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第五屆郁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終評備選篇目及審讀委成員評語

      2019-02-02 09:49
      江南 2019年1期
      關鍵詞:小說

      ★13票

      《滯留于屋檐的雨滴》

      《江南》2017年第3期 作者:葉兆言

      任芙康:小說極像一則替人代言的家史小傳。靜靜的敘說,看起來都是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但分明傳達出風起云涌的時代回聲。

      李國平:葉兆言近年的中短篇都非常好,例如《白天不懂夜的黑》《玫瑰的歲月》,耐讀,富有生活質感,又體現著他一貫的審美風格?!稖粲谖蓍艿挠甑巍芬嗳绱?。小說在時代的變動中、生活的戲劇中寫盡了一個人的命運起伏,呈現了豐富的內容。

      洪治綱:這是一篇解構性的小說,是一篇對人所欲確定的自我進行不斷解構的作品。陸少林的一生中,所有自我確認的努力,最終都被各種現實所解構。他一直籠罩在父愛之中,誰知父親并非自己的生父,而生父早已不知所蹤;他讀電大,當廚師,練書法,制作硯臺,每次都在自我確認中接近成功,但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被消解,最終走向潰敗的生活。這正是命運的吊詭之處。

      胡殷紅:《滯留于屋檐的雨滴》講述的是陸少林個人生活波折動蕩的過往和現實,但也明確清晰地告訴讀者,是時代變化前行的巨輪無情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個體生活和命運。作品展現了當代中國的極速發(fā)展和突變,也描述了在時代浪潮裹挾中的個人命運以及生活狀態(tài)。顯然,作家觀察、記錄了必定成為歷史的現實生活。

      賀紹?。喝~兆言寫小說的最大特點是:他在寫作中保持著清醒和自覺的主體性。《滯留于屋檐的雨滴》很有意思,葉兆言在這個短篇里似乎是要對自己的主體性進行一次確認。小說從陸少林的身世之謎引出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一個人還在猶疑不決時就被時代大潮裹挾而去。在歷史巨變下,每個人的身份確認都變得曖昧不清。從這里透露出葉兆言對歷史不同尋常的興趣。他用自己的眼睛看歷史,以文學的方式寫歷史,因此他的小說值得仔細品味。

      ★13票

      《火燒云》

      《上海文學》2017年第1期 作者:魯敏

      任芙康:一個男居士,在山上過得好好的。又來一個女居士,讓日子過得亂亂的。終于有一天,男的遠走了。終于有一天,女的燒死了。不太真實的故事,正因其無跡可循,反倒讓世間的許多精神寄托,成為一種莫名的嘲諷與遺憾。

      張學昕:“火燒云”中的“云”并不是每天飄蕩在我們頭頂的那一片片流動的氣體層,而是一道門,一道矗立在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門,云門的內外,或隱性或顯性地影射著我們的思想和生活,魯敏寫出了俗世中我們內心的隱疾。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總會有難以承受的壓力和紛擾,讓人們產生逃離一切的念頭,居士曾選擇逃離隱居在云門之內,但是終還是無法割舍俗世的羈絆又走出了這道門,而走進去的“女人”卻沒能再出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跨過一道門也并非難事,難的是我們如何與自己相處,歸還心靈的清澈。

      張 莉:在有限的篇幅里,小說講述了關于欲望的故事,人的欲望與人的本身之間的關系。從中,小說燭照出了人性的復雜、灰色與軟弱。

      李國平:《火燒云》給人以象征性的聯想,小說也有隱喻、象征之意味。小說以世俗、世情起筆,然后引向具有信仰意味的對話,男和女,身體和靈魂,世俗和精神,如何完成?如何拯救?讀后覺得意味深長。

      楊慶祥:男居士在山中舊屋“云門”隱居,一個不請自來的女人打破了此地的清靜。在短暫的共處之后,居士下山,數月后女人和云門一同在大火中消逝。在這個生滅無常的故事里,居士與女人之間潛在的、不同層面的交鋒,是支撐小說的結構骨架。交鋒常是交談,在二人斷續(xù)、瑣碎的對話中,女人主說,居士主聽,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居士從前的種種經歷,碎片般在女人的過去中映射。記憶、噩夢、燭光里的身影隨之被相繼喚起。各執(zhí)一端的二人互相映照,于有心人想來,處處皆是出與入、空與色的辯證。

