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梅 李玉卡
(石家莊市畜產品質量監(jiān)測中心,河北石家莊 050041)
瓣胃阻塞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喂養(yǎng)牲畜的飼料之中含有大量纖維,如秸稈、花生藤等,這些物質在胃中難以被消化,在長期滯留下,物質內部水分被吸收,導致物質變得過分干燥,最終形成阻塞。該類飼料缺乏刺激性,在長期喂養(yǎng)上,瓣胃的興奮度逐步降低,影響其收縮能力,導致瓣胃阻塞情況的出現(xiàn)。
牛瓣胃具備特殊的功能,在瓣胃如蠕動過程之中,要比網胃等緩慢很多,但瓣胃壓力和摩擦力要比網胃強出很多。網胃在向瓣胃輸送食物時,首先需要進行收縮,此時的網瓣孔保持開放狀態(tài),與此同時,瓣胃也開始實現(xiàn)擴張,吸引力得到提升,確保食物可以順利進入瓣胃管腔之中。之后網瓣孔開始走向關閉狀態(tài),瓣胃收縮極為明顯,緊接著,瓣胃體積開始變大,確保食物可以從瓣胃管進入到瓣胃體葉片之中。當食物在葉片之間磨碎之后,其中水分也會逐漸被吸收,其中一部分食物在瓣胃運動下送往真胃。在食物運送過程中,除了和瓣胃蠕動強弱相關之外,還會與真胃落賬以及食物的適當排空息息相關。如果瓣胃運動出現(xiàn)降低,食物在瓣胃之中停留時間也就越久,而后續(xù)食物還在不斷運送當中,在沉積下變得越來越硬,長此以往,瓣胃體積越來越大,最終形成了瓣胃阻塞。
在患病之初,牛的口色開始變紅,眼結膜充血嚴重,食欲降低,如果是哺乳期的牛,乳量開始呈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到了發(fā)病后期,牛的眼結膜開始極度充血,鼻鏡龜裂明顯,體溫高度也明顯上升,呼吸和脈搏也進一步增大。如果整個瓣胃小葉出現(xiàn)發(fā)炎和壞死情況,牛的體溫會達到40℃以上,脈搏次數(shù)也會突破100次/min。
瘤胃蠕動能力降低,在發(fā)病初期,病體會出現(xiàn)輕度積食等情況,在診斷過程中,人們可以用手觸摸牛的尾部,硬度十分明顯,但不久之后,瘤胃開始變得松散,這主要是由于瘤胃上部含有少量空氣所導致。站在排泄角度來說,初期排糞很干,到了后期,排泄量開始降低,呈現(xiàn)出明顯的盤珠形態(tài),而且還會出現(xiàn)串狀,顏色以深褐色為主,在表面含有少量粘液,其尿液以鮮黃色為主。
在瓣胃蠕動研究上,可以借助于聽診器進行,最終得到的結果是蠕動力越來越低,最終消失。如果對瓣胃阻塞點進行觸診,當瓣胃阻塞體積增大之后,肋間肩關節(jié)上端病癥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大,嚴重時可能后轉移到13肋工前后,甚至還會出現(xiàn)疼痛等情況。在觸診第一點時,主要集中在最后肋骨弓以及肩端屬水平線相交位置。檢查人員可以從牛的右腹側開始檢查,左手置于牛的髖關節(jié)位置,右手五指開始并攏,手掌向內側壓迫,對準側前肢肘頭,在用力按壓之后,可以清楚的感覺瓣胃阻塞體情況。在反復操作之后,均可以得到具體情況和結果,部分病體還會感受到明顯疼痛。其次,在第二觸診點檢查上,主要檢測位置集中在據劍狀軟骨10cm處。該位置的皮膚松軟特點明顯,當出現(xiàn)瓣胃阻塞時,由于阻塞體下沉過于明顯,觸診皮膚可以對硬阻塞下體進行感知,在反復觸摸過程中,感知均比較清晰,如果稍作用力,病牛會由于疼痛出現(xiàn)強烈反應。
在治療原則確定上,主要是為了對牛的瓣胃蠕動能力進行提升,確保瓣胃內容物順利向后排送。如果病牛的癥狀較輕,可以通過藥物提升胃腸蠕動能力。例如硫酸鈉或者是硫酸鎂等等,這些藥物的用量主要集中在300~600g范圍內,之后在配合石蠟油(容量為1000~2000ml),在加水之后內服。除了藥物內服之外,為了確保病牛的治療效果,工作人員還可以對其靜脈進行生理鹽水注射操作,注射量大約為1000~2000ml,想要提升治療效果,還可以對安鈉咖注射液進行應用,規(guī)格為10%,注射量為20ml,呈現(xiàn)出的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如果是對病癥較嚴重的病牛進行注射,可以選擇10%的硫酸鈉,或者是硫酸鎂溶液,容量為3000到5000ml,并在其中加入液體石蠟油,含量為500到800ml。在注射部位選擇上,主要以第九肋間為最佳。對于針頭的選擇,最好是選擇長針頭,注射方式為由外向內,保證針頭可以向下進深4到6cm,當注射人員感受到沉重感之后,說明恰好進入到病牛的瓣胃之中,隨后在進深3到4cm后方可進行推針。接下來,工作人員可通過吸針操作,對吸出來的液體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了飼草纖維,顏色呈現(xiàn)出稍黃情況,則證明入瓣胃操作沒有出現(xiàn)失誤狀態(tài),可繼續(xù)進行藥液注射操作。如果與上述情況不符,需停止繼續(xù)注射藥液。
綜上所述,瓣胃阻塞在牛疾病之中極為常見,各個養(yǎng)殖人員需要對其提高重視程度。在藥物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無效狀態(tài),可利用手術將真胃切開,讓阻塞在瓣胃中的內容物變得更軟,方便排泄。在經過水的沖洗之后,工作人員可以用手模取內容物,使其隨著水流排除體外,沖洗溶液以碳酸氫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