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小齊曾在聯(lián)想集團工作過一段時間。有一次部門開會,小齊因為看錯時間遲到了。上司罰他站立一分鐘。小齊暗自偷笑:居然就站一分鐘?這樣的懲罰力度也太小了吧?
可這一分鐘,卻是小齊有史以來覺得最難挨的一分鐘。原來,在小齊站到會議室角落的那一刻,上司宣布:會議暫時停止。之后,全部與會人員眼睛齊刷刷射向小齊,就跟默哀似的,靜靜看他罰站。準準的一分鐘過后,小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司這才宣布“會議繼續(xù)”。
對于這次罰站,小齊刻骨銘心。事后他才了解到,“默哀”式罰站一分鐘的懲罰制度,是柳傳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定下來的。柳傳志還附加了一條:主持會議的人,若輕易讓遲到的人逃過去,那么他必須到我的辦公室站一分鐘。
小齊說,罰站一分鐘時的感覺比罰錢難受多了。所以,他再也不敢遲到。
一家優(yōu)秀的公司,在制定懲罰制度時必定遵守一條準則:懲罰不過是手段,感化才是最終目的。好比聯(lián)想集團的“默哀”式罰站,力度雖小得不能再小,卻能罰到員工的心里去,讓他們深刻意識到自己犯了錯。
(于成春摘自《讀書文摘·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