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劉 萍 李 聰 申燁華 張應龍
(西安市糧油質(zhì)量檢驗中心1,西安 710003)(陜西省糧油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2,西安 710016)(西北大學合成與天然功能分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新藥研究所3,西安 710069)(神木縣生態(tài)保護建設協(xié)會4,神木 719300)
長柄扁桃(AmygdaluspedunculatusPall.)是薔薇科扁桃屬(Amygdalus)落葉灌木,又名野櫻桃、柄扁桃、毛櫻桃[1],廣泛分布于東北、陜西北部及內(nèi)蒙古等地。該樹種耐寒耐旱、根系發(fā)達、生存期長,具有極強的沙漠生存能力和固沙作用,種仁含油量豐富(45%~52%)[2],并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3],樹葉中含有殺蟲活性物質(zhì)[4],是治理北方荒漠地區(qū)和發(fā)展木本油料基地的優(yōu)良樹種。長柄扁桃油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Na、Ca、K、Mg、Zn等微量元素,檢出多酚、黃酮和角鯊烯等生物活性成分[5]。為了綜合開發(fā)利用長柄扁桃,本實驗對內(nèi)蒙古產(chǎn)野生植物長柄扁桃種仁壓榨油理化特性、脂肪酸組成、衛(wèi)生指標及急性毒性實驗進行了研究,并與其他常見植物油進行了比較,為將長柄扁桃油開發(fā)為新型高品質(zhì)食用植物油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同時也為治理沙區(qū)、將其建成食用油基地提供參考。
內(nèi)蒙古產(chǎn)長柄扁桃種仁,由陜西省神木縣生態(tài)保護建設協(xié)會提供,經(jīng)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級工程師李智選鑒定。成分分析結(jié)果為水分4.5%,灰分1.7%,可溶性還原糖6.45%,可溶性總糖8.62%,粗蛋白25.2%,粗脂肪54.1%。
毒理實驗動物:清潔級,健康昆明小鼠,由第四軍醫(y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基爾特克1030全自動蛋白質(zhì)測定儀,Angilent 6890/5973氣相色譜-質(zhì)譜儀,P23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AFS-820雙道原子熒光光度計,101A-3型干燥箱,DZKW-4型電子恒溫水浴鍋,KQ-250B型超聲波清洗器,RE-5285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1.2.1 長柄扁桃油的制備
取精選種仁18 kg,60 ℃條件下烘烤1 h脫去種皮。加入3%的麩皮,用液壓榨油機進行提油,第一次壓力為35 MPa,時間為2 h;第二次壓力為40 MPa,時間為5 h。壓榨油經(jīng)過濾即得長柄扁桃油8.0 kg,出油率為44.4%,充氮氣、室溫密封保存。
1.2.2 長柄扁桃油理化指標的測定
折光指數(shù)的測定,參照GB/T 5527—2010;比重,參照GB 5526—1985;酸價,參照GB 5009.229—2016;碘值,參照GB/T 5532—2008;過氧化值,參照GB 5009.227—2016;皂化值,參照GB/T 5534—2008。
1.2.3 長柄扁桃油脂肪酸含量的測定
長柄扁桃油脂肪酸含量的測定,參照GB 5009.168—2016。
1.2.4 長柄扁桃油維生素E含量的測定
長柄扁桃油維生素E含量的測定,參照GB 5009.82—2016。
1.2.5 長柄扁桃油衛(wèi)生指標的測定
總砷的測定,參照GB 5009.11—2014;鉛,參照GB 5009.12—2017;苯并(a)芘,參照GB 5009.27—2016;黃曲霉毒素B1,參照GB 5009.22—2016。
1.2.6 長柄扁桃油急性毒性實驗
急性毒性試驗按照Horn法[6]進行,實驗小鼠按雌雄分成4組飼養(yǎng),共8組,每組5只,適應性喂養(yǎng)3 d,試驗前禁食12 h,不禁水,移取長柄扁桃油直接灌胃,灌胃最大劑量為21.5 g/kg。實驗后連續(xù)觀察14 d,初步評價其安全性。
色澤、酸價、過氧化值等是評價油脂品質(zhì)好壞的重要指標。長柄扁桃油與部分植物油理化指標比較見表1。由表1可見,長柄扁桃油各項理化指標與《長柄扁桃油》LS/T 5532—2017一致,與核桃油、葵花籽油等常見植物油相似,其酸值低于允許量(4.0 mgKOH/g),過氧化值遠小于允許量(156.25 mmol/kg),符合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 2716—2005)。
