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建立的特點和歷史作用

      2019-01-27 23:44:52王新生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綏德榆林李子

      王新生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第一研究部,北京 海淀 100080)

      陜北早期中共組織是西北地區(qū)最早建立的共產(chǎn)黨地方組織。在當時黨的其他地方組織一般都建在首都、省會城市、中心城市、交通便利的大工礦企業(yè),黨的組織還很弱小,黨員人數(shù)不足千人[1]12的情況下,為什么能夠在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的陜北建立共產(chǎn)黨組織?其有什么特點?歷史作用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這些問題都是學術(shù)界需要認真深入探討的。筆者不揣淺陋,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恭請學術(shù)界同仁批評指正。

      一、馬克思主義在陜北的傳播,使陜北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現(xiàn)了跨越式變化,走進了全國思想文化界的先進行列

      陜西地處中國西北地區(qū),雖然在歷史上尤其是漢唐時期,曾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但隨著歷史變遷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逐漸東移,日益落伍。在五四運動以前,陜西經(jīng)濟文化教育非常落后,陜北尤其突出。在陜北,23 縣才有一所聯(lián)合縣立榆林中學。清末極其嚴重的民族危機下,啟蒙思想家們宣傳的進化論、“天賦人權(quán)”、“三權(quán)分立”、政黨政治、君主立憲及民主共和等思想,在陜西很少人知道;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倡導民主與科學,則更少人知道。但這種狀況,到了五四運動前后,發(fā)生了跨越式變化。一批在外求學,尤其是在北京求學的陜西籍學生,在五四運動中受到洗禮,接受新思想、接受馬克思主義,并在家鄉(xiāng)傳播新思想、馬克思主義,使原本思想文化落后的陜北地區(qū),一下子走在了全國前列。

      (一)五四運動對陜北產(chǎn)生強烈沖擊,新思想得到傳播,形成新風氣

      最早在陜北傳播新思想的是米脂人杜斌丞。杜斌丞于1913 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史地部學習,1917 年夏畢業(yè),到陜北聯(lián)合縣立榆林中學任教務長兼史地教員,1918 年任校長。具有新思想的杜斌丞,得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fā)的消息后,以堅定的立場和明確的態(tài)度,向榆林中學學生作了五四運動的內(nèi)容、性質(zhì)和意義的報告,號召學生支持北京愛國學生運動。他讓學生組織講演團,分組到各街講演,對群眾進行愛國教育;還讓學生到商店檢查日貨,開展抵制日貨運動。這是榆林學生第一次大規(guī)模走上社會的活動,也是陜北學生第一次社會活動,在榆林、在陜北各階層中引起巨大反響。隨后,杜斌丞在榆林中學作了新文化教育的專題報告,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平民文學,反對封建文學和封建思想。在杜斌丞的倡導和支持下,學生組織了自治會,成立了文學研究會、時事講演會、讀書會。學校課程中也增加了新文化內(nèi)容和白話文,國文教師也選講一些帶有民主色彩的文章。五四運動后的榆林中學,廣大師生思想活躍,形成了生動活潑的新風氣。

      榆林中學響應五四運動的活動和此后形成的新風氣,影響了陜北的許多縣。“五四”那年還上小學二年級的常黎夫回憶:“‘五四’運動的余波沖擊到我們那黃土高原小小的米脂縣城時,它的震動影響,在幾年之內(nèi)威力卻是很強大的,許多事直至現(xiàn)在我還記憶猶新。五四的第二年,我縣就停止了祭奠孔廟活動”?!拔覀冃W正式命名縣立第一高級小學”?!啊逅摹瘣蹏?,對我校學生的啟蒙和影響是很大的”。[2]264,265

