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烏魯木齊第十二師一0四團中學)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無論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在不斷的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初中數學教育對于學生數學基礎和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盎訉W”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充分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它重要的學習伙伴,不僅使得課堂氣氛更佳融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即導學式和互動式兩種模式。導學式含義是將教師的角色進行轉變,摒棄傳統(tǒng)課堂教師為主導地位,將“教學”改變成為“引導”,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互動式則指的是通過教學模式的挑戰(zhàn),教師絕對的轉變后,教師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將發(fā)生改變,由原本知識的單線傳輸轉變成為有信息反饋的雙向互動。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能夠達到良好的發(fā)展,避免的學生對教師抵觸,減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通過“互動導學”教育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設計,充分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對自己的疑問進行探索,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同時結合知識,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互動導學教育模式對于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為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互動導學”模式作為一個有效且新穎的教育模式,不僅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注重基礎的學習,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2.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相比于傳統(tǒng)模式下的教學,“互動導學”教育模式對于教師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教師對于所教授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理解,還要對學生心理和互動溝通技巧進行掌握,同時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教師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互動導學”教育模式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與教師的互動,對知識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僅學習了知識,還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4.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在“互動導學”教育模式中,教師的作用只是為學生學習起到引導和指引的作用,無形之中就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方法涌現,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如何將問題引入
如何將問題引入是“互動導學”教育模式的基礎也是關鍵的部分,初中數學已經逐漸從小學的具體案例轉變?yōu)槌橄蟮臄祵W概念,如何進行過度,就需要問題的引入,教師依然可以使用具體的情境將問題引入,使學生依據情景產生的問題進行思考和互動,通過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興趣和成就感體驗。需要強調的是,情景和問題的設計,不能脫離教學,這就要求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上下功夫。如在進行幾何正方形、長方形的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找到現實生活中的長方形、正方形的圖案,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對圖形邊、角地測量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通過圖形相應的特性來解決問題。
2.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互動導學”的教育模式中,互動是方法也是手段。教師與學生之間增加互動,拋棄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學習,對于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情況,教師了解甚少。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動向,針對學生掌握薄弱的知識點及時進行針對性的鞏固與強化。同時,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互動導學”教育模式的另一個重要內容。首先依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對學生進行分組。第一組為數學基礎較好,同時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導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第二組為數學基礎一般,學習能力處于中等狀態(tài)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重點是加強基礎的夯實,適當的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由簡入深的循環(huán)過程,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感,逐漸與第一組縮小差距。第三組為數學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教師應該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從而針對性的為他們制定學習方案,查漏補缺,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斷找出差距與不足,鼓勵他們提升學習興趣,逐漸夯實基礎。分層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互動與合作,產生競爭與合作意識,不斷提高自己。達到班級全面提高的目的。
3.引入更多生活化實物化的要素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一切科學都離不開生活與自然,學習數學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應該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情境化,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物和案例逐漸進入抽象的世界,通過現實——抽象——現實的這一模式,可以充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實物化——概念化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解決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與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方法。例如,在進行直角三角形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具體生活中包含直角三角形的圖形,給學生一個直角三角形直觀的印象,再通過直角三角形特點的講解,讓學生上升到抽象的理解,在通過這些特點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包含直角三角形的案例,從而實現現實——抽象——現實的理解過程。
4.關注提問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受限于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的因素影響,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同時學生提問的機會較少。但是學生提問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教師應該給與重點的關注。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更多的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維動態(tài),也能夠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充分調動想象的能力,對于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在學生提問的過程中應該給與鼓勵的態(tài)度,對于不太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應該給予肯定,但是及時引導學生回歸主題。通過學生之間的提問,可以很好的啟發(fā)思維,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在通過教師的歸納與總結,使得學生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