      胡殷紅:小說《火燒云》寫的是居士和女人兩種人生觀的碰撞。他們在“云門”的相遇和交流在文學表達中呈現出,人的肉體和精神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肉體的存在靠的是過往記憶的延續(xù),心靈則幫助身體治愈而生存。作品想說明的是“有關肉體病痛的這種流動的隱喻,允許人活在永恒的遷徙中”。

      賀紹俊:魯敏是一位對精神層面有著敏銳觀察力的作家,她從寺廟里清心寡欲的打坐里察覺到人們內心的躁動和不安。作者的敘述有一種優(yōu)雅的氣質,以及一種并不張揚的抒情性,使這篇小說更加接近郁達夫的文學追求。

      ★11票

      《瑪多娜生意》

      《作家》2017年第1期 作者:蘇童

      王春林:蘇童是短篇小說高手,其短篇小說《瑪多娜生意》在不長的篇幅內凝視表現一位名叫龐德的八十年代文藝青年的命運變幻。別的且不說,單只是龐德的命名本身,就一方面以戲謔的方式隱隱表達著對現代派詩人龐德的敬意,另一方面卻也凸顯著主人公既向往文學更向往美國的那樣一種性格特點。尤其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蘇童竟然騰挪跳躍地在一部篇幅有限的短篇小說中寫出了人物在時間長河中的命運感。

      任芙康:故事帶著神秘與懸念,文字帶著彈跳與優(yōu)雅。一個個苦澀的人生,讓人在喟嘆中,感受到人性的溫情。

      張學昕:雖為短篇,卻蘊藉了豐厚的故事內容,時間的跨度、情節(jié)的曲折和對人物命運的觀照,都已經超出了短篇小說的體量,可以說,這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但是蘇童在這個小說中依然保持了他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精致和從容,優(yōu)雅而精到。從某個角度來說,這篇小說可以視為蘇童以往小說中“逃亡”主題的續(xù)篇,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它故鄉(xiāng)的背景有意被弱化,而是更加逼近現實,小說的敘述從龐德荒誕的人生,試圖探尋現代人精神無根的生活樣態(tài),令人沉思和警醒。

      張燕玲:廣告人龐德荒誕而真實的一生,通過瑪多娜這一時代的國際符號起承轉合,使個人際遇與歷史命運深度融合,從而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上一代文藝青年,尤其八九十年代詩人們獨領風騷的時代傳奇。這曲致青春,在蘇童筆下搖曳生姿出令人驚喜的史詩意味。

      李國平:瑪多娜生意,是一個充滿世俗味、商業(yè)味的題目,瑪多娜在小說人物那里,則是一個意象,小說中的簡瑪麗說:“有時候瑪多娜是仙女,有時侯她就是魔鬼?!薄冬敹嗄壬狻氛宫F了商業(yè)生活的浮世一角,欲望和情感的搏斗,顯示了很強的掌控能力。

      孟繁華:《瑪多娜生意》對準世俗萬象,寫生活中的蕓蕓眾生和生活場景,寫廣告人龐德真實而荒誕的人生。龐德身上有文藝青年的很多特征,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靠譜,經不起推敲。小說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文字簡練。這是蘇童此類人物譜系的集大成寫作。

      胡殷紅:《瑪多娜生意》這部小說視野寬闊,涉及到廣告行業(yè)和改革開放窗口城市的現狀。簡瑪麗和龐德這樣的人物典型,在故事中呈現的每個細節(jié)、每句對話,也都來自作家對社會、對社會中人、對人性中最本質的尊重和好奇。小說里“中年人的身影”顯得世故,但這也是一種面對社會現實磨礪出的無奈。正如作家的創(chuàng)作初衷:必須用最世故的目光去尋找最純潔的世界。這是這部作品體現出的“強烈的自主意識”。

      ★11票

      《隨園》

      《收獲》2016年第5期 作者:弋舟

      王春林:弋舟這篇《隨園》在透視表達生命的空洞與虛無真相的同時,其實也還有著對于歷史隱痛的深切諦視與反省。一個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說,能夠在直擊表現生命存在的空洞虛無的同時,對于曾經的歷史隱痛作深刻的書寫表達,所充分見出的,正是弋舟非同尋常的一種藝術才能。