      五四運動在陜北的影響,新思想的傳播,新風氣的形成,為馬克思主義在陜北的傳播打下了基礎。

      (二)在北京的陜西籍學生積極參加五四運動,接受新思想,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

      “五四”之前,一批陜西籍學生在北京求學,其中有在北京大學的李子洲、劉天章、楊曉初、楊鐘健等,有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魏野疇、楊明軒等。李子洲、劉天章、楊曉初、楊鐘健、魏野疇等住在北京三眼井吉安所左巷六號院。這里也是陜籍在京學生聚會的中心,每逢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居住在北京其他地方的陜籍學生到此聚會。與之一墻之隔的左巷七號院子里,則寓居著毛澤東、蔡和森、羅章龍、陳紹休、蕭三等八位湖南新民學會的學子。這些充滿朝氣、思想進步的青年們,因一墻之隔,來往比較多,相互熟悉,茶余飯后,常常聚在一起,討論國家民族大事和學術(shù)思想問題。毛澤東雖在這里時間不久,但給李子洲、魏野疇、劉天章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澤東、蔡和森、羅章龍等對李子洲等印象也很好。羅章龍在回憶中說:“《大學·中庸》上曾有過‘北方之強’,‘南方之強’之說。我們覺得李子洲等人具有‘北方之強’的氣質(zhì)。他們質(zhì)樸,豪俠,勇敢,堅強,言必信,行必果。李子洲他們對我們湖南同志的印象也極好,談話中??湮覀兠粲谛猩饔谘?,好學深思,具有‘南方之強’的特點?!保?]216同湖南籍學子毛澤東、蔡和森等交往,陜西籍學子李子洲、魏野疇等開闊了視野,學到了不少東西,增長了知識和能力。

      1919 年5 月4 日,北京大學等13 所大中專學校3000 多人到天安門集會,強烈要求北京政府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嚴懲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學生們在前往日本駐華使館抗議受阻后,轉(zhuǎn)奔趙家樓胡同曹汝霖住宅。此時,形成了以湖南籍和陜西籍學生為中心的行動小組。湖南籍的有羅章龍、易克嶷、吳雨銘、羅漢、匡日休等,陜西籍的有李子洲、劉天章、楊鐘健、楊明軒、呼延震東、郝夢九等,共10 余人。游行學生到趙家樓后,曹宅大門緊閉,他們最先從窗子跳進去,打開大門,其他游行學生一擁而進,痛打躲在曹宅中的章宗祥,火燒趙家樓曹宅。在與軍警搏斗中,李子洲非常勇敢,他和呼延震東受的傷最重。在被捕的32 名學生中,有陜西籍學生楊明軒、郝夢九,有湖南籍的易克嶷、匡日休、羅海潮等。

      5 月5 日,北京大學成立學生干事會,由于李子洲在“火燒趙家樓”中的英勇行為,大家推舉他為干事。在此后的罷課、“救國十人團”演講宣傳等活動中,李子洲都是積極參加者、組織發(fā)動者之一。5 月6 日,北京學生成立了學生聯(lián)合會。北京學聯(lián)總務科基本上都是陜西籍學生。在李子洲的率領(lǐng)下,總務科的同學們制作大大小小的旗子,寫標語,印傳單,樣樣工作都做得很出色,受到大家的普遍贊許。

      五四運動后,陜西籍學生在北京積極辦刊物,宣傳新思想、新文化。1919 年冬,楊鐘健主編《秦劫痛話》,揭露北洋軍閥在陜西的黑暗統(tǒng)治,宣傳革命思想。1920 年1月,李子洲、劉天章、魏野疇、楊鐘健等創(chuàng)辦《秦鐘》月刊。《秦鐘》???,李子洲、劉天章、楊鐘健、楊曉初又創(chuàng)辦了《共進》半月刊。他們通過這些刊物明確提出反抗國內(nèi)封建主義勢力和外國帝國主義列強,力圖喚起陜西人民的覺醒。在創(chuàng)辦《共進》的基礎上,他們還成立了旅京陜西籍進步學生團體共進社,劉天章任共進社常務主席。

