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林
(福建師范大學 文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國家存在以后,官吏隨之產(chǎn)生。《周禮》中由女性擔任的職事分為女官、女奴兩類。女官數(shù)量遠遠少于男性擔任的官職,但在王室祭祀、喪葬、教育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及存在意義。正因如此,后來歷朝歷代也設置女官。秦始皇以后,宮妃數(shù)量漸多,后宮等級區(qū)分越來越細,如漢代后宮有皇后、夫人、良人等職,漢武帝又設置婕妤,三國魏始設女尚書,北魏孝文帝效仿《周禮》設置女官,明朝設立六尚局等,這充分說明女官在王室扮演重要角色。筆者采用文獻閱讀法、比較分析法,分析《天官》和《春官》中的女官職能,整理女官的職事及特點,總結女官在周王室所作的重要貢獻。深入研究《周禮》王室女官,有助于加深對《周禮》職官的認識,了解周代王室女性的生活狀態(tài)及其社會地位。
《周禮》的職官體制為六官,是按天地四時劃分命名的,其首為天官,天官之長冢宰,其職事輔佐于王并掌管天下治理。《天官·敘官》云:“使帥其屬,而章邦治,以佐王均邦國?!盵1]12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六官皆屬于冢宰?!盵1]12天官系統(tǒng)共有63種職官,其中女官有7種,分別是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內司服、縫人。春官屬于禮官,其首為宗伯,《春官·敘官》云:“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盵1]259春官掌邦禮,具體而言,掌吉、兇、軍、賓、嘉5禮,即使天下和諧守禮以助天子。春官系統(tǒng)中,女官有4種,分別是世婦、內宗、外宗、女巫。女巫、女史、女祝不同于女奴,地位不高卻受過良好教育。《周禮》中女鹽、女酒、女漿等女職與其他女官一樣服務于王室,但身份低微,沒有爵位,是識得某種技能的女奴。女奴沒有官職可言,主要來源為戰(zhàn)爭奴隸、罪人奴隸、、連坐為奴。
以《周禮》為基礎,服務于周天子的女官有5種,即九嬪、世婦、女御、內司服、縫人。天子之后和三夫人雖未列于女官,但負有重大職責,后和周天子為第一等爵意義相同,天子總責百官,后負責女官功績的審核及賞罰;三夫人不分居六宮,但分主六宮之事。九嬪、世婦、女御作為女官并無爵位,之所以稱官,是因為“無所繁屬,故以職事相近者附列各官,亦大宰八法官屬之變例也”[2]50。孫詒讓把這4種職官“以事類屬之”[2]50。
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并“以時御敘于王所”[1]116。所謂“婦學之法”,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皨D德”即做到貞順,“婦言”與辭令相關,“婦容”規(guī)定女子形態(tài),“婦功”即絲枲縫衣一類事務。九嬪習于四事又善于從人之道,職能之一是教女御四事及御敘之事。天子重“御”是為了王室繁衍后代。女御81人,九嬪9人,故每位“嬪”要教9位女御四事?!巴跛笔峭醯难鄬嫞皵ⅰ笔谴涡?。又因卑者先,尊者后,效法月紀,故御于王的次序是女御9夕,世婦3夕,九嬪1夕,三夫人1夕,后1夕,15日而遍,“自望后反之”,“望”即農(nóng)歷每月十五。