      任芙康:故事情節(jié)的慘烈與人物命運的虛妄,可以對照出以往的閱讀單調至極。但其真實的質地,對讀者精神的震撼,亦同樣堪屬前所未有。

      張學昕:這是一篇讓人讀過之后想一讀再讀的作品。雖然只是一個短篇,但是卻觸及了人類存在、社會發(fā)展的永恒話題。歷史包裹在人事的悲涼與滄桑之中,看似混沌的生命卻掩蓋著人類最孤獨的存在 ,一座隨園,戲仿也好,隱喻也罷,搭建起來的是人與世界、人與過去、人與人之間包括人與自己之間的相處方式。這樣一篇作品,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或者構思的過程中,應該是比較痛苦折磨的,因為作者最先要明白的是如何與自己和解。

      張 莉:《隨園》深入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它是一種疾病者對記憶的追憶,對初戀的尋找已不再是對愛情的尋找,還包括對理想的追念。由此,戀人已垂老便有了更深的意味。

      李云雷:《隨園》寫的是一個人的心靈史,也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史,作者通過對一個問題女生“我”的生活碎片式的描寫,展現了“我”的率性不羈與玩世不恭,這既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寫照,也是內在生命孤寂感的外在顯示,而時過境遷,當“我”再一次回到啟蒙老師的“隨園”時,生命便呈現出荒誕的本質。

      李國平:《隨園》是短篇的形式,中篇的容量。弋舟的小說,一如既往地有某種感傷的抒情性,又有著某種時空跨度和人生滄桑?!峨S園》顯示了將人生內容和歷史內含雙線并置的能力,在這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表達。

      孟繁華:小說以“我”楊潔作為故事的講述者,也是故事的主角。表面看來是一篇不甚張揚的男女關系的小說,故事的深層卻有與共和國宏大歷史相關的敘事。小說構思奇崛,敘事講究。人物如電影不斷拉近的鏡頭,逐漸放大然后清晰無比。

      胡殷紅:《隨園》是一篇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回憶”小說。楊潔這位知識女性形象,作為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我”,通過返鄉(xiāng)的過程,回憶了八十年代到當下,幾近二三十年的坎坷、挫折、傷感的生活和心靈創(chuàng)傷。“我”從一個青春少年到飽經滄桑的中年,時間就像刀一樣切割著“我”,形成鮮明的變化。這種個體回憶里,潛藏著作家對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深切的回望與反思。

      賀紹?。涸谶鄣男≌f世界里有著濃郁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成為《隨園》的靈魂。這是一篇完全由作者精神意象孕育出來的小說,他將古代文學中的一個文化象征“隨園”強制性地復原在西北的荒原,以安妥自己的孤獨。弋舟在復調式的敘述里一層層剝開孤獨的內核,以反省的姿態(tài)面對大千世界,并試圖尋覓到精神拯救的途徑。

      ★11票

      《朋霍費爾從五樓縱身一躍》

      《十月》2016年第4期 作者:蔡東

      王春林:面對著曾經那么富有智慧但現在卻已然處于失智狀態(tài)的丈夫喬蘭森,身為妻子的周素格到底該怎么辦?蔡東的小說選擇的,便是一個如此銳利的切入點。作家以極富藝術張力的筆觸寫出的,既是周素格個人內心的猶疑與沖突,更折射了晚年面對疾病與死亡這兩種必然的威脅時,人類某種普遍的無奈、困窘與掙扎。觀察描寫細致入微,尤其是其中人道主義悲憫情懷的從容表達,更是令人動容。

      張 莉:關于生之病、生之苦,關于一個人如何終了,一個人如何不受困于他的身體與疾病。這部小說寫出了人的愛與倫理的困境。

      張燕玲:蔡東的小說創(chuàng)作長于追問家庭里的靈魂依托、心靈希求與自我反省,沿此文脈的《朋霍費爾從五樓縱身一躍》,則深入人到中年近乎無解的家庭困境,豐富了中年劫這一小說傳統(tǒng)的文學經驗。照料失智丈夫的日常,周而復始的厭惡與責任、掙扎與勇氣、殘忍與軟弱,這份人生困局的糾結、人性深處的幽明,在蔡東有血肉有痛感的筆下,既充滿人間煙火,又驚心動魄,更直抵生之意義。

