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鱸魚病毒性神經(jīng)壞死病的診斷與防治

      2019-01-18 01:00:26方成俊徐淑菲郭書林黃印堯
      中國動物檢疫 2019年1期
      關鍵詞:病魚鱸魚體表

      陳 暉,方成俊,肖 穎,徐淑菲,郭書林,黃印堯

      (1. 東山海關技術中心,福建東山 363401;2. 廈門海關技術中心,福建廈門 361012)

      鱸魚(Lateolabrax japonicus)是一種適溫性廣、抗病力強、生長迅速、肉質鮮美的肉質性魚類,1983年從國外引進,現(xiàn)已在我國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大量養(yǎng)殖[1-3]。近年來,福建、廣東省海域當年繁殖的網(wǎng)箱養(yǎng)殖鱸魚苗,在每年的5-10月,當天氣連續(xù)晴好、悶熱、海面風小時,會出現(xiàn)吃食減少、燥動、打轉等癥狀,1~2 d后死亡。死亡常呈成倍疊加發(fā)展,并持續(xù)擴散蔓延至整個海區(qū),死亡率高達80%~90%,損失非常慘重。養(yǎng)殖1年以上的大鱸魚也會發(fā)病,但死亡率很低。養(yǎng)殖戶不明病因,只能采取少投料的半饑餓飼養(yǎng)法,因而使鱸魚苗成活率很低,僅為10%~20%。即使存活下來的鱸魚,也需要半年時間,食量才恢復正常,因而大大增加了養(yǎng)殖成本,成為當前海區(qū)鱸魚養(yǎng)殖急待破解的難題[4]。

      1 發(fā)病情況

      福建省漳浦縣某海水養(yǎng)殖場海水流動較好,現(xiàn)有網(wǎng)箱約20個,主要養(yǎng)殖當年繁殖的鱸魚苗及已養(yǎng)殖1年以上的花鱸,養(yǎng)成后全部用活水運輸船運往韓國,供應韓國料理店。近年來每到夏季,該海水養(yǎng)殖場飼養(yǎng)的當年繁殖的鱸魚苗就會發(fā)病,死亡率極高。2017年12月,該養(yǎng)殖場從福建省東山縣某養(yǎng)殖場購進3 cm長鱸魚苗11萬尾,分4個網(wǎng)箱飼養(yǎng),飼喂專用配合飼料,每日早晚投料各1次。當時正值冬春季節(jié),氣溫低,鱸魚生長很正常,至2018年4月,鱸魚苗成長至6~8 cm,大約存活10.5萬尾。隨著魚苗長大,網(wǎng)箱內(nèi)鱸魚密度加大,由于工作忙,沒有及時進行分箱飼養(yǎng)。隨著氣溫升高,至4月底,漳浦縣白天氣溫達32~33 ℃,天氣悶熱,海面上持續(xù)微風,風力小于3級。此時,網(wǎng)箱內(nèi)的鱸魚出現(xiàn)煩躁、采食量明顯減少、不正常游動、平衡失調(diào)、盤旋游動、狂游、側游、自轉等癥狀,少量魚苗開始死亡;到5月1日,鱸魚病情加重,每隔1 h每個網(wǎng)箱都會有幾百條魚苗死亡;至5月2日送診時,已有7萬條鱸魚死亡,死亡率為65%左右。

      2 實驗室檢驗

      2.1 剖檢

      5月2日清晨,從網(wǎng)箱中撈取數(shù)十條病魚,打包充氧運抵實驗室。到實驗室后,大部分魚苗已死亡。魚體表檢查發(fā)現(xiàn):魚新鮮度好,頭體、尾、鰓、鰭、肛門都完好;明顯的病變是魚眼特別明亮,微腫脹;部分病魚一側正常,另一側有大小相近的一個新鮮破潰面,無化膿灶和異味。剖開腹腔發(fā)現(xiàn),肝、腎、胃腸等臟器均正常,無積液和異味(圖1)。

      圖1 病魚體表臨床癥狀

      2.2 寄生蟲檢查

      檢查病死魚體表皮膚、鰓、腹腔和臟器,末見寄生蟲感染。

      2.3 細菌學檢查

      (1)無菌操作,取病魚肝臟和體表破潰處組織觸片,姬姆薩氏染色鏡檢為陰性。

      (2)無菌操作,取病魚肝臟、體表破潰處組織和網(wǎng)箱內(nèi)海水,分別接種于3支營養(yǎng)肉湯(含質量濃度1%NaCl、pH7.0)試管,30 ℃培養(yǎng)36 h,發(fā)現(xiàn)接種肝臟組織管肉湯不混濁,而魚表破潰組織和海水管的肉湯變混濁。再將上述混濁的二管分別接種TCBS平板,進行單菌落檢查,發(fā)現(xiàn)長出少量形態(tài)較一致的黃色菌落,通過全自動細菌分析鑒定儀鑒定,確認是溶藻弧菌。將該菌進行鱸魚苗毒力試驗,結果為陰性。

