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蘇虎街實驗小學五(3)班 張銘瑤
寫作亮點:小作者將“通遼牛肉干”的歷史典故、制作背景、制作方法和味道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把它的獨特魅力一一展現(xiàn),小作者描寫到位,令人感同身受。
你還可以這樣寫:美食不僅是口腹之需,有時一粒米見大世界,一盤菜顯幽深人生。因此我們在寫美食的時候,還可以寫出對人生的感悟,讓一道普通的食物變得既有味又有情,這樣文章的立意就高了。
(特約教師:李健兒)
雜志鋪“未來作家杯”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牛肉干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傳統(tǒng)休閑小吃,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生產(chǎn)。但說起最正宗、最好吃的,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發(fā)源地之一——內(nèi)蒙古通遼市。我們通遼是國內(nèi)知名的牛肉干生產(chǎn)地,每年賣出的牛肉干占全國產(chǎn)量的60%以上,被譽為“牛肉干之都”??赡阒牢覀兺ㄟ|的牛肉干為什么這么“?!眴幔?/p>
“?!痹跉v史背景。說起通遼牛肉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時代。8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伐兵西征,途中為減少軍隊的輜重,把牛肉風干后食用,既方便攜帶又保留了牛肉所含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正是靠這種特殊軍糧,當年蒙古騎兵幾乎橫掃亞歐大陸。僅從歷史背景上說,通遼牛肉干就是小吃界的“成吉思汗”!
“?!痹谶x材精良。牛肉干好不好吃關(guān)鍵在于肉。通遼是我國著名的科爾沁黃牛之鄉(xiāng),牛肉干正是以這種黃牛肉為原料。它們都是草原上散養(yǎng)的,餓了吃天然的牧草,渴了喝流淌的河水,雖然相對飼養(yǎng)場的牛生長周期長,但肉質(zhì)更鮮美。據(jù)說一頭1200斤的牛身上,能做成牛肉干的肉只有30~50斤,而三四斤的牛肉才能做一斤牛肉干。選材如此精良,難怪有人說它是牛肉干中的貴族呢。
“牛”在口味地道。通遼牛肉干的傳統(tǒng)做法是將腌好的牛肉放在太陽下曬干,然后放在爐子上用炭火烤制。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烘烤,牛肉去掉了腥膻,融合了大自然的味道,變成了外干里潤、香氣四溢的美味。牛肉干只加入食鹽做調(diào)味,微辣味道的也僅僅添加了相應的香辛料,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只是在鼻尖晃一晃,就能聞到一股特有的牛肉原香,讓人忍不住流口水。等你迫不及待地咬一口,這醇香的味道瞬間就會讓你的滿足感爆棚,似乎連牙齒都徹底淪陷了。如果覺得這樣吃還不過癮,就再配上一杯熱騰騰的奶茶,那種濃醇、味咸碰撞的滋味,再挑剔的吃貨也會被征服。
我們通遼的牛肉干,就是這么牛。它雖然樸素平凡,沒有云南過橋米線、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鴨的名氣大,卻是草原人民生存智慧和天人合一的飲食表達。吃了通遼的牛肉干,你一定會分分鐘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熱情,一定會愛上它,愛上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