      1920 年3 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秘密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中共一大后,李大釗領(lǐng)導的北方區(qū)委決定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公開活動,于1921年11月17日在《北大日刊》上刊出《發(fā)起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啟事》,明確提出研究會“以研究關(guān)于馬克思派的著述為目的”,“對于馬克思派學說研究有興味的愿意研究馬氏學說的人,都可以做本會底會員”[4]296。這個啟事引起強烈反響,贊成者極力支持,反對者橫加指責。羅章龍曾回憶道:“正在兩種思想激烈交鋒之際,李子洲等人,堅定地與我們并肩戰(zhàn)斗。對于我們的工作鼎立相助,對于‘國粹派’的流言蜚語進行有力批駁。李子洲同志是最早報名加入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干會員之一,劉天章、魏野疇等人,也是研究會的骨干會員?!保?]219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長辛店創(chuàng)辦勞動補習學校,李子洲等多次到長辛店及鐵路沿線一些地方演講、參與組織革命工會、發(fā)動罷工等工作。

      通過參加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活動,劉天章、李子洲、魏野疇接受馬克思主義,并由李大釗介紹先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們是最早的陜西籍共產(chǎn)黨員。

      (三)魏野疇、李子洲等到陜北,在榆林中學、綏德第四師范傳播馬克思主義

      1923 年春,應杜斌丞的邀請,魏野疇到榆林中學擔任國文教員和英文教員。他以課堂為陣地,宣傳馬克思主義。他的國文課,完全摒棄了《論語》《詩經(jīng)》《易經(jīng)》等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jīng),大量選用《新青年》《獨秀文存》以及黨創(chuàng)辦的刊物《向?qū)А返奈恼伦鼋滩暮头段?。他以自己編寫的《中國近代史》書稿為教材,運用馬克思唯物主義史觀,給學生講授中國近代史;并開設了社會發(fā)展史講座,使學生們不但了解了“文藝復興”、“工業(yè)革命”、“明治維新”,而且還知道了俄國十月革命。他還給學生講馬克思《資本論》中的商品二重性,引導學生自學《共產(chǎn)黨宣言》。教學之余,魏野疇還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政治活動。

      魏野疇在榆林中學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被陜北鎮(zhèn)守使井岳秀發(fā)覺了,串通地方豪紳勢力準備迫害他,并指責校長杜斌丞不該聘請這樣的教員。為躲避井岳秀的迫害,魏野疇于是年秋天離開榆林中學回到北京。

      雖然魏野疇在榆林中學待了還不到半年時間,但他是陜北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為在陜北建立黨組織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魏野疇離開榆林中學后,李子洲于1924 年春節(jié)后應杜斌丞的邀請到榆林中學任教。李子洲既教歷史課,也教國文課,但學生最愛聽他講歷史課。王子宜回憶說:“他上課從不拿講義,從不死背陳腐的教條,而是從社會進化史的角度,選擇歷史長河中若干扣人心弦、娓娓動聽的歷史事件、歷史故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剖析,從而闡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得出‘將來的環(huán)球,必將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語)的結(jié)論。李老師雖然不拿教義,但每一節(jié)課都重點突出,觀點鮮明,講得頭頭是道,同學們都聽入了神,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馬列主義的啟蒙和陶冶?!保?]281

      李子洲不僅宣傳馬克思主義,還在榆林中學建立共進社榆林中學分社,發(fā)展了一批社員,學生會的許多干部都是共進社社員。榆林中學共進社社員,不少后來參加了共青團和共產(chǎn)黨組織。

