要渠道莫過于通過報刊傳媒傾訴其主張,表達其訴求。力量弱小、組織渙散的底層民眾也可借助報刊媒體平臺實現(xiàn)其輿論聲音的組合與動員;依靠報刊媒體的有效傳播,底層民眾也能夠匯聚成強大的輿論力量,影響政府的相關(guān)決策,爭取和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在國民政府誕生之初,政府也注重拉攏和控制報刊媒體?!?927年12月27日,蔣介石致電《大公報》并轉(zhuǎn)全國各報館,表示尊重民意,歡迎批評,‘凡屬嘉言,咸當(dāng)拜納。”這使國民政府控制地域下的部分民眾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報刊媒體宣示其呼聲,維護其利益。在新鹽法通過前后,《大公報》《鹽政雜志》等報刊充當(dāng)了民眾輿論的表達平臺,為底層民眾傳遞他們對新鹽法改革的意見和呼聲。一些鹽政專家還借助國民政府的中央廣播電臺,通過演講來宣傳與支持新鹽法。而《申報》和兩浙鹽商主辦的《談鹽叢報》等報刊則成為舊鹽商對抗新鹽法改革和輿論發(fā)聲的重要平臺,“受鹽商之金錢為之作反動宣傳。而舊鹽商滿紙讕言之‘鹽法之商榷見于申報新聞報者,亙數(shù)日之久,使國人不明了鹽政者為其所惑,影響于新鹽法,實深且鉅。甚且鹽商張佩嚴署名之毫無理由攻擊新鹽法之文,申報亦不惜予以大登特登?!?sup>② 但為了吸引新鹽法擁躉者的關(guān)注,增加發(fā)行量,《申報》也刊登了一些支持新鹽法改革的文章。

      (二)向政府呈文、發(fā)通電和提決議案

      廣大民眾除通過報刊媒體發(fā)出輿論呼聲外,還在重要時節(jié)點向政府呈文、發(fā)通電和提決議案。鹽政專家的改革呼聲使一些國民黨地方黨部深受影響,他們向其上級黨部呈文請求改革鹽制。如京市四區(qū)黨部于1930年1月5日向其上級黨部呈文建議:“中國鹽政,應(yīng)廢除引岸專商積弊,改進就場征稅,準(zhǔn)人民自由販賣,以謀革新?!?sup>③ 一些民眾團體通過呈文令政府傾聽民眾呼聲,體察民意,如湖北省商會聯(lián)合會于1930年6月17日呈文國民政府行政院:“數(shù)縣因淮鹽求過于供,時有淡食之虞,是限制精鹽行銷,真不啻限制民食”,淮鹽“又以鹽質(zhì)污穢,每感疾病叢生……各地人民異口同聲,環(huán)請?zhí)岚皋D(zhuǎn)呈財政部,迅速明令解除”。其時國人在向政府呈文的同時,還通過報刊媒體予以公布,引起世人的關(guān)注。1931年4月23日,蘆臺灶戶崔雪樵等為了擁護聲援新鹽法,特呈文長蘆鹽運使及東北政務(wù)委員會,“呈為專商壟斷,誤國殃民,仰乞斥駁所請,恩予取消引岸,而為民生事”,呼吁政府“毅然主持,取消商引”。蘆臺灶戶在呈文的同時,還將該文刊發(fā)在1931年4月23日的《大公報》上。其時電報也成為民眾打破時空障礙,向國民政府傳遞民間輿情的重要工具。在1935年11月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后,“據(jù)報載,全國工商各界電請大會實行新鹽法者甚多,計鎮(zhèn)江縣鄉(xiāng)鎮(zhèn)村長、金壇縣農(nóng)會、青島即墨同鄉(xiāng)公會、蕪湖雜貨醬業(yè)公會”等眾多組織發(fā)電。提決議案則成為民眾直接推動新鹽法制定與實施的銳利武器,鹽政“改革分子”雖歷經(jīng)先后“兩次失敗,銳氣仍不少挫,鼓起勇氣,多方進行,歷次全國財政會議,鹽務(wù)會議,全國黨代表大會,中全會等黨政機關(guān),莫不有類似改革鹽務(wù),廢除引岸專商,實行就場征稅之決議案”

