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林松與《嘉慶上??h志》

      2019-02-20 00:05:11沈永清
      上海地方志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舊志縣志嘉慶

      沈永清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h立,立縣后的“第一部縣志明代洪武志,作者相傳為顧彧。弘治、嘉靖諸志對洪武志均不稱引,后也未見于世。有人以為未曾成稿或佚。但志名及作者早見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松江府志》所引書目和明萬歷楊樞《淞故述》。志之‘任仁發(fā)傳’和名跡‘升仙臺’等篇為《永樂大典》所引用。同治《上??h志》也謂‘彧著有《上??h志》四卷’。明代弘治、嘉靖、萬歷3志,前兩志自明后均單帙孤傳。弘治《上海志》,縣令盧龍屬邑人唐錦編纂,凡8卷,分8志,弘治十七年(1504年)6月刻成,每頁9行,每行18字??己?,流傳未廣,清康熙后歷代修志者均未寓目,失傳近300年,入民國發(fā)現(xiàn)于寧波范氏天一閣。1934年,上海市通志館館長柳亞子商諸范氏,經(jīng)兩年余商洽,得假錄副本,并攝其全影,交中華書局影印,1940年出版。嘉靖志自明末流入常熟毛氏汲古閣,后轉(zhuǎn)歸杭州吳氏瓶花齋。清道光中,邑人徐渭仁得之于嘉興,咸豐初又為知縣劉郇膏所得。劉請蔣敦復(fù)與舊志參閱,撰成沿革表、官司選舉表、宦績、人物傳等數(shù)卷。此后志又不見于世,至同治修志,僅取蔣稿而未見嘉靖志原本。1929年嘉靖志從縣城內(nèi)舊家流出,1932年傳真社影印百部,與正德《金山衛(wèi)志》合帙,題作《松江府屬舊志兩種》。萬歷志修纂時,縣之西境已設(shè)置青浦縣,故志所記縣域與前志不同,志分10類,每類前有小序??滴?、乾隆、嘉慶3朝修志,因未見弘治、嘉靖兩志,均奉萬歷志為祖本。

      清代康熙志之修,起因于江南總督于成龍奉部檄纂修通志,各縣為之征集資料。上??h取材于《松江府志》,重修縣志,歷3月而成書。乾隆年間兩次修志,間隔33年。兩志無負責(zé)主纂者,卷首所載參閱人員,大半未曾見過志稿,徒具空名。體例分類均以康熙志為本,且就舊板在每類后增刻頁以成書,名為重修,實為改作,成書均不逾百日。嘉慶十七年(1812年),松江將重修府志,時邑進士李林松奉諱家居,請于縣令纂修縣志,而自任主纂。以前歷次修志,均由縣令設(shè)局,聘人編纂,此次則編纂人自行發(fā)動,而藉公家之力為補助。李氏欲糾康熙乾隆年間3志草率成書之弊,力圖革新,特重定章程,取法武功、朝邑兩縣志?!雹傩戮帯渡虾?h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319頁。

      《嘉慶上海縣志》二十卷,前有序文五篇,后附小序一篇。清王大同等主修,李林松主纂。王大同,字是之,號炎峰,山東樂陵人,嘉慶十年(1805年)進士,十五年任上海縣知縣。

      李林松(1770—1827年),字仲熙,號心庵,上??h閔行鎮(zhèn)(今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人。祖籍河南商丘,九世祖遷華亭顓橋,十二世祖從顓橋遷閔行定居。清嘉慶元年(1796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嘉慶六、十三年,先后任廣東鄉(xiāng)試副考官與廣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嘉慶十六年(1811年),母在京病逝,全家從北京扶柩回閔行。嘉慶十八年(1813年)主纂《嘉慶上海縣志》,“于舊志多所辯證,體例終而該”。嘉慶十九年(1814年)修纂《嘉慶松江府志》。道光三年(1823年)應(yīng)金華令黃金生之聘,主纂《道光金華縣志》。返歸故里后專心治學(xué),殫精竭慮。擅長訓(xùn)詁文字,考訂名物制度,對《易經(jīng)》研究尤深。文章風(fēng)格清峻,不落窠臼。著有《周易述補》《中庸禮說》等書。晚年,對故里的建設(shè)仍頗為關(guān)心,對河防、漕運、社倉、賑災(zāi)等方面提出過可行的建議,著有《吳淞江歲修議》。①參見新編《閔行區(qū)志》,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524、525頁。李林松身處清乾隆、嘉慶、道光年間,正是清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他終身追求學(xué)問,樂于著述解惑,始終胸懷鄉(xiāng)愁,傾心于編纂地方志,形成一定的方志觀,推動地方公益,造福于鄉(xiāng)民,誓為故鄉(xiāng)立德、立言、立功。筆者認為,對地方志編纂而言,李林松是清乾嘉道時期的方志人,對地方而言是清乾嘉道時期典型的上海鄉(xiāng)紳。