      李云雷:《朋霍費爾從五樓縱身一躍》深入到人生困境之中,對日常生活周而復始的厭惡,在精神上帶給人以無望感,小說主人公只能在掙扎徘徊間陷入低沉, 作者的書寫既有生活氣息,又彌漫著一種獨特的精神氣息,讓人看到了人生之艱難與人心的幽暗。

      李國平: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妻子常年守候一個病殘失憶的大學哲學教授丈夫的故事。是一個守候的故事,家庭、感情、親情是無法回避的主題。將抽象的哲學和切膚的感情連接一起,是為了漫長而突然的喚醒,某種人性的救贖。

      楊慶祥:《朋霍費爾從五樓縱身一躍》題目充滿哲學的意味,講述的卻是由生老病死而引發(fā)的人生困境。小說以蓄謀已久的“海德格爾行動”為玄機,敘寫了主人公周素格前后三次的離家行為。在被罹患老年癡呆癥的丈夫拖垮的爛尾人生里,周素格試圖逃離的愿望強烈而又真實。但與一般的“逃離”故事不同的是,周素格的逃跑計劃在即將成功之時取消,心力交瘁的灰暗情緒,陡然轉向雖然況味復雜、但終歸積極的承擔。小說不是從問題到問題,而是現實到了極點,從現實中生出了某種抽象的意味,也延展出所謂“向死而生”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形態(tài)。

      孟繁華:朋霍費爾是一只貓,有一天從五樓躍下自殺,失智丈夫的病情便越來越糟。周素格長年照顧丈夫,她感到日子一天天失去柔韌性,心緒沒來由地惡劣無比,喪失了對生活的全部熱情和興致。日常護理的煩瑣和辛勞,精神的孤獨和絕望,足以摧毀任何堅強的神經。周素格的精神狀況是這個時代精神狀況的隱喻,日常生活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洪治綱:這是一篇充滿了絕望感的小說。絕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人陷入無邊無際的絕望感,卻又無力獨自走出來。周素格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她必須每天面對曾經睿智風趣而今卻已失智失憶的丈夫;她只能靠記憶來支撐自己,暫時擺脫絕望感,然而她的理智又時刻提醒她,前方等待她的,永遠是無望。如何在無望中活出生命應有的自足或從容,是這篇小說直面的一個生存難題。

      ★11票

      《Silent Night》

      《上海文學》2016年第1期 作者:白先勇

      張燕玲:十三年不寫小說的白先勇推出了他筆下悲憫的平安夜,廚師喬舅與跑堂阿猛的愛情、余凡與保羅神父父子般的情緣,兩個相愛而感傷的小故事,充滿人世的艱辛、人性的幽明與人間的善意,豐富而真切的情感和人道,在作者徐緩精準的描述中,頗具文化異質感與文學穿透力。

      李云雷:《Silent Night》寫唐人街上兩個底層人之間相依為命的生活與感情,小說寫出了人性的復雜以及人間的憐憫,作者寫神父與貧苦孩子之間的愛,寫神圣之愛,也寫隱秘的身體之愛,以細膩的筆觸深入兩人關系的微妙之處,呈現出了異域一段不為人所知的同性情感。

      ★10票

      《那邊》

      《芙蓉》2017年第1期 作者:付秀瑩

      張 莉:關于現代女性幽暗的情感與心事,曲折輾轉,自有一段風流。氣息流動中有一種迷人的抒情氣息。

      李云雷:《那邊》寫一對男女微妙細膩的情感糾纏,這是一個第三者的故事,但敘述中情感的飽滿、細節(jié)的精妙與節(jié)奏的舒緩,讓小說超出了故事而具有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氣質,出乎意料的結尾則讓人看到了作者出色的敘述能力。

      李國平:付秀瑩的小說,溫婉、細膩,時有淡淡的感傷和哀傷,為鄉(xiāng)村敘事注入了新的活力?!赌沁叀凡捎每玎l(xiāng)村和跨城市的書寫,以典型的短篇視角和結構,寫出了人性和人心的沖突,映現出了時代變化和人的命運的大主題。

