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大數據的偵查模式變革

      2019-02-19 03:30:35何勇軍田顯俊
      四川警察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偵查人員嫌疑人證據

      何勇軍,郭 蓉,田顯俊

      (1.四川警察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2.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

      隨著全球計算機水平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云計算、物聯網和網絡通信等新技術將信息實現數據化,并產生了大量的數據,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被記錄、被分析、被處理、被分享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1]。這種井噴式的數據增長和豐富的數據形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方便,但是也使得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和作案方式變得更加智能化,產生的作案結果的危害也更具破壞性。雖然我國傳統的偵查模式在偵查工作中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但是面對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的犯罪形式,傳統的偵查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變革[2-3]。由此看出,大數據時代不僅方便我們的生活,也“豐富”了犯罪的手段,因此必將促進偵查模式的變革。大數據可以為偵查活動提供更寬的思路,提高數據信息處理的速度,豐富犯罪情報研判的手段,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的偵查模式變革迫在眉睫。

      一、大數據背景下偵查模式概述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現有傳統偵查手段顯然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傳統偵查模式主要是依靠人工收集和儲存犯罪的相關信息,其技術手段落后,對于案件的偵破往往依靠偵查人員的辦案經驗和辦案能力[4-5]。辦案人員通常都是案發(fā)之后才開展偵查,常處于被動的偵查狀態(tài),并且不能復制犯罪現場的物品,只能在現場采集相關的案件信息。但是隨著大數據偵查技術的發(fā)展,將一改偵查人員和犯罪分子信息獲取不對稱的情況,通過大數據獲取的客觀證據將成為主要的破案證據,而傳統口供也逐步成為偵查人員破案的輔助證據。

      (一)對傳統偵查模式的反思

      對于我國的傳統偵查模式,主要是采用傳統方法對案件信息進行儲存、提取、分析和研判[6]。傳統偵查是以犯罪現場的痕跡物證勘察為切入點,在偵查思維上是以被動偵查為主,偵查工作往往是在案發(fā)之后看展,偏重于事后偵查和事后打擊,在偵查邏輯上,是依靠因果邏輯關系從犯罪的結果去偵查犯罪的原因及對象。雖然傳統偵查模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效果,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想繼續(xù)沿用傳統偵查手段還是顯得不夠合理。傳統的偵查科技含量不高,偵查的技術手段單一,加之信息不對等,偵查時對信息的處理主要是依靠偵查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加之現有的很多案件越趨復雜,這種靠主觀判斷的偵查效果不是很明顯。此外,傳統的偵查理念是“口供中心主義”,有時候迫于案件偵辦的壓力,就會出現刑訊逼供的情形。因此,面對當前多樣化的犯罪手段、更具影響力破壞力的犯罪后果的形勢下,傳統偵查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大數據偵查為主的偵查模式必將成為中堅模式。

      (二)大數據平臺下偵查模式的內容

      大數據偵查模式是依靠云計算、物聯網和網絡通信等新技術建立起來的,該模式是利用大數據相關平臺,在違法犯罪行為發(fā)生之前或者發(fā)生之后,偵查人員通過大數據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偵查,進而快速的查明事情真相并鎖定犯罪嫌疑人,是一種高效破案的偵查手段[7-8]。由此看出大數據偵查模式的特點是主動性的、預測性的和全景性的。

