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環(huán) 農彩梅 張莉芳 陸柳雪 李億娟
【摘要】目的?了解廣西各級醫(yī)院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現(xiàn)況。為建立完善的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和發(fā)揮各級衛(wèi)生服務機構的作用提供基礎性資料和依據(jù)。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對廣西8個市的1716名醫(y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649人(占96.10%)表示參與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仍有少數(shù)醫(yī)護人員沒有把健康教育貫穿于日常工作。1352人(占81.99%)表示,除了傳統(tǒng)的大課堂、小組式、一對一的患教形式,他們還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制作小手冊、制作微課、推薦科普知識軟件平臺給患者。僅有697人(占42.27%)對患者進行教育后的效果評價。結論?目前廣西的慢性病健康教育狀況仍存在諸多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宏觀調控,各級醫(yī)院需全面落實慢性病健康教育覆蓋率,重點關注患者行為改變和開發(fā)多渠道、全方位的特色健康教育項目,加強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
【關鍵詞】廣西;慢性病;健康教育;現(xiàn)況;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3?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12.005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s in hospitals at all levels in Guangxi and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medic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at all levels and its full playing role of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Methods?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716 medical staff in 8 cities of Guangxi using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Results?(1)1649 people(96.10%) showed that they ever had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and a few medical workers failed to integrate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ir daily work.(2)1352 people(81.99%) said,besides the traditional large class,teamwork and one-to-one form of patient education,they also conducted a multi-channel way such as brochures,micro-courses and software platforms on popular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patients.(3)Only 697 medical staffs(42.27%) conducted the effect evaluation on patients after education.Conclusion?At present,problems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chronic diseases still exist,hence,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macro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hospitals at all level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thods: fully implement the coverage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chronic diseases,focus on patient behavior changes,develop multi-channel and all-round health education projects and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chronic diseases.
【Key words】Guangxi;chronic diseases;health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NCD),簡稱慢性病 ,已成為影響21世紀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我國衛(wèi)生部、發(fā)改委等部委2012年發(fā)布的《慢性病防控三年規(guī)劃2012-2015》指出[1],我國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數(shù)超過2.6億,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5%,耗用我國衛(wèi)生資源的70%。為了解廣西各級醫(yī)院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現(xiàn)況,本研究對廣西各級醫(yī)院慢性病健康教育現(xiàn)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廣西各級醫(yī)療機構加強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覆蓋率;開發(fā)多渠道、全方位特色健康教育項目;加強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于2019年3月至6月在廣西14個地級市中抽取8個市(南寧、柳州、桂林、貴港、欽州、賀州、河池、百色),從這8個市的轄區(qū)內便利抽取1716名醫(yī)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均為收治過慢性病的病區(qū)、門診醫(yī)生或護士,包含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科、內分泌科、腫瘤科。
