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立三的革命動員策略與安源路礦大罷工

      2019-01-20 17:48:11
      唐山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路礦李立三安源

      姚 遠

      (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長沙 410000)

      在近代中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中,唯有安源路礦大罷工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罷工運動促進了路礦工人的覺醒,維護了路礦工人的權益,鍛煉了一大批工人運動的積極分子,為之后的工人運動的繼續(xù)開展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吧罨瘜Π苍创罅T工的研究,對于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盵1]

      一、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時代背景

      安源路礦工人自身所處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以及國際無產階級革命對于國內工人運動所產生的溢出效應,共同構成了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時代背景。

      (一)工人的生產環(huán)境惡劣,工資水平低下

      為了最大程度地解決漢陽鐵廠燃料不足的問題,清末郵傳大臣盛宣懷果斷引進境外資本和西方較為先進的煤礦開采技術來開發(fā)安源煤田,同時動用大量民工開建株萍鐵路,至1906年末,兩項工程相繼完工投產,被當時的人們合稱為安源路礦。與此相對的是,工人的生活生產環(huán)境和工作待遇卻仍是十分惡劣,這體現(xiàn)在:第一,工人的工作安全得不到保障,井下安全事故頻發(fā)?!霸绯肯碌玫V井去,不知晚上出不出”,“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2],這些歌謠就是當時工人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為了節(jié)約工程成本,資本家往往不設置井下安全作業(yè)的裝置,高溫高濕的作業(yè)環(huán)境,遍布整個礦井的煤煙粉塵,一天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極大地侵害了煤礦工人的生存權,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傷害。第二,工人的工薪非常低,一個煤礦工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平均工資是0.27元,月平均工資是8.1元,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工人工資,“日本煤礦工人每日平均工資0.6元而月平均工資是18元,英國煤礦工人日平均工資是1.6元而月平均工資是48元”[3]。相比較之下,我國煤礦工人的工資水平要低得多,此外,當時的路礦工人工資除了支付自身的伙食費外還得要支付“炸藥費、用油費、安全費等”[4],而且資本家對工人工資的各種克扣使得工人的實際工資常常不到應有工資的一半。由于路礦工人既缺乏通暢的政治參與渠道,又沒有行之有效的行動組織,于是,暴力便成為路礦工人反抗資本家的壓迫和剝削的常用方式:如搗毀機器、反抗監(jiān)工、殺死資本家,等等。但是暴力的反抗不僅沒有帶來生活條件的改善反而引來暴力的鎮(zhèn)壓,這就導致壓迫與反壓迫、剝削與反剝削之間的斗爭日趨激烈。安源路礦工人所承受的苦難和壓迫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路礦工人運動提供了契機。再者“安源位于三省交界處,遠離大城市,政府腐敗,控制力也相對弱,這也為中共向安源進行滲透與進行革命動員提供了有利的條件”[5]。

      (二)十月革命的爆發(fā)和國際共運的影響

      1917年11月7日(俄歷十月二十五日),俄國的勞動群眾在無產階級領導者布爾什維克黨的有力領導下,用暴力推翻了俄國克倫斯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由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十月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開辟了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新時代。十月革命的爆發(fā)產生了深遠的國際影響,許多帝國主義國家內部都爆發(fā)了無產階級對于資產階級壓迫的反抗;在殖民地地區(qū),當?shù)氐谋恢趁裾咭矈^起反擊。國際工人運動的蓬勃發(fā)展使得當時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如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看到了工人群體所蘊藏的巨大能量,他們意識到要改變當時中國的現(xiàn)狀就必須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積極發(fā)動人民群眾與資產階級作斗爭。這為解決中國尖銳的社會矛盾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和切實的途徑。安源路礦的工人運動本質上是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

      鑒于國際局勢的迅猛變化,當時出任中共湖南支部書記的毛澤東為了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工人運動的實際情況,于1921年秋天和李立三前往安源進行實地考察,他們的到來使安源路礦工人運動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二、李立三在安源路礦大罷工中的革命動員策略

      動員工作是工人罷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實際作用上來說幾乎是貫穿于整個罷工的全過程,甚至可以說動員的成效直接決定著罷工的成敗,動員得越徹底罷工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動員的失誤可能直接引發(fā)局面失控,最終導致罷工失敗。因此,李立三十分重視革命動員的方式和策略。他把政治動員、經濟動員以及思想動員結合起來,將各方面可以利用的勢力和力量加以聚合,從而為罷工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創(chuàng)立新組織,加強路礦工人的政治動員

