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毅平
住在雷恩的時候,我常常去圣馬洛。于是,有朋友說:“你為什么不寫寫圣馬洛呢?”
我常常去圣馬洛,當(dāng)然是因?yàn)橄矚g。聽說米蘭·昆德拉也喜歡。他到雷恩的第一天,說了句“雷恩真丑,實(shí)在是丑”,就跑去圣馬洛。我常常去圣馬洛,倒不是因?yàn)槔锥鞒螅且驗(yàn)槭ヱR洛美;尤其因?yàn)樗邢亩嗖祭锇?,有他出生的祖屋,有他埋葬的墳?zāi)?。要寫圣馬洛,那就先寫他吧。
在圣馬洛海濱,通過一條漲潮時會被海水淹沒的暗礁上的道路(圣馬洛的摩西之路),到一個名叫“大貝”的無人小島,島上有一個花崗巖墳?zāi)?,面朝英吉利海峽,就是夏多布里昂之墓。只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銘文,也沒有任何裝飾。
夏多布里昂
幾乎所有的法國文豪,不是葬在巴黎的這個公墓,就是那個公墓,最了不起的進(jìn)了先賢祠;卻很少有人像夏氏那樣,選擇在荒涼的海濱小島,讓自己面朝大海,卻不再春暖花開。
這是他自己生前的選擇。他于1848年7月4日去世,4天后舉行了葬禮。“我說葬禮而不是下葬,因?yàn)榈隆は亩嗖祭锇合壬缇驮谑ヱR洛近海中的一個巉巖上提前建造了他的墳?zāi)?。”在《夏多布里昂》一文中,雨果特意解釋說。生前建造自己的陵墓,這是帝王才有的舉動,夏氏就這么霸氣嗎?然而他又不樹碑刻銘——也許《墓畔回憶錄》就是碑銘?
似乎怕人們不懂夏氏的心思,墳?zāi)古缘氖厢斨粔K銅牌,上面寫著:“一位法國文豪希望在此憩息,因其唯愿聆聽海濤與風(fēng)聲。過客,請尊重他的遺愿?!?/p>
文豪的遺愿果真如此嗎?
少年雨果是夏氏的崇拜者,說過那句流傳甚廣的話:“要么成為夏多布里昂,要么什么都不是!”可是說起夏氏的妻子,他卻極盡刻薄之能事:“她在家像兇神惡煞……她責(zé)罵丈夫、親戚、朋友、仆人,尖酸刻薄,假正經(jīng),講人壞話,出口傷人……她長得丑陋,臉上有小麻子,大嘴,小眼睛,身材單薄,裝作貴婦模樣……德·夏多布里昂先生怕她、憎惡她、寬容她、奉承她?!?/p>
雨果下筆如此不留情,是因?yàn)樗诤r登門求見,受夠了夏氏妻子的嘴臉;僅有的一次好臉色,也是為了慈善義賣?!疤熘鹘痰那煽肆偷隆は亩嗖祭锇悍蛉说奈⑿κ刮一?5個法郎,也就是20天的伙食費(fèi)……這是賣給我的最昂貴的女人的微笑。”少年時受過的屈辱是可以記恨一輩子的,甚至影響了他對布列塔尼人的觀感。
這也許可以解釋,夏氏妻子去世后,夏氏參加完葬禮,回家時卻哈哈大笑。一個朋友說:“這是腦子進(jìn)水的表現(xiàn)?!绷硪粋€朋友說:“這是有理智的證明!”雨果自然贊同后者?!拔以{咒我的婚姻。這場婚姻使我步入歧途,奪去我的幸福?!痹凇赌古匣貞涗洝分校氖鲜前l(fā)過牢騷的。
夏氏的婚姻是家人包辦的,他最愛的小姐姐呂西爾張羅得最起勁,婚前他對妻子一無所知。他曾有機(jī)會改變這段婚姻。1795年,他流亡到英國,寄住在一戶牧師家里。那家的女兒叫夏洛特,嫵媚而溫柔,深深地愛上了他。這也是他的初戀,令他失魂落魄。她母親代女兒向他求婚——他們家一直以為夏多布里昂未婚。當(dāng)他說出“我已經(jīng)結(jié)婚了”時,夏洛特的母親暈倒了……
“我寫作時,她的形象坐在我面前。當(dāng)我的目光從紙張上抬起來,望著我熱愛的形象,好像她真的出現(xiàn)在我面前……夏洛特從一道光線里走出來,統(tǒng)治著我……我青春時代的初戀呀,你帶著你的魅力逝去了!的確,我剛才重新看見了夏洛特,但是,這中間過去了多少年?”這是過了27年寫下,又過了24年修改的,這中間過去了半個世紀(jì)!而修改后沒多久,夏氏就癱瘓了;又過了幾個月,夏氏便去世了,享年80歲。
“遺體不能馬上運(yùn)往圣馬洛,因?yàn)槠鸷@说木壒?,遺體只能在7月18日葬入墳?zāi)??!庇旯@么寫道。其實(shí),影響下葬的不是海浪,而是潮汐。通往夏氏墳?zāi)顾谛u的道路,一天會兩次被潮水淹沒;如遇上天文大潮,則整日都會淹在海水中。我每次都登上了小島,但有人去了好幾次,就是沒能登上小島。雨果說的就是這回事,只不知是他沒寫清楚,還是譯者沒譯明白。
記起那次從小島上回來,坐在朝向海峽的堤岸上,吃著一個碩大的“蓋吧(肉夾饃)”,看著潮水漸漸漲上來,游人們紛紛撤離小島。眼看著潮水開始淹沒道路,卻有幾個游人滯留小島,堤岸上的看客都驚呼起來。幾個工作人員涉水過去,拉著游人安全撤回岸邊,又引起看客們的陣陣歡呼……
海峽云淡風(fēng)輕,游輪進(jìn)出港灣。小島重又孤立于海中。島上只有夏多布里昂,背對他出生的祖屋,面朝夏洛特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