1.2?調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包括性別、年齡、職稱、所在醫(yī)院等級、所在崗位。
1.2.2?調查表的設計
參考相關文獻設計問卷初稿,然后咨詢專家,對問卷做修改和完善,確定調查問卷各條目的內容,經預調查檢驗問卷條目設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Cronbachs α)為0.826。 調查表的內容包括:①是否參與健康教育;②不開展健康教育的原因;③開展健康教育的形式;④是否開展特色(多渠道、全方位的)健康教育;⑤不開展特色(多渠道、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的原因;⑥是否對患者進行教育后的效果評價;⑦不進行教育后效果評價的原因。問卷共包含7個維度12個條目。
1.2.3?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星”平臺,在專家的指導下,由經過培訓并取得糖尿病專科護士資格證,具有12年慢性病護理工作經驗的糖尿病專科護士在繼續(xù)教育學習班中對各地醫(yī)院學員進行培訓,發(fā)放問卷二維碼及填寫說明,由經指導或培訓過的學員(即調查員)轉發(fā)二維碼對被調查者進行問卷調查,被調查者獨立填寫,調查員監(jiān)督指導被調查者填寫完畢,最后提交問卷。
1.3?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通過“問卷星”平臺軟件自動核查錄入的正確性和邏輯性,對于無效的問卷,調查對象在提交問卷時,系統(tǒng)自動提醒填寫對象完善問卷直至有效后方可成功提交問卷,最后系統(tǒng)自動生成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
2?結?果
2.1?基本情況
共有1716名調查對象參與問卷填寫,收到有效問卷1716份,有效率為100%。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見表1。
2.2?慢性病健康教育調查結果
在這一項目,我們設計了不定項選擇題,調查對象可以從選項中所列出的條目進行單選或多選,結果詳見表2。
3?討?論
3.1?各級醫(yī)院需全面落實慢性病健康教育覆蓋率
調查表明,67人(占3.90 %)未開展健康教育,不實施健康教育的原因有4個方面:①太忙,治療都做不完,沒有時間做教育;②沒有專職崗位,一邊做治療一邊說話,易出差錯;③專業(yè)知識不足,不敢教育,怕說錯,誤導患者;④科室規(guī)模太小,沒有場地和設備,只能做床邊指導 。以上前三點占比重較大。針對短板,今后各級醫(yī)院的健康教育應制訂以下幾點措施:①目前,大部分醫(yī)院的慢性病治療以口服藥和輸液為主,康復鍛煉為輔,護士忙于打針、輸液、發(fā)藥、寫記錄,從上班忙到下班??剖遗渲玫娜肆Y源原本是夠用的,但國內二胎政策開放后,很多科室常有3~4名女職工同時懷孕生二胎,導致人力資源不足。建議醫(yī)院應盡量控制住院患者輸液數(shù)量,把慢性病治療重點轉向各種康復鍛煉和各種治療儀上面。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同時,各級醫(yī)院應該加強人力資源的調配,管理者應做好育齡婦女的計劃生育,必要時多增加男護士的比例,緩解人力資源短缺的壓力。②根據(jù)需要增設專職的健康教育崗位,由高級臨床責任護士專職負責組織和策劃。③本研究調查對象以女性居多,年齡集中分布在18~35歲之間(占75.84%),職稱集中分布在初級職稱群體,占67.60%,由此可見,在廣西收治慢性病的相關科室工作人員中,以18~35歲的青年初級職稱群體為主力軍。因此,加強低年資臨床醫(yī)生及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④針對科室規(guī)模小,無法開展集體課堂教育的問題,對策是以床邊一對一教育為主,輔以制作健康教育處方、宣傳手冊、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為患者傳遞各種慢性病的科普知識。
3.2?在健康教育中增加視聽設備并開發(fā)特色教育項目非常必要
在健康教育的形式方面,調查發(fā)現(xiàn)占比從高到低分別是:①個別指導;②文字宣傳;③座談會;④圖片展覽;⑤幻燈片等講解;⑥視聽設備??梢姡壳皬V西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以個別指導、文字、座談會、圖片展覽為主,幻燈片和視聽設備排名在后。筆者認為,幻燈片和視聽設備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應該普及,教育實施者應多應用幻燈片和視聽設備作為工具開展工作。1352人(占81.99%)表示,除了大課堂、小組式、一對一的健康教育,他們還制作小手冊、制作微課、推薦科普知識軟件平臺給患者,在健康教育中應用了互聯(lián)網技術。而297人(占18.01%)表示仍局限于PPT大課堂講授、小組式示范教育、一對一指導等傳統(tǒng)方法,除了廠家提供的小手冊之外,沒有自己制作宣傳小手冊和微課,更沒有推薦過互聯(lián)網平臺給患者。在不開展特色健康教育的原因方面,按占比從高到低的排序分別是:①科室沒有相關設備和工具;②工作忙,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 ③外出學習機會少,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針對以上原因,我們提出了以下3個對策:①調查對象是臨床醫(yī)護人員,工作繁忙,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宣傳小手冊、微課等特色教育。科室可適當增加相關設備和工具,管理者可指派一些高年資的醫(yī)生或護士制作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增加一些多媒體或視頻制作的設備,便于開展工作。②適當增加人力資源,緩解臨床一線醫(yī)生及護士的工作壓力。③派出去,引進來:管理層面應加強特色健康教育的培訓,每年選派人員外出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邀請專家到醫(yī)院講授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④臨床工作者應該加強自身業(yè)務能力的學習,多上網查閱國內外文獻,學習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相比于廣西現(xiàn)況,國內發(fā)達地區(qū)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Wei等人[2],在杭州社區(qū)醫(yī)院建立和實施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新診斷的 2 型糖尿?。═2DM)患者的綜合護理管理模型,對患者進行了干預并跟蹤隨訪6個月,結果顯示干預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和糖尿病知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韓云等人[3]研究,開發(fā)了互聯(lián)網+慢性病管理在線平臺,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和跟蹤隨訪長達1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于大玲等[4]研究結果也表明,利用網絡平臺能幫助出院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盡管國內發(fā)達城市的慢性健康教育模式已基本成熟,農村的健康教育模式仍有待改善,田家利等[5]調查指出,北京市農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不良,醫(yī)護人員應為農村老年慢性病患者開展慢性病自我管理教育項目,探討多元化自我管理模式。相比于國內,國外發(fā)達城市的健康教育模式已成熟,Heald[6]等研究證實了糖尿病專家門診教育對患者的心理、行為、生活質量有較好的促進和改善作用。這些成功的經驗都值得借鑒。
