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秀的帝位之爭和形象塑造

      2019-02-20 17:48:35陶繼雙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綠林劉氏劉秀

      陶繼雙

      ?

      劉秀的帝位之爭和形象塑造

      陶繼雙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劉玄能在王莽末年被推舉為皇帝,承繼西漢法統(tǒng),是綠林將領和南陽士大夫共同合作的結果,他具備擔當此任的能力、出身、威望等優(yōu)勢。舊史所言帝位本該屬于豁達“威明”的劉縯,推導出劉秀本應是劉縯帝位的繼承者,是合法的皇帝,這一故事建構不符合歷史真實。為此,撰史者對劉縯之死、劉秀之叛、劉玄形象作出了曲筆的加工,塑造出劉秀的正統(tǒng)來,達到了遮掩后人耳目和便于統(tǒng)治的目的。

      劉玄;劉秀;帝位爭奪;正統(tǒng)

      在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常、劉縯等率領的南陽和綠林聯(lián)軍戰(zhàn)勝新莽南陽官軍圍剿后,面對首次較大勝利和可能奪取政權的形勢,“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豪杰咸歸于伯升(劉縯),而新市、平林將帥樂放縱,憚怕升威明而貪圣公(劉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騎召伯升,示其議。”[1]551鑒于此,劉玄獲取帝位并非出于能力出眾,而是相反。類似的有:“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盵1]469“更始既至(長安),居長樂宮,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更始羞怍,俯首刮席不敢視?!盵1]470可見帝位本該屬于“威明”的南陽集團首領劉縯,他死后應由集團新領袖劉秀承繼,這就是《后漢書》等建構的邏輯。這與兩度做過太史令的張衡所說的“更始居位,人無異望”[1]1940的訴辭極不相稱,其中必有一妄。囿于劉玄立政較短和劉秀形象過于光輝,張衡之后,劉知幾、王夫之等古之士大夫及當代史家呂思勉、林劍鳴等都對史書中關于劉玄個人形象曲筆描寫發(fā)過簡評,惜乎未做進一步的詳論。本文通過鉤沉索引,還原劉秀帝位之爭的歷史真實,不當之處,望方家指教。

      1 帝位之爭的由來及辨析

      有的學者認為,劉玄稱帝后集團中存在有三對矛盾,一是綠林軍領袖與南陽士大夫的矛盾,二是劉氏宗族中分出劉玄集團與劉縯集團的矛盾,三是綠林軍領袖之間因與劉玄和劉縯的親疏而產(chǎn)生的矛盾[2]53。第一組矛盾的存在毋庸置疑。最后一組矛盾由王常事跡引發(fā)而來?!锻醭鳌贩Q“諸將議立宗室,唯常與南陽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1]579,這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首先綠林實力倍于劉縯,王常不可能舍棄同為綠林出身的劉玄。其次劉縯被殺時王常根本沒有任何袒護舉措。再次在劉秀登基后王常在迫不得已下才姍姍來遲。更為重要的是,《漢書》里卻說“王常、朱鮪等共立圣公為帝”[3]4180,說明《后漢書》在《漢書》的基礎上刪削是比較明顯的。實際情況是:劉秀與王常相識較早,劉秀兄弟在起事失敗絕望時前來求助,王常不但未予拒絕,反促成他們與綠林聯(lián)合,其后二人經(jīng)常一起帶兵,結下了友誼而已。

      第二對矛盾與帝位之爭關涉最深,須稍作詳解。劉秀與劉玄的祖上由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發(fā)傳衍而來,二人是五服兄弟,但劉玄與大宗關系更近。如在他倆之間發(fā)生致命沖突的話,大宗肯定會支持劉玄,宗族其他成員也會倒向劉玄。巧合的是,劉縯死時沒有宗室出面挽救,包括其叔父劉良;而在劉秀羽翼豐滿之時,也沒有宗族棄劉玄來投,即便劉玄倒臺已久,劉嘉尚且觀望,劉信兵戎相見,顯示出對劉秀的不滿。宗人劉稷反對過更始[1]552,大概是綠林刻意藉以打擊他的由頭,不能成為宗室反對更始的硬材料,所以不存在南陽宗族里還分兩個集團的說法。

