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長新
(210882198806102131)
隨著國內(nèi)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鋁型材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對型材生產(chǎn)的成本控制及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工業(yè)鋁型材應用的快速增長,致使投入大量人力進行生產(chǎn)操作,從而浪費人力資源,增長生產(chǎn)成本。自動化的引進正好適合時代發(fā)展,解放人力,提高生產(chǎn)效率等方面,加速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下擠壓機后處理設備上的自動化應用。
擠壓后部設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淬火、牽引機、冷床、拉直機以及成品鋸。
淬火裝置主要起到冷卻效果,有三個模式:風冷、水冷、霧冷。
淬火風機一般分上下左右四個風箱,由變頻器控制,觸摸屏做設定(按頻率50HZ 對應100%)和調(diào)節(jié)按鈕(加減1%,方便工人微量調(diào)節(jié))
水冷分補水泵、供水泵和排水泵。補水泵是將冷卻塔中的水輸送到淬火地下的冷水池蓄水,由冷水池的液位控制,高液位停止補水,低液位自動補水;供水泵是需要水冷時啟動,只要啟動水冷模式,就保證供水泵啟動運行,擠出型材需要冷卻時正常噴水,不需要冷卻時關閉水閥;排水泵是將冷卻后的熱水池中的水輸送到冷卻塔,高位啟動低位停止。液位采用電極探針式、超聲波式或靜壓液壓式。淬火罩前后出口配風刀,水冷時啟動風刀,由上往下吹風,起到防止淬火內(nèi)部液體往外噴濺的效果。
電氣控制方面需要工人將型材冷卻調(diào)整好,確保擠出后冷卻的型材符合標準,之后在觸摸屏上記錄型材的類型及相關冷卻數(shù)據(jù)并加以保存到觸摸屏配方記錄中。這樣以后再生產(chǎn)該中型材后就可以直接調(diào)取配方,節(jié)約操作調(diào)整時間,又避免調(diào)整過程產(chǎn)生廢料過多。
在非擠壓過程中通過PLC 控制將冷卻減?。L冷)或關閉(水冷),來保證型材擠出淬火后溫度不會過低。同時淬火又可以分為前后兩部分,采用不同的冷卻效果對型材進行冷卻,這樣會更能滿足型材生產(chǎn)工藝的要求。
風冷和水冷模式切換過程需要對設備做些出里,水冷切換風冷需將水泵手動停下,切換按鈕才可解鎖,并對水路進行吹風,將管路中的殘留水排除,以免影響型材冷卻。而風冷切換水冷前應對管路自清潔下,確保管路暢通無堵塞,避免流量降低,影響淬火效果。
牽引裝置有幾種樣式,適用于不同的生產(chǎn)要求。對于擠出速度快的小機臺,可以采用上下雙牽引交替牽引,再配以隨動鋸鋸切型材,這樣就可以滿足牽非擠壓時間少的設備,這種模式對牽引和隨動鋸的速度匹配要求很高,速度不同步,對型材和鋸片本身都有很大的影響;對于擠出速度不快的中型機臺,可以采用單牽引與隨動鋸交接的方式,這種模式下隨動鋸是將型材固定在本身設備上再鋸切,所以對速度同步要求不那么高,型材和鋸片的損耗會小些;還有一種設備長度滿足最大型材兩倍以上的,采用單牽引錠鋸切的模式,鋸切是在非擠壓時進行,由于設備是出于非運動狀態(tài),這時鋸切基本對型材沒有損傷,一般型材表面要求高的采用錠鋸切最好,可最大減少廢品率。