      首先,通過大數據偵查模式的前期預測功能,達到對犯罪行為處在預謀階段的偵查目的。預測功能一方面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大量分析之前的犯罪數據,偵查機關能夠掌握案發(fā)高風險地區(qū),進而可以對這些區(qū)域進行重點監(jiān)控,并部署相應的警力;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分析得到的違法犯罪人員數據庫,能夠實現對高危人員、重點人員的實時監(jiān)控;此外,偵查機關利用大數據的相關性建模功能,對人員密集場所和公共聚集場所進行犯罪行為預測分析,實現案發(fā)的前期預測偵查,例如機場、高鐵站、火車站、汽車站、商場等[9]。其次,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犯罪行為實現事后偵查。在犯罪事件發(fā)生之后,對案發(fā)信息的獲取就不單單從案發(fā)現場的偵查,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整個案件信息進行收集、甄別、提取、分析,從而確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追蹤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徑,實現對犯罪嫌疑人的精準定位[10]。其中事后大數據偵查破案的核心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得到大量的案件信息,這些信息就包括案發(fā)現場的音頻視頻資料、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一標三實”信息、人員軌跡信息等等。偵查人員通過這些案件信息可以迅速確定違法犯罪嫌疑人,鎖定證據并將其抓獲。

      二、大數據背景下偵查模式變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偵查模式的變革是執(zhí)法環(huán)境的客觀要求

      第一,偵查模式變革是犯罪形勢的客觀需求。在大數據時代下,犯罪形勢復雜多變,傳統偵查模式急需改革。當前犯罪嚴峻形勢主要表現在犯罪事件增多、網絡犯罪數量劇增、犯罪影響力破壞力增大、新型犯罪手段多樣等。此外,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需要依靠信息通訊設備,當我們在享受信息設備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關于我們生活的一切數據都將被記錄,從偵查的角度來說,這些記錄都很有可能是案件偵破的線索。由此可見,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如果我們繼續(xù)依靠傳統的偵查模式,新的多變的犯罪形勢將很難被控制,偵查機關很難對新的犯罪類型特別是網絡犯罪進行有效偵查,加之犯罪案件數量的劇增,偵查機關提高偵查效率、改變偵查理念、轉換偵查手段已是當務之急。

      第二,偵查模式變革是案件偵破的客觀需求。偵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犯罪證據、查清案件真相、抓獲犯罪嫌疑人,然而現如今的犯罪手段、犯罪工具和反偵查技術逐漸升級,這對偵查人員對案件的偵破帶來了新的困難[11]。所以偵查人員在面對比較復雜的案件時,壓力巨大。此外,還會由于案件的證據種類單一,缺乏有效的客觀證據,造成證據失效或者證明力不足,從而使違法犯罪嫌疑人不能得到應有的懲罰。除此之外,在傳統偵查中,犯罪信息主要是犯罪現場的痕跡物證,但是在當下的新型犯罪中,比如網絡犯罪,違法犯罪人員不會留下痕跡物證,犯罪信息的記錄和存儲是以網絡數據的形勢,如果偵查人員不能收集到這些數據信息就無法實現案件的偵破。依靠大數據分析得到大量的數據,案件的偵查人員可以有效收集犯罪證據,以各種客觀證據為基礎,偵查人員甚至可以再現犯罪現場,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為真正的罪犯,在偵查中運用大數據有助于把握案件偵查的主動權,也有助于及時查清案件事實,提高偵破案件的效率。

      第三,偵查模式變革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理念的必然要求。伴隨著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奸殺案、聶樹斌強奸殺人案、趙作海殺人案等冤假錯案浮出水面,以及我國在2013年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的實施,無論是媒體還是公民對“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呼聲越來越高[12]。由于現有偵查方式單一,偵查理念滯后,偵查人員往往面臨較大的辦案壓力,當偵查陷入瓶頸時,就可能會出現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訊逼供的情況,進而會出現一些冤假錯案。刑訊逼供的出現大都是由于固有的有罪推定的思想和滯后的偵查方式,目的是得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查清案件的真相,并將其口供作為主要證據來移交審查起訴。利用大數據,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案件數據信息,并進行有效分析整合,通過大數據來驗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并判斷犯罪嫌疑人是否為真正的違法犯罪人員。當被訊問人員不坦白其犯罪行為時,偵查人員就能拿出大數據收集到的客觀證據來擊破其心理防線,打破偵查訊問工作的僵局。因此,大數據背景下的偵查模式,將很大程度上提高偵查人員獲取證據的合法性,也能尊重和保障訊問人員的合法權益。