世婦之職事為“從九嬪御敘于王所”,女御“掌御敘于王之燕寢”[1]122。按《天官·敘官》里內司服一職,“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1]19??p人一職,“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1]19。內司服、縫人兩個職官都有女御參與,故將二職放入女官討論。內司服掌管王后的六服,祭祀、招待賓客時供后、九嬪、世婦、內外命婦穿的衣服。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以役女御,以縫王及后之衣服”[1]127。“以役女御”指女御在縫人一職里處于領導地位?!吨芏Y注疏》云:“役女御謂為女御所使役而縫王及后之衣服也?!盵1]127孫詒讓說:“蓋以王及后尊貴,其裁縫衣服自有法式,縫人不敢專為,故使女御監(jiān)蒞其事。”[2]721故此女御是內官而兼領縫人一事。
服務于天子的女官職事單一,除了女御負責縫線及進獻天子服飾外,九嬪、世婦、女御主要“御敘”于王之燕寢。相關文獻里服務于天子的女官大都被視為整體而加以記載,如被稱為“妾御”。九嬪、世婦、女御是服務天子的主體,職事是“御敘”于王。蔡邕《獨斷》云:“御者,進也。凡衣服加于身,飲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寢,皆曰御也?!盵3]57天子重視“御”主要是為了王室繁衍生息。如《禮記·月令》記載:“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4]299鄭玄將前后兩個“御”分別解釋為從往侍祠、有娠者,將“禮”解釋為醴,即醴酒,這句是說天子用醴酒祭祀高禖以求子。而經(jīng)文僅說“九嬪”,沒有提及其他妾御,鄭玄認為是舉中而言,即用九嬪代指天子所有妾御。有無子嗣是天子之眾妾御區(qū)分地位高低的標準。如《禮記·昏義》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妾?!盵4]1002這里的“御妾”即《周禮》里所載的“女御”。先秦的一些文獻里,天子的女官除了被稱為“妾御”外,還被直接稱為“御”。再如《儀禮·公食大夫禮》載有“內官之士”?!秲x禮注疏》:“夫人之官,內宰之屬也?!盵7]301即鄭玄認為,內官之士是諸侯夫人身邊的官職,是內宰的從屬,不同于天子女官。綜上,天子女官承擔進御、幫助王室繁衍的責任。這類女官專御于王,故筆者將王和王后的女官分開闡述。
九嬪、世婦、女御除了進御于王,還服務于王后,而內司服、縫人掌服飾和縫線之事。除了上述5種女官,天官里還有女史、女祝。春官中由女性擔任的職官有4種,即世婦(外命婦)、內宗、外宗和女巫。上述11種女官均聽從于王后。
九嬪,其職事是掌婦學之法,在王室祭祀、接待賓客、辦喪事等時協(xié)助王后完成禮事。祭祀時“贊玉粢、贊后薦、徹豆籩”[1]117。有賓客時,如諸侯來朝或王親饗燕時,協(xié)助王后招待賓客。若遇王、王后或世子大喪,則“帥敘哭者亦如之”?!吨芏Y注疏》云:“謂若外內命婦哭時,皆依尊卑命數(shù),在后后,為前后列位哭之,故須帥導使有次序也?!盵1]117即跟從并協(xié)助王后率領內外命婦按照地位尊卑排列而哭。
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還要率領“女宮而濯摡,為粢盛”[1]122,女宮就是宮中的女奴。世婦要率領女奴習拭禮器,并精心挑選谷物。祭祀時,“蒞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1]122。內羞,《周禮注疏》解釋為從房中而來,孫詒讓則解釋為糗餌、粉糍。即說世婦要率領女奴擺放祭祀用的禮器、房中的食物。世婦沒有直接贊(協(xié)助)王后禮事,而是親力親為,說明世婦比九嬪地位低。世婦要吊臨卿大夫的喪事,臨即哭也。孫詒讓云:“此(王)后使吊臨?!盵2]674
女御“以歲時獻功事”[1]122,“功事”即絲枲做成布帛,再進獻于王。職事之一是祭祀時協(xié)助世婦完成禮事。大喪時負責為尸洗頭和洗身。王后的喪事時,則要為柩車持翣。翣是一種棺飾,《周禮注疏》案《禮器》說天子和后喪事時都是八翣,又案漢朝所存之翣皆戴璧,女御掌翣在柩車左右,兩邊各4人,共8人。女御還要隨從世婦吊臨卿大夫的喪事。
