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州市豐順縣湯坑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 曾瑞紅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好的習慣多多益善,且受用終身?!苯逃ジ?,這個根本就是習慣。好習慣,大未來。作為一名低年級教師,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聽課習慣尤為重要。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學校安排我擔任一年級的思品科教學。站上講臺,面對孩子一張張純真的笑臉,聽著他們一聲聲親切地叫“老師好”,我由衷地感到了做老師的幸福,對新學期的工作,我充滿了信心??墒巧贤甑谝恢艿恼n后,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當我講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一部分學生卻在旁若無人地干著自己的事……有的在講小聲話,有的在做小動作,有的雖坐在座位上,眼中卻無神采。另外,在課堂上還不時有這樣的鏡頭:當一個學生的發(fā)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就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道:“老師,我來,我來……”“老師,我會,我會……”當我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余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嘆起氣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
我始終認為:課堂上張揚個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無視紀律。以上種種現(xiàn)象,引起了我的深思:學生上課坐不住,如何能讓他們坐得住、聽得懂,表達得清?學生不會傾聽,如何讓他們學會傾聽、思考?如何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我們都知道,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聽課的效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尤其是課堂聽課習慣,在現(xiàn)在的孩子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低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而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坐不住是在所難免的。如今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生活條件優(yōu)越。這些孩子在家里往往是自己說了算,平時也見多識廣,表現(xiàn)欲望強,生怕比別人差。課堂上往往是老師一提出問題,他們就不假思索地舉手,答案往往是答非所問;或者是別人剛說一半,他就插進來;別的同學發(fā)言他不聽,一門心事爭發(fā)言,全然不顧別人的回答;有時候他們站起來,自己又不知道說些什么。這樣不僅自己沒學到知識,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同學的思考。
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可以確保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因此,第二周后,我向?qū)W生公布了課堂常規(guī):課前。上課前要準備好學習用品,把它放在課桌的右上角。預備鈴響后,立即有秩序地進入教室,靜待上課。坐姿要正、學會傾聽。上課時要坐端正,雙臂平放桌面,雙腳自然叉開,抬頭挺胸身體坐直。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邊聽邊想:別人說什么,說的對不對,完整不完整,都不要插嘴;等別人講完后,再舉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陳述、或補充、或更改。不隨便講話,不做小動作。未經(jīng)教師同意不得離開座位和教室。回答老師提問時先舉手,右手自然舉起,五指并攏向上舉直,肘部不離開桌面。起立要站直。聽到老師開始的口令后再動手、動口,小組交流時要小聲、有序,完成后用坐姿告訴老師。
人盡皆知,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單要靠強化,更要采取一定的激勵手段。這可以是教師的言語夸獎。學生也喜歡老師以實物的形式獎勵,比如五角星、小紅花等。因此,根據(jù)學生習慣培養(yǎng)和訓練的規(guī)劃,我提出評比的方法:以4人為一小組,組內(nèi)4人進行互評,由小組長負責登記本組成員行為;如果每節(jié)課上達到老師提出“坐得住、聽得懂、表達得清”的要求,都做得好的,就可以得4朵小紅花,3人做得好的得3朵小紅花,2人做得好的得2朵小紅花。在每個月一次的檢查中,能有4次獲得4朵小紅花的小組,小組成員可優(yōu)先評選班級好習慣之星;能有3次獲得4朵小紅花的小組,均可獲得1枚“一小榜樣我最棒”標貼。
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時松時緊,時抓時放,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大忌。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一定要持之以恒,要反復抓,抓反復,促使學生習慣成自然。在鞏固學生內(nèi)化行為上,我常隨機采用暗示法:“某某老師、領(lǐng)導夸贊我們班同學上課坐姿最端正,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有時也采用對比法:“上節(jié)課1班的同學各方面表現(xiàn)不錯,特別是小組交流做得最好,我們2班的同學與他們進行比賽,這節(jié)課比他們表現(xiàn)更好,行嗎?”在課上,我會隨機樹立典型,多多夸獎:“哇,小文聽得多認真啊!”一句話常常就能使個別不太專注的同學,停下手中的“活”。如果我再給剛才受表揚的同學貼上一個紅五角星,效果會更明顯,馬上發(fā)現(xiàn)一個個會更端正,聽得更認真。因為每個孩子都馬上想得到老師手中的這顆“紅五角星”,好回家向大人炫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