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強
(阿壩縣科學技術和農業(yè)畜牧水務局,四川阿壩州 624600)
如何在高寒地區(qū)利用高產優(yōu)質牧草燕麥栽培技術已經成為影響當?shù)亟洕l(fā)展的關鍵,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青海部分地區(qū)已經成功建立了飼草料基地,本文以四川省阿壩縣為例,該地區(qū)近年來大力發(fā)展高原現(xiàn)代生態(tài)畜牧業(yè),同時大力培育燕麥品種,這種農作物是重要糧食兼飼草、飼料作物,具有抗旱和耐冷的特點,適宜在高寒牧區(qū)種植。隨著燕麥品種種植技術的成熟,人工草地面積不斷增加,有效遏制天然草場退化,所以種植該農作物具有重要意義。
1.1.1 生物學特性
該品種是一年生禾本本燕麥屬植物,草、籽都有利用價值,該品種高度在125~157cm,生育期為95~100d。青引1號莖葉柔軟,由于其適口性好,成為多種禽畜喜愛的農作物。該品種在青海東部農區(qū)種植已經成功,鮮草產量可達38.4~57t/hm2,籽實產量3.09~4.03t/hm2,具有良好的產能和巨大經濟價值[1]。
1.1.2 栽培技術
在播種地塊的選擇上,要保證其為細碎的團粒結構,地面要盡量平整,通常耕作層深度25~30cm為宜。同時,要選擇土層狀態(tài)表松下實,并且沒有其它雜草的地塊。在阿壩縣的農區(qū),4月上旬和中旬可以和青稞同期播種。
在施肥環(huán)節(jié),可以施加有機肥30~45t/hm2,在基肥的選擇上也可以用磷酸二銨0.15~0.225t/hm2、尿素0.105t/hm2,需要在整地時一同使用,對于種肥主要使用二銨和尿素,在播種深度控制上以3~4cm,之后需要覆土鎮(zhèn)壓。種子播種采用條播的方法,一般行距20~25cm,播量180~195kg/hm2。飼草生產播種也采用條播的方法,一般行距15~20cm,播量225~240kg/hm2。
1.2.1 生物學特性
該品種原產加拿大,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的特點,同時該品種再生力強,并且種子成熟不落粒。草、籽都有利用價值,該品種高度在150~170cm,生育期126~130d。阿壩縣農區(qū)旱地種植鮮草產量27~49.5t/hm2,籽實產量2.7~4.2t/hm2。
1.2.2 栽培技術
該品種播種主要在4月上旬,在海拔較高的山地可以和青稞同期播種,收獲時間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上旬,主要集中在5月份。
在播種環(huán)節(jié),種子在田地播種13~14kg可收獲青草15~16kg,一般播種深度在4~5cm[2]。
在施肥環(huán)節(jié),可以施加種肥磷酸二銨,6~10kg/667m2,播種方法主要以條播和撒播為主。
在種子破土而出到幼苗三葉一心這個階段時,需要進行首次中耕除草,需要在該階段進行淺鋤、細鋤,主要的目的在于滅草松土。進入分蘗期進行2次中耕除草,需要在該階段進行深鋤,主要的目的在于除去大草。使用除草劑也可以達到除草目標,2,4-D丁乳酯和闊葉凈兌水是主要的藥物。
燕麥生長進入拔節(jié)期,在階段的主要管理是為了促葉、壯稈,實現(xiàn)穗大、穗多。為此需要做好施肥工作,可以在雨天田地撒施3~5kg/667m2尿素,如果在無風天用1~1.5kg/667m2尿素配合使用150g磷酸二氫鉀,再與50kg水混合,一般在午后進行,通過該方法噴于葉片可以起到追肥作用。在施肥后葉片壽命會顯著提升,同時根系也會吸收營養(yǎng)保持旺盛活力,穗子可以增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該階段出現(xiàn)大量蚜蟲,需要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蟲害防治,具體說來:在田地使用1~2g/667m2的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與水按照1:5000稀釋,也可以使用5%乳油與水按照1:3000噴霧防治。如果在該階段出現(xiàn)紅葉病和葉斑病等燕麥病害,建議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水按照1:600~800倍對葉面進行藥物噴灑。
燕麥生長進入開花期主要是為了預防葉片脫肥早衰,種植戶要實現(xiàn)穗大、粒多以及增加粒重的目標。為此,需要合理補充營養(yǎng)元素,主要方法是在田地用150g/667m2磷酸二氫鉀與50kg水混合,在午后的無風天對葉面噴灑,通過該方法可以保證燕麥上半部分的吸收功能,有利于實現(xiàn)籽粒形成,達到灌漿飽滿的狀態(tài)。如果在該階段出現(xiàn)燕麥蚜蟲時,以田地計算,使用1~2g/667m2的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稀釋與水按照1:5000倍稀釋,或者使用5%吡蟲啉乳油與水按照1:3000倍對葉面進行藥物噴灑,即可起到消滅蚜蟲的作用[3]。
綜上所述,燕麥這種糧食兼飼草、飼料作物十分適合在青海省種植,目前在高寒地區(qū)種植燕麥已經成為當?shù)卦鍪盏闹匾緩剑ㄟ^對高產優(yōu)質牧草燕麥品種種植技術的推廣,可以進一步發(fā)揮出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價值,在今后需要種植戶做好田間管理,做好對病蟲害的防治,進而實現(xiàn)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