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娟 陳軍民
在我國北方果樹主產區(qū),特別是環(huán)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地區(qū),晚霜凍害是嚴重威脅蘋果、梨、桃、李、杏、櫻桃等多種果樹安全生產的自然災害之一。
春季土壤解凍后,我國北方果樹產區(qū)回暖較快。但氣溫波動較大,常出現(xiàn)較強的寒流或輻射冷卻,造成急劇降溫。據(jù)近50年的經驗、記載,從 3 月初(“驚蜇”)至 4 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每隔7~10天會有1次西伯利亞和蒙古冷空氣侵襲,冷空氣前鋒一過氣溫可聚降6~12℃,影響1~3天。不同地區(qū)冷空氣出現(xiàn)的時間、次數(shù)、頻率、強度有所不同,威脅該地區(qū)果樹安全生產。
2018年清明期間出現(xiàn)的倒春寒,正好是蘋果盛花期,大范圍凍害影響,使蘋果總體減產情況較為嚴重,保留下來的蘋果,由于霜凍和落葉病的影響,果子非常小,優(yōu)果率大大下降。陜西長武果區(qū)今年減產50%以上,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為防范春季可能發(fā)生的晚霜危害給果樹生產造成重大災害,特提出晚霜凍害預防的技術管理建議如下。
春季晚霜對果樹的開花和坐果危害甚大。由于嚴冬度過,落葉果樹已解除休眠,各器官抵御寒害的能力銳減,特別是當異常升溫3~5天后遇到強寒流襲擊時,更易受害。果樹花器官和幼果抗寒性較差,花期和幼果期發(fā)生晚霜凍害,常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花期霜凍,有時尚能有一部分晚花受凍較輕或躲過凍害坐果,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經濟產量,而幼果期霜凍則往往造成絕產。果樹花器官的晚霜凍害,往往伴隨著授粉昆蟲活動的降低和終止,從而降低坐果率。霜凍危害的程度,取決于低溫強度、持續(xù)時間及溫度回升的快慢等氣象因素。溫度下降速度快、幅度大,低溫持續(xù)時間長,則凍害重。
1)延遲萌芽開花,躲避霜凍。①果園灌水:果樹萌芽到開花前灌水2~3次,可延遲開花2~3天。②樹體涂白:早春樹干、主枝涂白或全樹噴白,以反射陽光,減緩樹體溫度上升,可推遲花芽萌動和開花。
2)噴水或噴營養(yǎng)液,預防霜凍。強冷空氣來臨前,對果園進行連續(xù)噴水,或噴布蕓薹素481、天達2116,可以有效地緩和果園溫度聚降或調解細胞膜透性,能較好地預防霜凍。
3)果園熏煙加溫,預防霜凍。在霜凍來臨前,利用鋸末、麥糠、碎秸稈或果園雜草落葉等交互堆積作燃料,堆放后上壓薄土層或使用發(fā)煙劑 (2份硝銨,7份鋸末,1份柴油充分混合,用紙筒包裝,外加防潮膜)點燃發(fā)煙。煙堆置于果園上風口處,一般每畝果園4~6堆(煙堆的大小和多少隨霜凍強度和持續(xù)時間而定)。熏煙時間大體從夜間0∶00至凌晨3∶00開始,以暗火濃煙為宜,使煙霧彌漫整個果園,至早晨天亮時才可以停止熏煙。
1)花期受凍后,在花托未受害的情況下,噴布愛多收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提高坐果率,彌補一定產量損失。
2)實行人工輔助授粉,促進坐果。如果花未開完,可立即進行人工授粉,并噴施0.3%硼砂+1%蔗糖液或愛多收+速樂硼,提高坐果率。
3)加強土肥水綜合管理,養(yǎng)根壯樹,促進果實發(fā)育,增加單果質量,挽回產量。及時施用高品質商品有機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等。
4)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果樹遭受晚霜凍害后,樹體衰弱,抵抗力差,容易發(fā)生病蟲為害。因此,要注意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盡量減少因病蟲害造成的產量和經濟損失。
我國北方地區(qū)初春易發(fā)生寒流侵襲。對于可能造成災害的強寒流,中央和省級電視臺一般提前2~4天發(fā)布預報、預警信息。因此,要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要丟掉僥幸心理,提高防范意識,做好物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