      (三)鹽政討論會的廣泛宣傳

      民國初年,以張謇和景夲白為首,倡導(dǎo)鹽政改制,但舊鹽商在其時財政總長周學(xué)熙的支持下竭力阻擾,鹽政改制行動失敗?!按舜胃闹谱h論僅為政府與部分鹽務(wù)人士之行為,一般民眾并未參與其事?!?sup>⑤ 事后,景夲白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認為“鹽務(wù)秘密,無人能知,非公開研究,灌注常識,使多數(shù)人明了鹽務(wù)之利害不可,則舍組織團體,發(fā)行雜志外,別無他策”。為此,他們于1912年12月在北京組織成立了鹽政討論會,創(chuàng)辦《鹽政雜志》來揭露專商引岸制的弊端和宣傳他們的改革主張。經(jīng)過“十年之宣傳,鹽商黑幕已為揭穿”?!懊癖姺矫妫瑵u漸對于鹽務(wù)鹽政的內(nèi)容,也有了認識;鹽商的非法剝削,也知道反抗了;惡劣不堪的食鹽,也知道拒絕了?!?sup>⑧ 由于鹽政討論會的廣泛宣傳,鹽政漸成民眾輿論中的熱門話題。由于鹽政討論會倡導(dǎo)食鹽自由競爭,有利于精鹽自由進入專商銷區(qū)售賣,因此,鹽政討論會及其創(chuàng)辦的《鹽政雜志》還獲得了精鹽鹽商的支持,雜志經(jīng)費“久大方面每年津貼千元”。精鹽鹽商也以《鹽政雜志》等報刊為陣地,駁斥專商引岸制,要求廢止引岸,解除對精鹽的限制。在新鹽法變革前后,鹽政討論會的新鹽法改革宣傳工作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通過“朝報鹽務(wù)改革??薄鞍l(fā)布小冊”“傳單”“刊登新聞廣告”“張掛黃底黑字標(biāo)語”等進行文字宣傳;通過張掛“實行新鹽法之前后”“打倒鹽糊涂”“大家請求實行新鹽法”“贈鹽袋正面圖畫”等彩色大油畫進行圖畫宣傳;通過“贈送清潔精鹽樣子三萬五千袋”進行實物宣傳;通過派員到“全市二十中學(xué)”“全市八十小學(xué)”“中央廣播電臺”進行演講和語言宣傳。

      (四)鹽政專家組織動員民眾力挺新鹽法

      以莊崧甫、馬寅初等為首的鹽政專家視舊鹽商為“鹽閥”,認為“軍閥尚需打倒,鹽閥何能獨存”,“鹽閥生命已隨帝制、軍閥之余威而告終”,他們號召要在國民政府建立后繼續(xù)進行“鹽務(wù)革命”。正如景夲白在《廢引與裁厘》一文中所言,國民政府治下的“人民向無團體,自治未成立,國會未開會;雖欲請愿,呼籥無門;即有一部分之人民(主要是鹽政專家),奔走呼號,為廢引之運動”。但僅僅依靠數(shù)十人的鹽政專家畢竟勢單力薄,難以掀起社會輿論波瀾。于是,他們一方面設(shè)法在國民政府的相關(guān)會議上提出鹽法變革提案,另一方面將其主張和行動公諸報刊,引起廣大民眾的關(guān)注。在他們的帶動下,“出版界、學(xué)術(shù)界也時時有人提出關(guān)于鹽政的問題”。這些鹽政專家倡導(dǎo)的新鹽法變革主張也很快為世人所知,在報刊媒體不自覺地形成了鹽政專家與民眾輿論之間的互動和融入平臺。民眾輿論成為他們推動和實施新鹽法的堅實后盾,每當(dāng)他們提出的凝聚民眾利益的鹽法提案遭受挫折時,他們就訴諸報刊媒體,通過報刊媒體激發(fā)的民眾輿論來對國民政府施以壓力。他們對國民政府推進新鹽法的決心和民眾輿論的力量持樂觀態(tài)度,“要知今日系為民眾謀利益之革命政府,對于此種竭四萬萬人民脂膏,供少數(shù)人誅求之惡劣制度,決無永久許其存在之理。即有一二不肖之輩,受君等之誘惑,為君等作虎倀,在全國真正輿論制裁之下,決無絲毫力量”。在新鹽法通過前后,舊鹽商為了擺脫在社會輿論中的不利困境,不斷收買御用文人攻擊新鹽法。為了回擊舊鹽商對新鹽法的攻擊,這些為民請命的鹽政專家紛紛撰文駁斥。鹽政專家的行動贏得了民眾輿論的擁護和支持,他們成為新鹽法變革前后民眾輿論的領(lǐng)導(dǎo)力量。