      (二)大數據的快速發(fā)展給偵查模式變革提供技術支撐

      第一,“云計算”技術為偵查模式變革提供支撐。云計算是高速發(fā)展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集成技術,具有海量的數據存儲和運算能力,并兼顧有一定的可伸縮性和靈活性,使靜態(tài)數據轉化為動態(tài)的數據。在大數據時代,人們生產生活中產生大量的數據都將接入數據中心,這些數據收集的目的是為了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這些海量的數據如果不能被及時的加以處理,就會引起數據的無效收集,也就失去了數據收集的初衷。云計算技術具有超大規(guī)模的運算能力,能夠將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分析,對于以云計算為支撐的大數據偵查模式,就可以快速獲取大量有利于破案的信息,降低時間的成本,有利于抓住案件偵破的時機。當下隨著科學技術的改革創(chuàng)新,云計算從最初的新技術也逐漸轉換為可控、可利用的“基礎設施”,公安機關可以通過構建各類信息大平臺來實現偵查模式的變革,利用云計算技術給偵查人員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務。

      第二,數據庫的建立與共享為偵查模式變革提供保障。建立偵查相關的數據庫,不僅可以甄別犯罪嫌疑人、收集證據,也有利于對串并案和同類案件的偵查。偵查機關通過數據庫提供的數據支撐,能夠分析犯罪行為的動機、特點等以此進行犯罪的預測預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案發(fā)的數量。在大數據背景下,要想實現偵查模式的變革,必須建立并應用更多的數據庫,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全國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數據庫、全國被盜搶汽車信息數據庫、派出所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等一大批海量的數據資源[13-14]。此外,我國還建立了從最高人民檢察院到省、市、縣級檢察院的四級犯罪線索縱向數據庫,使得偵查人員在偵查之前就掌握了大量的案件信息;在檢察院、公安機關、法院等單位達成內部資源共享協議,建立橫向的共享數據庫,也有利于收集案件信息和相關證據。加之,最近幾年我國對大數據極為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批的數據庫被建立起來,這也為偵查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第三,大數據的預測功能為偵查模式的變革起到關鍵的作用。在傳統偵查模式中,偵查人員往往只能被動的受案開展偵查工作,并且偵查人員收集的犯罪信息與犯罪分子之間不對等,從而在偵查活動中會遇到重重困難,引起案件的偵破率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大數據的關鍵功能就是預測能力,憑借對往期數據和相關數據的分析研判,就可以得出一定的事件發(fā)展規(guī)律。偵查人員可以很好的利用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對以往犯罪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夠掌握犯罪高風險地區(qū)和案件的發(fā)展趨勢,這就能夠有利于偵查機關提前預防犯罪、合理警力布控,讓偵查人員轉為主動偵查,有效預防犯罪的發(fā)生和降低犯罪帶來的破壞力。蘇州市公安局使用的PPS系統就很好的利用了大數據的預測功能開展偵查工作。在大數據背景下,面對復雜的犯罪形勢,偵查機關需要及時掌握案件信息和犯罪發(fā)展勢態(tài),才能有效預防犯罪發(fā)生和抓獲嫌疑人。因此依靠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將為偵查模式的變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大數據引發(fā)偵查模式變革的變現形式

