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210000)
在《罪與罰》中不乏露骨的社會背景介紹:“街上熱的可怕,而且氣悶,擁擠不堪,到處都是石灰漿、腳手架、磚頭、灰塵,還有那種夏天的特殊臭氣。每一個無法租一座別墅的彼得堡人都那么熟悉的那種臭氣。”“自殺是生活獲得保障的人才能得到的權(quán)利,才能享受的奢侈?!睆倪@些句子中一眼便能看出滿身銅臭的人在“上層生活”中可以為所欲為,“底層生活”中的小人物在這樣黑暗的社會中無力反抗,他們的生活窘迫,甚至心靈也被社會扭曲,他們是不幸的。“上層社會”的有錢有勢的人可以跨越法律,可以無視道德,但是他們卻不行,他們隨時可能被冠以犯罪之名被迫犯罪,他們中的部分人雖然貧窮,但是卻良心未泯,仍然很善良,堅守著社會的道德底線。
小說的主人公是拉斯柯爾尼科夫,他因為生活的貧困而不得不放棄學(xué)業(yè)。在小說的開頭就對拉斯柯爾尼科夫做了簡單明確的描述:“倒不是說他是那么膽小和怯懦,甚至完全相反;他是那樣經(jīng)常陷入沉思,離群索居,甚至害怕見到任何人,他讓貧窮給壓垮了;但最近一時期就連窘迫的處境也不再使他感到苦惱?!崩箍聽柲峥品蚋F困潦倒,只能靠母親、姐姐們的接濟(jì)和像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廖沙伊凡諾夫娜抵押物品來維持短期的生計。他雖然有受過大學(xué)教育,有自己獨(dú)立的思想,對生活和社會有自己獨(dú)特的見解,但是這個殘酷黑暗的社會和貧困潦倒的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更別說讓他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追求自己的夢想了。
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罪”,主要就是指他謀殺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太阿廖沙伊凡諾夫娜,同時又不得不殺了她的妹妹麗扎維塔。而拉斯柯爾尼科夫為什么會殺阿廖沙伊凡諾夫娜?這不僅僅是因為拉斯柯爾尼科夫生活上的貧困,更是因為他思想精神。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善良的,但他也是病態(tài)的,就像文中所說的“是疾病產(chǎn)生犯罪呢,還是犯罪本身,由于它的特殊性質(zhì),總是伴隨著某種類似疾病的現(xiàn)象?”雖然小說中拉斯柯爾尼科夫殺人前否定了這個問題,但是我認(rèn)為犯罪往往都伴隨著類似疾病的現(xiàn)象。拉斯柯爾尼科夫在決定謀殺阿廖沙伊凡諾夫娜的時候聽到了一位大學(xué)生和軍官的對話,雖是普通的對話,但卻是與他的想法完全一致。他認(rèn)為阿廖沙伊凡諾夫娜是個毫無用處、毫無價值、愚蠢兇惡而且有病的老太婆,她活著對大家毫無用處。犧牲她一個人的性命,成千上萬的人就可以得救。起初,拉斯柯爾尼科夫是打算殺死老太婆,拿走她的錢分給需要的貧困的人。他的這種思想其實是受到了拿破侖個人英雄主義的影響,他想通過殺死老太婆這個“社會無益”的人來解救社會上數(shù)之不盡的平凡人的生活。然而他過分相信了個人的力量,在他殺死了老太婆之后就大病了一場,殺死老太婆之后的部分最精彩的莫過于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心理活動和他的幾個夢境。在殺死老太婆之后,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內(nèi)心一直都很糾結(jié),他每天都是膽戰(zhàn)心驚的,把從老太婆哪里得到的錢和值錢的物品都扔到了大石頭的下面,不敢拿出來。還好,在小說的最后,拉斯柯爾尼科夫在索尼婭的規(guī)勸下,去警察局自首。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罪”是法律上的罪,他殺死了老太婆,但是如果他沒有殺死老太婆,他是否就不會犯罪了呢?我想不是,他每日看著身邊的人的不幸,如果他無動于衷,不采取行動,那么他的善良、正義就足以讓他覺得自己在道德上已經(jīng)犯罪了??傊箍聽柲峥品虻姆缸锸遣豢杀苊獾?。而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罰”,是流放西伯利亞八年,做苦役,而索尼婭也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他逐漸意識到人群的重要性,不再像之前那樣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索尼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苦難的默默承受,對他人的寬容與博愛,喚醒了拉斯柯爾尼科夫心底的善良和信念,最終使他走出了內(nèi)心的恐懼和矛盾,在思想上接受了基督教的思想,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罪行,誠心悔過。
《罪與罰》中通過人物的對話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善與惡,罪與罰。讓拉斯科爾尼科夫從苦難中解脫出來,讓他擺脫離群索居的生活的,讓他對生活重燃希望的,其實是索尼婭帶給他的基督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