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偉, 時玲玲
(阜陽師范學院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斑葉香妃草(Plectranthuscoleoides)又名銀斑香妃草、白邊延命草,為唇形科香茶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枝條拱形下垂,叢生,莖稈四梭形,葉對生,葉片綠色,邊緣銀白色。性喜全日照及溫暖濕潤的栽培環(huán)境,生長室溫15 ℃,夜溫10 ℃以上[1]。香味柔和,株形優(yōu)雅,可用作室內觀賞、茶飲、美容、佐料,等,作為芳香植物亦可提取精油,廣泛用于化妝品、沐浴露、食品、牙膏、高級香水和其他生活用品,加工后的殘渣可以用作動物飼料添加劑,可以刺激禽畜的食欲,提高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還能抑菌防病,調節(jié)機體代謝,降低抗生素的用量,改善禽畜肉品質,縮短存欄時間等功效[2-3]。另外,斑葉香妃草的藥用價值很高,具有強身、健胃、鎮(zhèn)痛、抑菌、去疤痕、抗抑郁等功效[4-5],故民間稱其為白邊延命草。
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斑葉香妃草的市場需求量較大,常規(guī)的繁殖方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植物組織培養(yǎng)常用于植物離體快速繁殖,使用此種方法每年可以數百萬的倍數進行繁殖[6]。現今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已經在多種芳香植物中運用[7-9],如洋苷菊、玫瑰、羽葉薰衣草等。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使用的培養(yǎng)基各種成分中,植物激素是必需的成分。它對外植體的分化起關鍵性作用,其中影響最為顯著的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本試驗主要探究6-芐基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配比對斑葉香妃草試管苗增殖的影響,以及不同濃度的吲哚乙酸(IAA)和NAA對試管苗增殖的影響,以及不同濃度IAA和NAA對試管不定根分化的影響,以期為斑葉香妃草的組培快繁提供理論及技術支持。
試驗材料為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斑葉香妃草植株,來源于阜陽師范學院生命與食品工程學院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心。6-BA、NAA、IAA等均購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1 無菌材料的獲取 選取帶頂芽的斑葉香妃草嫩莖,每株莖段約有兩片嫩葉,外植體大小為0.5~1.0 cm,流水沖洗2 min后,先用70%乙醇浸泡20 s,再用 0.1% HgCl2浸泡8~10 min,無菌水沖洗5~6 次,置于無菌紗布中吸干水分,將消毒好的外植體接種于MS+30 g/L蔗糖+7.0 g/L瓊脂的培養(yǎng)基上,每培養(yǎng)瓶接種外植體3個,接種95瓶。待接種完畢后,將外植體放入組培室進行培養(yǎng),光照強度為2 000~3 000 Lx,培養(yǎng)溫度(23±2) ℃,光照時間12 h/d。
1.2.2 試管苗增殖培養(yǎng) 選用培養(yǎng)30 d,長勢良好、規(guī)格基本一致的試管苗兩個節(jié)莖段,接種于附加不同濃度6-BA和NAA配比的9組MS培養(yǎng)基中(表1),以MS+30 g/L蔗糖+7.0 g/L瓊脂基本培養(yǎng)基為對照組,每瓶接種3株外植體,每處理10瓶。各培養(yǎng)基pH均為5.8,光照強度為2 000~3 000 Lx (12 h/d),溫度為(23±2) ℃的條件下培養(yǎng)。30 d后,每處理隨機選取6瓶,每瓶3株,觀察植株增殖情況。觀測指標主要是植株的成活率,葉片數目,芽增殖倍數等狀況。其中,增殖倍數=出芽數(>0.5 cm)÷接種時的總芽數。
1.2.3 試管苗生根培養(yǎng) MS培養(yǎng)基中分別附加不同濃度的生長素NAA或IAA,進行試管苗生根誘導(表2~3)。切取長勢良好、規(guī)格一致的試管苗兩個節(jié)莖段,接種到生根培養(yǎng)基上,每瓶3株無根苗,每處理組8瓶,每組3個重復,并于7 d后,隨機選取6瓶觀測并記錄,15 d后觀測并記錄植株存活狀況及生根狀況。
1.2.4 數據處理 使用Excel 2007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SPSS 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置信區(qū)間為95%。