      細致的組織工作是安源路礦大罷工取得勝利的重要前提。毛澤東偕同李立三等人于1921年冬再次到安源做實地考察時就曾提議過,可以將當時在路礦內打工的工人們組成一個團體,叫做“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此議提出以后在李立三等人的精心籌備之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籌備委員會于次年3月成立。

      為了俱樂部的順利組建,籌備委員會先后召開了多次委員會會議,分析路礦內外部的情況,并選舉李立三同志擔任籌委會主任,后又選舉朱少連同志擔任籌委會副主任,為了充實俱樂部的內部結構,擴展其職能,俱樂部還設立了文書股、宣傳股、游藝股、會計股、工人監(jiān)察隊等辦事機構,俱樂部會員也發(fā)展到三百多人。同年4月,李立三在長沙召開的湖南黨組織會議上向當時主持湖南工作的毛澤東匯報了有關俱樂部的工作情況。毛澤東同志聽取匯報后,認為安源成立工人俱樂部的內外部條件已經成熟,隨即決定由李立三盡快返回安源路礦主持俱樂部的成立事宜。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設在牛角坡52號,俱樂部成立之后迅速發(fā)展,還在醴陵等地區(qū)建立了四個俱樂部分部,俱樂部的發(fā)展壯大得益于李立三等領導人的有力組織。李立三創(chuàng)制工人俱樂部的初衷是希望“培養(yǎng)德行,增進情感,團結互助,共創(chuàng)未來,使工人在俱樂部中得到鍛煉”[6]。俱樂部每周都有對工人進行的政治報告、通俗講演、化裝講演、工人辯論會、研究會等。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讓工人在參與俱樂部的活動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組織能力,為以后大規(guī)模的工人運動奠定組織基礎;其次通過俱樂部內部的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提升路礦工人的階級覺悟和政治覺悟,讓他們明白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屬性、利益屬性以及利益沖突等。

      為了進一步組織和發(fā)動路礦工人,李立三等人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在安源地區(qū)創(chuàng)辦工人夜校,培養(yǎng)共產黨員,發(fā)展工人勢力,并于當年2月期間成立了以李立三為支部書記的安源路礦工人黨支部,“這是中國產業(yè)工人成立的最早的一個黨支部”[7]。黨支部的成立揭開了安源路礦工人斗爭的新局面。為了進一步擴大黨的政治組織基礎,同年6月李立三又在安源組建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安源地方委員會,大力吸納工人入團,并引導其中的先進分子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湘區(qū)黨組織提供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在中共湘區(qū)黨團組織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李立三還注重充分發(fā)揮湘區(qū)各級黨支部在罷工過程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安源路礦工人罷工期間的所有重大決定及相關組織動員工作都是由中共黨支部聯(lián)合共青團團組織開會討論,并經由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的工人俱樂部將黨組織的有關部署付諸實施。為了穩(wěn)定社會秩序,爭取社會輿論的支持,在正式罷工之前,李立三將工人俱樂部中的部分黨員和團員安排進工人糾察隊,以增強該支隊伍的組織紀律性,確保工人糾察隊聽黨指揮。這樣就形成了以黨支部為核心,黨員、團員為骨干,工人俱樂部和工人糾察隊為主要抓手的政治組織格局。安源路礦內的黨組織以及團組織的建立,一方面使得黨團的組織系統(tǒng)日趨完善,有利于增強黨在路礦工人群體中的影響力,為大罷工的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另一方面黨團組織的建立也有利于黨的群眾工作的開展,便利了工人群體之間的思想交流,在思想上增強了工人對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工人俱樂部和工人糾察隊為組織載體來開展政治動員工作,已經被實踐證明是完全有效的。

      (二)開設福利機構,提高工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為了充實俱樂部的職能,提升礦工的福利待遇,李立三在工人俱樂部中增加了兩個新機構:一個是勞動介紹所,另一個是故工撫恤會。兩大機構的設置都是基于工人的生活需要。