      魏野疇、李子洲在榆林中學,培養(yǎng)了劉志丹、王子宜、曹力如、高崗、霍士杰等一批青年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1924 年7 月,李子洲離開榆林中學,就任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學校校長。他上任后,在開學典禮上公開宣布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辦四師的目的不僅是為陜北培養(yǎng)新的師資,改變陜北的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更重要的是未來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學生,喚起工農(nóng)勞動大眾起來改造中國,為實現(xiàn)人類最理想的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為此,他從外地邀請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人士到四師任教。其中王復生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1920 年11月加入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是第一批入團的團員,1921年秋轉(zhuǎn)為共產(chǎn)黨員,1922 年到陜西華縣咸林中學任國文教員,組織進步團體“赤社”,1925 年8 月到四師任教。王懋廷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會員,1922 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年底轉(zhuǎn)為共產(chǎn)黨員①,到四師后任國文教員。楊明軒,1919 年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回到西安任第一師范附小主任,同時負責主持共進社在陜西的工作;1921年秋至1923 年夏,先后在渭北中學、省立第二中學任教務主任,省立第一師范任校長;1923 年冬到上海大學任講師兼附中部主任,期間受到瞿秋白、鄧中夏等影響,經(jīng)常閱讀《社會主義討論集》《社會進化史》《向?qū)А泛汀吨袊嗄辍返葧?,對共產(chǎn)主義有了進一步認識,到四師后,任教務主任。常漢三,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讀書期間受新文化影響,并受到李大釗關(guān)于俄國十月革命文章的啟蒙,積極參加北京爆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1920 年到緬甸仰光華僑學校任教,回國后曾任陜西省立第一師范教師、華縣私立咸林中學教師,到四師后任訓育主任。田伯英,1919 年考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英語系。1923 年由魏野疇介紹加入共進社,1924 年7 月到第四師范后任英文教員。韓叔勛,1919 年畢業(yè)于上海大同大學,1921年在北京經(jīng)楊明軒、楊鐘健介紹加入共進會,曾任教于華縣咸林中學,1924 年秋到第四師范后任訓育主任。

      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子洲在綏德省立第四師范成立了圖書雜志輔導委員會,由楊明軒、韓叔勛負責。四師陸續(xù)購買的進步刊物有《中國青年》《向?qū)А贰墩紊睢贰豆策M》等,李子洲和其他進步教師給前來閱讀的學生進行輔導,并和學生們一起研究《國家與革命》《哥達綱領(lǐng)批判》《共產(chǎn)國際綱領(lǐng)》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書籍。在李子洲等人的努力下,綏德省立第四師范成為在陜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又一重要基地。

      馬克思主義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思想理論,它在陜北的廣泛傳播,喚起人民的覺醒,使陜北在陜西、在全國,一下子走在了思想文化的前列,為在這里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的組織打下了思想基礎。

      上述論述說明這幾點:

      第一,杜斌丞宣傳新思想、新文化,支持引導榆林中學師生愛國運動,邀請魏野疇、李子洲等共產(chǎn)黨員到榆林中學,對馬克思主義在陜北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北京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心,各種新思想、新思潮在這里傳播、碰撞。來自經(jīng)濟文化落后省份陜西的學生,尤其是在北京大學、高等師范學校求學的學生,接觸到這些新思想、新思潮,并接受了最先進的無產(chǎn)階級思想理論——馬克思主義,架起了馬克思主義從中國的大都市傳播到偏遠西北地區(qū)陜北的橋梁。

      第三,最先在陜北傳播馬克思主義者,主要來自李大釗主持成立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他們深受李大釗的影響,對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同其他社會主義流派相區(qū)別開來。因此,他們在陜北宣傳的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其他社會主義流派在陜北沒有市場。

      二、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建立及其特點

      1924 年1月,孫中山在共產(chǎn)國際、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幫助下,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決定共產(chǎn)黨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共實現(xiàn)了第一次合作。李子洲等人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同時,積極發(fā)動組織群眾運動。在綏德,群眾開展了反對基督教運動,改組勸學所為教育局;成立農(nóng)民協(xié)會、小學教師聯(lián)合會、青年會;開展聲援五卅運動活動,等等。每遇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綏德進步團體就張貼標語、傳單,進行演講,宣傳馬克思主義、愛國主義和國民革命道理,在社會上產(chǎn)生積極影響,為此后農(nóng)民運動興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馬克思主義宣傳的擴大和群眾斗爭的開展,建立共產(chǎn)黨組織提上了議事日程。

      田伯英是1923 年秋末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學習時由魏野疇介紹加入共進社的。1924 年7 月魏野疇介紹他到綏德省立第四師范教書,并委托他在陜北發(fā)展共進社組織。田伯英擔任英文教師,教課任務比較輕,課余時間比較多,他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吸收進步師生加入共進社。經(jīng)過努力,共進社先后在四師、榆林中學、延安四中發(fā)展社員五六十人。王懋廷和田伯英同住一處,他告訴田伯英:共進社是個小組織,活動的范圍不大,沒有科學的理論和遠大的目標,不如參加共產(chǎn)黨。王懋廷給田伯英講了有關(guān)黨的組織知識、馬克思主義著作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辦的一些刊物等。田伯英也將自己的思想情況告訴王懋廷,并表達了入黨的愿望。于是,王懋廷就給中共北方區(qū)委寫信,介紹田伯英入黨。1924 年10 月,中共北方區(qū)委回信,批準田伯英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共北方區(qū)委在回信中,還要求王懋廷、田伯英在陜北發(fā)展黨的組織。