基本培養(yǎng)基中分別附加不同濃度配比的6-BA、NAA時,對植株的生長有較大影響(表1)。一般情況下,培養(yǎng)基中附加一定濃度配比的植物生長激素有利于植株的生長,但激素濃度過高則可能抑制植株生長。試驗結果表明,NAA濃度分別為0.025、0.05、0.1 mg/L時,隨著6-BA濃度增高,斑葉香妃草植株增殖倍數呈現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可見6-BA濃度為0.1 mg/L時,抑制了斑葉香妃草試管苗增殖。在6-BA、NAA交互作用下,誘導斑葉香妃草腋芽分化的最適宜培養(yǎng)基為MS+6-BA 0.3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數較其他試驗組明顯增多,為73個,平均增殖倍數最高,為4.06倍,植株葉片較多且嫩綠,莖段較粗壯,生長趨勢最好(圖1B)。培養(yǎng)基中附加6-BA 0.3 mg/L+NAA 0.025 mg/L,斑葉香妃草出芽數最少,為32個,平均增殖倍數最小,為1.78倍,植株長勢相對健壯。空白對照組出芽數為49個,平均增殖倍數為2.72倍,但植株生長較為緩慢(圖1F)。6-BA、NAA對外值體的增殖是極顯著影響及顯著影響,并且對外植體的增殖存在極顯著影響(P<0.01)。試驗結果表明(圖1A、B),一定濃度范圍內,低濃度6-BA與較高濃度NAA成正比,植株葉片肥厚、葉色濃綠、大小正常,莖桿粗壯,長勢健壯。
表1 不同濃度配比的6-BA、NAA對試管苗增殖的影響
注:同列內相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異不顯著。下同。
A.6-BA 0.3 mg/L+NAA 0.05 mg/L B.6-BA 0.3 mg/L+NAA 0.1 mg/L C.6-BA 0.5 mg/L+NAA 0.05 mg/L
D.6-BA 1.0 mg/L+NAA 0.025 mg/L E.6-BA 1.0 mg/L+NAA 0.1 mg/L F.不加任何生長素
圖1 不同濃度配比下試管苗生長情況
培養(yǎng)7 d后,植株長出少許不定根,長勢良好,15 d后,形成的白色根系較為發(fā)達。由表3可知,加入一定濃度的NAA能夠促進斑葉香妃草生根,植株和根系生長狀況良好,生根率為100%。NAA濃度處于0.03~0.09 mg/L時,植株的平均根數和平均根長總體呈增加趨勢,當NAA濃度高于0.09 mg/L時,植株的平均根數和平均根長呈下降趨勢,由試驗結果可知,當NAA濃度為0.09 mg/L時,平均根數和平均根長較其他組生長優(yōu)勢更為明顯,平均根數為8.75 個,平均根長為2.54 cm,最有利于斑葉香妃草的不定根分化。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表4),根數的組間方差為16.066,組內方差為0.127,根長的組間方差為0.803,組內方差為0.039,根長和根數對應的概率P值小于0.05,所以認為NAA濃度對試管苗生根有極顯著差異。
表3 不同濃度NAA對試管苗生長的影響
表4 不同濃度NAA對試管苗生根的方差分析
由表5可知,MS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不同濃度的IAA,7 d統(tǒng)計1次,15 d后各組試管苗的生根率達到100%,不同濃度的IAA對植株的平均根數和平均根長的影響趨于平緩,對外植體不定根分化影響最為顯著的生長素濃度為0.03 mg/L,平均根數為5.96 個,平均根長為1.59 cm。各組差異均不顯著(P>0.05)。IAA濃度對試管苗生根沒有影響。
表5 不同濃度IAA對試管苗生長的影響
相同濃度條件下,NAA對斑葉香妃草的生根影響比IAA更佳,且長勢更好。NAA濃度為0.09 mg/L時,更適宜外植體不定根的分化。由方差分析結果可知,NAA對斑葉香妃草的生根作用比IAA更為顯著(表6)。
表6 不同濃度IAA對試管苗生根的方差分析
目前,植物組織培養(yǎng)已成為一種植物學研究的常用方法,特別是在植物的個體發(fā)育,器官再生等方面。在運用此種技術時,一般植物都適用的培養(yǎng)基為MS培養(yǎng)基[10]。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是通過調整植物內源激素的比例進而使植株發(fā)生形態(tài)上的差異,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適宜激素,能顯著提高植物生長效果[11-12],不同植株對相同濃度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最適于植株生長的激素濃度配比不同,如最適宜黃金香柳試管苗快速增殖的培養(yǎng)基是MS+0.1 mg/L 6-BA +0.05 mg/L NAA[13],最適宜斑葉百里香種子的培養(yǎng)基是MS+0.25 mg/L 6-BA+0.25 mg/L NAA[14]。
本文探究斑葉香妃草生長調節(jié)劑組合和不同濃度配比對誘導試管苗腋芽及不定根分化的影響及組培苗生長發(fā)育情況。試驗結果表明,6-BA/NAA的濃度配比為3∶1時,斑葉香妃草出芽率最高,生長狀況最佳,每組出芽數為73個,增殖倍數為4.06倍,方差分析結果也表現為影響極為顯著。在一定條件下,NAA對斑葉香妃草試管苗的不定根生長作用比IAA更為顯著,培養(yǎng)基中NAA 0.09 mg/L時,斑葉香妃草生長效果最好,平均根長為2.54 cm,平均生根數為8.75 個。綜上所述,MS+0.3 mg/L 6-BA+0.1 mg/L NAA對試管苗增殖倍數的影響最為顯著,MS+NAA 0.09 mg/L促進試管苗生根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