      那么劉玄真如史料所載那樣懦弱嗎?不妨拿他和史書極言能力出眾的劉縯對比,可以看出情況并不如此。首先在成長上:劉玄之父子張,居于鄉(xiāng)里,未能出仕?!巴趺r諸劉抑廢,為郡縣所侵。蔡陽國釜亭長醉詬更始父子張,子張怒,刺殺亭長。后十余歲,亭長子報殺更始弟騫?!盵1]564其后劉玄與族弟劉顯密謀復仇,事泄后劉玄逃逸劉顯被拘,后劉顯之子劉信等約合刺客殺死亭長妻子共四人。由此可見劉子張是武斷鄉(xiāng)曲的人物,劉玄等同樣如此。不過時過境遷,失去皇族最后一點的庇護,劉玄必須逃避,而其父在此前則不用。劉縯則不同,幼隨父劉欽輾轉(zhuǎn)于多個任所,其父死后一家為叔父劉良照看,其后回故鄉(xiāng)自立門戶。從門戶勢力和威望來說,劉縯不及劉玄。比如劉縯發(fā)動起兵時,“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殺我’”[1]3是為明證。其次從能力上:劉縯被塑造成劉邦似的人物,豁達任俠具將帥之才。我們反觀劉玄,雖似無雄才大略,但與史書描述的懦弱形象是不對等的。劉知幾所言“圣公身在微賤,已能結客報仇,避難綠林,名為豪杰。安有貴為人主,而反至于斯者乎?”[4]197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推理了。劉玄加入綠林軍不久即當上安集掾的職務。該職并非只是“一個安集軍民為職責的小官”[2]53,可以想知,加入平林兵起事者,絕非安分良民,大多是有勇力的任俠者和思想的活躍者,正如王夫之所謂“夫民易動而難靜,而亂世之民為甚。當其舍耒而操戈,或亦有不得已之情焉,而要皆游惰驕桀者也?!盵5]136與其說是劉玄安集他們,毋寧說是在彈壓和說服。這不僅需任俠經(jīng)歷,還需具有威望和善于言辭。劉玄是任俠的,帝室之胄使他具有必要的威望。劉玄評價王莽時說,“莽不如是,當與霍光等”[1]470,很有見地,未必不善言辭。再次必須考慮的是劉玄母族在平林,按照劉氏的婚娶準則,如劉秀之父娶豪富樊重之女、劉秀之姐嫁望族鄧晨等,劉玄母族絕非普通門戶,劉玄加入平林,必然有其母族的支持,這也將助推他的威望。劉玄積軍功升為更始將軍,說明他有軍事才能。從對比中看不出二劉有太大懸殊。

      前引《王常傳》有“南陽士大夫”支持劉縯稱帝一說,起初“南陽士大夫”主要指劉氏宗族和李氏、鄧氏等少數(shù)幾個大家族,即限于劉縯的“族人婚姻黨與”[3]4180,隨著戰(zhàn)爭圈的不斷擴大,這一指代有所變化。劉氏宗族以外,以李氏家族為巨,李通為領袖。此時李通被更始封為大將軍、西平王,鎮(zhèn)守荊州;族弟李松為宰相,李松之弟李汎為長安城門校尉;族弟李軼為舞陰王與朱鮪等擁重兵鎮(zhèn)守洛陽。李通為劉秀妹婿,可置而不論。李松可能在對赤眉時戰(zhàn)死,李汎曾為救李松逼不得已獻長安城門,結局不知。李軼在劉秀出賣之下被朱鮪襲殺,反映出關鍵時刻“南陽士大夫”與綠林將領互不信任。通過李氏家族事例得知,他們是劉玄的主要支持者,踐行“劉氏復起,李氏為輔”[1]2的讖語,并未有倒向劉秀的舉動。從劉氏宗族和以李氏為代表的南陽大族兩方面看,說他們支持劉縯反對劉玄是站不住腳的,選擇劉玄是南陽人士和綠林都能接受的結果。

