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薇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1)
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能夠對患者的臟器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從而降低患者的應急能力[1]。胸外科手術患者由于創(chuàng)傷較大,同時手術時間長,使得其體內的血糖會明顯升高,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在術后會突然發(fā)生血糖升高的情況,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導致酸中毒以及高滲昏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威脅[2]?,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對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110例胸外科糖尿病患者手術后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65.3±3.5)歲;入院時兩組患者血糖為5.6~13.2mmol/L,空腹血糖均低于10mmol/L。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滿足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相關內容,同時經過我院倫理會審核批準,研究相關程序滿足倫理學標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1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患者的病情、病程、住院天數、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并且術后接受有針對性的護理,其方法如下:
1.2.1 防止并發(fā)癥 酮癥酸中毒導致的昏迷是糖尿病患者術后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術后由于緊張以及創(chuàng)傷導致的刺激將使身體處于應急狀態(tài),增加了患者體內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兒茶酚胺等物質,使得血糖升高。術后需要對患者的血糖進行嚴密監(jiān)測,尤其是要檢查患者的血電解質以及血氣分析,對糖尿病的控制情況有所了解。患者的血糖值如≥10mmol/L,則必須2h對患者血糖監(jiān)測1次,視血糖情況對患者的胰島素用量進行調整。
1.2.2 呼吸道管理 術后需要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排痰,對患者口腔中的嘔吐物或分泌物要及時進行清理,確保患者的呼吸道暢通,使肺功能殘氣量能夠快速恢復,降低患者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痰液粘稠的患者可通過霧化的方式幫助患者排痰;術后肺不張可采用支氣管鏡插入氣管內吸痰或吹氣球等方式訓練。
1.2.3 心理護理 胸外科手術難免會對患者產生一定的焦慮、抑郁,容易增加患者的負面情緒,由于受到恐懼、緊張以及害怕等因素的影響,會使患者的血糖有明顯地升高,加之內分泌的紊亂會出現煩躁和易怒?;诖诵枰c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鼓勵患者講出內心的感受,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回答,正確對待自身的病情,尤其是要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得到家庭、社會的支持,主動接受治療。
1.2.4 循環(huán)系統檢測 胸外科糖尿病患者術后誘發(fā)心血管的可能性較高,故在術后72h需要接受多功能監(jiān)測血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對患者的生命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監(jiān)測,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采取有針對性處理。
1.2.5 避免出現泌尿系感染情況 告知患者術后要嚴格注重個人衛(wèi)生,勤換內衣內褲,尤其是要做好對私處的護理和清潔,盡可能的不留置尿管?;颊咴谶M食后,告知其應當多次、少量飲水,對尿量的顏色進行觀察,若有異常應當及時進行送檢。護理人員需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對陪護時間進行限制。
110例患者中感染因素包括切口感染37.27%(41/110)、下呼吸道感染32.73%(36/110)、腸胃道感染27.27%(30/110)以及上呼吸道感染26.36%(29/110),經過有針對性護理后,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量表明顯優(yōu)于護理前(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況比較
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胸外科糖尿病患者手術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原因主要包括切口感染[3];上、下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等,同時也與患者的住院天數、侵入性操作以及急慢性并發(fā)癥等因素有關。除上述之外,患者引流管留置時間較長同樣是導致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患者切口露于表面,易使得細菌發(fā)生感染。在男性感染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吸煙史,這些都是造成感染的因素之一。同時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也將對患者的感染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從研究中可看出,患者切口感染所占比較多,故在治療前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感染的發(fā)生[4]。
相關資料報道顯示,胸外科糖尿病患者糖代謝會發(fā)生紊亂,血糖會升高,這便給細菌提供了較好的生存空間。胸外科糖尿病患者手術后要嚴格加強防范,排查可能造成感染的相關因素。尤其是針對于病程長、年齡較大、伴并發(fā)癥以及空腹血糖值較高的患者,更要加強防范。再者要提升對此類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血糖使其在正常范圍內[5],使患者明白健康教育對降低感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上述之外,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執(zhí)行無菌操作,保持護理人員的手部清潔,要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徹底切斷可能造成感染的傳播途徑,幫助患者進行翻身和拍背,保證皮膚的清潔。當發(fā)現感染源后要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對其進行篩查和隔離處理。為了進一步降低胸外科糖尿病患者的術后感染,要盡可能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時間越長,越容易増加患者的感染幾率,因此需要有效控制手術時間,進而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同時在臨床中要預防性的為患者使用抗生素,手術期間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術后要對患者的氣管插管時間進行嚴密監(jiān)測,保證患者的生命體征穩(wěn)定,盡早拔出插管,將院內感染因素降至最低。
從本研究中可看出,110例患者中感染因素包括切口感染37.27%(41/110)、下呼吸道感染32.73%(36/110)、腸胃道感染27.27%(30/110)以及上呼吸道感染26.36%(29/110),經過有針對性護理后,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量表明顯優(yōu)于護理前(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說明了胸外科患者術后感染因素較大,需要對相關因素進行嚴格控制,從根本上降低感染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