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柄臻
摘? ?要:進入大數據時代后,各個行業(yè)都意識到了大數據的作用和價值,誰能成功使用大數據,挖掘出其中的價值,就能率先取得突破,在當前萬眾創(chuàng)新的歷史時代下,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各個高校都開始嘗試將大數據應用在其中,本文分析了大數據的發(fā)展趨勢與關鍵技術,探討大數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 大數據? 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c)-0191-02
在工業(yè)革命后,數據不管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與以往有了顯著不同,人們對數據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先后公布了一系列的數據標準與數據規(guī)范,在互聯網+時代下,移動互聯技術、電子商務、社交平臺迅速發(fā)展,各類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大量誕生,不管是數據規(guī)模,還是數據種類,都呈現出指數級增長,我們已經迎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給各個行業(yè)都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但是,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如高校大學生,他們思想活躍,對新知識、新思維、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在學生管理工作上,我們即可借鑒大數據來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
1? 大數據的發(fā)展趨勢與關鍵技術
1.1 大數據的發(fā)展趨勢
在數據數量的增長下,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已經逐步成熟,2015年是大數據的探索年,如何充分挖掘出數據的價值是當前的重點研究方向。基于此,研究人員將海量數據與社會發(fā)展背景相結合,開展了跨學科的數據分析、研究,促進了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同時,大數據也開始與人工智能、互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等技術融合發(fā)展,應用領域也更為廣泛,各類可視化技術和可視化工具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數據分析質量,在這一背景下,各高校、科研機構也開始構建大數據教育與研究體系,并在這一方面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
1.2 大數據的類型
從來源來看,大數據包括幾個常見的類型:
1.2.1 網絡數據
在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下,網絡技術成為大數據增長的源泉所在,根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到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在網民規(guī)模的增長下,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學習方式產生了深化影響,并與教育、醫(yī)療、交通、商業(yè)等領域實現了深度融合,傳統產業(yè)也在不斷的升級轉型,產生了大量數據,以百度為例,每一天處理人們的搜索請求高達60余億次,日處理數據超過了100PB。
1.2.2 科研數據
科研數據是當前繼計算機科學、理論科學、實驗科學之后的重要科研范式,也是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新模式,如今,研究界的熱點學科如醫(yī)療影像、天體物理等,都需要以大量的數據作為單位,在科研設備的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海量數據。
1.2.3 傳感數據
在傳感技術的廣泛應用下,人們對數據的提取分析能力也越來越強,技術的發(fā)展讓人們對數據的提取從宏觀轉化到了微觀,這些傳感數據也屬于大數據的一個重點組成。
1.3 大數據發(fā)展的關鍵技術
1.3.1 數據挖掘技術
數據挖掘技術從20世紀80年代之后開始迅速發(fā)展,數據挖掘能夠發(fā)現知識中的核心內容,從海量數據中找出有價值的隱藏信息,經過了多年發(fā)展,數據技術挖掘技術已經發(fā)展成熟,將人工智能、統計學等復雜的技術融合起來,讓計算機有足夠強的能力來進行分析,這是基于傳統數據挖掘方法基礎上誕生,但是,與傳統的數據挖掘算法也具有顯著的差異。
1.3.2 云計算
云計算是計算機服務模式的一個重要轉變,也是計算機與網絡儲存、分布式計算、新興計算等行業(yè)的融合發(fā)展產物,利用云計算,可以實現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云計算有著高拓展性、虛擬化以及超大規(guī)模的特征。云計算可以將真實、準確的信息傳遞給任何地點的用戶,能大大分擔中央信息系統的處理壓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1.3.3 分布式計算
分布式計算也是當前的研究熱點,是與集中式計算方式相對的一種計算方式。在大數據時代下,很多應用都需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才能夠挖掘出其中的數據,分布式計算能夠將問題一一拆解,再將子問題進行分配計算,最后將結果匯總,不僅提高了計算效率,也進一步縮短了計算的時間。
2? 大數據與高校學生管理研究
2.1 利用碎片信息獲取學生真實情況
在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對于學生信息的了解往往是局限、片面的,獲取的信息也只是集中在某個側面,無法對每一個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認識,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師有了更多的契機貼近學生、走進學生,通過大數據存儲空間,可以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各類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同時,數據的收集是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不會摻雜第三方的影響,這比起傳統的團隊輔導、問卷調查等方式,能大大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所獲取的數據是準確、純凈的。作為教師,在數據信息的分析上,要拓展自己的思維,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除了要重視結構化數據的分析之外,還要重視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不能遺漏學生的任何一個信息內容,在大數據時代,學生產生的信息超乎想象,他們的思維敏捷性也越來越高,思想、情感處于不斷的變化狀態(tài)中,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各種技術,能夠克服傳統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弊端,掌握學生在每一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為教育、思政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2 借助大數據預測學生行為變化