      《嘉慶上??h志》②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海縣卷·嘉慶上??h志》,第800—1346頁,約98萬字版面文字。凡例曰:“前明顏《志》統(tǒng)括十門。《武功》《朝邑》例也,后志無之。今仍分十門,而子目按類,各附其下?!崩盍炙芍髯搿兜拦饨鹑A縣志·凡例》亦曰:“志之病,莫大於多分門類,康、韓所以獨絕古今也。”由此可見,李林松推崇康海纂《正德武功縣志》、韓邦靖纂《正德朝邑縣志》的體例。

      按,明康海纂《正德武功縣志》三卷,二萬余字。此志歷來褒貶不一?!翱岛!段涔h志》體例精嚴(yán),然其大弊,在于失之過簡,實用價值不高。且無視圖學(xué)在志書中的作用,尤失古意?!雹蹍沃疽悖骸斗街緦W(xué)史》,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1頁。

      明王道修、韓邦靖纂《正德韓邑縣志》全志分上下二卷,全書二十四頁,五千七百余字,統(tǒng)合數(shù)千年歷史。此志歷來褒貶不一?!霸撝疚迩甙儆嘌裕T門目所記失當(dāng)過略。資料價值不大,只起提綱作用。宜在此基礎(chǔ)上充實具體內(nèi)容?!雹軈沃疽悖骸斗街緦W(xué)史》,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1頁。

      筆者讀《嘉慶上??h志》后認為,其體例是明《萬歷上??h志》的繼承創(chuàng)新,資料全面系統(tǒng),地情特色鮮明,文獻資料價值取向多元,彰顯的編纂特色即李林松之方志觀對于新方志具有借鑒意義。

      一、體例是《萬歷上??h志》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一)框架結(jié)構(gòu)

      《萬歷上海縣志》⑤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萬歷上??h志》第172—340頁,約25萬版面文字。十卷,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顏洪范修,張之象、黃炎、姚遇、張所敬、顧成憲、黃體仁、朱家潔同纂。

      卷首有國史副總裁、郡人陸樹聲序,序曰“余惟志者,史也。……總之則義達而事例明,文核而體要備,蓋斌斌乎質(zhì)有其文,於邑志稱良焉?!碧嵴{(diào)官、纂修名氏。上海縣舊志序5篇。上??h域、縣城、公署、儒學(xué)圖4幅。

      分志設(shè):地理、河渠、賦役上、賦役下、建設(shè)、秩祀、官師、選舉、人物、藝文等10門卷。

      《嘉慶上??h志》卷首有:分巡蘇松太兵備道、監(jiān)督海關(guān)巴林鐘琦,知縣王大同與三位署理知縣陳文述、盧焌、葉機序5篇。鐘琦序曰:“故夫志也者,知斯縣者之鏡也。若夫志之或漏與誣,則志斯志者之過也?!蓖醮笸蛟弧耙娖渚V舉目張,分門別類,事增于舊,文省于前,洵善本也?!标愇氖鲂蛟唬骸翱偲涫抡?,李農(nóng)部心庵也。同纂輯者,皆邑之名宿也。農(nóng)部以名進士奉諱家居,與同事諸子,以邑之人為邑之書,其詳考而慎記載,視康?!段涔Α?、張采《太倉》諸志當(dāng)無媿色?!北R焌序曰“竊欣茲書條理秩然,上有裨于八政,下有益于四民,無可以佐理繁治劇之功為不淺也?!比~機序曰:“余亟受而讀之,曰美矣!備矣!此吏治之權(quán)與,而民風(fēng)之準(zhǔn)的也。”纂修者姓名。凡例由資料來源、體例、記載時空、明水利為民生大計、志為政事之書、亦用史例等20條,規(guī)范編纂體例。

      分志設(shè):疆域、水利、賦役、建置、職官、選舉、人物、藝文、志余、敘錄等10門20卷。

      從框架結(jié)構(gòu)考察:《嘉慶上??h志》繼承《萬歷上海縣志》的框架結(jié)構(gòu)。相同之處是:(1)序為全志的導(dǎo)讀。(2)均為門目體,以綱統(tǒng)目,綱舉目張。創(chuàng)新之處是《嘉慶上海縣志》卷首設(shè)凡例20條,規(guī)范全志編纂體例。

      (二)門類設(shè)置

      《萬歷上??h志》仿《武功》《朝邑》例,設(shè):地理志——分野、疆域、鄉(xiāng)保(村里附)、鎮(zhèn)市、風(fēng)俗(歲序附)、形勝(園亭附)、古蹟,河渠志——海、江、浦、諸水、水利(堰閘附),賦役志——田糧、稅課、魚課、物產(chǎn)、戶口、貢賦、徭役、匠班、屯田、軍需、鹽課、鹽榷,建設(shè)志——公署、儒學(xué)、倉庫、城池、兵衛(wèi)、郵遞、津梁、坊巷,寺觀、丘墓(義冢附),秩祀志——祠廟、[壇壝],官師志——歷官表、官蹟,選舉志——科貢表、辟召、薦舉、封贈、錄蔭、例貢、儒士、武舉,人物志——賢達、孝友、方介、文學(xué)、武功、義行、隱逸、游寓、貞節(jié),藝文志——書籍、法貼,雜志——仙釋、方藝、祥異、兵災(zāi)、遺事,計10門62目。