      劉縯之死是劉玄之罪嗎?其實也不然。主要是其與綠林的積怨所致,這既有現(xiàn)實的也有歷史的原因。在該時代,士農(nóng)工商有嚴格的分界,士大夫?qū)r(nóng)民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何況劉氏帝室之胄。但矛盾在于此時農(nóng)民武裝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想控制聯(lián)合武裝以后的所有走向,造就了他們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比如在第一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勝利后,綠林軍因“軍中分財物不均,眾恚恨,欲反攻諸劉。光武斂宗人所得物,悉以與之,眾乃悅?!盵1]3在昆陽之戰(zhàn)前夕,面對強大的官軍,義軍欲分散逃走,劉秀以為“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遭致諸將怒曰:“劉將軍何敢如是!”劉秀只好“笑而起”[1]6。王夫之以為“此大有為者所以異于一往之氣矜者也?!盵5]127認為劉秀未作強勢回應,是大有為者和常人胸襟不同的體現(xiàn),卻未見綠林將領因?qū)嵙姶笳紦?jù)領導權,劉秀實屬迫不得已。不難看出,每一次的爭執(zhí),都以劉氏妥協(xié)而止。最令綠林將領不能容忍的是,隨著戰(zhàn)爭的推進,綠林軍到處碰壁而劉秀可以通過游說讓馮異、苗萌率五縣來降,平林軍攻打不下新野的時候,新野宰愿聽劉縯一言而降。這除了“諸將皆壯士屈起,多暴橫,獨有劉將軍所到不虜略”[1]639的因素外,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官宰根本不信任和看不起農(nóng)民出身的綠林將領,逼不得已投降時,他們寧愿投降同為士大夫階層的劉氏宗族。這讓綠林將領看到的卻是劉縯“兄弟威名益盛”的局面[1]552,這種勢頭的發(fā)展,必然讓綠林將領擔心他們實際控制的武裝,有被劉氏宗族取代的危險,除掉劉縯就是必然的了。史載:

      更始君臣不自安,遂共謀誅伯升,乃大會諸將,以成其計。更始取伯升寶劍視之,繡衣御史申屠建隨獻玉玦,更始竟不能發(fā)。及罷會,伯升舅樊宏謂伯升曰:‘昔鴻門之會,范增舉玉玦以示項羽。今建此意,得無不善乎?’伯升笑而不應。”[1]552

      安作璋先生說“不知什么原因,劉玄接到玉玦后卻沒有舉起,擊殺劉縯的陰謀也就沒有在這次大會上實現(xiàn)[2]57。其實劉玄是出于不忍,并非史書欲表達的懦弱表現(xiàn),他放棄執(zhí)行殺害劉縯的既成計劃,是作了最后一次保護劉縯的努力。劉玄在犧牲劉縯的時候,是劉氏集團力量薄弱和憧憬緩和這一矛盾的被動不得已,但無法改變矛盾的集中爆發(fā)和歷史走向,這個矛盾不僅犧牲掉劉縯,劉玄最終也逃不過與綠林兵戎相向的宿命。

      2 劉秀的崛起及反叛

      劉縯之死是南陽集團與綠林將領在初期難以兼容的一次矛盾積累的爆發(fā)。不過劉縯之死,綠林以為劉氏已不足為懼,放松了警惕,為劉氏宗室迎來了寬松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也是劉縯死后劉秀能保存下來的原因,當然也離不開劉玄的保護。史載:

      會伯升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馳詣宛謝。司徒官屬迎吊光武,光武難交私語,深引過而已。未嘗自伐昆陽之功,又不敢為伯升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慚,拜光武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1]9。

      更始貴為皇帝,劉氏宗族的代言人和維護者,為竟保護不了劉縯而感到慚愧,非因他主使殺害劉縯而對劉秀進行補償。此時綠林也不好再咄咄逼人的反對,兩派取得了暫時的平衡。如果殺害劉縯是劉玄策劃,斬草除根是剪除政敵最簡單的邏輯,劉秀韜光養(yǎng)晦之計是根本行不通的,更別說封侯及之后被派遣到河北安置了。劉秀被派至河北并非因“諸家子獨有文叔可用”[1]565,而是劉玄以此為借口,讓他遠離政治漩渦,進一步保護他。

      此時全國一團亂麻,惟獨河北相對平靜,但這種平靜讓劉玄等以為河北對剛建立的更始政權不夠熱情和畏懼。此前更始已派使者巡視河北,但在上谷,使者受到了冷遇,甚至武力威脅。更始以為,派遣一名有分量的人物再次安撫河北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實證明,這一決策是對的。劉秀在河北兢兢業(yè)業(yè)地執(zhí)行劉玄交待的任務,所過州郡效忠投誠。但中途出現(xiàn)的王郎事變,打亂了更始的既成計劃,使得之前沒有參與動亂的河北沸騰了,“于是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從風而靡”[1]492,劉秀若喪家之犬,迷失在河北。當耿弇提出讓劉秀向北進發(fā)聯(lián)合上谷、漁陽的時候,遭到劉秀隨從的反對,以為“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1]704,邳彤及時指出了這種反對意見的危害,認為回不到長安,隊伍便會分崩離析,即便回到長安,劉秀的政治前途也將從此斷送,以此堅定了劉秀北上的決心。

      劉秀進入河北雖然只有七個月左右,但通過聯(lián)姻在內(nèi)的多種手段,已然與當?shù)貙嵙ε山Y成政治命運共同體。正如耿純所說:

      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于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業(yè)即定,天人亦應,而大王留時逆眾,不正號位,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久自苦也。大眾一散,難可復合。時不可留,眾不可逆[1]21。

      對河北眾將而言,朝中高位已被占據(jù),他們期盼成為劉秀帝業(yè)的元老,還有一層,未必不是這些士大夫羞于與起于隴畝的綠林將帥為伍。王郎事變讓劉秀在河北不僅獲得一批追隨者和強大的兵團,猶以上谷、漁陽的突騎最為精銳,更為重要的是把他偏柔弱的心智磨練的更為堅毅,心理和實力的雙重變化,劉秀產(chǎn)生覬覦神器的念頭。何義門說:“誅王郎則河北定,光武始有土”,而劉秀使吳漢等襲殺劉玄在河北的大將“謝躬后,與更始遂絕,既定河北,又得銅馬之眾,可以自樹,無所瞻顧也。”[6]352劉秀的反叛成為更始覆滅的主要原因。史言赤眉最終推翻更始政權,不過是為劉秀承擔罵名,他們只是乘機的攪局者而已[7]。

      《后漢書》的敘事邏輯是,在劉秀叛變劉玄之時,南陽宗族沒有反對的跡象,甚至主動投誠劉秀,旨在說明劉玄不得人心。這與史實不符。前文已經(jīng)涉及,在劉秀崛起的時候,劉氏宗族無一人前來襄助和投誠,已然說明他們在二劉之間的態(tài)度。更有甚者如劉信,竟和劉秀兵戎相見,因?qū)嵙Σ粷怠H鐒①n鎮(zhèn)守南陽,是劉秀既定的攻擊目標,好在他主動投靠才避免一戰(zhàn)。還有劉嘉,當鄧禹西征的時候,他“且觀成敗?!辏铰尻枴?,封為順陽侯?!盵1]568他的情況比較特殊,在血緣上和劉玄近,在情感上應和劉秀近。劉嘉少孤,被劉秀父親養(yǎng)大,并把他和劉縯一起送到長安游學,所以無論如何,他應該是支持劉秀的,但事實絕非如此,他對抗到最后,直到劉秀打出感情牌,且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才歸降。對于其他宗族成員,包括兵戎相加的劉信,只要前來歸降,當即封侯,但直到建武十三年才封劉嘉為順陽侯,說明劉秀對他是很不滿的。