      三、民眾輿論表達內(nèi)容的變遷及其影響

      (一)新鹽法制定與通過前的民眾輿論(1928年4月到1931年3月21日)

      1.鹽政專家積極推動立法院制定新鹽法

      在1928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誕生后,以鹽政討論會為主的鹽政專家們開始積極謀劃鹽法變革。在1928年7月的全國財政會議上,莊崧甫提出“以就場征稅、買賣自由為鹽政之原則”,“財政當(dāng)局,于大會時,加入整理場產(chǎn)、劃一稅率,為第一步;就場征稅、買賣自由,為第二步”。勉強確立了鹽政改革的根本原則。嗣后,他又在國民黨第五次中執(zhí)大會上嘗試提出改革鹽法的建議案,但“未蒙審查會采納”。1928年底“立法院開幕之始”,鹽政專家們開始“注重在院內(nèi)宣傳鹽務(wù)革命之重要”。在他們的宣傳動員之下,立法院眾委員決定“由立法院定一原則,先請政府同意,然后再定法案;且不可專定鹽法原則,引起鹽商注意,當(dāng)從財政方面概括定一原則,如關(guān)稅也,地丁也,鹽稅也,均先定原則,經(jīng)中執(zhí)會通過后,鹽商雖欲反對,已無及也”。在1929年6月國民黨第三屆中執(zhí)二次會議上,莊崧甫又“向蔣主席力陳鹽政改革之重要,由蔣介石提振刷政治案,決議整理鹽法,減輕鹽稅,剔除鹽弊,調(diào)節(jié)鹽價,財政部應(yīng)于十八年(1929年)內(nèi)制定此項計劃,負執(zhí)行責(zé)任,仍將所擬計劃,呈送政府,交立法院審議”。行政院也于同年8月3日“飭財政部速擬鹽法”,但財政部遲遲未將鹽法草案送至立法院。無奈之下,立法院于1930年5月吸納部分鹽政專家開始了新鹽法的起草工作。新鹽法草案的原則與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映現(xiàn)了莊崧甫等鹽政專家的鹽政改革思想。

      2.控訴專商引岸制給廣大民眾帶來的痛苦

      在南京國民政府誕生后,民眾輿論主要通過控訴專商引岸制給民眾帶來的痛苦,敦促政府變革鹽法。1930年8月9日,《大公報》發(fā)表崔宵民的《長蘆鹽業(yè)最近概況及鹽灶痛苦之一般》一文,介紹長蘆鹽業(yè)之概況及灶戶之痛苦,并稱“灶戶受制于非商莫售之定例,同時又不能存鹽不售,擔(dān)負更大之鹵耗,遂不得不墜入術(shù)中,爭相競賣,商人藉此坐得其利”,鹽民不堪忍受。鹽政專家因勢利導(dǎo),借此向國民政府施加壓力,促使國民政府啟動鹽法變革。鹽政專家景夲白在《廢引與裁厘》中指出:“鹽引之害,則貧富貴賤,老弱婦孺,自斷乳迄老死,無一人能自外,此受害之普遍,更百倍于厘金也?!?sup>④ 鹽政專家朱德齡在《改革我國鹽務(wù)芻議》中淋漓盡致地揭示了專商引岸制的弊端,“我國鹽政之衰落殘穢,于茲為極;稅目繁重,鹽質(zhì)惡劣;外受外人之把持侵蝕,內(nèi)遭貪污之舞弄剝奪;以全國國民之血汗,養(yǎng)此害民蠹國之蟊賊,造成我國社會之腐暗狀態(tài),事之苛虐悖理,孰有甚于此乎?然推原其故,實今日引制專商之從中作祟也”?!皣酥嘤邴}法久矣,各省征榷既不一律,引岸規(guī)定復(fù)極苛細,捐稅或逾十元,視成本何啻十倍。人民厄于牌價,動咎專業(yè)之不當(dāng),而不知捐稅為之厲階之尤烈矣?!?sup>⑥ 民眾輿論的鹽政改革呼聲促使國民政府痛下決心改變鹽法舊制,著手起草新鹽法。