      《嘉慶上??h志》仿《萬歷上海縣志》例,設(shè):志疆域——圖目、沿革、界至、鄉(xiāng)保、鎮(zhèn)市、古蹟、風(fēng)俗、物產(chǎn),志水利——海、黃浦、吳淞江、支水、歷代治水諸績、古今治水議略,志賦役——戶口、田數(shù)、賦考、蘆課、蠲緩、役法、關(guān)榷、鹽法、積貯、荒政,志建置——城署、諸署、學(xué)校、書院、兵防、坊卷、橋梁、津渡、壇廟、寺觀、第宅園林、冢墓,志職官——歷官表、官績,志選舉——表一進士舉人,表二貢生、武進士、武舉人、表三辟薦、表四封爵封贈,錄蔭欽賜、職銜封贈、監(jiān)貢、武職,志人物——列傳、獨行、文苑、隱逸、藝術(shù)、方外、流寓、列女,志藝文——經(jīng)部、史部、子部、集部、金石,志余——兵災(zāi)、祥異、遺事、辯證,敘錄——郭志鄭志顏志史志范志序、歷修姓名、嘉慶上??h志小序,計10門65目。

      從門類設(shè)置考察:《嘉慶上海縣志》與《萬歷上??h志》相同均為10個門類。其不同之處(1)撤銷秩祀志,將其子目并入建置。(2)將地理改名為疆域,河渠改名為水利,建設(shè)改名為建置,官師改名為職官,雜志改名為志余。(3)增設(shè)敘錄。即對《萬歷上??h志》的門類進行撤并,為10門類的10%;更名,為10門類的50%,增設(shè)為10門類的10%。相同的有賦役、人物、藝文,為10門類的30%。

      從其門類所轄目考察:《萬歷上??h志》為10門62目,《嘉慶上??h志》為10門65目,后者增目3?!都螒c上??h志》與《萬歷上海縣志》相同的目有:鄉(xiāng)保、鎮(zhèn)市、古蹟、風(fēng)俗、物產(chǎn),海、黃浦、吳淞江、支水、戶口、寺觀、冢墓、壇廟、歷官表、官績,辟薦、封贈、錄蔭,隱逸、游寓、兵災(zāi)、祥異、遺事等23目,為65目的35%。改名的有:田數(shù)、賦考、役法、鹽法、荒政、蘆課、蠲緩、積貯、城署、諸署、學(xué)校、書院、兵防、橋梁、津渡、第宅園林、進士舉人、貢生、封爵、武進士、武舉人、監(jiān)貢、武職、列傳、獨行、文苑、方外、列女、經(jīng)部、史部、子部、集部等32目,為65目的49%.新增的有:圖目、沿革、界至、歷代治水諸績、古今治水漢略、關(guān)榷、坊巷、金石、辯證、志序、歷修姓名、嘉慶上??h志小序等12目,為65目的18%。刪除的有:分野、形勝、屯田、賢達、孝友、方介、義行、法貼、仙釋等9目為《萬歷上??h志》62目的15%.

      《嘉慶上海縣》對《萬歷上??h志》門類與目的增、刪、改名在其凡例中亦有說明:例1,增設(shè)“圖目”。其凡例曰:“古志曰圖經(jīng),重圖學(xué)也。茲首列古今諸圖,俾覽者瞭然於遷改之跡”。例2,刪除“分野”。其志凡例曰:“舊志皆載分野,無論偏隅一邑,實測為唯。即古說紛糾,孰歸一是。今謹遵高宋純皇帝御制詩注,芟去此門?!崩?,增設(shè)“歷代治水諸績,古今治水議略”。其志凡例曰:“水利為民生大計?!揭灾慰?、議略,以俟蒞斯士者留意焉。”例4,增設(shè)“辯證”。其志凡例曰:“舊志有誤處,今據(jù)各書考證,仍附辯證於后”。

      由上可見,《嘉慶上??h》仿《萬歷上??h志》體例,設(shè)10門,門下設(shè)65目,均為類目體,以類統(tǒng)目。并根據(jù)時代的變遷,對《萬歷上??h志》門、目進行承、改、增、刪。使其收到“綱舉目張,分門別類,事增于舊,文省于前,洵善本也”①王大同:《嘉慶上海縣志序》。的評價。筆者認為,亦是其體例繼承創(chuàng)新的具體再現(xiàn)。

