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升華
(福建興宏宇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我國國民經(jīng)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國家政府部門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更加關注。而市政道路工程作為城市基礎建設之一,應提高施工的整體質量,這就需要合理使用施工技術、施工設備、施工材料,并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從而滿足工程建設的相關標準,從多個方面出發(fā)進行質量控制,進而推動建筑事業(yè)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
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強度,以此在外力作用下,不會發(fā)生變形的情況。保證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能,能夠承受行駛車輛荷載力,然后結合地理條件、地形因素,做好相關的保護工作,從而確保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
路基穩(wěn)定性情況,會受到水溫變化而改變,路基在地面腎功能的水、地下水相互作用下,容易產(chǎn)路面強度降低的現(xiàn)象[1]。在東北冬季時,路基會隨著溫度變化,發(fā)生周期性凍融的情況,使得路基的堅硬度下降。如此一來,則應做好溫度處理工作,如果為氣候較低的條件下,則需保證路基的強度、硬度。
市政道路建設項目質量控制,為物質質量控制、施工、質量控制、產(chǎn)出物質質量控制的過程。施工工期、技術、氣候、地理環(huán)境等,均會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路基施工時,受到施工方式因素所威脅,無法保證路基壓實施工達到具體標準,這時路面發(fā)生病害的概率增加[2]。因此,需要進行反復試驗,以便為路基壓實施工提供針對性指導,提高路基壓實施工的效率。路基施工的過程,對于縱橫坡度也需要實行檢驗,從而確保土層、壓實度為均勻的狀態(tài),滿足路基壓實的相關標準。
2.1 合理選擇施工方法、壓實機械設備
施工主要形式包括:機械化、綜合機械化,使用配套機械,可保證主機、輔機為協(xié)調的狀態(tài)[2]。這時,能降低工作強度、施工進度,并提高整體施工質量、生產(chǎn)效率,嚴格控制工程的造價,維護建設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所以,需要保證使用的機械設備滿足相關標準,從而提高路基的強度。
填充土厚度應控制在<30cm,通過分層鋪筑施工方式碾壓即可。夯實路基時,通過霞犁壓實的方式,對土層進行壓實處理。一般來講,同類圖壓實時使用輕型壓實設備,可確保壓實度的密度。如果需要應用羊角碾噸位重型壓實機械設備,壓實度較大。不足:使用羊角碾會降低土的含水量。
2.2 按順序進行施工
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盲溝、擋土墻、路基施工可在同期進行,以此避免發(fā)生路基填筑后再次開挖。使用建筑構造物體,對于施工的進度影響較大,工作人員應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如:路基基層處理跟蹤、填料選擇工作、路堤開挖、路基壓實工作等。
2.3 提高填充土的含水量
為促使填土密度的質量達標,建議在土含水量最佳時機碾壓,施工的過程對填充土含水量進行檢測。如果含水率過大,可通過松土、晾曬方法予以處理,以此降低含水量[4]。同時,可在填充土中添加適量同類型干土,合理調節(jié)填充土濕度。如果含水量較少,應予以土層分層灑水、連續(xù)施工的方式處理,進而避免施工期間填充土受到暴曬、雨淋因素的影響,保證填充土含水量的穩(wěn)定性。
2.4 技術交底方法
技術交底形式較多,如: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會議形式、樣板形式等。技術交底,有助于確保路基施工的整體質量。所以,工程施工前需經(jīng)項目技術管理人員對項目施工實行管理,予以分包人書面技術交底,妥善保管技術交底相關的資料。工程項目施工前,認真落實技術交底工作,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施工前教育工作。
2.5 保證路基強度、做好施工質量管理工作
路基施工過程,能明確壓實度情況、路基各層密實情況。故此,需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旨在達到壓實度、彎沉值的要求。
施工期間遵循相關標準,進行項目組織、安排、現(xiàn)場準備、技術準備等方面的工作。而工作人員應遵循工程具體標準施工,按照地下——地上的原則施工,保證施工的質量。
2.6 測量和計量質量控制措施
測量工作,能確保工程與合理范圍中定位坐標,發(fā)展方向和設計保持統(tǒng)一。路基壓實施工階段,合理設置測量控制線非常必要,并需對測量控制線進行有效保護,不可隨意移動[5]。施工時,做好施工測量復核方面的工作,然后及時將復核結果送至監(jiān)理工程師,監(jiān)理工程師再次復檢,如果未見異常情況方可投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計量控制,屬于路基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部分、路基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核心。而道路路基施工時,計量工作涉及施工測量、建立計量、項目測試、產(chǎn)品試驗等。為提高計量數(shù)據(jù)的可信度,建議構建計量管理部門、計量控制器具,合理使用并發(fā)揮計量器具的最大作用。此外,定期需予以相關計量器具維修、保養(yǎng)。
2.7 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
路基壓實施工中,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內容包括:施工測量、路基土方施工、合理安排機械作業(yè)。這就需要在測量工作前,做好施工圖紙的閱讀工作,在進行測量工作后,認真核對施工圖紙的內容,分析有無不同部分,在第一時間做好修正方面的工作。然后,為達到施工的要求,中線復測階段,需要對樁標高、臨時水準機電標高實行復測[6]。實際測量的過程,需要確保誤差在最小的范圍、縱橫斷面定位的準確性,路基施工滿足設計標準。在施工時加強對地下管道線路的保護,以便維護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現(xiàn)場應實行填方路基,避免進行挖方路基。填充路基期間,先進行分層澆筑,待達到上一層壓實標準后,即可進行下一層的填壓操作。施壓前對含水率進行測量,確保檢測土方含水率合格后實行碾壓操作,避免浪費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力資源。與此同時,應提高干密度的可信度,不同土質分區(qū)測量方法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可通過相同干密度方式,對土質壓實度情況予以評價。碾壓按照靜——振的方式處理,秉持輕——重、慢——快的原則操作。碾壓的過程,保證土方為平整的狀態(tài),向路中線——路外側擴展,從而形成橫坡,松鋪的厚度需結合土質類別設置,將松鋪厚度設置為10cm 左右。而機械作業(yè)應根據(jù)施工環(huán)境地形、地貌、土方調配等實行合理的安排。
市政道路路基壓實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道路使用的時間。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方面需予以重視,明確施工中的要求,按施工設計圖紙施工。不同地形地貌的條件下,路基施工措施有一定的差異,需結合具體地形、地貌、氣候等情況,實行工程項目作業(yè)安排工作,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壓實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