      (一)轉移偵查工作重心

      偵查工作重心的改變包括偵查程序和證據收集規(guī)則的變化。對于偵查重心而言,傳統偵查模式往往都是在案件發(fā)生后對嫌疑人的訊問,通過訊問獲得相關的口供,偵查機關再通過口供來來找尋犯罪證據,進而查明案件事實實現對案件的偵破。所以由此看出在傳統偵查模式中訊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偵查程序的重心發(fā)生了改變,其偵查工作主要是訊問之前的階段,偵查人員通過大數據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案件信息,包括一些犯罪證據也能收集掌握,這樣可以讓偵查人員在接下來的訊問階段掌握主動,判斷嫌疑人的口供是否屬實,揭穿其謊言,打消其僥幸心理,讓犯罪嫌疑人明白只有如實坦白才能尋求從輕處理。對于證據收集規(guī)則來說,傳統偵查模式的證據收集主要以口供為主,通過口供再來收集相關證據,進而驗證偵查人員的推測,除了口供之外,其他收集證據的方式都作為破案的輔助手段。由此可見,傳統偵查模式偵查規(guī)則是主觀證據為主、客觀證據為輔。而在大數據時代,偵查人員憑借大數據獲得大量客觀證據,比如案發(fā)現場指紋、DNA比對、監(jiān)控錄像、贓款消費記錄、犯罪嫌疑人的住宿情況等等數據,這些證據可以在訴訟階段被大量使用,促使偵查機關的證據觀念發(fā)生改變,降低了口供在訴訟中的地位。此外,大數據通常收集到的都是電子證據和視聽證據,再收集到相關的物證、書證,這些都屬于客觀的證據,因此大數據時代的證據收集規(guī)則就轉換為客觀證據為主、主觀證據為輔。

      (二)轉變偵查理念

      大數據背景下,偵查理念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包括“口供中心主義”、“由供到證”和“由案到人”等偵查理念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首先,在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中大多都是以“口供中心主義”觀念展開的,在傳統偵查觀念里,偵查人員認為口供一直都是破案的主要證據,但是,口供主義觀念容易侵犯嫌疑人自證其罪的權利,可能導致刑訊逼供的情況,進而形成冤假錯案,損害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權[15]。雖然偵查機關肩負著查清犯罪事實的責任,但是同時也要維護公平正義、保障人權,這也是現代司法文明的具體表現。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偵查機關需一改“口供中心主義”觀念,借助大數據技術去查明犯罪事實。其次,“由供到證”傳統偵查都是基于有罪推定的表現,在犯罪行為發(fā)生后,偵查路徑都是先進行痕跡物證勘察,然后摸底排查抓捕犯罪嫌疑人,之后再通過對其進行訊問獲得口供,再根據口供查找犯罪線索,整個偵查過程都顯得很被動。在大數據背景下,可以改變傳統偵查路徑,形成“由證到供”的方式,以客觀證據為中心,憑借客觀證據開展偵查并抓捕嫌疑人,再利用其口供作為輔助證據強化客觀證據的證明力。當然要想實現“由證到供”的偵查路徑需要高科技偵查技術的提高和傳統偵查觀念的改變,在大數據時代的偵查人員通過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夠發(fā)現大量的案件信息,再將數據轉化為客觀證據開展偵查工作。第三,形成“由人到案”的偵查思路。傳統偵查模式中的“由案到人”偵查思路大都是在案件發(fā)生后,偵查機關投入大量的警力、物力和時間去確定犯罪嫌疑人。而“由人到案”的思路是對某個特定的犯罪嫌疑人借助各種方式去查明案件真相,這種主動的偵查理念對預謀案件和現行案件的偵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由人到案”和“由案到人”的偵查思路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由人到案的思路將會占主導作用。

      (三)變革運行機制

      傳統偵查模式的運行機制是按照犯罪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驗證的步驟開展的,而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偵查運行機制與傳統偵查模式也很大的差異,除了包括原有的三個偵查過程之外,還增加了“預測性運行機制”。