      (三)體裁運用

      《嘉慶上海縣志》首列“凡例”20條,闡明編纂體例、資料來源,人物、選舉、風(fēng)俗等入志原則。明確指出:“志為政事之書。今所記載,水利、田賦、兵防、關(guān)榷為詳,前賢議論可施行者附焉。若列傳之文,不能盡抄家傳,亦史例也?!逼潴w裁有圖、小序、按、附、表、傳、表。

      1.圖

      從地方志出現(xiàn)之時,它就與圖結(jié)下不解之緣。不少學(xué)者認為圖是方志的鼻祖,地方志由圖演變而來,“無圖不成書,有志必有圖”。其志凡例曰:“古志曰圖經(jīng),重圖學(xué)也。茲首列古今諸圖,俾覽者瞭然於遷政之跡。”志疆域·圖目設(shè)有“古上海鎮(zhèn)隸華亭縣境圖”“古上海鎮(zhèn)市舶司圖”“上海未分青浦南匯圖”“今上??h全境圖”“古學(xué)宮圖”“今學(xué)宮圖”等圖12幅,圖均有簡要的文字說明,讀者覽其圖,讀其說明文字即可明上海之發(fā)展脈絡(luò)和當(dāng)時的現(xiàn)狀。

      2.小序

      小序是志書中著述性最強的體裁,最早出現(xiàn)小序的是宋咸淳四年(1268年)潛水友重修《臨安志》,每門設(shè)立“序”。②《中國方志大辭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1頁。其志繼承傳統(tǒng)體例,在卷十二志人物,用百字說明人物入志的時空標(biāo)準(zhǔn),卷十八志藝文,用百字說明藝文來源:“茲從各書采補應(yīng)諸類,視舊較詳,近人撰述之可存者亦著於篇。”小序主體則是卷末李林松撰寫的嘉慶上??h志小序,小序未曰:“從《詩》《書》小序例,作十序十則綴卷末?!笔畡t小序是其志各門類的提示與導(dǎo)讀。

      3.按

      按亦是志書體裁之一,其價值主要是補體例之缺,釋內(nèi)容之隱晦,評歷代的得失和抒現(xiàn)實之情等。其志在圖目“古上海鎮(zhèn)隸華亭境圖”說明中“按:徐碩撰志時至元二十五年,在僕散翰文請立縣之前,以故松江府猶隸嘉興路。后三年,從翰文請別上海,始以府其隸兩兩浙行中書省,而不復(fù)為嘉興屬府矣。故《元史》與徐《志》小異。又按:其時雖未立縣,而稅務(wù)以上海名,倉以上海名,巡檢以上海名,驛鋪以上海名,蓋已巨鎮(zhèn)繁劇著稱,不獨以浦名也。今條系如右,以志縣名所緣云爾?!本硪恢窘恰す袍敗皽x,在縣北十里?!矗核勃毩魅牒?,謂之瀆?!本硎救宋铩で卦2鞍磸那厥霞易V及裕伯《卻聘書》,其先揚州高郵人。祖知柔避亂至上海。裕伯從父良顥官游,以大名籍登第。后離揚州,復(fù)壁地歸上?!っ髯媸謺?,入朝為待制。出知隴州。致仕居長壽寺里,即裕伯題橋處。據(jù)此,則裕伯生卒皆在上海,且其祖、父墓俱在上海,自應(yīng)入本邑人物。其祖知柔則應(yīng)載入《流寓》。若《明史》竟稱大名人。蓋據(jù)登第籍貫而書,亦非無據(jù)也?!逼渲尽鞍础睂D、志文進行注釋、考證、糾誤,由此提升資料性文獻價值。

      4.附

      附亦為方志傳統(tǒng)體裁之一。其志卷一志疆城·鎮(zhèn)市“舊鎮(zhèn)市附”“烏泥涇鎮(zhèn),在二十六保二十一、三十一圖,二十八、九圖,……嘉靖間,被倭寇焚掠,久作平疇……?!币?百余字記烏泥涇鎮(zhèn)的興衰與消失和現(xiàn)狀。卷二志水利,吳淞江,附“吳淞江非《禹貢》‘三江’之一辨……其誤不待辨”。此附以千字反復(fù)論證吳淞江非《禹貢》“三江”之一,為后人留下準(zhǔn)確史實。附作志文的補充,文獻佐證,由此提升資料性文獻價值。

