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文
文/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極大的改變了中學生原有的人文環(huán)境。各種新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當今的中學生,從而導致了他們身心發(fā)展的新變化,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F(xiàn)代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民主參與意識、獨立意識、自尊自主意識以及批判精神等都極大增強。而傳統(tǒng)教法已經(jīng)很難管理現(xiàn)代班級。教師憑經(jīng)驗以“一對多”命令形式,管得過多導致學生被動承受,甚至產生對立情況。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币簿褪钦f,班級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簡言之,學生的自我管理應成為班級管理的主旋律。那么應該建應怎樣的班級自我管理模式?如何使班主任從中解脫出來呢?放手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把學生變成班級管理的主體,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在近幾年的工作實踐中,現(xiàn)就班級衛(wèi)生談如何形成學生的自我管理。
班干部來源于學生,卻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們是學生,班級的普通成員;另一方面,承擔組織者、實施者的權利和義務,是師生之間的“紐帶”,更是班級的骨干與核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不斷加強核心隊伍建設。
在實踐中,我班負責衛(wèi)生的副班長以及兩位衛(wèi)生委員三位班干部是如何產生的呢?我試著建立了“三公”制度,即公開實名推薦、公平自愿報名、公正崗位競選,最后投票率需超過70%,然后試行“兩期”;這樣干部“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效果好。班干部就不再是學生眼中班主任的“傳話筒”,而是班集體的服務者,這有助于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班集體。這項活動其實并不是單單選拔出真正受同學歡迎和公認的干部,還形成了自我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xiàn)心理得到滿足,也調動了廣大學生參與班級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熱情度大大的提升??勺円酝吧贁?shù)干部主動,多數(shù)學生被動”為“人人當干部,人人都主動”;自我管理在學生心里已無形中播下了種子。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意志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堅持性還是很差的。他們不善于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持久地完成一項工作,常常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睘榱耸棺晕夜芾韴猿窒氯?,以及上升到班級自我管理,在前一階段基礎上,必須培養(yǎng)責任心強、積極性高、方法多且敢干肯干的班干部隊伍是必不可少的。
在班干部培養(yǎng)方面班主任以指導為原則,有針對性地給予班干部必要的和及時的啟迪,讓學生主動參與班集體管理,老師不再事必躬親,凡是學生自己能獨立做到的,就應該大膽放手讓他們去自我探索,因為他們是班集體的核心,是凝聚班集體的紐帶。就班級衛(wèi)生而言,選出了學生公認的班干部,在班干部中,就班級衛(wèi)生制度對班干部開始培養(yǎng),由班干部組織,主要是鍛煉與培養(yǎng)班干部,衛(wèi)生制度把發(fā)言權交給學生自己。
把衛(wèi)生管理制度交給學生以后,學生為班集體寫意見,班干部收集討論定制度并實施、參與度高。衛(wèi)生制度從初定→試行→審定,由學生說了算,班干部是組織者,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班集體主人翁。這樣班干部的培養(yǎng)比制度的制訂過程往往更具有教育意義,班干部的組織能力、管理方法、策劃能力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他們制定出了:崗位負責制,衛(wèi)生包干區(qū),崗位角色輪換制。另外為其他學生的自我管理也做好了充分的鋪墊,因為學生在制訂過程中不但知曉了衛(wèi)生制度的內容,還明確了衛(wèi)生打掃時的細節(jié),這樣學生衛(wèi)生值日的時候就會很細心,知道了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去做,不光考慮到班級衛(wèi)生,還考慮到了個人衛(wèi)生。這樣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才會隨老師的指導而加強。
要進一步加大班級衛(wèi)生的自主管理,讓他們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還應該加強和完善班級的輿論氛圍。我曾在班上做了一個小實驗:讓每個人自己在自己的周圍丟至少十塊的小紙片,維持一個晚上的自習課,不允許任何人打掃,然后在自習過后,我讓他們談感受,談一談這個晚上的心情,談一談這個晚上的學習效率。大多數(shù)回答是心情很煩,很亂,電風扇一吹紙就到處飛,一低頭就看到地上的紙,感到很煩惱。這個實驗讓全班的孩子們明白了,干凈的環(huán)境會給人帶來快樂的心情,能提高學習成績。實驗過后,學生對衛(wèi)生的好壞有了很深的了解?,F(xiàn)在班級的衛(wèi)生,如果,偶爾有人缺做值日或者有人做值日不徹底,那同學的輿論就會有很大的反響。所以,在認識方面,學生學會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具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意識。迫使學生自己認識自己,培養(yǎng)自己管理自己的自覺性。班級輿論氛圍也督促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奔睿醇ぐl(fā)鼓勵,含有學生自信、自主與合作,學生之間形成動力。班級衛(wèi)生自我管理能否得以有效實施的標志之一是學生的積極性能否被調動。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人們往往對自己可能成功的事感興趣,而不愿去干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因此,不斷利用“評價”去表揚孩子,讓學生能夠通過勞動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在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是正面教育。例如:“每周一星”“今日之最”評比制度,對值日做得好、保潔好的學生授予“今日之最”的稱號,并加平時的德育分,使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鞏固了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除這之外,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善于發(fā)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我教育的環(huán)境。例如:在一次衛(wèi)生的打掃中,我對掃地的同學這樣激勵:“還記得第一次搞衛(wèi)生的情景嗎?你掃地都漫無目的的東少一下西掃一下,這次你不但懂得按照順序掃,而且掃得很干凈。你比其他同學掃得好多了,有機會多教教其他的同學?!边@樣一句話,你既肯定了他進步的表現(xiàn),又潛意識的給了他一個任務,這個任務他會很欣然的接受,因為有老師的激勵。在這以后的觀察中,這位學生如果看到做值日不規(guī)范、方法不妥當?shù)臅r候,他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指正。學生值日馬虎時,還會用學習馬虎做比較來教育同學。在班級衛(wèi)生的管理中,老師的激勵能使中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合作精神和集體觀念,有效促進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學生的自我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從被管理到自我管理,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不成熟到逐步完善合理的漸進過程,作為一名班主任,無論采用什么形式的管理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自主成長的能力,這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全員參與管理,調動學生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