      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原先只有李子洲、王懋廷2個共產(chǎn)黨員,隨著田伯英入黨,黨員人數(shù)就達到了3 人。1923 年6 月中共三大通過的黨章中規(guī)定:“各農(nóng)村各工廠各鐵路各礦山各兵營各學校等機關(guān)及附近,凡有黨員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組,每組公推一人為組長,隸屬地方支部,不滿五人之處,亦當有組織,公推書記一人,屬于附近之區(qū)或直接屬于中央。如各組所在地尚無地方支部時,則由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直轄之,未有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之處,則由中央直轄之?!保?]159這說明,黨小組是當時黨的基層組織。根據(jù)這個規(guī)定,1924 年11月,綏德省立第四師范成立了中共小組。②由于李子洲是校長,目標比較大,事務比較多,不好任組長,以田伯英為組長。但黨小組的大事情,都是三人討論決定的。綏德省立四師黨小組,是陜北建立的最早的共產(chǎn)黨組織。

      由于擔任了中共小組組長,田伯英的主要精力就由發(fā)展共進社轉(zhuǎn)到發(fā)展黨組織上。在此之前,田伯英由屈武介紹參加了國民黨,并收到了從北京寄來的國民黨黨證。由于這時國共已經(jīng)合作,他對外利用國民黨員的身份,進行發(fā)展黨員的工作。

      綏德省立第四師范中共小組成立后,吸收共進社社員和其他先進積極分子入黨,到年底,已經(jīng)有八九名黨員。不久,在榆林中學、延安四中也都建立了中共小組。

      1925 年1月,中共四大通過了第二次修正后的黨章,其中規(guī)定:“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每支部公推書記一人或推三人組織干事會,隸屬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不滿三人之處,設一通信員,屬于附近之地方或直接屬于中央。支部人數(shù)過多時,得斟酌情形分為若干小組,每組設組長一人,由支部干事會指定之。”[6]384同年春,中共北方區(qū)委派耿炳光③代表于右任赴陜北榆林,向原為同盟會會員的陜北鎮(zhèn)守使井岳秀宣傳三民主義,勸其接受于右任的領(lǐng)導,參加革命。此行,中共北方區(qū)委和團北方區(qū)委要耿炳光向沿途黨團組織遞送秘密文件并巡察工作,同時還承擔在陜北發(fā)展黨組織的任務。據(jù)耿炳光自傳,他同井岳秀談了一星期后,離開榆林,“到綏德第四師范學校,建立黨在陜北的第一個支部,校長李子舟[洲]任書記”[7]52。由此看來,中共北方區(qū)委是知道陜北有黨員的,但是并不知道陜北已經(jīng)建立了黨小組。而耿炳光的到來,則正好按照中共四大通過的新黨章規(guī)定,將綏德省立第四師范的黨小組改建為黨支部,歸中共北方區(qū)委直接領(lǐng)導。

      田伯英在自傳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與耿炳光有些不同。他在自傳中寫道:“四師的黨小組到一九二五年初擴大成為支部,我任書記,懋廷任宣傳,李瑞陽任組織。”“不少學生、甚至教員,受了宣傳教育的影響,紛紛要求參加黨、團組織、以入黨入團為榮,不入為恥?!保?]50田伯英說的1925 年初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小組擴大為支部,并不準確。中共四大在1925 年1月召開,會議通過的黨章首次規(guī)定黨的基層組織為支部。陜北地處偏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不可能立即傳到陜北。筆者認為,耿炳光所說的1925 年春在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小組建立陜北第一個黨支部更可靠些:其一,耿炳光是北京黨組織的黨員,中共北方區(qū)委派遣他到陜北來,其中一個任務就是發(fā)展黨組織;其二,耿炳光給沿途黨、團組織送秘密文件,其中應該有中共四大通過的文件;其三,耿炳光1926 年5 月又一次被派赴陜北巡視工作,主持建立了綏德地方執(zhí)委會,1927 年又任中共陜甘區(qū)執(zhí)委會書記,對陜北黨組織的情況應是比較熟悉的;其四,他的自傳寫于1949 年,而田伯英的自傳寫于1963 年,比田的自傳早了14 年,對陜北早期黨組織的事情應該記得更清楚些。