      5.傳

      傳即人物傳,歷來是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志卷十二至十七計6卷為人物志,為20卷的33%,記載量計159頁,24萬版面文字為全志版面文字的24%。其中卷十二、卷十三為列傳,入傳人物起自唐至清嘉慶,有合傳、單傳兩種,記傳主280多名。卷十四有獨行、文苑2目。獨行記載自宋至嘉慶人物230多名,文苑記載自宋至清乾隆嘉慶人物200多名,并附類傳。卷十五有隱逸、藝術(shù)、方外、流寓4目。隱逸記載自宋至清嘉慶19人;藝術(shù)記載自宋至清嘉慶110人;方外記載自宋至嘉慶26名;流寓記載自宋至清嘉慶57人。卷十六、十七列女記載自元至正十六年至清嘉慶十七年列女1400名。志人物門共記載各類人物2400多人。其凡例規(guī)范人傳人物標(biāo)準(zhǔn),曰“志人物,則分縣以前皆邑人也。例宜統(tǒng)載南、青二志所遺,尤宜采摭,仍注應(yīng)補某志。若兩志已自采及者不復(fù)列,以省勦襲。分縣后專志邑籍,川沙雖經(jīng)分隸,然學(xué)校未分,統(tǒng)為邑人可矣。”其志志人物尤重列女,列女為2卷,11.3萬版面文字,記載列女1400多名,分別志人物卷33%,版面文字47%,入傳數(shù)的93%。其志列女無題序曰:“凡節(jié)婦已故者,書守節(jié)若干年。七十以上者,加書年至若干。未滿三十年者加書‘沒’字,明合例也。現(xiàn)存者,書現(xiàn)年若干?!狈街疽话銏猿帧吧涣袀鳌痹瓌t,但其志列女記有現(xiàn)存列女332人,為列女記載總數(shù)的23%。其中最年輕者“雷氏女……現(xiàn)年42歲?!备邏壅摺爸苁稀F(xiàn)年一百又一歲”,從一定意義上講反映李林松對列女的敬畏之情。

      6.表

      表為方志的傳統(tǒng)體裁之一。其志卷八志職官,設(shè)歷官表,表首置表序,后按元、明、國(清)朝設(shè)表體,元表欄設(shè)年代達魯噶齊、縣尹、縣丞、主薄,明表欄設(shè)明(年代)、知縣、縣丞、主薄、典史,國(清)朝表欄設(shè)國朝(年代)知縣、縣丞、主薄、黃浦司巡檢、吳淞司巡檢、典史,同時設(shè)元、明、國(清)朝教諭、訓(xùn)導(dǎo)表,國朝(清)分巡蘇松太道,提標(biāo)右營游擊、右營中寫守備表,用表體反映元、明、清三朝官員,折射其縣級層面官員設(shè)置的演變軌跡。卷十志選舉設(shè)表一,進士、舉人、表二、貢生、武進士、武舉人、表三、辟薦、表四封爵、封贈、錄蔭、欽錫。表體前設(shè)小序,后按宋、元、明、清為序,逐一收錄進士、舉人等人名。

      《其志》表體2卷為20卷的10%;表體版面文字18.5萬字為全志版面文字18.9%。收一表勝千言之效。

      7.志

      志是志書的體裁之一,用于各類專志、分志(篇、卷)是志書的主體?!皺M排豎寫”記載各事類的歷史與現(xiàn)狀。其志除傳體(志人物)6卷、24萬版面文字,表體卷八志職官,卷十選舉志2卷、18.5萬版面文字外,余則均為志體,即志體為7門12卷,記述量55.5萬版面文字,分別10門的70%、20卷的60%、記述量的57%。志為其志的主體。志文正如其凡例所言:“茲采諸史,各直省通志,各府縣志及私家撰述諸書,詳加校補、頗增舊觀?!笔蔷哂小皞饕墒钦夹庞嗅纭钡姆街疚墨I。

      由上可見,《嘉慶上??h志》體裁以志為主,輔以圖、小序(述)、按(述、注、糾、補)、附、傳、表、志,諸體并用,用記、注、纂輯之法,全面系統(tǒng)記錄上??h自然與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體例繼承創(chuàng)新,體裁運用多元,結(jié)構(gòu)合理,綱舉目張。其后俞樾、方宗誠等纂的《同治上??h志》以《嘉慶上??h志》為藍本,成一代名志。所以《嘉慶上??h志》“不失為承先啟后之名著也?!雹偕虾J形墨I委員會編:《上海文獻叢刊·上海地方志綜錄》,1948年印,2016年2月16日復(fù)印,第32頁。

      二、資料全面系統(tǒng) 縣情特色鮮明

      《嘉慶上??h志》記載地域在其凡例中明確:“疆域、水利、賦役、建置等門,凡事關(guān)政令者,皆以今疆域為限,無論青浦、南匯,聽彼志載,即川沙亦歸新設(shè)撫民廳所轄矣。惟兵防及鄰境,以全營制。冢墓間附其舊列者。川沙尚未有專志,仍旁注識之?!庇涊d時限上溯源頭,重點則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立縣之時,下限嘉慶十七年(1812年)為詳今略古的通紀(jì)體縣志。

