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檸檬
“海草”4號:“從文理分班,到高考落榜,再到復讀,我好像一直沒有自己作過決定,正因為如此,我才走了很多彎路。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后我勇敢地站了出來,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回主?,F(xiàn)在想想,當時我沒有繼續(xù)聽從別人的想法,而是下定決心復讀的樣子真的很酷!”
雯子是我的發(fā)小。在上大學之前,我們幾乎每天都見面。她是一個很容易陷入糾結的人,尤其在她面對選擇的時候,總是沒有自己的想法。我至今都還記得當雯子第一次踏進她夢想中的大學時,竟然有些悲傷地對我說,如果當初填寫文理分科志愿表時能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不是后來也不會走那么多的彎路了。
高二分文理,我們班上同學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選理科,因為在他們的印象里,學理科以后會有更好的就業(yè)機會。雯子的爸媽也是這個想法,他們一直慫恿雯子學理科。但雯子的物理成績一塌糊涂,從來沒有及格過。她跑來征求我的意見,我大聲地對她說:“你當然要學文啦!每次的考試作文都會被語文老師夸,說不定以后你就是個大作家!”雯子被我說的話逗笑了,然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也覺得我學地理應該比物理更好一些吧!”
可最后雯子還是和我一起分在了同一個理科班,我不需要問她也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她耳根子就是太軟了,她爸媽幾句話就能完全把她本就搖擺的想法徹底改變了。我對她說:“想好了?物理會越來越難的。”雯子愁眉苦臉地看著我:“我也不知道。我爸媽說笨小孩兒才會去學只要背背知識點就能考上大學的文科,而且大家都說理科以后好就業(yè)?!薄澳悄阕约涸趺聪氲哪??”我繼續(xù)追問。雯子的眉頭皺得更深了:“我真的不知道……”我搖了搖頭,不知該說些什么。
可命運好像跟雯子開了個玩笑。那年的高考分數(shù)線出來后,雯子哭著給我打電話——她沒有過本科線,爸媽已經決定讓她復讀。我還記得雯子在去復讀的前一晚心有不甘地問我,為什么那么多人學理科都能考上大學,就我不行?
雯子的第二次高考分數(shù)出來的那天,在所有人的期待中,她又一次低下了頭。雯子的爸媽和周邊的親戚開始勸說雯子隨便找個??茖W校讀讀,畢竟一年又一年地復讀也不是個辦法。
可是這一次,雯子沒有聽之任之,她說:“小檸,我下定決心再試一次,以前我都沒怎么自己作過決定,但是這一次我不甘心,我一定要再試一次。”
在我開始念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雯子終于踏進了本科學校的大門。這也是第一次,她做了自己人生的指路人。
當年雯子曾問過我:學理科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就她考不上大學呢?那時的我沒有給她回答。而現(xiàn)在我覺得我可以回答她了:因為你盲目地跟隨著大多數(shù)人走上了一條不屬于你的道路,所以你會跌倒。生活想要告訴你,只有自己掌控著自己的人生,才值得擁有圓滿的結局。
心靈驛站:很多時候,因為外界眾說紛紜,我們便習慣了讓別人替我們作決定,甚至在別人替我們作決定之后也不會去反駁,只會在心里默默地贊同著他們的說法。表面上看他們是沒有主見,其實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因為害怕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害怕自己作出的決定沒有別人給予我們的要好,于是我們往往會趨向于對他人聽之任之。
李開復說:“當我們自信不足時,內心的聲音就會微弱,怕別人不接受、不認同自己,只好被別人的眼光、言語左右。”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shù)時候是不自信導致我們的做事猶豫沒有主見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別人的路不一定適合自己,但我們自己一定知道前方路的方向。縱使前路荊棘遍布,跟隨自己的內心,一路向前,荊棘終會被踏平,黑夜也會漸漸迎來黎明。
“韋奇定律”告訴我們,許多偉人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不輕易被別人左右,這源于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高、想得更遠,更堅定地忠于自己作出的選擇。
所以,不要再做一棵海草隨風飄搖,堅定自己的步伐,迎著海浪歡唱一首屬于自己的贊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