      首先,犯罪信息收集機制發(fā)生了改變,傳統偵查中收集證據主要有三種方式,即通過對犯罪現場的痕跡物證進行收集、通過入戶走訪調查收集和通過對犯罪嫌疑人訊問收集[16],偵查人員通過前兩種收集證據的方式來鎖定犯罪嫌疑人,并通過第三個方式來還原犯罪整個過程,再偵破案件并審查起訴。但是現如今隨著犯罪手段的多樣化和網絡化,以及犯罪分子逐漸增強的反偵查意識,使得傳統偵查模式已經跟不上當下的犯罪形勢。在大數據背景下,偵查機關對于犯罪證據的收集將不再局限于某個特定地區(qū)和方向,而是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到大量相關的案件信息,實現對犯罪證據的全面收集。所以,大數據時代的犯罪信息收集機制將以大數據案件信息收集為主,現場勘查、走訪調查和訊問方式為輔。其次,犯罪信息分析機制也發(fā)生了改變,傳統偵查時犯罪信息的分析大都是依靠偵查人員的經驗和個人能力,對犯罪信息的分析存在一定的主觀性,缺乏有效的客觀證據,因此偵查人員的破案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在面對一些新型的犯罪類型時。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分析過程包括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和偵查人員的分析。大數據技術分析就是對特定的問題進行特定的算法,構建出各類數據模型,將相似案件進行智能主動收集分析;偵查人員信息分析主要是針對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再分析研判,剔除無關信息,得到有效的客觀證據。再有,犯罪信息驗證機制發(fā)生了改變,傳統的信息驗證主要是利用對犯罪嫌疑人的口供進行假設驗證,如果偵查假設與訊問口供不相符時,偵查人員將重新展開偵查,如果與假設相符再進行補充證據,并驗證口供的證明力。這種信息驗證機制不僅花費大量的時間,也會加大警力的投入,增加偵查人員的工作量。而大數據背景下的犯罪信息驗證包括大數據信息自身驗證和訊問犯罪嫌疑人驗證。大數據信息驗證方式可以自動篩選、比對犯罪嫌疑人,確定真正的犯罪嫌疑人;通過對犯罪嫌疑人口供信息不僅可以驗證大數據信息,也可以從口供中找出大數據信息未能收集到的信息,這樣能形成比較完成全面的證據信息。除此之外,大數據偵查還增加了預測性偵查機制,主要是利用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實現對預謀犯罪的預先偵查和對案發(fā)后的預測偵查[17]。一方面通過大數據預測案發(fā)高風險地區(qū),事實重點防范和布控;另一方面,通過對案發(fā)后的預測偵查,預先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線和下一個作案目標。

      四、完善大數據偵查模式的途徑

      (一)完善大數據偵查立法,賦予大數據偵查權

      當前我國《刑事訴訟法》《人民警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以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等法律法規(guī)已經對關于技術偵查方面做了一定的規(guī)范,但是大數據偵查不能完全等同于技術偵查,對于大數據偵查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并未確定。這種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直接導致了大數據偵查權限的模糊,就容易引起權利的濫用,也會使數據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大數據偵查工作中,要想實現“有法可依”的局面,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確保大數據偵查回歸本質,為網絡信息安全和合法偵查權提供法律保障。首先,法律法規(guī)需要明確大數據偵查的明確定位,并將其與一般的網絡信息收集、監(jiān)控等技術偵查區(qū)分開;其次,需要明確進行大數據偵查的適應范圍,使偵查權限更加清晰;再次,法律法規(guī)需要明確大數據偵查的審批程序和有效監(jiān)管手段,可以有效的遏制偵查權利的濫用;此外,法律法規(guī)需要細化和量化利用大數據違法的法律后果,嚴厲打擊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最后,法律法規(guī)要加強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因為大數據偵查與公民隱私權存在一定的沖突,所以二者又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保持偵查人員遏制犯罪與保障人權之間的平衡。