女祝掌“內祭祀”及“凡內禱祠之事”[1]122。“內”即為六宮以內,王后和夫人無外事,只能在六宮以內活動,故云“內”?!皟燃漓搿奔醇漓肓鶎m之內的灶神、門神和戶神?!皟榷\祠”是祈求疾病痊愈、感謝神賜福。孫詒讓認為,女?!半m無爵位,然備官后宮,且古者巫祝皆世事。則女祝疑當以祝官之家婦女為之”[2]680。女祝并非天子妾御,也不同于宮中女奴,是受過良好教育服務于王室的女性。除此之外,女祝還要舉行招、梗、禬之事,即用來驅除疾病與災禍。
女史是王后的女官,孫詒讓認為,“疑當以良家婦女知書者為之”[2]683?!睹娬x》云:“后妃群妾以禮御于君所,女史書其日月……事無大小,記以成法?!盵5]104女史職事有三。
1) 負責和王后有關的禮事,“掌內職之二”,即執(zhí)掌內政之法的副本,告知王后以此治理六宮內政?!吨芏Y注疏》曰:“內治之法,本在內宰,書而二之?!盵1]123《天官·內宰》云:“掌書版圖之法,以治王內之政令”[1]12。故知其內治之法在內宰,鄭玄所解即女史掌內宰內政之禮法。
2) “通內宮,書內令”。“內宮”,顧名思義,王后的六宮。男女有別,內外分治,王主外,后主內。所謂“通內宮”,《周禮注疏》云:“鉤考六宮之計。”[1]123就是核查王后六宮一切財物開支。“書內令”,即記下王后發(fā)布的政令。
3) 若王后有禮事,女史要隨從并告知要行之禮。
內司服的職事之一是掌管王后的衣服。如王后祭祀先王時要穿袆衣,祭祀先公時要穿揄狄,祭祀群小祀時服闕狄。“告桑事”時要穿鞠衣,見王及賓客時要服展衣,燕居之服為緣衣。
內司服的職事之二是供給并辨別內外命婦的衣服,供給喪服也如此。遇王后喪事時,女御給尸洗身之后,內司服供給陪葬所需的衣服、“內具之物”。案《周禮注疏》,“內具之物”當是隨葬的婦人常戴的物件,如佩巾、絲綿、針線、小囊等。
縫人聽從女御使喚,掌管六宮之內縫線之事。主要職事是縫制王及王后的衣服;大喪時縫制棺飾,并為女御所持之翣纏上彩繒;執(zhí)管宮內所有縫線之事。
世婦,在天官中為內命婦,在春官中屬于外命婦,即卿、大夫之妻?!洞汗佟⒐佟分惺缷D一職“每宮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十有六人”[1]261。其中卿、大夫、士應為卿、大夫、士之妻。孫詒讓說:“此等必諸臣之妻,老而有德者,選令治宮廟之內禮?!盵2]1663外命婦地位取決于其夫的爵位。
世婦職事之一是“掌女宮之宿戒”[1]329,女宮即刑女給宮中之事者,也就是女奴。祭祀前3天,世婦再次告誡女奴,祭祀那天,世婦依次準備祭祀用的器物。職事之二是“詔王后之禮事”[1]329,協(xié)助內宗、外宗準備祭祀。“帥六宮之人共粢盛?!盵1]329此“六宮之人”地位應不高于世婦,可能為女御及以下女官。孫詒讓解釋為“謂女御之下”[2]2032。職事之三是完成六宮通知宮外的事情。
內宗、外宗掌宗廟祭祀之事。內宗為“凡內女之有爵者”(《春官·敘官》)[1]262,即王同姓之女。內宗職事之一,祭祀時,掌管向尸進獻加豆、加籩,按照音樂節(jié)奏撤下祭品;職事之二,若王后有事,隨從前去。外宗在宗廟祭祀時協(xié)助王后向尸進獻玉豆。外宗是“外女之有爵者”[1]262,即王的姑姊妹之女,協(xié)助王后祭祀、接待賓客,大喪時安排內、外宗及內、外命婦朝夕哭的次序。
女巫掌事鬼神,在每年的特定時節(jié)舉行祓除,用香草沐浴。若發(fā)生旱災,女巫則祭祀起舞以期去除干旱。若王后外出吊臨,女巫、女祝在王后之前,以去除兇邪之氣。孫詒讓認為王后外出吊臨的是諸侯夫人或公卿之妻。女官在很多文獻里被稱為內官,其“內”是指王宮路寢以內,王、后、夫人所居住的地方。
