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茹
(河北省秦皇島盧龍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盧龍 066400)
對生病的家畜家禽采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還能夠有效的預防各種疾病,這也是現代針對患病家畜家禽的主要處理措施。而在對家畜家禽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時,要充分遵循獸醫(yī)的醫(yī)囑進行用藥,還要掌握用藥的基本原則,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家畜家禽的治療效果,有效的為家畜家禽去除疾病,從而防止其出現死亡的嚴重后果,避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因為各種藥物對家畜家禽有著不同的作用,養(yǎng)殖者在對家畜家禽用藥時,就要避免使用不當的藥物,反而對家畜家禽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家禽對敵百蟲類藥物十分的敏感,因此針對家禽要避免使用這類藥物;要避免對家畜家禽配合使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鏈霉素,因為這幾種藥物配合使用,將會造成藥物殘留,將會危害到家畜家禽的神經中樞;鹽霉素有著很強的抗球蟲效果,然而這種藥物卻會對馬屬動物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不能將其應用在馬屬動物身上,只可以用于家禽、牛類、豬類等動物。
養(yǎng)殖戶要堅決禁止使用過期藥物、淘汰藥物、禁用藥物以及變質藥物等不合格藥物,因為這種藥物不僅不利于救治家畜家禽,還會產生嚴重的反效果,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同時,國家也明確規(guī)定了21種禁止應用于家畜家禽的藥物,養(yǎng)殖戶要積極的閱讀禁用藥物的清單,避免使用清單上的藥物[1]。
由于有些養(yǎng)殖的家畜家禽是用于食用,所以養(yǎng)殖戶選擇藥物時,就要避免造成藥物殘留,防止給人體造成危害。例如,抗生素類藥物是一種家畜家禽的常用藥,然而由于這類藥物的代謝很慢,在對家畜家禽用藥后,就必然會產生殘留問題,而人一旦食用了含有殘留的動物制品,就必然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要根據動物藥物的休藥期對家畜家禽用藥,切實的避免對消費者造成安全隱患。
在對患病的家畜家禽使用藥物時,要根據獸醫(yī)的診斷進行對癥用藥,還要結合獸醫(yī)推薦使用相應的藥物,不能圖便宜使用不符合的藥物或者是認準各種“好藥”,要根據家畜家禽的病情,科學合理的選擇相應的藥物。并且,藥物的劑量對治療效果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劑量過小,那就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而如果劑量過大,不僅會浪費藥物,還會對家畜家禽造成二次傷害。例如,過量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就會導致家畜家禽的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極大的提升防控工作的難度。同時,對藥物的使用劑量也要進行適量的加減,通常情況下,對患病的家畜家禽第一次用藥時,可以將藥量加倍,而第二次用藥則就要進行適量的減少或者根據醫(yī)囑用藥,在家畜家禽的癥狀減輕后,還需要繼續(xù)用藥,直到癥狀完全消失后,還要再次減少藥量,鞏固上1~2d,可以更好的保證療效。
通常情況下,在家畜家禽出現發(fā)病癥狀后,越快用藥治療的效果也就越好,尤其是針對微生物感染類型的疾病,更快用藥就可以是家畜家禽更快的恢復,能夠有效的對其進行控制。然而,有些疾病則不宜過早用藥。例如,由于細菌性痢疾導致家畜出現的腹瀉問題,就不能夠過早給藥止瀉,這是由于細菌性痢疾可以通過排便排除,如果過早止瀉,就會造成患畜體內的殘留細菌大量繁殖,這就會極大的影響治療效果[2]。
對不同的動物疾病,有著不同的給藥方式。而養(yǎng)殖戶在選擇家畜家禽的給藥方式時,就要全面的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從而對動物選擇合理的給藥方式。例如,針對全身感染,可以選擇注射給藥的方式;針對腸道感染,則可以選擇通過口服的方式給藥[3]。
正常情況下對家畜家禽使用的藥物都能夠有效的轉化,并將其中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然而,有時會有少量的藥物不能被完全轉化,從而導致殘留問題的出現,這些藥物就會在家畜家禽的體內殘留。這就需要養(yǎng)殖戶根據藥物使用的實際情況,嚴格的實行休藥期,從而有效的解決殘留問題。
養(yǎng)殖戶在對家畜家禽使用藥物時,要避免盲目的投喂藥物,尤其是要防止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對家畜家禽進行用藥。而且,一旦家畜家禽出現任何疾病癥狀,都要到正規(guī)的獸醫(yī)門診進行診治,不能夠輕信經驗之談,才能夠防止造成經濟損失。并且,要根據獸醫(yī)的要求,對家畜家禽用藥,不能隨意的更改藥量,在肌肉注射時,不能重復使用注射器,還要對注射的部分進行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過程中要避免出現“見好就收”的問題,要根據獸醫(yī)的醫(yī)囑進行徹底治療,才能夠真正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