      楊慶祥:憑借對紙上故鄉(xiāng)“芳村”的經營在新鄉(xiāng)土寫作中占據一席之地的付秀瑩,在《那邊》中將鄉(xiāng)愁向都市延展,講述了從“芳村”出走到北京城的知識女性小裳陷入“小三”泥潭的進退兩難。在呈現小裳如臨深淵的茫然、恐懼、驕傲與不甘中,付秀瑩展現出對于女性綿里藏針與百轉千回的內心書寫的熟稔?!澳沁叀奔仁窍鄬τ凇斑@邊”的,令人坐立難安的“大房”他者空間,以始終缺席的方式,折射出小裳被欲望的壓抑和精神荒蕪;同時又象征著一切在城鄉(xiāng)撕裂下無處安放的虛無夢想。小說以半夜里的哭泣開篇,及至結尾“北京的黑夜,真的來臨了”,或許也是小說家迎向殘酷現實的真誠一躍。

      孟繁華:小說寫一對夫妻日常生活的糾葛和恩怨。出彩的是對生活細節(jié)的觸摸和呈現,對淹沒在日常生活細節(jié)中情感危機的揭示真實、生動又觸目驚心。手機、短信等隨時引爆的情感問題,也示喻了“現代”不僅是時間,同時也讓人類的私密不再。

      胡殷紅:《那邊》是一篇描寫現代女性生活的小說。在并不復雜的故事里,用主人公小裳的精神困惑和生活糾葛的狀態(tài),揭示了新一代知識女性所共同面臨的現實的復雜的社會和心理問題。但主人公為了爭取立足,對并不喜歡的、又必須爭取的生活,產生的自我意識與生存狀態(tài)不一致所導致的心理糾結的解讀。小說語言簡潔而冷峻,凸顯作家卓越的社會認知能力。

      ★10票

      《棋語·搏殺》

      《收獲》2016年第6期 作者:儲福金

      李云雷:《棋語·搏殺》 以棋寫人、寫事,在精彩的棋局中寫出了世道人心,小說的故事很精彩,對圍棋之道也有深刻的理解,并將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讓我們看到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社會一角,棋局的千變萬化,以及棋道的超越性。

      李國平:《棋語·搏殺》是儲福金“棋語”系列小說之一,這個系列小說傳導著悠長的人生意味,作者對棋人棋事圍棋文化的書寫,幾乎完全拋棄了技術層面的形似,而抵達精神層面的“神似”。他的小說,總能讓人從劍拔弩張回到沖淡平和,體悟到一種東方美學對世界的把握。

      賀紹?。簝Ω=饡聡?,會下圍棋的作家很多;儲福金也懂棋語,懂棋語的作家就不多了;儲福金還能把棋語翻譯成小說,能翻譯棋語的作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這篇小說通過兩個人一次特別的棋賽,生動形象地詮釋了棋語“搏殺”。下棋過程的波瀾不驚和人物內心心理的波濤起伏相互映襯,構成了一種特別的藝術效果。

      ★9票

      《小滿》

      《作家》2016年第3期 作者:艾偉

      張學昕:對底層人命運的關注,大抵是中國的文學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一大重要轉向。此后,除了帝王家事,我們更加關心那些無名、失落的,被壓抑與被損害的人?!缎M》寫了四個悲慘的女人。村口徘徊的瘋女人,在結尾神奇地消失了;保姆喜妹,她的愛無處安放,間接促成了小滿的悲劇;人生最好年紀里的小滿,做了有錢人的代孕工具,終于成了第二個瘋女人——她被剝奪的不只是作為母親的權利,更是人生命運的自由選擇權;而有錢的太太,卻能在痛失愛子后花錢解決一切。在十分克制的敘述中,艾偉透視了整個社會的癥候:那些身處泥淖中的女性們,她們的感情和訴求根本就不值一提。

      張燕玲:艾偉是發(fā)掘人性幽微的高手。《小滿》外表溫婉輕靈,內里暗流涌動,不動聲色地把一個“代孕”故事講得跌宕起伏,尤其對古董商人白先生夫婦的偽善與自私的兩面性,女傭喜妹奴性,小滿天真善良以及她的母性和妻性等等,描述得精微細致,不僅人物個性鮮活,而且深入時代深處,顯示了作者出色的白描功夫與深刻的現實批判。

