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大學期間接觸過手工皮具課程,從此對皮具制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后來又通過閱讀書籍與手工皮具匠人學習制作過程,慢慢發(fā)現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事情,由興趣愛好轉型到研究學習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過程。在制作過程中拋卻喧鬧的社會氛圍,靜下心來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手工制品會讓你有一種幸福感和歸屬感,自己動手做的皮具有一種情懷在里面。在研究生期間筆者利用課余時間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星·作”手作皮具DIY工作室,想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分享給感興趣的人,現在好多年輕人沉迷于手機和網絡,筆者想通過手工制作宣傳推廣告訴大家,在這座喧鬧的城市可以走出手機的世界,來感受手工制作的溫度。所以本論文研究主題就是手工皮具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
關鍵詞:手工皮具 制作體驗 染色 色彩搭配創(chuàng)新設計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產品都能夠實現工廠批量生產,而手工制品反而顯得彌足珍貴。越來越多的人向往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變得簡約,并且注重質量。
手工匠人們對每一個細節(jié)的把握都追求精益求精。每一個手工匠人必是一個擁有萬千工具的收藏家。他們的工作室就像一個古老的工具博物館,里面的每一種工具都寄托了對內心技藝的無限苛求和對世俗熱忱的情懷。
手工匠人大部分會開一家小店,不為大眾所知,他們的產品卻深受大家喜愛。簡潔是所有手工皮具的特征。這種皮料是以植物鞣劑為主鞣制而成的,不含對人體有危害的物質,可與皮膚直接接觸。植鞣皮具不能沾水,每月一次貂油養(yǎng)護。天然植鞣皮具則是手工皮具的經典,古樸,自然,深受“養(yǎng)?!闭咔嗖A。隨著人們對皮具的精心養(yǎng)護,它的顏色會越來越飽滿,皮面更有光澤,顏色會隨時間的推移慢慢變深,油脂溢出并在皮具表面形成一層包漿(同盤玩的手串會掛瓷包漿是一個道理),成為專屬自己的皮具,有你的味道、有你的故事。手工皮具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手磨封邊。所謂手磨封邊就是用木棍純手工不斷地磨擦皮邊,通過打磨使得皮料內部蘊含的油脂析出。而工廠化批量生產大多使用油邊,容易脫掉。郵差包也是手工包的經典之作,手工給人一種復古的感覺,而經典款式郵差包正好符合這一風格。進口植鞣牛皮,搭配黃銅配件,純手工制作,工藝精湛。很多時候我們在人生中追求的就是一份長久、穩(wěn)固、日系輕復古系列、原創(chuàng)植鞣牛皮手拎水桶包,日式簡約個性設計,精致手工制作,進口優(yōu)質環(huán)保植鞣牛皮,還原更天然的牛皮質感。手工皮具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加入一些使用者自己的元素,例如定制名字圖案支持刻字,不用擔心撞包。經久耐用是人們選擇手工皮具的初衷,使用過的手工皮具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味道。一件皮具用五年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手工的包包,最特別之處在于牛皮本身的天然肌理,以及非常復古自然的色調。植鞣牛皮有如實木、棉麻一般,代表著自然親膚的天然材質。對于習慣使用軟皮的人,剛開始可能覺得有些硬氣,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內里的油脂會慢慢滲出表面,皮質因此會變得愈加自然、柔軟、有光澤。手工的東西就是這樣,既需要時間去見證,也見證了時間的美感。
近幾年來,國內的手工皮具行業(yè)有了迅猛的發(fā)展。手工皮具配套工具及設備日漸完善,那什么是手工皮具呢?有人說,手工皮具就是全手工操作,有機械參與的就不是手工皮具。還有些人定義得更寬容一些,認為可以允許使用一些鏟皮機、削邊機、燙邊機等類似設備,但是縫制過程就必須保證血統(tǒng)的純正,必須手工操作。以上觀點筆者認為似是而非,這樣定義手工的概念是對手工皮具的一種曲解。
每一件手工皮具的誕生,要么是為了迎合顧客的客制化要求,要么是為了滿足設計師創(chuàng)作的愿望。但無論如何,手工皮具存在的基礎是個性化,是與眾不同。而制作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工具以及工藝,則只是實現這一個性化要求的手段而已。也就是說,目的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多樣。
無論你是像筆者這樣以全手工為主的獨立制作人,還是手工、機械并重的皮具工作室,都希望大家能明確手工皮具的概念,盡快確立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這對于行業(yè)內的從業(yè)者而言,既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設備投入,也有利于各自產品風格的形成。而放眼整個手工皮具圈,這是有序健康發(fā)展的伊始,其意義不言而喻。
至此,筆者覺得已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只要是不以批量生產為目的,以個性化要求為前提,以提高產品細節(jié)及其工藝水準為宗旨的,一切機械化嘗試都是符合手工皮具存在意義的?!备唵蔚卣f,“手工皮具,就是為實現最佳效果及個性化需求,不惜使用一切可能的工具及手段的客制化皮具?!币簿褪钦f,雖有“手工”二字赫然在其名中,卻已不能,更不該以“手工”的名義將其束縛。
(作者簡介:陳星宇,女,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研究生在讀, 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