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合格的思政教育引路人。這就要求在思想上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傳播者;在工作上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新時代 思政教育 引路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023-01
偉大的時代產(chǎn)生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指導并引領偉大的時代。經(jīng)過黨和人民的長期奮斗和艱苦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產(chǎn)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載入憲法寫入黨章,實現(xiàn)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最重要的使命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在當前和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思政課教師的“六個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政課教學中堅持“八個相統(tǒng)一”,扎實做好思政課教書育人的一線教學工作,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在思政教育的崗位上奮力譜寫新時“中國夢”的新篇章。
1不忘初心,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傳播者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講信仰,自己要有信仰。思政課教師必須有堅定信仰。打鐵必須自身硬,一名合格的思政理論課教師,首先自身必須是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堅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筆者于1999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20年來,一直堅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崗位上,從未離開過,也從未間斷過,對黨忠誠,對思政教育事業(yè)忠誠,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忠誠,這是筆者從事思政教育的初心,也是誓言。因為忠誠,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守。這份堅守,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以身垂范傳遞給廣大學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
教師傳道,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敢于和善于堅持信仰和原則?!拔沂且幻颊處煟业男叛鍪邱R克思主義"it是筆者在每個教學班上第一次課必講的話題,既是亮明身份,也是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告訴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是真理,是科學,是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學理論,是能指導人們解決現(xiàn)實問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科學真理。正是有了這份對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的堅定信仰,所以在20年思政教育的生涯中筆者不斷學習、探索和研究馬克思主義,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馬克思主義是永不過時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真理。在學習之余,筆者會指導學生學習馬列、宣傳馬列、運用馬列、實踐馬列。從黨的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會再到十九大,都會組織學生集中學習會議精神,并給全校的學生黨員做宣講與學習動員報告。暑期則帶領學校的入黨積極分子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企事業(yè)單位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知黨愛黨,永遠跟黨走,堅定同學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2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教學實效
對學生對思政課的期望值普遍較低,筆者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一是專題講授時采用“百家講壇”的方式,古今中外故事穿插其中,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課堂講解,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課內(nèi)和課外相結合。課內(nèi)學習理論知識,課外通過實踐等方式消化吸收理論知識,比如,開展“我愛交院”征文比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逐中國夢”演講大賽、情景劇表演、微作品創(chuàng)作等。三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學生每8-10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建立一個學習群,他們隨時會把討論的截圖、學習的照片、制作的PPT等發(fā)給筆者,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第一時間給以解答和引導。通過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等,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討論,使思政課成為受學生歡迎和期盼的課堂。在教學中把中國歷史故事穿插其中,比如“曾子殺豬”、“一諾千金”等。在課堂上,用學生自己的言行及穿戴來比較中西文化。比如,拿學生的十字架飾品和中國的太極圖作比較,使學生樹立文化自信;通過學生染發(fā)的經(jīng)歷來說明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價值取向的不同,使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等等,通過這些故事的講解,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中國自信。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彼颊逃铣兄醒?、下接地氣,肩負著培養(yǎng)思想好、專業(yè)精、作風正、紀律嚴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筆者會一如既往堅守在思政教育的陣地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合格的思政教育引路人。
作者簡介:賓平(1976-),女,湖南衡山人,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教學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