      3.揭露舊鹽商對新鹽法的破壞與阻擾

      1931年初,立法院起草新鹽法的消息被上?!缎侣剤蟆菲毓夂?,舊鹽商們紛紛抱成團,竭力為舊鹽制辯護,阻擾新鹽法的制定與通過。民眾輿論對此進行了辛辣揭露:“一班據(jù)為世業(yè)之鹽商,果認為系打破金飯碗之舉動,遂起而為反抗之運動焉,列首者為浙東有名運商兼場商之周慶云、王綬珊,函電急如星火,遂得長蘆、山東、兩淮、兩浙之響應(yīng),現(xiàn)已派出代表在滬開會,其啟事已登載滬報,天下事唯有錢人做事迅速而有組織力,鹽商在中國可稱為七十二行中第一富,于金錢且向有組織者。故不出一月間,現(xiàn)兩淮與山東之代表已報到至滬,其敏捷為何如乎。”民眾輿論還深入揭露了舊鹽商的慣用伎倆:“我國歷來政府,莫不談改革鹽務(wù),然徒有其名,而卒未見諸實行者,誠由于專商之阻梗,奔走運動于其間耳……茍聞?wù)懈母镏h,不惜出千萬之資,以為賄賂獻媚之計。而此巨額,雖直接出之于彼,實間接取之于民,彼等猶可從中增食其殘余也,何樂而不為。夫肉食者鄙,大利當(dāng)前,安不為所動?此我國鹽務(wù)之所以日壞,鹽價之所以日昂,鹽質(zhì)之所以日劣也。”盡管國民政府財政部有稅收減少的擔(dān)憂,但在民眾輿論的推動下,立法院不僅成功地制定了新鹽法,還突破了舊鹽商的重重阻擾,于1931年3月21日通過了新鹽法。

      (二)新鹽法通過后公布前(1931年3月21日至5月30日)

      1.發(fā)文贊頌和力挺新鹽法

      新鹽法剛一通過后,各報刊紛紛發(fā)文大贊其通過的意義,“立法院近草新鹽法,決取就場征稅自由買賣制度,打破百年來包商引岸之法,為鹽政上一大革命”。民眾輿論對新鹽法寄予厚望,認為新鹽法“革數(shù)千年之秕政,拯民眾于引商帝國主義之下,減現(xiàn)時人民之痛苦,增國家將來之收入,吾人除馨香禱祝外,更有何說”。他們期盼早日實施新鹽法,“最近立法院通過新鹽法……全國輿論,一致響應(yīng);全國同胞,莫不頌揚稱幸;盼望著我們革命的政府,能夠早日實施,國民能夠早日享受這種幸?!?sup>④。新鹽法“于鹽政前途,影響極大。其第一條‘就場征稅,自由買賣不得壟斷之規(guī)定,確立改革鹽政之原則,既合民眾之心理,且符民主之精神。實為立法上之一大成功……如能本此法而推行之,不惟于鹽政前途可收良好之成績,富國裕民,可以計日而待”。鹽政專家莊崧甫以立法委員名義接受記者采訪,“暢談新鹽法”將使“國家財政收入有增無減,民眾食鹽及鹽民均便利”,以此力挺新鹽法。“各地民眾團體,紛電中央,表示贊成者,甚為踴躍”,以至于對新鹽法持異議的國民政府財政部不得不發(fā)文表示,“為福國利民起見,亦希望新鹽法能早日實施”

      2.反駁舊鹽商的輿論誤導(dǎo)

      新鹽法通過后,舊鹽商竭力收買報刊媒體進行輿論誤導(dǎo),企圖阻止國民政府公布新鹽法。民眾輿論就舊鹽商的輿論誤導(dǎo)進行了猛烈反駁。龔德柏在其《駁湘鄂西皖四岸運商總會公表鹽法之商榷》對舊鹽商在《鹽法之商榷》文中“所持之理由”,“逐條辯駁”,最后指出:“一言以蔽之曰,舊鹽商之意,不過欲保持其世襲‘不當(dāng)利得之特權(quán),因其毫無理由,故不能不設(shè)為危詞,聳人聽聞,以圖售其伎倆于萬一”,而“君等之運動,適足以增加君等之罪惡而己”。署名伯穆的作者發(fā)文《駁<鹽法平議>》,逐條批駁舊鹽商張佩嚴的《立法院新鹽法評議》,最后嘲諷舊鹽商:“據(jù)報章所載,全國輿論,惟恐鹽法皆施行不早,倘如平議所云,盡可謂之現(xiàn)行鹽法盡善盡美,毋庸整理,弊絕風(fēng)清,毋煩剔除,鹽價公允,毋須調(diào)節(jié),鹽稅只應(yīng)加重,不宜減輕。誠如是也,則政府為多事,人民為自擾矣,眾人皆醉,專商獨醒,謀國之忠愛民之切,一若遍國中皆無及專商也者,有是理乎?”舊鹽商以“灶戶生計為慮”為由反對新鹽法,蘆臺灶戶代表崔雪樵等向長蘆鹽運使和東北政務(wù)委員會呈文,“痛陳鹽商壟斷把持之弊,灶戶已臻不能圖存之境,力主取消引岸”。經(jīng)過民眾輿論理直氣壯地反駁,“社會上比較兩方理由,近日漸多明白,蓋舊商之理由,實站不住,故近來贊同改革者,實居大多數(shù)也”。