      勞動介紹所是專門處理俱樂部內部會員失業(yè)問題的,介紹所為失業(yè)會員提供相關的就業(yè)咨詢,從而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故工撫恤會是專門為了安撫和救濟因工亡故的俱樂部會員的家屬而設立的。一旦有會員因工死亡,俱樂部就會立即出面給予死亡會員家屬以幫助,協(xié)助處理已故會員的后事,提供撫恤金,向路礦董事會爭取補償,等等。在李立三的帶領下俱樂部福利機構的職能得以有效發(fā)揮,工人會員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提升,這些新的舉措提高了工人俱樂部在工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1922年李立三參考歐洲工人運動的動員經驗并結合安源路礦當?shù)氐膶嶋H情況,著手創(chuàng)辦了工人消費合作社。同年7月工人消費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是由安源路礦工人們出錢集資設立的,附設在安源工人補習學校內,總經理由時任安源黨支部書記、工人俱樂部主任李立三同志擔任,當時有社員30余人。工人群體所需的布匹和日用品是合作社出售的主要物資,合作社以“可買便宜貨”為口號向群眾宣傳,漸漸地加入合作社的工人人數(shù)量開始增多。工人消費合作社的創(chuàng)立目的是為了維護路礦工人的利益,以及保護路礦工人免受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經濟壓迫。為了切實保障工人的經濟利益,工人消費合作社不僅提供棉、糧、油、鹽等工人急需的生活用品,而且還提供銀元兌換銅幣的業(yè)務。當時“市場上一枚銀元能兌換280枚銅元,而奸商們卻趁機壓價使得工人們只能兌換260枚,但是當工人們償還銀元的時候,一枚銀元卻要還280枚銅元”[8],不合理的兌換率使得路礦工人的經濟利益受到很大損害。為了保護路礦工人的經濟利益,工人消費合作社從一開始就是按市場匯率來進行銀元與銅元之間的兌換,替工人解決了兌換問題也就變相增加了工人的收入。除此之外,為了減輕路礦工人的生活負擔,路礦工人俱樂部向會員們發(fā)放購物證,持有購物證的會員能夠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在工人消費合作社里選購生活物資,而不持有購物證的人也能在消費合作社里購買平價生活用品。消費合作社在物質上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工人加入。自李立三成立工人消費合作社以后,路礦工人們的生活狀況便開始逐步改善。一面是礦主和監(jiān)工們的克扣欺壓,另一面共產黨和工人俱樂部的幫扶協(xié)助,強烈的利益對比激發(fā)起工人群體的階級意識,進一步便利了黨的動員工作。

      (三)開辦工人夜校,加強路礦工人的思想政治動員

      在物質生活極度貧困的情況下,充分激發(fā)工人們理想信念的力量,這對于取得革命勝利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使處于普遍貧窮狀態(tài)下的工人群體能夠認識到和資產階級斗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立三來到安源路礦之后就在工人群體中不遺余力地進行思想政治建設??墒前苍绰返V工人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如果強行進行思想政治動員恐難有效果,于是著手“創(chuàng)辦工人補習學校,教工人們識字,提高工人文化水平成為李立三進行革命動員的重要途徑”[9]。興辦教育的初期,李立三在一些工友的大力幫助下建立了工人平民學校,工友們不僅出錢出力還幫學校做宣傳,四處張貼告示。在辦學初期由李立三直接任教,在辦學過程中李立三深入到工人群體中去,增大與工人的接觸面,調查了解工人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為日后發(fā)動工人運動積累了第一手材料。李立三在安源路礦興辦工人學校,其目的在于“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工人認識字,有了文化,才能學習馬克思主義,接受新思想,才能啟發(fā)工人階級的覺悟”[10]。李立三在教煤礦工人識字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工人們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啟發(fā)工人們的主人翁意識,不失時機地在工人群體中發(fā)展青年團員、黨員,以充實黨的隊伍。除此之外,“李立三等人還積極創(chuàng)辦黨校初級班,專門招收工友同志”[11]。在李立三等人的影響下,工人們白天工作,晚上學習,他們不僅能夠識字,而且對于新文化、新思想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思想覺悟和階級覺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進一步激發(fā)了工人階級捍衛(wèi)自身權益的決心,為日后黨發(fā)動煤礦工人大罷工并取得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李立三動員策略的實際效果及歷史意義

      (一)動員策略的實際效果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主要采取的是罷工的方式,罷工運動的勝利取決于內外部條件的成熟。從工人群體內部因素來看,此次罷工必須把絕大多數(shù)工人動員起來,這樣才會有足夠的力量來與反動勢力作斗爭;從社會因素來看,最大程度地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減少罷工的外部阻力這也是罷工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在大罷工之前李立三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工作主要產生了以下兩方面的效果。