      關(guān)于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支部誰任書記,李瑞陽的回憶與耿炳光、田伯英二人的自傳不同。李瑞陽回憶說:“1925年春,李子洲約我去綏德師范教書。李子洲任校長,楊明軒任教務主任,常漢三任訓育主任,云南人王懋廷在本校教書,任黨支部書記,大約在當年4、5 月間,由王介紹我入黨,并任組織委員,(宣教委員是田伯英)”?!坝栍魅纬h三,楊明軒、李子洲在我去時他們已是黨員④……但因為當?shù)剀婇y井岳秀經(jīng)常注意綏德師范,所以他們?nèi)嗽邳h內(nèi)都沒有擔任什么職務,而黨的經(jīng)常工作,以及學校內(nèi)部重要事務,均由他們幾個負責人共同研究決定?!保?]56,57這個回憶說明,由于時間已經(jīng)過去幾十年了,對于當時誰是支部書記,記得不是太準確了。李子洲為了避免引起井岳秀的注意,在黨的活動上盡量不以領(lǐng)導者出面,但是在背后拿大主意的人。這也正好說明耿炳光自傳中說李子洲是陜北第一個黨支部的書記的原因。

      盡管在誰是綏德省立第四師范中共支部書記問題上還沒有更準確的說法,但對支部建立時間是在1925 年春,大家的意見基本一致??梢哉f,綏德省立第四師范中共支部的建立,使陜北黨組織的發(fā)展步入快車道。1925 年,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組織黨員數(shù)量已達30 余人,其中有李子洲、王懋廷、王復生、田伯英、李瑞陽、韓叔勛、白明善、喬國楨、杜嗣堯、鄧重慶、馬瑞生、馬明方、霍維德、杜衡、白作賓、楊玉峰、張肇繁、王士英、李明軒、王進峰、崔鳳榮、李登霄、馮景翼、張肇勤、李象九、謝子長⑤、閻紅彥、史唯然、呼延震西、雷恩鈞、高光祖、馬瑞昌、王兆卿、趙通儒等。隨著黨員隊伍的擴大,1925 年夏,綏德省立第四師范中共支部擴大為特別支部。到1926年冬,該校400多名學生中,80%以上加入了黨或團組織。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完全被中國共產(chǎn)黨掌握,成了培養(yǎng)陜北革命干部的學校,是陜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動中心。

      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組織還積極在榆林中學發(fā)展黨員。先是李子洲、王懋廷在1924 年12 月介紹榆林中學學生張肇勤、李登霄入黨。他們二人于1925年2月返回榆林中學后,先后介紹劉志丹、周夢雄、霍世杰、王俊讓、柳長青、蒙家福、周發(fā)源等入黨,并建立黨支部,張肇勤任支部書記。1925年春,榆林中學開運動會,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組織派了一部分黨員,借參加運動會名義到榆林中學,與該校張肇勤、劉志丹等黨員接頭,召開聯(lián)席會議,推動榆林革命斗爭的開展。

      1925 年寒假,應駐在瓦窯堡的井岳秀部石謙團新兵連連長、共產(chǎn)黨員李象九的邀請,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組織派李瑞陽到那里做發(fā)展黨的工作。李瑞陽去了之后,與已經(jīng)在李象九連的史唯然、閻紅彥、呼延震西等一道,健全了組織,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鞍肽曛虚g,黨組織由不到十人,發(fā)展到近三十人”[7]61。