      3.反擊與譴責(zé)舊鹽商阻擾新鹽法的行動

      在新鹽法通過后,舊鹽商隨即組織召開五省鹽商會議,會議主要“議決三事:(一)在京設(shè)各省引商聯(lián)合會(已派人在京覓屋);(二)以金錢購買緩行新鹽法之文章,廣為宣傳,并收買新聞界及通訊社為彼宣傳;(三)包圍部署及稽核所暫緩施行日期,以三年為期”。民眾輿論對舊鹽商阻擾新鹽法實施的行動甚為留心,鹽政討論會對此一方面積極組織鹽政專家回文抨擊,另一方面將“鹽政討論會移京,重行改組,并多散布小冊子。趁國民會議開會,宣傳改革之不能再緩,并引起代表之注意”。民眾輿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舊鹽商阻擾行動的卑鄙用心,“于此時而有專商等,明中暗里實施其破壞阻擾之伎倆,而報章上公然表示反對,大登特登其廣告,顛倒是非,駭人聽聞,以圖延長其專商之世襲,而壟斷鹽業(yè)之利益”。為此,他們譴責(zé)舊鹽商,“不論鹽商運用任何伎倆,從中阻梗破壞,絕難收效,徒然增長同胞的反感,引起國人的憤恨,痛遭輿論的唾罵,激成未來的巨變。希望你們當(dāng)鹽商的,從此徹底覺悟,改換方針,利用有用的資本,發(fā)展個人的聰明才力,從事其他工商正當(dāng)?shù)氖聵I(yè),作福國利他之舉”。他們還嚴詞警告鹽商們的“百端破壞,肆意阻撓”,“勿以私意阻撓新鹽法,致自絕于政府,自絕于國人,自絕于革命”,望“其能徹底覺悟而翻然改圖”。

      4.敦促國民政府盡快公布新鹽法

      新鹽法在經(jīng)立法會通過后,由于舊鹽商的阻擾和財政部對稅收短少的擔(dān)憂,國民政府遲遲未能公布新鹽法?!按隧椣⒁粋鞑?,京、滬、津、平各報,紛起責(zé)備鹽商之論文多至數(shù)十篇,均希望政府不受引商運動,早日公布。”民眾輿論一方面竭力打消國民政府的財稅憂慮,另一方面發(fā)文警告政府:“吾人以為改革鹽法,果能切實奉行,則全體國民,實受其利。如因少數(shù)特權(quán)階級之運動而無期延宕,等于變象(相)取銷(消),則不特革命政府,無以自解于民眾,且將令政府與社會,同陷于不廉不潔之嫌疑。此公眾所不能忍受者也。愿當(dāng)軸者其熟查之?!?sup>⑨ 民眾輿論指出:“希望政府早日將鹽法原案公布,以息謠言也?!?sup>⑩“京市黨部區(qū)分部,提出制止鹽商阻礙鹽政改革,督促政府公布鹽法,以示改革鹽政決心。”1931年5月5日,國民會議在南京開幕,鹽政討論會派人向與會代表“散布八種小冊子,請國民代表注意”;洪陸東等73名代表聯(lián)名提出《催促國府克日施行新鹽法并限期成立鹽政改革委員會案》,陳斯宜等69名代表提出《請政府公布新鹽法以利民食案》,國民會議于5月11日決議原則通過這兩項議案,“交國民政府”。民眾擁護和支持新鹽法的強大輿論呼聲使國民政府深感“民氣激昂”,暫時放下財稅擔(dān)憂,在1931年5月30日下令公布新鹽法。

      (三)新鹽法公布后(1931年6月以后至抗戰(zhàn)前)

