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秦云植
【關鍵詞】房顫;輸尿管;切磋手術
【中圖分類號】R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6..01
腹腔鏡手術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目前多為婦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所應用。
1 病歷摘要
患者,女,74歲,身高169 cm,體重70 kg,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不規(guī)律口服格列本脲控制血糖,控制尚可;高血壓病史3年,最高達160/80 mmHg,不規(guī)律口服替米沙坦治療;房顫病史1年。入室血壓133/79 mmHg,心率130次/分,脈率85次/分。
入院檢查:WBC 6.48X ×109/L,RBC4.54×1012/L、血小板163×109/L,血紅蛋白131 g/L,空腹血糖:7.7 mmol/L,凝血功能正常。ECG:異位心律,快速房顫,T波低平。心臟彩超示:升主動脈擴張,左房增大、左室增大,左室壁節(jié)段性運動障礙,二尖瓣關閉不全(中度),三尖瓣返流(輕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中-中重度),心包積液(少量)。EF:56%。
查體:心界向左擴大,心率120次/分,律不齊,S1強弱不等。
心內(nèi)科會診示:考慮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變,心房纖顫。治療上給予0.9%氯化鈉20 mL+西地蘭0.4 mg靜推,可做手術,手術風險告知家屬,定期復查心臟彩超。
臨床診斷:(1)右腎腫瘤;(2)膀胱血塊。
擬行“腹腔鏡下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右側(cè))、經(jīng)尿道膀胱血塊清除術”。
2 麻醉方案
術前:患者10:05入室,血壓133/79 mmHg,心率130次/分,脈率85次/分,行左橈動脈穿刺置管,給予0.9%氯化鈉20 mL+西地蘭0.4 mg靜推,10分鐘推完;10:40開始誘導,用藥:咪噠唑侖2 mg、舒芬太尼20 ug、順阿曲庫銨12 mg、依托咪脂12 mg,氫潑10 mg,甲潑尼龍40 mg;誘導后動脈血壓升至210/110 mmHg,心率150次/分,給予丙泊酚3 mL,右美托咪定8 ug,血壓降至130/90 mmHg后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超聲引導下頸內(nèi)靜脈穿刺并置管;10:40分左右,患者變?yōu)閭?cè)臥位,血壓開始下降,給予麻黃堿6 mg,血壓開始上升;術中維持應用丙泊酚20 ml/h+右美托咪定5 ml/h,復合吸入1%七氟烷。
術中:11:05手術開始,患者生命體征相對平穩(wěn);12:01監(jiān)護儀EtCO2為80mmHg,血氣分析示:pH 7.01,pCO2 102mmHg,此時潮氣量400 mL,頻率12次/分,將呼吸頻率調(diào)至20次/分;20分鐘后監(jiān)護儀EtCO2為70 mmHg,復查血氣分析示:pH 7.05,pCO2 91mmHg,此時將潮氣量調(diào)至440 mL,并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皮下氣腫體征;20分鐘后監(jiān)護儀EtCO2為57 mmHg,復查血氣分析示:pH7.16,PCO2 68mmHg,此時將潮氣量調(diào)至480 mL;20分鐘后監(jiān)護儀EtCO2為46 mmHg,再次復查血氣分析示:pH7.23,PCO257mmHg,此時將潮氣量和呼吸頻率調(diào)回正常值;15分鐘后監(jiān)護儀EtCO2為36 mmHg復查血氣分析示:pH7.29,PCO249mmHg。
患者左側(cè)臥位行腹腔鏡下右腎切除,血壓相對穩(wěn)定,130/80mmHg;12:40,患者改為截石位,開腹將右腎取出,改體位過程中,血壓下降至90/52 mmHg,給予去甲腎上腺素40 ug靜推,效果不佳;20分鐘后,血壓86/47 mmHg,給予西地蘭2 mg靜推;5分鐘后,給予去氧腎上腺素200 ug,麻黃堿6 mg,追加去氧腎上腺素200 ug;加快補液速度,補充膠體液,此時血壓96/50 mmHg;10分鐘后,給予去甲腎上腺素40 ug靜推,追加西地蘭2 mg,此時血壓96/48 mmHg,心率115次/分。
術后:手術時長2小時35分,13:40手術結(jié)束,患者血壓109/72 mmHg,心率92次/分,氧飽和度99%,患者嗜睡,強刺激下睜眼,無嗆咳反射,帶管送至蘇醒室;術中失血200 ml,補液1100 mL(100 mL消炎藥+400 mL乳酸鈉林格+600 ml羥乙基淀粉),尿量300 mL。
3 討 論
(1)高齡房顫患者行非心臟手術的麻醉注意事項:根據(jù)麻醉前的各種檢查,包括心電圖、心臟彩超等,了解患者有無心衰史,了解體力活動和耐力情況,進行心功能評級,該患者日常生活輕微活動由胸悶氣喘表現(xiàn),心功能III級。術中重點是控制心室率和預防栓塞。該患者術中使用了洋地黃類藥物,并且在改變體位和搬動病人時盡量做到輕柔緩慢。手術結(jié)束還應繼續(xù)嚴密監(jiān)測,確?;颊呱w征平穩(wěn),讓患者緩慢蘇醒。
(2)該患者術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皮下氣腫:發(fā)生率約1.7%,預后良好。(手術中發(fā)現(xiàn)皮下氣腫,經(jīng)與手術醫(yī)生溝通后,將氣腹壓力由15 mmHg降至12 mmHg);二氧化碳迅速大量入血:發(fā)生率及預后尚無相關研究佐證。
(3)該患者術中血壓下降的原因:與體位改變有關;與血容量有關:可能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與患者本身狀態(tài)有關,患者有缺血性心肌病變,可能是心衰導致的心臟泵血功能不全,血壓偏低。
(4)該患者使用西地蘭的原因:患者術前有快速房顫病史,缺血性心肌病變,并且心室率較快,給予西地蘭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術中患者血壓下降,考慮有原發(fā)病的原因,并且患者心室率仍然較快,所以追加了西地蘭的劑量。
本文編輯:吳 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