      在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至1926 年上半年,陜北已有黨組織7個,其中,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建立黨支部3 個,有黨員31人;宜川建立黨的特支2 個,有黨員21人,全是軍人;榆林中學建立黨的特支1個,黨員7人。[8]46

      從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建立和發(fā)展情況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創(chuàng)建者均受到過五四運動鍛煉和考驗。其中,李子洲是北京大學參加五四愛國運動的骨干,參加過“火燒趙家樓”,是北京大學學生會干事、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總務科負責人,并被軍閥政府逮捕過。王懋廷“五四”時雖不在北京,但他受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哥哥王復生的影響,在家鄉(xiāng)參加支持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李子洲是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干會員,王懋廷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后,也參加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并任法文翻譯。李子洲多次到長辛店及鐵路沿線一些地方演講、參與組織革命工會、發(fā)動罷工等工作,王懋廷多次到門頭溝煤礦等地調(diào)查,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人工作??梢哉f,李子洲、王懋廷都是從“五四”風暴中鍛煉和考驗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又都是五四運動后接受馬克思主義,走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階級相結(jié)合的道路,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們無論在思想上、理論上,還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是很出色的。五四運動的中心北京,不僅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干部上的條件,也為遙遠、偏僻的陜北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創(chuàng)造了干部上的條件。

      第二,是中共北方區(qū)委直接領(lǐng)導下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李子洲、王懋廷都是在北京由中共北方區(qū)委發(fā)展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王懋廷發(fā)展田伯英入黨也經(jīng)過了中共北方區(qū)委批準。中共北方區(qū)委明確指示李子洲、王懋廷在陜北發(fā)展黨員,并非常關(guān)心陜北黨組織的發(fā)展,不斷派人到陜北加強工作。陜北第一個黨支部就是在中共北方區(qū)委派出巡察工作的耿炳光幫助建起來的。中共北方區(qū)委是李大釗領(lǐng)導建立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地方組織。李大釗是中國第一個傳播馬克思主義并主張向俄國十月革命學習的先進分子,成立了北京早期共產(chǎn)主義組織,與陳獨秀相約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李大釗不但掌握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經(jīng)驗豐富,工作既大膽又沉穩(wěn),中共北方區(qū)委在他的正確領(lǐng)導下,克服秘密狀態(tài)等困難,艱辛開拓,在鞏固發(fā)展黨的隊伍,組織工農(nóng)運動,擴大國民革命聯(lián)合戰(zhàn)線,爭取改造馮玉祥國民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共北方區(qū)委的直接領(lǐng)導,使陜北早期中共組織自建立后,少受錯誤因素的干擾,在正確發(fā)展軌道上運行。

      第三,直接建立在離農(nóng)村最近的地方。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初期,各地黨組織基本上都是建在首都、省會、中心城市或交通便利的大廠礦企業(yè),但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則是建立在偏僻、交通閉塞的小縣城,邁幾步路便是農(nóng)村。這種情況使陜北早期中共組織的建立者、參加者熟悉農(nóng)村情況,將自己的斗爭深入到農(nóng)村,與農(nóng)村農(nóng)民的斗爭結(jié)合起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決定了將革命斗爭重心放在中心城市是不適合國情的,必須將重心放在農(nóng)村。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建立在離農(nóng)村最近的地方,適合了中國革命發(fā)展的趨勢。

      第四,重視軍事工作。當時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陳獨秀對軍事工作是不重視的,地方黨組織中,除了中共廣東區(qū)委和北方區(qū)委外,對其他地方也不甚重視。而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建立不久,即重視軍事工作,在駐瓦窯堡的石謙團中發(fā)展黨員。先是共青團員、補充連連長李象九被發(fā)展為黨員,接著從北京回陜北的謝子長也被派往該部工作。此后,李瑞陽等也被綏德四師黨組織派到石謙團工作。隨著石謙團黨員的發(fā)展,建立了兩個特別支部。1926 年夏,中共綏德地方執(zhí)委會又派了一批黨、團骨干到石謙團從事文化教育和宣傳工作。1927 年春,石謙升任步兵第六旅旅長,李象九任第二營營長。李象九和謝子長在部隊中進一步發(fā)展壯大黨組織,有些連的班、排長全部由共產(chǎn)黨員擔任,士兵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黨、團員。旅長石謙也深受李象九、謝子長的影響,傾向革命。陜北早期中共組織重視軍事工作,為此后從事兵運、開展武裝斗爭積累了經(jīng)驗。