      1.通過報刊媒體敦促國民政府實施新鹽法

      新鹽法公布后,在民眾輿論的壓力下,國民政府開始了新鹽法實施的準(zhǔn)備工作,立法會為此而積極致力于籌備“新鹽法之施行法,及鹽務(wù)改革會之組織法,暨其他附帶法規(guī)”等的起草工作。民眾輿論對新鹽法實施進展遲緩極為不滿,但因其后的長江水患和日帝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而暫時隱忍。國民政府于1932年5月2日公布施行《鹽政改革委員會組織法》,但鹽政改革委員會仍然遲遲未能設(shè)立,舊的專商引岸制依舊在中國大行其道,舊鹽商通過報效政府和多付鹽稅獲得了國民政府的諒解。及至國民黨四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迄今三載有余,尚未完諸實行,不免使人民失望。年來鹽務(wù)因?qū)I?、引岸之把持,流毒所至,人民痛苦日深,侵害國稅猶巨,社會民生交受其害”?!洞蠊珗蟆酚?934年12月6日發(fā)表社評《國人所望于五中全會者》稱,如若政府繼續(xù)“決而不行,行而不動”,“空統(tǒng)欺偽之惡習(xí),被于全國”,因“迂腐而不切實際,乃徒以損黨國之威信,召民眾之失望耳”。迫于輿論壓力,國民黨四屆五中全會通過限期一個月內(nèi)成立鹽政改革委員會及實施新鹽法的法案,政府還于1935年6月公布修正鹽政改革委員會組織法。鹽政改革委員會幾經(jīng)周折,在1935年1月“鹽政改革委員會人選發(fā)表,除當(dāng)然委員外,不但改革家無一當(dāng)選,即欲求一鹽務(wù)專家,亦不可得”,新鹽法實施也最終擱淺。范師任在《新鹽法與鹽政改革》一文中指出,新鹽法未能實施的因素在于,“一為當(dāng)局之顧慮太多,二為鹽商之把持太力。惟其是當(dāng)局顧慮太多,故鹽商以短稅恫嚇政府,以票本挾制財政當(dāng)局,以誘惑手段煽動勞工等奸計,得以坐售而無遺”,呼吁政府“應(yīng)以非常手段”實施新鹽法。

      2.控訴舊鹽商的新罪行與鹽稅的高昂

      控訴舊鹽商犯下的新罪行與鹽稅的高昂成為民眾輿論敦促新鹽法實施的銳利武器。在新鹽法實施陷入困境后,舊鹽商在此后的斑斑劣跡也為民眾輿論力主實施新鹽法提供了依據(jù)。1932年8月10日,河北省昌黎等縣民眾代表呈國民政府財政部控告裕薊公司壟斷鹽務(wù)牟取暴利及緝私擾民的罪行:“河北省永七屬昌黎、灤縣、撫寧、臨榆、樂亭、盧龍、遷安等七縣鹽務(wù),歷來包商系以勢力壟斷,攫奪為個人私產(chǎn)”,“自下野軍閥蘇錫麟、賄選政客劉彭壽等乘政局變遷,運動軍閥,共同合組裕薊公司,壟斷包辦”,導(dǎo)致“私鹽充斥,國稅減收,反諉于官方緝私不力,呈請?zhí)砟季兯疥牱智哺骺h,借查私鹽為名,到處騷擾,民不聊生,揭控罔效”。其間,民眾輿論對新鹽法的關(guān)注一度平靜下來,但在1934年5月9日,在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竟然發(fā)生多達34人死亡的食鹽中毒案,正因如此,對新鹽法一度沉寂的民眾輿論又活躍起來?!敖陙恚釃}務(wù)衰敗疲滯,達于極點,稅率苛重,民不堪命,鹽質(zhì)污劣,殘民健康,以致首都發(fā)現(xiàn)毒鹽殺人,各地搶鹽私煮風(fēng)潮,日演愈烈,梟販偷銷,遍于全國。凡此事實,皆由于引岸限制人民自由購食,專商專利壟斷,剝奪截絕一般民眾販鹽養(yǎng)生之出路等因素,所造成之惡現(xiàn)象也?!?sup>②“食鹽中至少含有氯化鈉八成五以上,始合衛(wèi)生。硝鹽僅含氯化鈉二成至四成,且有芒硝為致病之媒介物,其影響于健康,遠較攙雜為尤甚?!薄耙嬷陙砟z萊威海等區(qū),人民搶潮鹽,層見迭出。而大名灤縣,又以民警沖突,釀成慘案。前者因鹽價高而搶鹽,后者因鹽價高而漏稅……新鹽法為解決目前一般鹽務(wù)問題之良劑?!?sup>③“因鹽價高昂,春季芥菜與冬季白菜均無力購鹽來漬,至無錫宜興一帶的白菜價格跌,每元竟售一百斤至二百斤,亦無人過問。他如首都重地,竟至發(fā)現(xiàn)毒鹽。凡此種種,均因鹽價高昂所誘致;而鹽價之所以高昂,則由于專商引岸制度與稅捐繁重所形成。”輿論還將矛頭指向反對改革的鹽官,“今日合力反對改革,鹽官有勢,專商有錢,互相憑借其財與勢,共謀抵抗,此歷次鹽務(wù)改革,所以終成畫餅也”。民眾輿論通過控訴舊鹽商的新罪行和鹽稅的高昂,力促國民政府改革鹽政,全面實施新鹽法。