      洪治綱:鄉(xiāng)村少女小滿在遠親喜妹的勸說下,為城里的富貴人家代孕生子。事情看起來很圓滿,小滿家因此擺脫了貧困,城里的先生家也喜得貴子,彌補了人到中年的喪子之痛。然而,小滿內心的母性本能,卻無法在這種世俗倫理中獲得安慰,以至于天真純樸的少女為此而致瘋。小說圍繞著一個小生命的出生與歸屬,展示了家族文化與母性意識的尖銳對抗。

      胡殷紅:小說利用跌宕起伏的小說情節(jié),描述了當下現實中的“代孕”故事。主人公小滿從簡單善良到迷茫瘋癲,白先生、白太太、喜妹等人物的性格特點都刻畫得尤為典型細膩,每個人的形象都鮮活生動,各具特色。人物生存與精神的掙扎深刻地反映了人們對當代社會現實的追問。

      賀紹俊:《小滿》講述了一個“代孕”的故事,具有強烈的現實感。艾偉通過一次代孕事件透視了社會上各色人群的精神世界,特別重點寫了小滿這一鄉(xiāng)村少女形象,既寫了她貧困狀態(tài)下的幻想,更通過她的遭遇,揭露了在當下社會處境里,女人的母性和妻性無法受到保護的現實,艾偉以一種博大的情懷,不動聲色地控訴了人性的復雜和猙獰。

      ★9票

      《云柜》

      《當代》2016年第1期 作者:邱華棟

      任芙康:這是一個在高科技前提下,將男女關系調整得極繁復或極簡潔的故事。新穎的描敘中,所有傳統(tǒng)的道德評判、倫理評判、人性評判,通通管用或通通失靈。于是,讀者讀到的,是動搖慣常認知的故事,并不由自主地,同步進入自我審視的思辨境界。

      張學昕:這篇小說把故事的場景設置在酒吧、露天汽車電影院等這種現代都市的環(huán)境中,以一個“傳統(tǒng)男人”與一個“新型女人”之間的代孕故事,探討了社會科技的發(fā)展和女性經濟實力的提升,對現代女性思維、人格等各個方面產生的影響;同時,對由此引發(fā)的兩性關系的變化作出了思考。作品的深刻之處在于以現代高端科技云計算隱喻工于心計的現代人,這種依賴高科技的交往方式,并沒有使人生向預設的軌道發(fā)展,反而使本就充滿變數的人生增加了更多的偶然,作者在結尾處預想的各種結局正體現了人生的諸多可能性以及對科技倫理的質疑。

      張 莉:關于人的生殖繁衍能力、關于人的繁衍能力在今天所遇到的種種障礙,以及人類對這種障礙的試圖克服。小說在一個更為寬闊的層面對人和生命意義進行了獨到深入的思考。

      李云雷:《云柜》關注的是代孕這一新的社會現象,也是新的人際交往模式與情感模式,科技的發(fā)展為人類的繁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在個體之間構筑了新的交往方式,在這個時代,何為愛、何為人?作者以輕靈的筆墨觸及到這個重大的問題,也在故事的講述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

      李國平:一篇容易被忽視但非常值得重視的小說。高科技、后現代、白領精英,事業(yè)成功者似乎是符號,但實際上反映著作者的敏感和敏銳,對具有前沿性的生活方式的捕捉,重要的是通過具像的性格沖突,表達了現代語境下對生命倫理的思考,這個思考是形象的,審美的,有回歸意味,但又寫出了現代生活情態(tài)下的新發(fā)現。

      ★8票

      《故鄉(xiāng)人事》

      《收獲》2017年第5期 作者:莫言

      王春林:在非常認真地讀過他的《故鄉(xiāng)人事》這三個短篇小說之后,我欣喜地發(fā)現,雖然很難簡單斷言超越與否,但最起碼,莫言難能可貴地保持了自己原有的思想藝術水準。他那樣一種面對既往歷史時的理性與從容,可以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首先,無論是小說的標題,還是文本的具體內容與題旨,都可以讓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聯想到魯迅先生諸如《故鄉(xiāng)》與《祝?!愤@樣的“返鄉(xiāng)”之作。尤其是標題的所謂“故鄉(xiāng)人事”,倘若把“人事”二字去掉,干脆就是“故鄉(xiāng)”了。其中,一種向魯迅先生遙遙致敬的意味,顯而易見。不僅是標題,從敘述方式的設定來看,莫言這三個短篇小說,也如同魯迅先生一樣,采用了限制性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