      2.4 RT-PCR檢測

      2.4.1 材料 (1)選擇數(shù)尾瀕死鱸魚腦、眼等活體組織,凍存于-80 ℃冰箱備用。(2)試驗所用的磁珠法通用型RNA提取試劑盒:為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產(chǎn)品。(3)一步法RT-PCR試劑盒: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所用序列,采用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 (水生動物疾病診斷手冊》( 第3版) 推薦的引物,引物序列為:反向引物5'-CGA GTC AAC ACG GGT GAA GA-3',正向引物5'-CGT GTC AGT CAT GTG TCG CT-3'。(4)GeneGreen核酸染料: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4.2 方法

      2.4.2.1 組織樣品處理 各取病魚的腦、眼約50 mg,放在1.5 mL滅菌離心管中,用滅菌碾磨棒充分研磨搗爛,加1 mL裂解液,室溫孵育3 min;加200 μL氯仿即三氯甲烷(Chloroform),小心蓋上蓋子,劇烈震蕩15 s,室溫孵育3 min;4 ℃ 12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400 μL至5連管的第1個孔內(nèi)。

      2.4.2.2 RNA提取 采用磁珠法進行RNA提取,在5連管內(nèi)分別加入相應試劑(表1),全過程在磁珠提取純化系統(tǒng)中自動進行。

      2.4.2.3 一步RT-PCR法 根據(jù)神經(jīng)壞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擴增片段大小設置的RT-PCR反應液如下:PCR模板5 μL,正、反向引物各2 μL(40 μmo1),Taq酶1 μL(5 mo1/L),10×Taq酶 緩 沖 液7 μL,MgCl2(25 mmo1) 6 μL,dNTP 2 μL,M-MuLV逆轉錄酶(20 U/μL) 1 μL,RNA酶抑制劑(20 U/μL)0.5 μL,加滅菌雙蒸水至50 μL。程序設定為:首先42 ℃ 30 min、95 ℃ 5min,然后95 ℃ 40 s、55 ℃ 40 s、72 ℃ 40 s,循環(huán)30次,最后72 ℃延伸5 min,4 ℃保存。

      表1 5連管內(nèi)所加的相應試劑及劑量

      2.4.3 PCR擴增結果判定 用TBE電泳緩沖液配制2%的瓊脂糖(加入濃縮的10 000×GeneGreen Nucleic Acid Dye,使其在凝膠中的終濃度為1×)進行電泳,樣品孔中加入6 μL樣品和2 μL樣品緩沖液(含0.25%溴酚藍)的混合液,并設立DNA標準Marker對照。電泳后在紫外檢測儀上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在瓊脂糖電泳的421 bp位置均出現(xiàn)明顯的NNV特異性的亮帶(圖2),表明該養(yǎng)殖場鱸魚苗暴發(fā)的是VNN,也稱病毒性腦病和視網(wǎng)膜病。

      圖2 瓊脂糖凝膠電腦圖譜

      3 防治

      根據(jù)實驗室檢測結果確診為VNN,立即采取了以下綜合防治措施:

      (1)24 h值班,及時撈取上浮的病死魚,然后集中銷毀;每天清理網(wǎng)箱,去除沉渣和糞便;在網(wǎng)箱內(nèi)四周,吊掛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包(主要成份:板蘭根、大青葉、地錦草等)[5]。

      (2)在魚飼料中加入氯苯尼考,同時用黃芪多糖拌料喂魚(按藥物使用說明書劑量),連用5 d,將原每天2次投喂改為1次,食量再減半。

      上述措施的效果明顯,每天死魚數(shù)量驟減,至第5天,已沒有死魚出現(xiàn),魚群吃食、游動正常。魚群病愈生長穩(wěn)定后,在飼料中,每周3次拌入乳酸桿菌液和黃芪多糖,每天保持1次投料。