王后女官職事是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活動被禁限在六宮以內,不能參與王的政事。古代已經(jīng)有男女有別的觀念?!吨芤住ぜ胰恕ゅ柁o》云:“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6]89王統(tǒng)領外官,后掌內官,共同維護穩(wěn)定。王后女官地位很明晰。首先,后、三夫人、九嬪、世婦、女御是最直接的等級劃分。其次,地位評定標準還有子嗣、被王所幸,有子嗣的地位在前,被王幸次之,都沒有的則在女官之末。如縫人、內司服的女御地位低于“進御于王”的女御。
舉行祭祀、賓客、喪紀等重大活動時,后之女官互相聯(lián)系,共同完成禮事。
祭祀在周朝是最重要和最高等級的禮事。女祝專掌六宮之內的祭祀,女官合作完成禮事。祭祀前,內司服提供祭服,世婦清洗、擦拭禮器并精心挑選祭品。九嬪協(xié)助后、女御協(xié)助世婦完成祭祀,并在祭祀后回收禮器。
招待賓客時,如王侯來朝,內司服為后提供衣服,九嬪從后,女史掌記王后禮事。
若有大喪時,女御為尸沐浴,九嬪贊后,后率領內外命婦按地位尊卑排列而哭。若世婦吊臨卿大夫之喪,女御跟從。
除合作外,女官還有獨自的職事。如女祝專為后祈禱,女史專記“陰事”,鉤考六宮之計,內司服提供衣服,縫人專縫線之事?!短旃佟仍住吩疲骸白艉罅⑹?,設其次,置其敘,正其肆,陳其貨賄,出其度、量、純制。”[1]112內宰是輔助王后建立市場的,所以王后應為立市的當事者。內宰設置市場辦公的地方即次和敘,陳列貨物又規(guī)定度量衡,使市場運行有序。在古代,凡建國就需立市,立市被看做王朝大事?!吨芏Y注疏》云:“王立朝而后立市,陰陽相成之意?!盵1]112焦循云:“前有三朝,王立之,后有三市,后立之。”[8]440三市即大市、朝市和夕市。王后立市,又為百官立社,社即后土之神。因為土地廣博,不能夠每處都祭祀,所以封土立社。祭祀土地神,王必須親自舉行,以求風調雨順。
女官還要參與勞動,組織生產(chǎn)。孟春時節(jié),王后率六宮之人精心挑選“生穜稑之種”,即有繁殖能力的谷種,供王播種藉田。仲春時節(jié),王后率領內外命婦在北郊養(yǎng)蠶,用來制作祭服。歲終,即周之季冬,王后派遣內宰“會內人之稍食,稽其功事”[1]113。在此,“內人”當為女御及以下女府、女籩、女奴等。案《周禮注疏》云內人“主謂女御”,即女御之外還應包括女奴。又案《天官·典婦功》云“授嬪婦及內人女功之事赍”[1]123,嬪婦指九嬪和世婦,內人當為女御及地位更低的女奴。之后,內宰根據(jù)所獻功事進行賞罰。
女官在王室中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女官為維護王室統(tǒng)治及運轉做出了貢獻。女官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祭祀、賓客、喪紀等重大禮事,共同創(chuàng)造穩(wěn)定有序的環(huán)境,使周天子可以專心于治理國事,保證王室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故從女官自身價值來看,她們是維護禮法的重要執(zhí)行者,是王室統(tǒng)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女官數(shù)量遠少于男官?!吨芏Y》里女官只有11種,主要分布于《天官》和《春官》。女官受過良好的教育,服務天子和王后,行陰禮,理內事,無需像男官一樣處理政事,故數(shù)量很少。
再次,女官和王臣有差異?!吨芏Y》里的女官和真正的官吏職事不同,身居高位,但沒有爵位,服務限于王室統(tǒng)治者,主要內容是禮事,不參與國家政務治理。她們地位高的原因是依附于王?!吨芏Y》中王室女官設置具有濃厚的性別區(qū)分,從側面反映了“男女有別”,道德倫理體制為“夫主外,婦主內”,“以聽天下之內治,以名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4]1002。《周禮》乃至后世各朝設置王室女官是為了達到“內和而家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