3.3?各級醫(yī)院需加強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
各級醫(yī)院開展健康教育的人群中,進行效果評價的只有697人,占42.27%,而在問到不做效果評價的原因時,我們設置了多選題,根據(jù)結果占比由高到低排序分別是:①缺乏效果評價的意識;②缺乏相關的評價指標;③不會做。針對以上原因,筆者提出了以下3個對策:①相關專業(yè)的管理員應加強培訓,使臨床一線的醫(yī)生及護士人人都意識到,做了健康教育之后,要進行效果評價,再持續(xù)改進。臨床一線的醫(yī)生及護士也要加強自身業(yè)務能力的學習,適應臨床工作的需求。②醫(yī)院應該參考相關指南制訂相應病種的健康教育路徑和效果評價指標,或者直接引進世界公認的量表進行培訓,使得人人都能應用自如,便于開展工作。③調查對象年齡集中分布在18~35歲之間(占75.84%),職稱集中分布在初級職稱群體,占67.60%,以18~35歲的青年初級職稱群體為主。醫(yī)院對這類群體的培訓力度應加強,培訓后應該進行相應的考試考核,檢驗培訓效果,可以選派一些優(yōu)秀的人才外出學習,學成回來后在全院進行學習匯報和培訓內容的傳遞,經過各方面的培訓后再進行考試考核,管理層面上再定期進行督導和抽查,直到人人都掌握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技能。筆者認為可以借鑒馮婭婷等[7]研究中闡述的英國慢性病管理現(xiàn)狀、護士在慢性病管理中承擔的角色及效果,結合我國慢性病管理現(xiàn)狀,建議應加強我國社區(qū)護士人力資源配置,規(guī)范繼續(xù)教育培訓,應用臨床實踐指南,重視護士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以“促進患者行為改變”為立足點,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力爭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方式,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可應用思維導圖、制作視頻、圖片、情景模擬等,并應用WHO量表對患者行為改變、生活質量、心理領域等進行評估,隨訪6個月以上,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經常對患者進行測評,了解患者知識薄弱點和患者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訂教育計劃,再分階段實施,提高效率。在開發(fā)互聯(lián)網教育平臺方面,可借鑒國內的廣西糖尿病信息管理平臺、綜合信息管理平臺[8]、社區(qū)居民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統(tǒng)、基于面向服務的架構(SOA)的妊娠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統(tǒng)[9]、“糖衛(wèi)士”APP[10~12]等。
參?考?文?獻
[1]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病防治中國專家共識[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5):349.
[2]Wei L,Wang J,Li Z.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maha System-based integrat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newly-diagnosed diabetes[J].Prim Care Diabetes,2019,13(2):142-149.
[3]韓云,徐宇紅,葉新華,等.“互聯(lián)網+”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7):789-794.
[4]于大玲 ,王聰 ,劉敏 ,等.微信聯(lián)合 “微糖 ”管理軟件在2型糖尿病病人院外延續(xù)血糖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18):2273-2275.
[5]田家利,賀艷麗,劉宇,等.北京市房山區(qū)農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5):619-624.
[6]Heald AH,Anderson SG,Khan A,et al.Success Rates in a Diabetes Specialist Nurse-Led Education Programme:Re-setting the Glucostat[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17,125(5):297-300.
[7]馮婭婷,陳長英.英國護士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3):381-384.
[8]劉金萍.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醫(yī)科大學,2016.
[9]劉美玲.基于SOA架構的妊娠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
[10]戴霞,麻曉君,陸麗榮,等.“糖衛(wèi)士”APP 應用于糖尿病延續(xù)護理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7):963-967.
[11]李億娟,羅桂情,蒙連新,等.個性化日記本在桂西地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右江醫(yī)學,2017,45(5):556-559.
[12]高倩,徐旭娟,周聰聰,等.“互聯(lián)網+”產褥期護理隨訪系統(tǒng)的構建與實施[J].護理研究,2019,33(2):340-343.
(收稿日期:2019-09-23?修回日期:2019-11-24)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