利用大數據技術,教師能夠主動預測出學生行為的變化,感知到他們在學習、心理、習慣上的狀態(tài),而在傳統的模式下,要把握學生的各項情況,難度非常高,對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即可以大數據為依托來構建學生畫像系統,記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心理健康等內容的變化,并做出主動預測。在心理健康上,學生在中學畢業(yè)進入了大學這個寬松的氛圍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從近年來報紙上各種大學生自殺、虐待動物等事件的報道即可窺見一斑,通過大數據分析,如果發(fā)現學生近期行為與以往出現偏差,那么教師就需要高度重視,如:發(fā)現學生在網絡中搜索過“自殺”、“失戀”等消極詞匯,那么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可能生活狀態(tài)不太理想,那么,教師需要高度關注他們的心理情況,及時進行疏導和干預。
在成績上,通過畫像系統,能夠實現掛科預警,分析學生的已考成績,并通過對學生作息規(guī)律、圖書館進出次數、教學樓打水情況、圖書借閱量次數等數據的分析預測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發(fā)現學生可能掛科,那么系統會為教師推送信息,教師可以提前介入,對學生提供幫助。
2.3 通過大數據推行個性化服務管理模式
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對人才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中,要致力于培育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個性化意識的人才。在傳統的時代下,很難實現個性化教育,在大數據時代,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種種問題,讓因材施教成為了可能,個性化服務也成為當前學生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管理需求,挖掘出他們的優(yōu)勢潛能,而應用大數據技術,即可很好的解決上述難題。如:通過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點擊記錄、發(fā)表的論文、網頁瀏覽記錄等,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傾向以及生活情況,上述數據是個性化的,對于學生的個體化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需求為他們推送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積極引導,通過這種個性化管理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彌補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通過大數據,還能優(yōu)化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有的放矢對學生開展科學規(guī)劃。
2.4 應用大數據掌握學生管理工作話語權
在新的歷史形勢下,需要占領學生管理工作的高地。在傳統管理模式中,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學生管理工作往往是盲目、缺乏針對性的,學生的思想本來就不確定,也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無法直接預測。大數據能夠讓學生管理工作從被動轉化為主動,利用數據挖掘開展線上交流、專家訪談、時事評論等活動,并依托新浪網、新華網、百度等與微博、微信構建網絡輿情監(jiān)督系統,對學生的數據信息進行動態(tài)監(jiān)聽,掌握他們對于重大事件的觀點和看法,發(fā)現學生群體的問題苗頭,放大正面信息,對于學生出現的負面問題,要及時清查、疏導,形成預警制度,降低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率。
2.5 大數據時代要重視學生信息安全
作為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大數據使用能力,增強安全意識,在充分享受大數據帶來的種種便利的同時,也要確保學生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在大數據時代,每一個學生的網絡軌跡、生活軌跡,都開始變得透明,他們的通訊信息、個人資料、生活情況、學習成績、購物情況等,都被大數據記錄下來,很容易查到,再加上校園一卡通的廣泛推行,學生的各種信息都能夠被輕而易舉的獲取,這給學校信息安全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果寶貴的數據信息無法得到妥善的安排和處理,遭到泄露后,輕則導致學生收到大量垃圾信息,重則導致學生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對此,在大數據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要明確使用邊界,對于學校而言,也要構建完善的信息數據安全系統,結合各個部門的職能為教師分配相應的權限,嚴禁跨越權限來查看使用數據,在數據的分析上,要通過合理的渠道進行數據的分享,結果要針對特定的人群,不能影響學生的正常生活與學習,對于數據庫,要有專人進行維護、看管,及時發(fā)現其中的漏洞,第一時間解決。
3? 結語
在大數據的發(fā)展下,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中,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大數據,顛覆了傳統的學生管理思路,有助于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fā)展和轉型。大數據蘊含著非常大的價值,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大數據價值,并將各類數據充分整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fā)展指導與高質量的管理服務,這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目標。但是,就當前來看,大數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還尚未完全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浪潮,在工作模式、決策制定、信息管理上還存在一些漏洞,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萬銳.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J].領導科學論壇,2018,21(7):64-65.
[2] 莊思.關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轉型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7,13(9):71-73.
[3] 於潔.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學生工作思維范式分析[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9(2):66-68.
[4] 杜強,鄭倩,劉陽,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學生干部培養(yǎng)與選拔機制探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23(1):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