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以《末代皇帝》《巴黎最后的探戈》《偷香》等影片而著稱的意大利電影大師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因癌癥去世,享年77歲。貝托魯奇1987年執(zhí)導的傳記片《末代皇帝》,是第一部正式進入中國紫禁城拍攝的電影。影片包攬了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全部九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shù)指"/>
人物時事速遞 >>
2018年11月26日,以《末代皇帝》《巴黎最后的探戈》《偷香》等影片而著稱的意大利電影大師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因癌癥去世,享年77歲。貝托魯奇1987年執(zhí)導的傳記片《末代皇帝》,是第一部正式進入中國紫禁城拍攝的電影。影片包攬了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全部九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shù)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配樂、最佳混音,貝托魯奇也成為唯一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意大利人。2011年第64屆戛納電影節(jié)上,貝托魯奇獲頒榮譽金棕櫚——終身成就獎。威尼斯電影節(jié)組織方對他的逝世發(fā)表聲明說:“他將被銘記為意大利和世界電影界最偉大的電影人之一。”
【適用話題】開創(chuàng)者 價值 才華 敬業(yè)
人物素描1 第一位在故宮拍電影的外國導演
1986年8月16日,貝托魯奇帶著他的“多國部隊”在北京開始拍攝這部使他“最花功夫”的影片,劇組有150名中國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國人,還有30名翻譯。貝托魯奇起初以為宏偉的皇宮跟制片廠搭的場景差不多,但當他在真實外景地看到2500名中國軍人(臨時演員)時,他甚至嚇得躲進了拖車里。
當《末代皇帝》獲得最佳導演獎,貝托魯奇激動地說:“我要感謝中國人和中國,還感謝尊龍、陳沖以及許多在攝影機前后無名的中國人。我應該向他們致以中國式的叩頭。這是我生命中最激動的時刻。”
人物素描2 得到國內(nèi)觀眾的認可
《末代皇帝》在1987年上映后,男女主角如尊龍、陳沖、鄔君梅等人一夜爆紅。陳沖曾回憶貝托魯奇,稱贊他的導演技巧:“他望著你的眼光讓你把你的最好、最美的一切給他。他在喊停的時候那一聲‘Bellissima!總是給我莫大的幸福感,因為我知道他有高貴的審美觀。”作為一個外國導演,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獲得了國內(nèi)觀眾的認可,大多數(shù)觀眾肯定了貝托魯奇將溥儀作為個體人物來刻畫和描寫——“它最可貴的不是那些對比強烈的色彩和鏡頭,而是他的態(tài)度。他沒有評判,只是把故事默默地擺在那里”。
【媒體點評】@國家人文歷史:這部電影無疑為中國觀眾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影片結(jié)局也顯得十分意味深長——溥儀買了一張故宮門票,在黃昏的余暉中,他偷偷溜到自己曾經(jīng)的“龍椅”旁,拿出了登基那天藏的蟈蟈罐子。蟈蟈慢慢爬了出去……西方視角的電影中,最后卻是東方式留白的余韻悠長。貝托魯奇,一個意大利導演,拍了一個很中國的故事,已是十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