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皮
現在是一個幾乎人人都在談人工智能的時代,它似乎離我們很近,因為它是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但又似乎離我們很遠,因為它太高科技范兒了。但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及各行各業(yè)。
有人從中看到了“干億的未來”,Facebook、微軟等互聯網巨頭不惜重金收購人工智能公司,發(fā)展人工智能實驗室;也有人擔心自己所處的行業(yè)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預言更多隱患。
上課第一天老師就告訴我們,人工智能可以說是一門高尖端學科,屬于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涉及數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計算機科學、哲學和認知科學等。研究范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模式識別、智能搜索等。應用領域包括機器翻譯、語言和圖像理解、自動程序設計等。
雖然課程范圍看著復雜,但簡單歸納一下,就是本科期間要學習計算機專業(yè)和自動化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以及核心課程,另外還有專業(yè)課程,例如人工智能、知識工程、自然語言處理、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生物特征識別、智能控制等等。
大一、大二主要是進行通識教育,比如高數,線代等。因為想要學好這個專業(yè),你今后會和各種數據模型以及算法打交道,如果缺乏數學基礎的話,學起來其實還是挺吃力的。
所以,我們都笑稱,高數是一棵高樹,很多人就掛在了上面。但是只要努力,就能爬上那棵高樹,憑借它的高度,看到更遠的風景。
你還需要重視的一門學科就是英語,因為學習這個專業(yè)需要經常查閱國外的文獻資料,所以你的英語水平也必須過關,最好是多學習專業(yè)英語,這樣對于你學習有關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知識非常有幫助,知識面會更寬更廣。
到了學習專業(yè)課程的階段,我們常常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在拍攝科幻大片。
比如腦與認知的課程,會講到腦一機接口技術,很像之前熱映的《阿麗塔:戰(zhàn)斗天使》中描述的那樣:一個人機融合極為普遍的未來世界。各種各樣的半機械人,都基于該項技術而得以實現。
事實上,腦——機接口技術早已不屬于純科幻,現實生活中已有了不少應用,雖然和電影中描繪的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該技術的興起必將再次催生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為人類催生更多的便利與福祉。
例如,殘障患者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控制機械臂的運動,能成功完成一些正常人的活動,如拿起水杯喝水;中風患者在失去肢體控制能力后,可通過腦一機接口技術對大腦運動皮層進行訓l練,幫助康復等。
還有一門課程是生物特征識別,會教你如何進行步態(tài)識別,即用攝像頭拍攝一個人行走的視頻,再用計算機分析出特定模式,就是一個人的步態(tài)模型了。美國大片里就有這個情節(jié),主角假扮敵人潛入敵軍內部,指紋檢測之類的安全措施都蒙混過去了,卻被步態(tài)識別給揪出來了。
目前,人工智能方向的畢業(yè)生就業(yè)前景尚算不錯,很多學生從大三開始就有去阿里、騰訊還有字節(jié)跳動等公司實習的機會,如果你想在這個領域學得更精進,最好選擇考研或者出國深造。
人工智能正以我們意想不到的速度蔓延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農業(yè)、制造業(yè)、醫(yī)療、交通都有它的身影?;蛟S不久的將來,它會像電腦、手機、互聯網一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未來,這一次科技革命或將被載入史冊。難道,你不想成為這次科技革命的一份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