      2018年10月中旬,對養(yǎng)殖戶進行回訪獲知,自2018年5月采取稀疏養(yǎng)殖、益生菌拌料和減少飼料投放量等措施后,魚體生長正常,從8月份開始改用新鮮冷凍巴拉魚等雜魚打漿,加入乳酸桿菌液和黃芪多糖拌料喂魚(每周3次),每天上午各投料1次,魚長勢很好,體長已達15~18 cm。11月份天氣轉冷時,計劃每天投喂2次,以提高魚體生長速度。

      4 討論

      VNN是多種海水魚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是我國《進境動物檢疫疫病名錄》中的二類動物檢疫對象。本病大多發(fā)生在氣溫較高季節(jié),主要侵襲幼魚的腦、視網(wǎng)膜和脊髓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細胞,直接造成細胞的損傷壞死,病魚表現(xiàn)出煩躁、狂游、自轉、側游等一系列神經(jīng)癥狀,魚體表及臟器基本正常,死亡率達80%以上[6]。而本次報道的鱸魚苗VNN,除有上述神經(jīng)癥狀外,還有部分病死魚側面出現(xiàn)大小較為一致的新鮮破潰面,而尾鰭、胸鰭和背鰭和體色卻都正常,這與由虹彩病毒引起的魚表皮膚潰瘍?。兠嬖隰~體表呈大片潰爛,肌肉裸露壞死并有出血,尾鰭、胸鰭和背鰭基部紅腫潰爛,體色變黑,鰓絲和肝臟發(fā)白)完全不同[7-9],分析認為鱸魚體表新鮮破潰面應該是病魚發(fā)病時相互撕咬造成的。

      當前,關于VNN的報道多集中于石斑魚幼苗,死亡率通常在90%以上,而鱸魚VNN報道很少。本病侵襲的對象主要是幼齡魚苗,發(fā)病急,死亡率特別高,且防治資料很少。本次鱸魚苗暴發(fā)的VNN,因采取措施得當,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針對VNN防治,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快速防治,憑臨床經(jīng)驗,一旦確定為病毒病,立即采取針對性防制措施,控制疫情擴散;(2)針對海區(qū)網(wǎng)箱養(yǎng)殖難以隔離消毒的特點,采取每天清除積食和糞便,撈取病死魚進行集中銷毀,消滅傳染源等措施;(3)網(wǎng)箱內(nèi)吊掛清熱解毒中草藥,飼料中加入益生菌、黃芪多糖,以提高免疫力;(4)發(fā)病期間,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避免繼發(fā)細菌感染;(5)降低養(yǎng)殖密度,適當減食。實際結果證明,上述防治措施效果很好,表現(xiàn)在疫情很快被控制,死亡率從以往的80%以上,下降到65%左右,避免了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

      5 結論

      2018年5月福建省漳浦縣某海水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的鱸魚苗出現(xiàn)煩躁、自轉、側游等運動失調(diào)癥狀,繼而大批死亡,病魚眼睛發(fā)亮、微腫,部分魚體表有新鮮的破潰傷口,經(jīng)實驗室檢查,寄生蟲和細菌均為陰性。采集病魚腦、眼組織,應用RT-PCR檢測,擴增出NNV特異性的421 bp基因片段,說明該病為VNN。采取及時撈取病死魚,去除網(wǎng)箱沉渣糞便,中草藥吊袋消毒,減食和氯苯尼考、黃芪多糖、益生菌拌料等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該防治經(jīng)驗為VNN防控提供了技術參考。

      猜你喜歡
      病魚鱸魚體表
      加州鱸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降低體表孢子含量對僵蠶總灰分的影響
      為什么動物可以甩動身體把自己甩干,人類卻不能?
      舌尖上的四鰓鱸魚
      華人時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26
      一葉舟
      裂唇魚
      四招防止金魚長寄生蟲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1:57:25
      磁共振病灶體表定位貼及臨床應用研究
      脂肪抽吸術在體表脂肪瘤治療中的應用
      冬季9種必吃的食物
      健康必讀(2014年1期)2014-06-23 14:51:43
      伊通| 万源市| 香港| 茶陵县| 东阿县| 滦南县| 于田县| 莆田市| 丰原市| 临洮县| 朝阳县| 如东县| 芦溪县| 遂宁市| 鄂温| 白沙| 德清县| 丰都县| 丽江市| 阿克陶县| 徐水县| 海兴县| 保定市| 无极县| 侯马市| 奈曼旗| 扎兰屯市| 南京市| 洪泽县| 呼伦贝尔市| 运城市| 山阳县| 区。| 图木舒克市| 民乐县| 平顶山市| 丰县| 乌鲁木齐市| 新野县| 隆尧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