      三、陜北早期中共組織的歷史作用

      陜北早期中共組織的建立有著深遠的歷史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

      其一,在陜北宣傳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張,播下了革命火種。陜北在地方軍閥井岳秀的統(tǒng)治下,十分黑暗。他憑借著手中的武裝,把持政權(quán),向各縣委派縣長、警察局長、稅收官員、民團團總,設立監(jiān)獄,與地主豪紳沆瀣一氣,對陜北人民實行封建軍事統(tǒng)治。廣大勞動人民在政治上沒有任何權(quán)利,常常被無辜捆綁、毒打、監(jiān)禁,甚至被殺害;在經(jīng)濟上,除了正稅外,井岳秀還收大煙稅、印花稅、牲口稅、畜屠稅、羊稅、白地捐、開拔費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社會治安上,土匪橫行,打家劫舍,與兵勾結(jié),殘害百姓;土地高度集中,富者擁有數(shù)百畝上千畝,甚至幾千畝土地,窮者無立錐之地。貧苦農(nóng)民租種地主土地,要交高額地租,遇到荒年,糧食歉收,只好用樹皮、草根等度日。因此,在陜北,人民群眾普遍存在革命的要求。陜北早期中共組織的建立及其斗爭,宣傳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主張,為廣大窮苦人民指明了方向,喚醒了他們的覺悟,為此后在陜北實行土地革命、創(chuàng)建紅軍和根據(jù)地奠定了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其二,培養(yǎng)了一批黨的骨干力量。陜北早期中共組織建立后,培養(yǎng)了劉志丹、謝子長、白明善、馬明方、閻紅彥、霍維德、趙通儒、王子宜等一批黨員骨干力量。他們來自陜北、熟悉陜北、根植陜北,胸懷理想,不畏困難,堅忍不拔,不斷探索,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陜北斗爭實踐結(jié)合起來。其中,劉志丹、謝子長后來成為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人,其他也多成為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領(lǐng)導干部或骨干。陜甘革命根據(jù)地,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唯一保存下來的根據(jù)地,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中國革命的大本營。由此,可以說,陜北中共早期組織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注釋:

      ①一說為1925 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筆者采取1922 年底轉(zhuǎn)為共產(chǎn)黨員說。

      ②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組織建立于1926年1月或1926年初。

      ③陜西澄城人。1922 年秋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后轉(zhuǎn)入本科。1923 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 年轉(zhuǎn)為共產(chǎn)黨員。同年冬,由組織決定加入國民黨。

      ④李瑞陽這里的回憶有誤,楊明軒在1926年12月入黨。

      ⑤1924 年在北京入黨,1925 年回到陜北與李子洲接上組織關(guān)系,屬綏德省立第四師范黨組織管轄黨員。

      猜你喜歡
      綏德榆林李子
      綏德站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七十年成果豐碩
      榆林感懷
      公民與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56
      綏德怎不名天下
      當代陜西(2021年18期)2021-11-27 09:01:28
      一次難忘的生日
      秋天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走榆林
      縣域經(jīng)濟 綏德“網(wǎng)上貨運港”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00
      李子有多少
      奔跑吧!李子柒
      海峽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5:52
      千阳县| 岑巩县| 海口市| 松阳县| 太保市| 同德县| 泽普县| 武安市| 博兴县| 凤城市| 北海市| 灵石县| 融水| 繁昌县| 朝阳市| 澜沧| 彰化市| 巨野县| 荆门市| 文成县| 苏尼特右旗| 明溪县| 阳曲县| 龙井市| 巴南区| 双辽市| 剑阁县| 巴青县| 三江| 连南| 耒阳市| 巴彦县| 中方县| 浮梁县| 麻栗坡县| 上饶县| 乐业县| 卫辉市| 卓尼县| 浪卡子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