通過GC-MS分析,鑒定并確認了8種主要脂肪酸,總離子流圖如圖1所示。用面積歸一化法測定了其相對含量,并與其他植物油脂肪酸的組成及含量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見,內(nèi)蒙古產(chǎn)長柄扁桃種仁壓榨油含有8種脂肪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含量與《長柄扁桃油》LS/T 5532—2017一致,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到脂肪酸總量的94.61%,明顯高于核桃油、花生油等常規(guī)保健油。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降低血脂、血漿纖維蛋白質(zhì)的含量及血液黏度,從而改變血液流動性,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9]。長柄扁桃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總量為67.6%,被稱為安全脂肪酸的油酸含量為66.1%,低于茶油,高于其他植物油。單不飽和脂肪酸易于被人體吸收,不易氧化沉積在人體心血管壁上,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血管疾病、癌癥的發(fā)生[10]。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總量為27.0%,雖高于棕櫚油及茶油,但略低于菜籽油、花生油,明顯低于玉米油及核桃油。亞油酸屬于多烯類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內(nèi)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一種脂肪酸,它通過EPA途徑可以生成γ-亞麻酸,并最終生成前列腺素,從而參與調(diào)節(jié)人體的各種基本生理過程。亞油酸在腦的信息傳遞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使腦細胞活化,對腦功能發(fā)揮起到重要作用,它還能阻止腦血栓的形成,對人體血脂代謝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起到預防腦血栓和腦溢血,防止皮膚細胞代謝紊亂和皮膚干燥成鱗屑肥厚等病變[11]。植物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也非常重要,長柄扁桃油中二者比例接近2∶1,文獻報道植物油中較高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較低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有利于植物油的穩(wěn)定性[12-13]。長柄扁桃油中,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三者的比例與被稱作“液體黃金”的橄欖油相近,是一種脂肪酸配比理想的植物油源。
表1 長柄扁桃油與部分植物油[7-8]理化指標比較
表2 長柄扁桃油與其他植物油[14]脂肪酸組成比較/%
圖1 長柄扁桃油脂肪酸甲酯的總離子流圖
V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廣泛存在于植物油中,具有保護機體組織結(jié)構(gòu)完整性、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能,是人類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15]。長柄扁桃油與部分植物油VE含量比較見表3。由表3可見,長柄扁桃油VE總量為527.5 mg/kg,分別為市場上暢銷的棕櫚油、花生油及橄欖油的13.8、5.1、3.1倍,說明長柄扁桃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長柄扁桃油中低活性的δ-VE含量為60.1 mg/kg,明顯高于核桃油、花生油等植物油。(β+γ)-VE含量僅低于棉籽油,均高于其他植物油。高活性的α-VE含量高達63.4 mg/kg,高于核桃油、花生油及棕櫚油,低于葵花籽油及棉籽油。目前天然α-VE作為高級營養(yǎng)滋補成分之一[16],在醫(yī)療保健、食品等行業(yè)備受關注。因此長柄扁桃油除可開發(fā)為高品質(zhì)食用油外,還可作為提取、濃縮天然α-VE良好的原料之一,同樣具有極大的開發(fā)與利用價值。
表3 長柄扁桃油與部分植物油[17]VE含量的比較/mg/kg
砷及鉛是食品中常見的有害元素,已被列為食品衛(wèi)生檢驗中重點監(jiān)督的指標[18-19]。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侵染油料、糧食或其他食品產(chǎn)生的毒性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總稱,對動物有強烈的致突變、致畸及致癌作用[20]。長柄扁桃油部分衛(wèi)生指標見表4。由表4可見,壓榨長柄扁桃油總砷、鉛及黃曲霉毒素B1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食品安全要求。
表4 長柄扁桃油部分衛(wèi)生指標
給藥觀察期間,壓榨長柄扁桃油各劑量組均無動物死亡;高劑量組(21.5 g/kg)雌性小鼠灌胃后表現(xiàn)為活動減少、毛發(fā)豎立,3 h后恢復正常。長柄扁桃油經(jīng)灌胃給藥測出其LD50﹥21.5 g/kg,根據(jù)急性毒性劑量分級標準的規(guī)定,可判定其屬無毒級。
壓榨長柄扁桃油理化特性良好,其酸值、過氧化值均符合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不飽和脂肪酸總量為94.61%,且脂肪酸配比理想。油脂富含維生素E,其中高活性α-VE含量為63.4 mg/kg,分別為花生油、棕櫚油的5.1及13.8倍??偵?、鉛及黃曲霉毒素B1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食品安全要求。經(jīng)急性毒性實驗,初步判定冷榨長柄扁桃油為無毒級,后續(xù)有待采用毒理學的方法對長柄扁桃油的食用安全性進行綜合評價,包括小鼠微核實驗、Ames實驗、小鼠精子畸形實驗、致畸實驗、90 d喂養(yǎng)實驗等。長柄扁桃油有望開發(fā)為高品質(zhì)新型食用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