      最終南陽劉氏還是形成一個凝固的整體,支持劉秀統(tǒng)一天下,無外乎幾點原因。一是劉秀雖然叛變劉玄,但對于整個劉氏復興的大局而言,是可以原諒的。二是雖然劉縯被殺非劉玄主導,但他貴為皇帝難辭其咎。三是劉秀消滅了他們最為痛恨的兩個集團,來自流民的綠林和赤眉。劉氏非常痛恨綠林,比如劉嘉手刃綠林大將廖湛,劉恭手刃出賣更始的赤眉元老謝祿,都反映出他們對農(nóng)民軍領袖的仇恨。四是既然更始沒有能力整合出一個強勢的復興政權,劉秀不但做到了,且對他們的待遇沒有絲毫減損,也是可以接受的,雖然犧牲掉劉玄是他們十分不愿的。

      上文提及了以劉玄為首的南陽集團與綠林軍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在取得政權后就更加凸顯出來,這是劉玄失敗的主要因素。雙方出身不同,導致行為、視野、性情、立場等都有著截然對立的不同。比如,與其說他們單純可愛,毋寧說他們不懂政治規(guī)矩,一個爛羊胃可以換取騎都尉、爛羊頭則可以獲得關內(nèi)侯的回報,這多少透露著農(nóng)村式的恩報理念和任俠式的豪氣,但對政治和政權來說則是災難。又比如他們?nèi)匀槐3种按蚣医偕幔廊妸Z的流氓作風,而不知國家已走向正軌,需要法制維系秩序和民心。凡此種種說明綠林軍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是士大夫階層所不能接受的。如李淑對此進行了強烈的譴責:

      陛下定業(yè),雖因下江、平林之勢,斯蓋臨時濟用,不可施之既安。宜厘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授爵,以匡王國。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尚書顯官皆出庸伍,資亭長、賊捕之用,而當輔佐綱維之任。

      但此時,劉玄的力量還不足壓倒綠林,所以不得不懲處李淑,擺出敬畏綠林的姿態(tài),等待政策調(diào)整功效發(fā)揮,但對不明底里者來說,自然要替李淑抱屈,對更始抱怨,所謂自此“關中離心,四方怨叛?!盵1]472

      對劉玄來說,他至少通過三條措施來限制綠林。其一是任用李松和趙萌處理政務,政務機關把持在劉氏集團手中。李松出身前文已及。趙萌是棘陽人氏,估計是義軍被甄阜擊敗退守棘陽時,得到了土著趙氏的支持,劉玄娶其女,不無聯(lián)姻的因素。由此推論下去,趙萌是豪族當屬可能,與農(nóng)民出身的綠林軍首領意識肯定不同,又因其加入義軍隊伍較晚,必然依附皇權才能立身,由此兩件,他是維護更始政權的。其二是大肆分封諸王,并委以軍權和鎮(zhèn)守一方的要職。在劉縯死后,劉氏宗族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壓,只有封王才能提高他們的地位,并順理成章的委以重任,以與綠林對抗。如封劉祉為太常將軍,劉順為虎牙將軍,“(劉)賜為宛王,拜前大司馬,使持節(jié)鎮(zhèn)撫關東……典將六部兵?!眲⑿艦槿觋幫?,掃平江南,占據(jù)豫章。劉嘉為漢中王,都于南鄭,有眾數(shù)十萬[1]560-568。即便劉秀出使河北,也是基于這一既定政策。其三是加強直屬部隊建設,削弱盤踞三輔的綠林大將王匡勢力。