      總括觀之,莫言這三個短篇小說的篇幅都不大,作家以特別節(jié)制的筆墨,該濃墨重彩時濃墨重彩,該儉省時惜墨如金,最終涂抹出的,乃是關乎歷史與人性的一種復雜景觀。對于出現于莫言筆端的故鄉(xiāng)這些復雜的人事,我們大概只能夠由衷地感慨一聲:“卻道天涼好個秋”。

      張學昕:去年莫言連續(xù)發(fā)表了一組短篇、一個劇本和一組詩歌,這些作品的發(fā)表距離莫言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隔近五年,這期間幾乎沒見他任何文學作品發(fā)表。但是,歸來的莫言,依然還是那個莫言,而《故鄉(xiāng)人事》中的“故鄉(xiāng)”,還是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只是故事中的“我”有了一些變化?!拔摇币宰骷业纳矸莼貧w故里,甚至在作品中直接提及他以前創(chuàng)作的小說《白狗秋千架》,然后根據眼前的人和事回憶起童年的往事,這樣在虛虛實實之間就增添了很多真實性,仿佛是在對“虛構”進行解構。雖然對于當下流行的非虛構創(chuàng)作來說,這樣的手法并不為奇,但是,對于莫言來講,卻潛在著兩層重要的意義。其中之一,就作品而言,“我”用回憶拉開了時間的距離,可以從容而理性地呈現出歷史與人性的復雜;其二,經歷了獲獎、輿論、沉寂、沉淀之后的莫言,是在用這個短篇告訴讀者,不管歷盡怎樣的千帆,他依然未變。

      張 莉:小說有一種寫意性在里面,這種寫意性,讓人想到中國古代的筆記體小說,我想,這是莫言回到民間、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形式的一種探索?!豆枢l(xiāng)人事》放松、通達,有意味,有意在言外之美。

      胡殷紅:莫言再次以第一人稱“我”回到他的家鄉(xiāng)——高密東北鄉(xiāng)。雖然寫的是現實生活場景,但深入骨髓的歷史過往讓這部新作充滿歷史滄桑的味道。那種割不斷的歷史與現實,那種撕扯不開的世俗人心,在莫言筆下自然融合自然流淌?!豆枢l(xiāng)人事》是莫言把記憶中的,現實中的,看到的,想到的和他期望的“高密東北鄉(xiāng)” 里的人物關系在故事中做了重新建構,并以更深刻的思想,更包容的胸懷挖掘人性的本質。

      ★8票

      《祖先與小丑》

      《花城》2017年第3期 作者:雷默

      李云雷:《祖先與小丑》寫生老病死的變幻無常以及人置身其中的悲哀,在父親的死亡與兒子的新生之間,“我”領悟了人生與世界的真諦,人生并非全是悲觀失望的,一個生命結束了,另一個生命開始了,他們之間遙相呼應,構成了生命個體之間的對話,也構成了人類生生不息的內在隱秘。

      洪治綱:圍繞著死亡與出生,小說以“我”的視角敘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變化。在那里,父親的死亡是短暫的,卻又是漫長的,它構成了母親、“我”和妻子的長久思念。當這種思念轉化為兒子的出生,似乎完成了生命的延續(xù),也實現了生命的輪回。

      賀紹俊:小說將爺爺之死與兒子之生交織在一起,也是將生與死交織在一起,是一個作家對生命與世界的沉思。小說是寫實的,又是意象化的,作者不露痕跡地將寫實與意象合為一體,將客觀與象征互相佐證,使作品富有藝術的質感。

      ★8票

      《柯巴芽上山放羊去了》

      《人民文學》2016年12期 作者:哲貴

      孟繁華:柯巴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與時代有巨大隔閡的青年。她幾次與男人的肌膚之親,有著“精神戀愛”的經歷,但她沒有愛上任何人;她也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她就是要離群索居選擇了山頂茶園。愛情和工作她都是失敗者,但她不是虛無主義者,她是一個現代版的陶淵明或梭羅。