      其志門類設(shè)置(見上文門類設(shè)置)先自然后社會,涵蓋上海一縣的自然、經(jīng)濟、政治、人文、歷史與現(xiàn)狀,是一縣資料性文獻。

      其志資料全面系統(tǒng),縣情特色鮮明。茲擇其要略述之。

      (一)扼要記載上海沿革

      上海,今松江府屬縣。唐天寶十載立華亭縣,其東北為華亭海,見《元豐九域志》秀州軍事下,鹽場名也,即今縣境。熙寧七年即于華亭海設(shè)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為上海鎮(zhèn)。上海之名始此。元至元二十八年,從僕散翰文請析華亭縣東北境之長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鄉(xiāng),始陞鎮(zhèn)為上海縣,為上縣。明嘉靖二十一年,巡按舒汀建議分縣,割上海西北之北亭、新江、海隅三鄉(xiāng),及華亭集賢、修竹二鄉(xiāng)之半,立青浦縣。三十二年給事中朱某議廢愎故。萬歷元年,郡人給事中蔡汝賢議復(fù)青浦,仍以原境隸之。六年,青浦知縣屠隆清割華亭集賢鄉(xiāng)、上海新江鄉(xiāng)之未盡者以益青浦。清雍正四年,將浦東長人鄉(xiāng)立南匯縣。嘉慶十年,兩江總督陳大文,以上海高昌鄉(xiāng)二十二保濱海之十五圖與南匯十圖,分隸川沙撫民廳。十四年,劃界理事,則上海所蒞之境,惟高昌鄉(xiāng)十之九,長人鄉(xiāng)十之三,計保十二,計圖二百十四矣。①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海縣卷<嘉慶上??h志>》第833頁。在2千余字的記載中扼要再現(xiàn)上海的歷史源流與演變脈絡(luò)。即縣域原為華亭縣東北之鹽場稱華亭海,熙寧七年華亭海設(shè)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華亭海亦稱上海鎮(zhèn),至元二十八年上??h立上海鎮(zhèn)升格為上??h。明嘉靖二十一年青浦縣立,割縣域北亭、新江、海隅三鄉(xiāng)也。三十二年廢青浦恢故。萬歷之年復(fù)青浦。嘉慶十年立川沙撫民廳,十四年縣境高昌鄉(xiāng)十五個圖割之。至此,上??h僅有高昌鄉(xiāng)十之九,長人鄉(xiāng)十之三,計保十二、圖二百十四。

      (二)圖經(jīng)泝古,鄉(xiāng)里稱今

      “古上海鎮(zhèn)隸華亭境圖”“古上海鎮(zhèn)市舶司圖”“上海未分青浦南匯圖”“今上海縣全境圖”“鄉(xiāng)保區(qū)啚圖”②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海縣志>》第814—823頁。以圖體形象再現(xiàn)其歷史原貌為上海沿革脈絡(luò)的畫面佐證。

      鄉(xiāng)保目先載縣舊有五鄉(xiāng)。析青浦、南匯、川沙撫民廳后上海僅長人、高昌2鄉(xiāng)。長人鄉(xiāng)分存者凡三保,高昌鄉(xiāng)凡9保?!捌澗透鞅Vy(tǒng)區(qū)圖,以其土名松著之,便省覽也。顏志“時未分南匯,有舊里村名,姑以舊籍附載於后,若執(zhí)此以河村民,恐鮮有知矣。”后按十六保、十八保、二十一保、二十二保、二十三保、二十四保、二十五保、二十六保、二十七保、二十八保、二十九保、三十保順序記錄各保所轄區(qū)圖,并注明具體地名。例,“十六保領(lǐng)圖十四,十八圖,閔行鎮(zhèn)……?!薄叭nI(lǐng)圖十一,一圖,諸翟鎮(zhèn)張方廟……”③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h志>》第第834—836頁。以翔實資料記載鄉(xiāng)保區(qū)圖之現(xiàn)狀。

      (三)水利、兵防、關(guān)榷、田賦等門著顯尤多,資料尤為著實全面系統(tǒng)

      本文以水利為例說明之。志水利為卷二卷三,記述量7.2萬版面文字為全志版面文字的7.3%。卷二先記載海、黃浦、吳淞江與支水。海“按:今邑境自分南匯、川沙后,海疆皆非所轄矣。雖然,防海之計邑為要,故循舊例冠篇旨”。黃浦志文外另有“附說”再現(xiàn)其現(xiàn)狀。吳淞江志文外,另附李林松撰《吳淞江非<禹貢>‘三江’之一辨》。④閔行區(qū)圖書館編:《上海李氏易園三代清芬集》,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5月版,第57—61頁。卷三歷代治水諸績,“舊志有未詳者,採各史補之”?!吨慰儭菲鹱浴爸芰彝跏迥辏荷昃S歇治水松江、導(dǎo)流入?!睔v宋、梁、唐、吳越、宋、元、明至清“嘉慶十六年,巡道鐘琦檄知縣王大同濬外內(nèi)城河,城內(nèi)肇家嘉浜、方浜。九月竣工”。古今治水議略“議已施行者,各采附《治績》各條下,其或統(tǒng)論大勢,及汶而未行,行而不果者,匯于此,可互考云。”《議略》始于“宋景祐初,范仲淹守鄉(xiāng)郡,上書宰相,縣言水利?!睔v元、明、清至“邑貢生曹錫桐《西南鄉(xiāng)水利議》”①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h志>》第846—896頁。