      劉玄與綠林的攤牌,是長期以來矛盾的總爆發(fā),只是比劉玄預想的早了些。何義門說:“新市、平林諸將,皆盜賊小人,固不可與共大事也?!盵6]366雖不乏偏見,但階層的不同,最終導致相互間的不信任。在勝利面前,不信任可以暫時被掩蓋,但面對危局,必然爆發(fā)。

      3 劉秀形象的塑造

      劉縯并不存在與劉玄爭奪帝位的事實,這些史料的出現(xiàn)是編史者有意為之,目的是為劉秀乃繼代劉縯得天下制造合于正統(tǒng)的輿論。既然不存在這一歷史真實,那么劉秀后來以河北為根基登上皇帝寶座的行為,無疑是同室操戈和以臣叛君的典型。劉秀對此心存愧疚,故在更始被弒前,封他為淮陽王,并宣言“吏人敢有賊害者,罪同大逆”[1]24,又比如善待其子等。雖然是政治作秀,也不可否認確有出于同宗連血的憐憫。王夫之說,

      光武之拒更始,與昭烈之逐劉璋,一也;論者苛求昭烈而舍光武,失其平矣。劉焉之于昭烈,分不相臨,光武則固受大司馬之命矣?!粍t以忠信堅貞之義相責,而昭烈有辭,光武無辭矣[5]125。

      這就是此前劉秀遲遲不愿稱帝的顧慮所在,他必須拿《赤伏符》所謂天命來遮臉。王夫之為光武找到了逃避指責的內(nèi)心修煉方法,認為更始被立為皇帝,不是出于劉秀的意愿,心里沒有認同,就沒必要愧疚了,自欺欺人,勿用置辯。其實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時代,劉秀的自豪是勝過慚愧的。然而劉秀的叛節(jié)行為,對繼承者的困擾顯然高過劉秀本人。這是無法逃避的社會規(guī)律,即當社會走向正軌的時候,忠孝的輿論就會被格外推高。既然如此,劉秀在君臣之義上就不能是個輸家,他必須不僅是創(chuàng)基立業(yè)的英雄,也是忠孝兩全的偶像。因此在人為主導下,對劉秀形象的塑造就自然發(fā)生了。這不僅涉及到子孫為先人諱,更是現(xiàn)實的政治需要。因此,他們就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對劉秀形象進行塑造。

      第一,塑造劉縯舉事正統(tǒng)形象。這由兩個因素促成,一個是塑造出劉縯本該得到皇位的故事,讓讀者為劉縯有能力而未得皇位抱屈,對他的死報以同情,然后推演出兄終弟及的邏輯,這樣一來,劉秀的叛變不但不突兀,反而順理成章。另一個則是人為情感因素:

      “臨邑侯復好學,……與班固、賈逵共述漢史,傅毅等皆宗事之。復子騊駼及從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學。永寧中,鄧太后召毅及入東觀,與謁者仆射劉珍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又自造賦、頌、書、論凡四篇?!盵1]558

      劉復是劉縯之孫,他與子侄兩代掌控和監(jiān)督東漢史的編修,我們今天看到的《后漢書》等史籍對劉縯的推崇就可想而知了。他們這么做,也可能是門閥的高自標置,與抬高宗系在東漢地位有關。

      第二,塑造更始無能形象。這又分三個層面:一是從更始個人說起,塑造出懦弱的形象。二是從更始集團內(nèi)部人士說起,塑造出更始荒淫酒色毫無才具形象。三是從河北將帥說起,如耿弇勸劉秀拒聽更始解兵權之命令時說:

      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亂,諸將擅命于畿內(nèi),貴戚縱橫于都內(nèi)。天子之命,不出城門,所在牧守,輒自遷易,百姓不知所從,士人莫敢自安。虜掠財物,劫掠婦女,懷金玉者,至不生歸。元元叩心,更思莽朝。