無論是單牽引、雙牽引、隨動鋸還是錠鋸切,整個循環(huán)過程都應用到PLC 的自動控制,循環(huán)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起點和終點,且每個終點又都是下個動作起點的出發(fā)條件,在通過程序添加各種限制保護,以保證設備再循環(huán)過程中不會發(fā)生碰撞干涉。整個后部設備的自動控制,牽引裝置無疑是重中之重。
冷床的動作比較簡單,就是將中斷鋸切好的型材一步一步運向拉直機裝置,等拉伸完畢后再運向成品鋸處。
冷床裝置中的過橋,是有多個單電磁閥控制氣缸組成,該裝置是有安全隱患的,氣缸的伸出動作再沒有檢測的時候會與拉伸裝置相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需要添加自動保護功能。拉伸裝置的尾拉伸,由后向前加一激光測距儀,實時檢測尾拉伸到冷床尾部的距離,通過計算判斷想要動作的氣缸與尾拉伸的距離,在程序中實現(xiàn)保護。主拉伸同理,只不過主拉伸運動行程短,采用直線位移傳感器或拉線盒編碼器來測量距離。
拉伸裝置分主拉伸和尾拉伸。主拉伸用于拉直型材,使型材滿足工藝要求;尾拉伸則是用來固定型材另一端。拉伸模式主要有兩種:位移拉伸和拉力拉伸。
位移拉伸需要計算兩個拉直機鉗口加緊型材時之間的距離,由操作手輸入拉伸長度,再控制主拉伸向后拉伸型材,此時尾拉伸是固定在原地不動的,當主拉伸拉伸距離滿足設定長度后,兩端拉直機放開型材,再由冷床運送型材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等待。位移拉伸就是通過控制主拉伸拉伸型材一定長度的功能設定。
拉力拉伸則需要計算主拉伸液壓缸,無桿腔壓力(壓力繼電器取值P1)*無桿腔截面積減去有桿腔壓力(P2)*有桿腔截面積的差值得出主拉伸的拉伸力,當拉伸力達到設定拉力后,兩端拉直機放開型材,再由冷床運送型材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等待。
成品鋸裝置用來將型材切斷到固定長度。長度的固定靠定尺小車檢測,定尺小車靠變頻器控制低頻低速運行,保證行進的平穩(wěn);小車上有擋板,用于頂住型材一端;擋板與鋸片之間的長度靠編碼器計算。
運輸輥道將型材頂在定尺小車擋板上,之后運輸輥道停止運行,成品鋸的壓料裝置將型材固定在鋸切平臺上,然后開始鋸切,鋸切過程除塵風機自動啟動,鋸切結束后,壓料裝置和定尺擋板升起,運輸輥道將型材運走。除塵風機由程序做節(jié)能保護,3~5 分鐘內(nèi)沒有鋸切動作,認為鋸切工作結束,將除塵風機關閉。另可將除塵風機做變頻控制,鋸切時正常工作,鋸切結束將頻率降低。
型材要靠緊定尺擋板,會產(chǎn)生沖效果,而定尺擋板無法承受型材頻繁沖撞,致使使用壽命減少,由人來操作運料減速動作又需要操作者頻繁切換速度,流程麻煩,故在鋸切后第一個輥道上加增量編碼器,并配鏡反射開關。當型材通過反射開關時,PLC 信號丟失,這時候開始由編碼器計算長度,當計算型材接近定尺擋板后,由PLC 程序控制運輸輥道變頻器減速,低速撞向擋板,碰撞之后再運行幾秒,確保型材與擋板貼上后再停下運輸輥道。
目前國內(nèi)外最先進的后部設備科實現(xiàn)全自動單人操作運行,但自動運行前提條件是型材符合標準,沒有意外現(xiàn)象發(fā)生。自動的正常運行也離不開各種檢測開關,一旦某一檢測開關失靈,這部分的自動將會終止,如不能盡快處理,則將影響前部分設備的運行。所以本人傾向于整機三人操作自動模式。主機擠壓機操作臺放1 人,操作擠壓機和淬火牽引設備;拉直機放1 人操作主拉直機和尾拉直機較直型材;成品鋸放1 人操作定尺鋸切型材。安放操作人員起到觀察設備使用情況和型材生產(chǎn)質量兩方面的監(jiān)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