      第一,罷工動員工作既成功激起了路礦工人們罷工的決心,也很大程度上獲得了社會群眾的同情,減輕了社會對于罷工的誤解和恐懼。李立三在罷工時期所提出的宣傳口號:“我們要活命,我們要吃飯;我們于死中求活;我們迫不得已以罷工為最后手段!”每句口號無不訴說著安源路礦工人的悲慘遭遇,無不凸顯了路礦工人所遭受的壓迫,這些口號不僅增強了工人群體的內部向心力,也極大地爭取了社會輿論的支持。當然這也與罷工期間所采取的措施有關。安源煤礦內部有發(fā)電廠,而該發(fā)電廠提供了當時安源市近一半的電量,如果因罷工而關閉發(fā)電廠勢必影響市民的生產生活,這對于爭取輿論是極為不利的。李立三考慮再三,決定在罷工期間仍維持發(fā)電廠的正常運轉,以最大程度地取得安源各界人士對罷工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罷工動員加強了工人群體的組織紀律性。路礦工人所遭受的壓迫由來已久,在李立三來到安源路礦之前,工人們?yōu)榉纯箟浩榷M行的零星抗爭時有發(fā)生,但都以失敗而告終。缺乏有力的組織是歷次工人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李立三到安源之后創(chuàng)辦工人俱樂部,以工人俱樂部為組織載體,利用工人俱樂部在路礦工人群體中的影響力來鍛煉工人的組織紀律性。為了穩(wěn)定罷工后的秩序,李立三抽調俱樂部會員組成多支糾察隊伍。“糾察隊隊員佩戴紅袖章,手持鐵棍等武器,在附近工廠街道巡邏,維持社會秩序”[12]。因此在罷工期間市區(qū)秩序井然。再者“由于說服了當?shù)睾閹?,而且得到了洪幫的幫助,在罷工期間所有的賭場和販賣鴉片的地方都關閉停業(yè)了”[13]。街道上的秩序反而比罷工前更好,這也都出乎市民的意料。

      (二)動員策略的歷史意義

      舊有的社會制度對工人群體的壓迫是深重的,而共產黨人從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來解放工人,使他們從舊制度的枷鎖中掙脫出來獲得新生,由此激發(fā)出了工人們高昂的革命精神和斗志。1922年9月安源路礦大罷工根源在于帝國主義、資產階級對路礦工人的壓迫,也在于李立三等共產黨員的積極動員和組織。原本分散的路礦工人個體力量經黨組織的集中帶領,最終蛻變成為一支重要的革命生力軍。

      在整個罷工的過程中,李立三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運用到安源路礦的實際中去,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三大動員策略并顯現(xiàn)出了巨大的效用。一方面這種動員方式將工人納入到黨的組織體系之中,有效地將革命的隊伍與革命的組織結合起來,為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提供了最初的寶貴經驗;另一方面使廣大無產階級團結了起來,激發(fā)了工人的政治參與熱情,增強了工人的權利意識。李立三等人領導的安源路礦大罷工是早期工人運動勝利的典范,其在創(chuàng)立工人群體組織、開設物質福利機構、加強思想政治動員三個方面所采取的三位一體式的動員策略,為之后中國工人運動的開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猜你喜歡
      路礦李立三安源
      紅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22
      歲月靜好,安源
      心聲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4
      安源紅
      心聲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4
      愛在安源山
      心聲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4
      安源路礦工人證章:凝聚組織和團結的力量
      李立三活著被開三次追悼會
      中外文摘(2019年12期)2019-11-13 03:42:16
      李立三活著被開三次追悼會
      焦作路礦學堂創(chuàng)辦時間考論及其他
      李立三三次追悼會之謎
      安源工人運動時期的革命斗爭文物
      黨史文苑(2015年5期)2015-04-27 16:44:20
      赣榆县| 桑日县| 朝阳市| 济源市| 汉中市| 上虞市| 根河市| 合江县| 蒙阴县| 景谷| 孝昌县| 兴国县| 太仆寺旗| 措勤县| 大悟县| 永德县| 大关县| 和林格尔县| 永兴县| 闻喜县| 黑山县| 建始县| 桃江县| 长兴县| 南安市| 蚌埠市| 安泽县| 五台县| 舞钢市| 江城| 裕民县| 阳谷县| 开原市| 长沙县| 璧山县| 乾安县| 樟树市| 太仓市| 雅江县| 榆中县|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