      而就在四五個月前,耿弇受父命投效更始,中途遇王郎突起,他所帶領的從吏全棄他而轉(zhuǎn)投王郎,耿弇輕蔑的嘲笑他們“不識去就,族滅不久也”[1]704-706??梢娝笆嵌嗝纯春酶?。這些抹黑劉玄的話語,是非常有攻擊效果的,正如王夫之所說“更始之不足以有為,史極言之,抑有溢惡之辭。欲矜光武之盛而掩其自立之非,故不窮更始之惡,則疑光武之有慚德也。”[5]125只有搞臭更始,才能樹立起光武的光輝形象。雖然前有張衡、后有劉知幾、王夫之等提出質(zhì)疑,但并未能使被定格的更始形象得到徹底地改塑。

      第三,塑造劉秀的無辜和迫不得已形象。這主要體現(xiàn)在赤眉的問題上?!逗鬂h書》等極力宣稱,劉秀是出于擔心更始難擋赤眉丟了劉氏江山才迫不得已背叛。但事實上恰是赤眉巧妙利用二劉的矛盾,伺機奪取了長安[7]。

      第四,塑造劉秀神話色彩和儒者形象。古來史家在某人稱帝的最終解釋上,都歸結于天命,因此帝王都是生而靈異,此非對劉秀一人的發(fā)明。但對劉秀的神話色彩的書寫,又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遍觀當世,起事者十數(shù)家,僅劉氏就有劉玄、劉崇、劉嬰、劉盆子、王郎所偽托的劉子輿、劉縯等等,只有當初并不被看好的劉秀笑到最后,必然有某種超人力的因素,而加強對這種因素的勾勒和加工,自然增強劉秀的神秘感和統(tǒng)治威力,這是封建年代皇帝的必需。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發(fā)生在劉秀身上的種種異象,如生時有“赤光”;禾“一莖九穗”,這是劉秀名“秀”的由來;“鳳凰來儀”;卜者、望氣者紛紛現(xiàn)身說法;最后到劉秀“隆準,日角,大口,美鬚眉”的長相,無不充滿著非常人的怪異,這都是對劉氏復興是天命所在而非人可力取的最好注腳[8]1。另一點就是塑造劉秀的儒者形象。史載劉縯任俠,劉秀則與之相反,尚農(nóng)喜文,所以把他們比作是劉季對劉仲。但我們從一些只言碎語中可以看到,劉秀也具有任俠個性。如劉秀見李軼時,買半臿佩刀懷之,以備不虞[1]574。湖陽公主曾說劉秀“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1]2490。這些卻被編史者故意忽略而著重書寫劉秀的文儒,如起義之初,劉秀穿著“絳衣大冠”,獲得“謹厚者”稱號[1]3;在戰(zhàn)爭中,劉秀手不釋書,并為功臣武將們講經(jīng);馬援拿劉秀和劉邦比,說“高帝無可無不可;今上好吏事,動如節(jié)度,又不喜飲酒”[1]831;統(tǒng)一天下后,光武退武將進文臣等,都在展現(xiàn)劉秀的儒者形象。如果說神話能證明劉秀皇權天授的神秘性,那儒者形象則釋放出他是現(xiàn)實世界中士大夫階層的代表,更有利于得到實際掌控地方政權的讀書人的支持。

      綜上可見,歷史上或許從來就沒有劉縯與劉玄爭帝導致被殺的事情,既然不存這樣帝統(tǒng)的爭奪,那么所謂南陽士大夫支持劉縯稱帝進而得出他們同樣支持劉秀稱帝也就不符合事實。因此劉秀在河北登基并不是天命所歸和民心所向,而是對劉玄的反叛。劉秀的反叛引起多米諾骨牌的效應,各地因此蠢蠢欲動,效而仿之,激起了赤眉的放手一搏。在眾叛親離和各地紛起的危難中,劉玄只能走向覆亡。劉玄是值得惋惜的,在那個成王敗寇的年代,劉秀也不必為所謂“堅貞”愧疚多少。只是當時著史者進行著偽史的編著,讓后世讀者被誤導,真實的歷史被誤讀,中華文化在傳承中夾雜著很多謊言和偽故事,這才是該引起我們重視的。正如劉知幾所言:

      “將作者曲筆阿時,獨成光武之美;諛言媚主,用雪伯升之怨也。且中興之史,出自東觀,或明皇所定,或馬后攸刊,而炎祚靈長,簡書莫改,遂使他姓追撰,空傳偽錄者矣。”[4]197

      “東觀秉筆,容或諂于當時,后來所修,理當刊革者也?!盵4]103

      這些空傳的“偽錄”,理當由后來修史的范曄等完成刊革的任務,他們此時不用背負政治風險,去后漢未遠,能夠獲得更完整的后漢史料,是有完成刊革條件的?;蚴青笥谑龆蛔鞯某幸u,或是囿于個人精力有限的偷懶,抑或是史識所限,最終范曄版的《后漢書》在取代《東觀漢紀》等其他家漢史后,并未能做到盡善盡美,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

      [1] 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

      [2] 安作璋,孟祥才.漢光武帝大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8.

      [3] 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

      [4] 浦起龍[清].史通通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王夫之[清].讀通鑒論[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 何焯[清].義門讀書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7.

      [7] 劉敏,陶繼雙.王郎垮臺和更始覆滅要因發(fā)覆[J].河北學刊,2015(5):44-49.

      [8] 吳樹平.東觀漢記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The Fight for The Throne and Image-building of Liu Xiu

      TAO Jishuang

      ()

      Because Liu Xuan has ability, royal blood, prestige and other advantages, through cooperating with the Lu Lin generals and scholar-bureaucrats of NanYang, he became emperor at the end of Wang Mang Dynasty, and inherited the legally constituted authority of Western 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old annals of history, Liu Yan who is open-minded should be emperor, and Liu Xiu should inherit Liu Yan's throne legally. However, this story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true historic reality.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public and rule them conveniently, history writers recorded that Liu Xiu’s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was orthodox by concealing the death of Liu Yan, the rebellion of Liu Xiu and distorting the image of Liu Xuan.

      Liu Xuan; Liu Xiu; fight for the throne; orthodox

      10.13899/j.cnki.szptxb.2019.02.004

      2018-04-18

      陶繼雙(1981-),男,安徽明光人,講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

      K207

      A

      1672-0318(2019)02-0022-06

      猜你喜歡
      綠林劉氏劉秀
      往頂上跑
      劉秀苦尋同窗
      劉秀:響當當?shù)摹俺烧Z帝”
      后母
      綠林,綠林
      綠林群芳譜(5)
      棋藝(2016年4期)2016-09-20 05:49:04
      綠林,綠林
      ——秋游綠林古兵寨隨感
      回望雁峰天一涯——雁峰劉氏《沁園春》的文化解讀
      劉秀苦尋同窗
      有心計的麻雀才能變鳳凰
      百家講壇(2014年21期)2014-02-11 11:52:34
      棋牌| 兴安盟| 铅山县| 亚东县| 明光市| 淳安县| 和田县| 湛江市| 腾冲县| 呼玛县| 天柱县| 全南县| 潞城市| 库车县| 新巴尔虎左旗| 包头市| 北流市| 台南县| 滨州市| 焦作市| 阿瓦提县| 杂多县| 宁化县| 张家港市| 湘潭市| 潮州市| 台南市| 深圳市| 二连浩特市| 三台县| 海宁市| 双桥区| 丹寨县| 扶余县| 铜川市| 达日县| 漳浦县| 兖州市| 汤阴县| 陇川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