      洪治綱:這是一篇有關心靈放逐的小說。衣食無憂的柯巴芽讀大學,談戀愛,在父親公司工作,考公務員,赴青海支教,不斷地進行自我折騰,卻始終無法讓自己投入全部的生命熱情。繁鬧而鮮活的現實之中,她卻找不到自己心靈的皈依之地。由是,她選擇了遠離都市的茶園,以羊群為伴。這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以讓她擺脫世俗的煩憂,但是,真的能實現生命的自我救贖?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放棄所有“意義”的生活,或許才是生命的核心意義之所在。

      胡殷紅:《柯巴芽上山放羊去了》講述了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挫敗者”柯巴芽。這個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女孩兒本可以在上?;蚝贾葑非笏^的功成名就,但她回到家鄉(xiāng)信河街的山頂茶園,養(yǎng)羊放羊。她并不是回避這個喧囂的時代,而是按照自己心靈意愿回歸家鄉(xiāng)生活,不被疲于奔命的城市節(jié)奏裹挾。作家?guī)е羁痰年P于生命、生活的思考,提示人們生活是可以由自己走出另一番天地的。

      賀紹?。赫苜F筆下的柯巴芽是一個難得的文學形象,這是一個新世紀的年輕人形象,充分融入了現代的元素,我們很難用過去的形象體系去詮釋她。她似乎是一個流行于當下的“佛系”青年,但她又修正了“佛系”的種種消極和負數。她也像一個新版的勵志青年,但她又給“勵志”賦予了生命個體和心靈自由的內涵。

      (審讀委成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未入選作品

      ★6票

      《遠大前程》

      《上海文學》2016年第3期 作者:吳君

      ★6票

      《七層寶塔》

      《鐘山》2017年第4期 作者:朱輝

      ★6票

      《夢中的夏天》

      《湖南文學》2017年第1期 作者:張惠雯

      ★5票

      《兩瓶酒》

      《人民文學》2017年第11期 作者:畢飛宇

      ★5票

      《給靈魂穿白衣》

      《江南》2016年第1期 作者:田耳

      ★4票

      《狗叫了一天》

      《收獲》2016年第1期 作者:徐則臣

      ★4票

      《酣酣浮生》

      《香港文學》2016年第1期 作者:黎翠華

      ★3票

      《人人都應該有一口漂亮的牙齒》

      《江南》2017年第3期 作者:張楚

      ★3票

      《最短的白日》

      《十月》2017年第3期 作者:遲子建

      ★3票

      《誰在我的鏡子里》

      《天津文學》2016年第9期 作者:范小青

      ★3票

      《皮婚》

      《人民文學》2017年第4期 作者:南飛雁

      ★3票

      《去崇明島上看一看》

      《上海文學》2017年第3期 作者:周嘉寧

      ★3票

      《檀香插》

      《芙蓉》2017年第2期 作者:南翔

      ★2票

      《歡笑夏侯》

      《北京文學》2016年第5期 作者:陳世旭

      ★2票

      《列文的來路問題》

      《作家》2017年第2期 作者:陳九

      ★1票

      《氣球》

      《花城》2017年第1期 作者:萬瑪才旦

      ★1票

      《白耳夜鷺》

      《收獲》2017年第2期 作者:艾瑪

      ★1票

      《隱秘花園》

      《鐘山》2017年第2期 作者:王嘯峰

      (未入選作品評語詳見《第五屆郁達夫小說獎作品集》)

      猜你喜歡
      小說
      比照聯想:小說教學中理解感悟的新探索
      謎地(小說)
      錯過了,就是一輩子(小說三題)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閱讀小說
      報刊小說選目
      傾斜(小說)
      識“心”術
      文學小說
      不在小說中陷落
      致親愛的小孩
      南皮县| 木兰县| 鸡东县| 萨嘎县| 泸水县| 苏尼特右旗| 独山县| 汾阳市| 民权县| 清原| 密云县| 句容市| 乐业县| 牡丹江市| 嘉鱼县| 阜阳市| 郁南县| 林周县| 四子王旗| 南宫市| 南川市| 游戏| 西吉县| 汝城县| 庄河市| 通渭县| 宁阳县| 舟山市| 临夏市| 丽水市| 克拉玛依市| 钟山县| 东莞市| 博客| 东阿县| 新竹市| 昌江| 怀来县| 湖州市| 南皮县|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