      (四)凸顯縣情特色

      其志凡例曰:“舊志所載為七邑所同者,如土產(chǎn)、方言之類,應(yīng)歸府志記載。今取其為吾邑所獨者存之。”

      物產(chǎn)詳記:谷之屬與木棉?!澳久?,邑土所宜,其利視谷麥為溥,種植較華、婁為多。特為考其原始,臚其法與其器於后。布棉所成,其市吾邑獨盛,故凡貿(mào)易名色皆詳焉?!甭杂浭吖现畬伲s植、果之屬,藥之屬,竹木與水族。②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h志>》第843—846頁。由此再現(xiàn)上??h情特色。

      方言記載量為千字。明確“方言同吳音,而視府城稍重?!雹蹍⒁娚虾8h舊志叢書《上海縣卷<嘉慶上??h志>》第842—843頁。

      由上可見,《嘉慶上??h志》在全面系統(tǒng)記載了上海縣域內(nèi)的自然與社會諸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同時,注意凸顯縣情特色。

      三、文獻資料價值取向多元

      《嘉慶上??h志》上承《萬歷上海縣志》下啟《同治上??h志》,是承前啟后之名志。其資料采自諸史、各直省通志。各府縣志及私家撰述諸書,詳加校補,頗增舊觀。舊志有誤處,今據(jù)各書考證,仍附辨證於后。舊所引詩文,今據(jù)本集概錄元文。舊志遺事、半屬獨行、文苑者分隸其門。其他瑣事,采摭補之。④參見《上海嘉慶縣志·凡例》。由此可窺見,其志是嘉慶時代的上海縣之資料性文獻。具有多元價值取向。

      (一)存史價值

      《嘉慶上??h志》問世至今已逾200余年,其間《同治上??h志》以其志為藍本,《民國上??h續(xù)志》《民國上??h志》,新編《上海縣志》所選用嘉慶十八年之前資料均有其志的內(nèi)容,其存史價值已為歷史所證明。

      (二)資政價值

      其志凡例明確“志為政事之書”。故水利、田賦、兵防、關(guān)榷、荒政為詳。尤其是水利為民生大計,從歷史到現(xiàn)狀作了全面系統(tǒng)記錄,其資政價值是不言而逾的。

      (三)教化價值

      人是方志記載的主體,其志人物記人物2400多人。記載量24萬字,占全志24%。列傳記其簡歷與業(yè)績。例1,唐“顧謙……名流高其風(fēng),咸就見焉。祀鄉(xiāng)賢?!雹輩⒁娚虾8h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海縣志>》第1123頁。例2,明“葉中行……為時呼為‘錢塘一葉清’。……又曰:‘惟錢塘之江水與君萬古而俱請云’云”。⑥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海縣卷<嘉慶上??h志>》第1126、1127頁。例3,列女所記列女之一,“香民永貞,鶴沙里人。甲子六月十六日,倭賊欲犯之,氏罵不絕口,刃下死?!雹邊⒁娚虾8h舊志叢書《上海縣卷<嘉慶上??h志>》第1212頁。人物所記鄉(xiāng)賢、宦官、列婦等均有其教化價值,亦為今人樹立愛國愛鄉(xiāng)愛土的鄉(xiāng)賢精神,其教化價值不應(yīng)低估。

      (四)學(xué)術(shù)價值

      其志沿革所記“其東北為華亭海,見《元豐九域志》秀州軍事下,鹽場名也,即今縣境?!A亭海設(shè)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為上海鎮(zhèn)。上海之名始此。……二十八年,始升鎮(zhèn)為上海縣。”①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h志>》第833頁。此內(nèi)容對上海地名源流具有學(xué)術(shù)研究價值。志水利所記古今治水議略對于吳淞江、黃浦江與境內(nèi)河道的治理均有學(xué)術(shù)研究價值。其志所記賦役、建置的文獻資料對于嘉慶十八年之前的經(jīng)濟、城市建設(shè)、教育等均學(xué)術(shù)研究價值。