      (二)依靠人才和科技,提高大數據偵查能力

      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對偵查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大數據時代下,偵查模式的改革是也科技發(fā)展的結果,所以大數據偵查能力的提高就需要進一步發(fā)展科技水平,培養(yǎng)專業(yè)大數據人才。在人才培養(yǎng)上,一方面,公安隊伍需要加強大數據層面的學習,因為對于基礎性的大數據偵查工作都是由偵查機關內部人員采集的,比如人口信息、案件信息、人體特征信息等等,因此要加強對偵查機關隊伍人才建設,對偵查人員展開專業(yè)的大數據業(yè)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建立偵查機關大數據人才培養(yǎng)機制。另一方面,加強公安高校預備警官人才培養(yǎng),在專業(yè)課程設置上,不僅要有偵查學相關知識,也要有法律和大數據技術運用相關知識,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在公安高校教育上培養(yǎng)大數據綜合性人才。在科學創(chuàng)新上,一是公安系統內部需建設大數據系統平臺,加強與第三方技術機構合作,借助第三方之力,實現大數據人才的互聯互通。二是云計算技術是目前解決數據處理、分析的主要手段,當今隨著數據種類的增多、數據量的增大,云計算技術還需繼續(xù)提高。三是需進一步完善數據的建立與分享機制,建立橫向和縱向的大數據數據庫,并涵蓋全社會,尤其是針對網絡空間的監(jiān)控;打破偵查機關與其他部門之間數據庫的壁壘,加強各部門、區(qū)域間的協同作戰(zhàn),打破當前的利益格局,拓寬新的數據采集途徑,讓各類數據庫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三)借助國外經驗,及時轉變偵查理念

      當前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已是輕車熟路,被廣泛用于金融領域、公共安全領域、能源領域以及軍事領域等。中國雖然在數據收集上表現不錯,但是在數據分析、處理上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落后的。當然各個國家在大數據方面的優(yōu)勢各不相同,其中日本在醫(yī)療交通方面做得很好,歐洲在數據保護上優(yōu)勢明顯,而大數據核心技術比較領先的仍然是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因此,我國政府要高度重視大數據的價值和意義,借助外國經驗,加大對其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將大數據提升至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對于偵查機關,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及時轉變傳統偵查理念,逐漸形成全景性、預測性的數據主導型偵查理念,這樣才能在面對錯綜復雜的案件時,打破僵局,提高破案率。

      五、結語

      時代的進步不僅推動了法律的發(fā)展,也促使傳統偵查模式的改革,帶動偵查工作的發(fā)展。在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犯罪手段和更具影響力、破壞力的犯罪后果時,傳統偵查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大數據偵查為主的偵查模式必將成為中堅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違法犯罪行為發(fā)生之前或者發(fā)生之后展開偵查,改變偵查人員和犯罪分子信息不對稱的現狀,改善偵查效果。當然,偵查模式的變革并不意味著徹底舍棄傳統偵查模式,而是將傳統偵查和現代化偵查有機結合,轉變偵查觀念、轉移工作重心和完善運行機制,最終形成以大數據偵查為主、傳統偵查為輔的偵查模式,以完善我國偵查工作模式。

      猜你喜歡
      偵查人員嫌疑人證據
      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問題研究
      法制博覽(2018年19期)2018-01-23 02:10:52
      光從哪里來
      定位嫌疑人
      我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的構建
      湖北農機化(2017年2期)2017-03-03 11:19:48
      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困境及完善策略
      對于家庭暴力應當如何搜集證據
      紅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2
      20年了,我還是嫌疑人嗎?
      公民與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8
      手上的證據
      “大禹治水”有了新證據
      三名嫌疑人
      兴仁县| 洪江市| 易门县| 巴林左旗| 固镇县| 都匀市| 安多县| 和龙市| 雷州市| 麻阳| 普洱| 胶州市| 忻州市| 马山县| 德州市| 海伦市| 舒兰市| 当雄县| 宁国市| 集安市| 保康县| 麻阳| 水城县| 任丘市| 克什克腾旗| 准格尔旗| 锡林郭勒盟| 尼木县| 水城县| 兴业县| 平阳县| 达孜县| 合作市| 桃江县| 平江县| 柳林县| 彩票| 健康| 南安市| 皋兰县|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