      3.反駁舊鹽商攻擊新鹽法的謬論

      在新鹽法公布之后未久就發(fā)生了長江水患和“九·一八事變”,有舊鹽商以此為由竭力阻止新鹽法的施行。他們“謂,始則因洪水之泛濫,繼則因倭寇之侵襲,國難當(dāng)頭,救死不暇,尚何空談鹽法”;薛培暄對此撰文指出:“不知自來外攘狄夷者,必先內(nèi)修政治,欲得民力者,必先得民心,政府果能收拾民心,將此千余年之秕政,一旦解除,則國民皆知政府真能為人民謀幸福,不為一己爭權(quán)利,則人民自能為國家效命。”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江蘇儀征縣十二圩鹽務(wù)各團體聯(lián)合會代表段志周等八人在1935年10月26日向中央民眾運動委員會呈文,請求“六中全會公報暫予中止”,鹽政討論會為此專門發(fā)布《新鹽法實行可以中止嗎?》的小冊,對其“原文理由”逐條“辯正”。在此期間,舊鹽商繼續(xù)攻擊新鹽法實施將導(dǎo)致鹽稅總額減少、偏僻地方人民淡食、鹽民失業(yè)等,“以惑當(dāng)局之聽聞”。鹽政討論會一方面組織鹽政專家撰文反駁,一方面于1935年11月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廣泛刊發(fā)《新鹽法辯惑》的小冊來駁斥舊鹽商的危言聳聽,指出:“平均稅率,可增加稅收總額”,“廢除專商,人民絕對不至淡食”,“銀行放款,與引岸無干”,“藉口鹽民失業(yè)之矛盾”。民眾輿論對新鹽法的力挺使舊鹽商不敢公然與民眾為敵,部分舊鹽商開始改變了阻擾策略,淮鹽舊鹽商試圖“通過變通和調(diào)整新鹽法來維護其既得利益”,川鹽鹽商“呈請財務(wù)部緩行”,浙江余姚舊鹽商“請早日行新鹽法”,以“取得市場先機”。

      4.呈文和致電政府請求實施新鹽法

      職會第三區(qū)黨部于1931年6月26日呈文國民政府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3月21日通過之新鹽法,遲至今日猶未見國府公布施行日期。以致鹽商四處運動,銅臭熏人……國民政府應(yīng)即毅然決然表示實行新鹽法之決心,一面明令宣布施行日期,同時下令行政院設(shè)立鹽政改革委員會,就新鹽法實行事宜,從速準(zhǔn)備,毋予巧宦奸商以互相利用之機會”。1934年5月,南京舉行全國財政會議,決定“設(shè)立鹽政改革委員會以便推行新鹽法”,“分期推行新鹽法”。這使民眾重燃施行新鹽法的希望。岳道垣、徐志元等于1934年6月11日呈文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wù)署,請求從速實施新鹽法,以除積弊,“為鹽務(wù)會議決定逐步實施新鹽法,取消引票,自由貿(mào)易,聞命之余,同深忻幸,用敢具呈請求迅賜依照決議案,見諸實行,藉順興情,而除弊政事”。在民眾輿論的強大壓力之下,1934年12月召開的國民黨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一個月內(nèi)成立鹽政改革委員會,一年內(nèi)分區(qū)實行、兩年內(nèi)全部實行新鹽法的議案。其后,民眾輿論又聚焦于1935年11月12日召開的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各方催請五全大會改革鹽務(wù)之函電,遂如雪片紛飛,總計此次大會收到此類電報五六十通,函件不計其數(shù),列名之農(nóng)商學(xué)黨各團體,不下百數(shù),范圍之廣,有蘇、浙、皖、湘、鄂、贛、魯、豫八省,所代表之民眾在一萬萬人以上”。在民眾輿論的壓力之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決定,“于民國二十五年年底分區(qū)實行新鹽法”。新鹽法的實施前景至此似乎是一片光明,但舊鹽商和地方政府勢力依然在設(shè)法抵制新鹽法的實施,再加上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步步緊逼,中國全民上下掀起了抗日救亡浪潮,民眾輿論的關(guān)注焦點發(fā)生了轉(zhuǎn)移,新鹽法最終未能全面實施。