      由上可見,《嘉慶上??h志》的文獻資料具有存史、資政、教化、學(xué)術(shù)等多元價值取向。

      四、彰顯的編纂特色即李林松的方志觀對新方志編纂具有借鑒意義

      (一)重視資料搜集、整理

      《嘉慶上??h志》之前,清朝已於康熙二十二年,乾隆十五年、四十八修有三志,至嘉慶十七年時已有三十余年。前志“更置不一,纂補為多,前志遞乃舊稿,復(fù)衍墨漏所未免”。因此李林松注重搜集資料,考核整理:“茲采諸史,各直省通志、各府縣志及私家撰述諸書?!痹敿有Qa,頗增舊觀。卷一志疆域就轉(zhuǎn)引有:《元豐九域志》《元史》、彭康《越絕書》、郟亶《水利志》、《大清一統(tǒng)志》《顏志》《至元嘉禾志》《吳郡記》《集韻》《吳郡石像銘》、唐陸龜蒙《漁縣詠》、皮日休《吳中苦雨》、《晉書》《環(huán)宇記》《吳郡圖經(jīng)》《漢書注》《云間志》《南匯志》《說文》《南越志》《南史·高昌國傳》《本草綱目》《廣州記》《農(nóng)政全書》等數(shù)拾種文獻書籍。筆者認為,志書為資料性文獻,編者應(yīng)尤重資料搜集、整理、考證,提升志書的學(xué)術(shù)品位。

      (二)注重地圖運用

      卷一志疆域以圖目開卷,旨在“俾覽者瞭然於遷改之”。(見上文圖體)新方志編纂中特別是第二輪志書似有輕視地圖志疑,有的甚至全志僅有一幅×××行政區(qū)劃圖。理應(yīng)借鑒之。

      (三)注重資政

      其志認為志書為政事之書,重在資治。因此用前置法將水利設(shè)為卷二、卷三,并詳記歷史與現(xiàn)狀。詳記兵防、關(guān)榷一、田賦(見上文),旨在資治。

      (四)注重地方特色

      物產(chǎn)、方言不載松江府7縣所共有者,僅記上??h的特有之事物(見上文突現(xiàn)縣情特色),旨在略共性特個性,展示地方特色。

      (五)注重人物,關(guān)注女性入志

      其志入志人物2400多人,記述量24萬字,版面為全志版面文字的24%,凸顯人作為志書記述的主體。記載列女1400多人,在世者332人(見上文)。李林松凸顯“名教之防、閨閣為重”的編纂思維。方外目為元代蔣女士立傳:“蔣女士,鶴沙人……年十三,夢白衣大士摩其頂,……茶田比日五色煙起……異香經(jīng)目不散”。②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海縣卷<嘉慶上??h志>》第1203頁。卷十八志藝文“閨秀吟詠即附于集部之后”③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海縣志>》第1281頁。集部記載《搴閣小泳前傳》《晚集》等子女詩文集④參見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上??h卷<嘉慶上??h志>》第1300頁。22部女作者21人。其志將眾多女子入傳,實屬難能可貴。

      由上可見,《嘉慶上??h志》編纂特色,即李林松的方志觀可為新方志編纂作借鑒。

      《嘉慶上??h志》“刻成后,不逾年,即有邑人陸慶循曾專門撰寫《嘉慶上??h志修例》一卷。對于去取分類,詳加辯證?!懨裰?,洵為李志諍臣,然年代悠遠,考證實難,況嚴(yán)限相迫、書籍不備、欲求盡善、勢有不能。詳近略遠,實為古今志書之通病。平心而論之,則李志固不失為承選啟后之名志也?!雹萆虾J形墨I委員會編:《上海文獻叢刊·上海地方志綜錄》,1948年印,2016年2月16日復(fù)制,第34頁。

      猜你喜歡
      舊志縣志嘉慶
      論舊志的活化利用:以舊志整理出版為例
      從嘉慶元年繼德堂觀戲談起
      紫禁城(2020年9期)2020-10-27 02:05:40
      縣志里的鄉(xiāng)賢
      飛天(2020年8期)2020-08-14 10:07:31
      再也不怕了
      舊方志中的聚落地理學(xué)信息及其價值評估——以天津市舊志為例
      對當(dāng)前舊志整理的幾點看法
      ——以山東省部分史志機構(gòu)的舊志整理成果為例
      上海地方志(2017年2期)2017-04-12 15:13:33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慶朝刑科題本為中心的探討
      縣志
      方圓(2015年15期)2015-09-10 07:22:44
      《天津區(qū)縣舊志點校》薊縣卷整理出版
      天津史志(2015年1期)2015-06-15 02:20:16
      2013年山西省市縣志編纂工作成績喜人
      东山县| 普陀区| 上饶县| 皋兰县| 礼泉县| 布拖县| 谢通门县| 阿克苏市| 肇源县| 十堰市| 灵山县| 柞水县| 镇江市| 安丘市| 正定县| 临汾市| 太康县| 夏邑县| 芒康县| 乡宁县| 万荣县| 阿坝| 建昌县| 安徽省| 安平县| 东辽县| 古浪县| 汉源县| 广河县| 耿马| 平塘县| 化州市| 五原县| 龙口市| 贡觉县| 兴海县| 绥中县| 富顺县| 故城县| 独山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