      四、結(jié)? 語

      新鹽法改革實質(zhì)是鹽業(yè)利益空間格局的重新調(diào)整,廣大民眾為了擺脫在舊的鹽業(yè)利益空間格局中被壓迫、受宰割的命運,紛紛以輿論為武器,與舊鹽商對抗,對國民政府施以壓力。在新鹽法通過前后,廣大民眾對新鹽法的一系列輿論支持舉動,匯合成強大的輿論洪流。民眾輿論的強大力量,促使國民政府不得不通過和公布新鹽法。雖然后來國民政府實施新鹽法的意愿大為減弱,但迫于輿論壓力竟不敢公然廢止新鹽法,只能硬著頭皮在新鹽法實施過程中委與虛蛇。民眾輿論的批判,也使舊鹽商的反對與阻撓新鹽法的活動不得不走向地下,感嘆“新鹽法之實行遂有不可中止之勢,商等不敢謂新鹽法之不適用也”。

      在新鹽法變革過程中,民眾輿論認同和支持國民政府對鹽稅的征稅權(quán),支持國民政府打壓舊鹽商和削奪地方政府對鹽附稅的征收權(quán)。但資財雄厚的舊鹽商一方面對政府要員發(fā)起金元攻勢,一方面以多交鹽稅與借款緩解國民政府的財政困境為誘餌,促使國民政府放棄原有的新鹽法變革立場,在舊鹽商利益集中的銷區(qū)緩行新鹽法。民眾輿論最初對國民政府寄予厚望,熱烈呼吁制定新鹽法,在國民政府制定新鹽法后充滿期待,新鹽法通過后翹首以盼新鹽法的實施。但國民政府將改革目標(biāo)最終鎖定在增加財稅收入,遲遲未能實施新鹽法,民眾輿論漸漸對其灰心、失望、不滿、憤怒。民眾輿論對國民政府信心因此而逐漸消退,其權(quán)力合法性底色也為之褪色不少。

      (責(zé)任編輯:王放蘭)

      Abstract: When publishing the new Salt Law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general public denounced the evil of the salt monopoly system one after another, exposed the obstruction towards the new Salt Law from the old salt merchants, and appealed to the government to understand their opinion which they supported the reform of new Salt Law. Their voice concoursed a powerful flood of opinion actually, and once influenced and controlled the trend of the new Salt Law reform. The old salt merchant interest group dared not to confront it 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d to bow down to listen. However, public opinions had not been able to defea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fiscal and taxation desires,and the new Salt Law had not been fully implemented.As a result, people were increasingly disappointed at and dissatisfied with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power had been greatly affected.

      Key words: National Government; new Salt Law;public opinions;old salt merchant

      猜你喜歡
      鹽政鹽務(wù)鹽商
      從“兼管”到“兼任”:論直隸總督對長蘆鹽務(wù)管理模式的轉(zhuǎn)換
      論鹽務(wù)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與我國早期鹽務(wù)現(xiàn)代化
      鹽改過渡期有效依法開展鹽政執(zhí)法監(jiān)管工作的探討
      燭光有煙
      燭光有煙
      連云港鹽務(wù)局舉辦全市鹽政執(zhí)法人員業(yè)務(wù)培訓(xùn)班
      大清鹽商很任性
      巧借它山之石 鋪寬轉(zhuǎn)型之路——赴新沂市鹽務(wù)管理局考察學(xué)習(xí)感悟
      營造全民鹽政之我見
      鄭板橋辦案
      神农架林区| 肥城市| 开阳县| 平凉市| 化德县| 响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岐山县| 青州市| 靖宇县| 望谟县| 尉犁县| 清原| 庆阳市| 彩票| 大渡口区| 朝阳县| 怀集县| 海南省| 阿克苏市| 靖江市| 修武县| 大关县| 南召县| 巫山县| 闵行区| 鄂州市| 本溪市| 大连市| 崇义县| 天峻县| 马鞍山市| 苗栗县| 巫溪县| 乌海市| 彩票| 山阴县| 离岛区| 开江县| 镇康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