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莎劇《亨利五世》中搞笑的戲劇沖突

      2019-02-21 11:07:10傅光明
      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五世尼姆斯托

      傅光明

      (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北京 100029)

      在《亨利五世》一劇中,亨利五世的英雄史詩由他的長篇獨白構(gòu)成,那每一大段獨白都堪稱極富感染力的演說。例如,第三幕第一場,英軍士兵將攻城云梯架上哈弗勒爾城墻,亨利五世把總攻擊令變成一篇鼓舞士氣的戰(zhàn)時演說。整場戲只由一篇演說構(gòu)成。對此,英國當(dāng)代莎學(xué)家、“皇莎版”《莎士比亞全集》的編者喬納森?貝特,在其為《亨利五世》所寫的導(dǎo)言中分析說:“哈里鼓舞士氣的演說顯示出一種敏銳的政治智慧在起作用。比如,‘再沖一次那個突破口,親愛的朋友們,再沖一次?!痪恼{(diào)整為三部分。開頭的‘親愛的朋友們’,是國王的至親密友,他們率先垂范。隨后,注意力轉(zhuǎn)向貴族和紳士——‘最高貴的英國人!’他們的作用是‘給那些出身低微之人做個榜樣,教他們?nèi)绾未蛘?!’然后是‘自耕農(nóng)’(‘自由民’),最后是‘低賤之輩’。只要他們沖進(jìn)哈弗勒爾城墻的突破口,‘沒一雙眼睛不閃爍高貴。’這番演說頒布了貫穿全軍的指揮命令,樹立起軍官階層沖鋒陷陣的教科書形象。甚至下級旗官巴道夫也一時受到鼓舞。不過,尼姆、皮斯托和福斯塔夫的侍童無動于衷。他們待在掩體里,被忠誠的弗艾倫上尉一頓打著趕向突破口。在此,對國王言辭的力量要打個問號?!雹貸onathan Bate、Eric Rasmussen編:《莎士比亞全集》“導(dǎo)言”,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本文作者根據(jù)英文原文自譯,以下凡此文獻(xiàn)引文皆同。

      然而,貝特認(rèn)為,劇中對亨利五世這種智慧表現(xiàn)得“最透辟之處”在于決戰(zhàn)前夜喬裝打扮的哈里?勒魯瓦②“勒魯瓦”原為法文,“國王”之意。與邁克爾?威廉姆斯之間的爭論:

      但假如這理由不光彩,那國王自己的欠債就厲害了,這次戰(zhàn)役中所有被砍掉的胳膊腿兒和腦袋,將在末日審判那一天,合起伙兒來,高喊“我們死在這么一個地方”;——有的賭咒,有的哭著喊軍醫(yī),有的拋下了可憐的老婆,有的欠了一屁股債,有的甩下了年幼的子女。戰(zhàn)場上恐怕沒幾個死得有人樣兒,當(dāng)流血成為主題,還能指望以基督徒的仁慈精神打理一切嗎?①此處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此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邁克爾決戰(zhàn)前夜這番話刺中了哈里的良知,導(dǎo)致他以獨白的方式慨嘆領(lǐng)導(dǎo)之責(zé)任,并祈禱上帝別在此時因父親篡位之錯懲罰他。打完仗,國王先以他典型的兩面手段順利地讓威廉姆斯陷入尷尬,然后再犒賞他。但他始終沒找到這個問題的完整答案:每個臣民的責(zé)任皆歸于國王,但每個臣民的靈魂屬于自己,可事實仍然是,一個人要草擬自己的靈魂賬單,與上帝言歸于好,從這個意義上說,血腥的戰(zhàn)場并非‘得好死’之地?!雹贘onathan Bate、Eric Rasmussen編:《莎士比亞全集》“導(dǎo)言”,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接著,貝特意味深長地比較了《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兩劇開場之不同:“《亨利四世》(上篇)以蘇格蘭(道格拉斯)和威爾士(歐文?格蘭道爾)反叛開場,《亨利五世》則以整個英倫三島聯(lián)合征戰(zhàn)法國啟幕。亨利國王的聯(lián)軍由英格蘭(高爾)、威爾士(弗艾倫)、蘇格蘭(杰米)和愛爾蘭(麥克莫里斯)四方組成。但我們不能肯定地說,該劇贊美了四國合兵對法作戰(zhàn),因為在亨利王率軍征戰(zhàn)法國期間,軍隊內(nèi)部并非不緊張。尤其是,愛爾蘭人麥克莫里斯是個怪人,與待人和善的弗艾倫都不能和睦相處:

      弗艾倫 麥克莫里斯上尉,我覺得,您注意,若蒙您允準(zhǔn),這兒沒多少您貴國的人,——

      麥克莫里斯 我貴國?我貴國又當(dāng)如何?惡棍、雜種、流氓、無賴。我貴國招惹誰了?誰議論我貴國?③同①。

      “第五幕開場詩,贊美了埃塞克斯伯爵(Earl of Essex),因為,當(dāng)1599年觀眾在倫敦看這出戲時,伯爵正用‘劍尖兒’挑著愛爾蘭人的腦袋。可在第三幕戲文里,莎士比亞為愛爾蘭吐露了心聲。倒不如說,他在質(zhì)疑,——因為威爾士人弗艾倫出于對蒙茅斯的哈里(以前的威爾士親王、眼下的英格蘭國王)之忠誠,為英格蘭代言?!|(zhì)疑英格蘭是否有權(quán)利為愛爾蘭代言。什么樣的英格蘭人,或英化的威爾士人,膽敢談?wù)擕溈四锼沟膰???dāng)英國人把愛爾蘭人同惡棍、雜種、流氓和無賴畫等號時,愛爾蘭能是何種民族?這就是伊麗莎白時代英格蘭民族詩人埃德蒙?斯賓塞(Edmund Spenser)的論調(diào)成為主流的原因所在。斯賓塞在其1590年代中葉的對話錄《論愛爾蘭目前之狀況》(A View of Present State of Ireland,1596)里,就以這樣的論調(diào)分析愛爾蘭人。但就連斯賓塞本人,也有不同的聲音?!墩搻蹱柼m目前之狀況》以對話形式寫成,此書對住在愛爾蘭的‘老英格蘭’移民的批評,遠(yuǎn)比對愛爾蘭人本身的批評更尖銳,與此同時,斯賓塞在其《仙后》(The Faerie Queene)中寫了一個類似愛爾蘭的野蠻國度,其中的最高貴之人居然是個野蠻人。”④同②。

      莎士比亞有意通過英軍中的愛爾蘭上尉麥克莫里斯之口,對斯賓塞的“主流論調(diào)”作出回應(yīng)嗎?不得而知。

      或許,這僅僅是莎士比亞的戲劇技巧,或曰手段,作為一名天才編劇,他對如何掌握劇情發(fā)展節(jié)奏,在贊美國王的史詩中不斷插入喜劇甚至鬧劇的搞笑輕車熟路。他深知,只有這樣,才能把觀眾牢牢吸引在劇場里。伊麗莎白時代去劇場看戲的觀眾,對閱讀戲文幾無興趣。

      下面,筆者把《亨利五世》劇中“史詩”“搞笑”如何輪番上演作較為詳細(xì)的梳理。

      第一幕兩場都算正戲,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向亨利五世詳述《薩利克法典》,拉開英格蘭對法開戰(zhàn)的大幕。

      第二幕第一場,便是尼姆、皮斯托、桂克麗和福斯塔夫的侍童聯(lián)袂主演的搞笑劇。第二場轉(zhuǎn)入正戲,亨利五世在南安普頓議事廳宣布處決叛臣。第三場,皮斯托、尼姆、桂克麗、巴道夫和侍童在東市街一酒店前,再次上演鬧劇。第四場,法國王宮的戲亦莊亦諧。

      第三幕第一場,亨利五世攻打哈弗勒爾,這場正戲很短,只是亨利五世的獨角戲,高喊“上帝保佑哈里、英格蘭與圣喬治!”①此處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此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激勵英軍攻城。第二場,鬧戲很長,分幾個輪次搞笑:第一輪,是尼姆、巴道夫、皮斯托和侍童;第二輪,是高爾與弗艾倫;第三輪,是四名聯(lián)軍上尉,英格蘭的高爾、威爾士的弗艾倫、蘇格蘭的杰米和愛爾蘭的麥克莫里斯(杰米和麥克莫里斯英語說得磕磕絆絆,本身就是搞笑)。第三場,依然很短,哈弗勒爾城下,在亨利五世慷慨陳詞,發(fā)了一大通“伸出血腥的手肆意屠戮”②同①。的威脅之后,守城的法軍總督宣布投降。第四場,魯昂的法國王宮,凱瑟琳公主讓英文不靈光的侍女愛麗絲教她說英語,屬于溫馨諧趣的搞笑。第五場,魯昂,法國國王、王太子、大元帥、波旁公爵等齊聚王宮,國王下令備戰(zhàn)迎敵,誓言把亨利五世“抓他俘虜,關(guān)進(jìn)囚車,押送魯昂”③同①。。這是莎士比亞為法方設(shè)計的“正戲”,但他表明的正戲只在讓現(xiàn)場觀眾領(lǐng)受大元帥說“這才符合君王的偉大。遺憾的是,他人數(shù)很少,行軍中,士兵們又病又餓,我敢說,等他一見我們的軍隊,勇氣就會嚇得掉在糞坑里,只求拿贖金換取榮譽”④同①。時的喜劇效果,拿大元帥當(dāng)笑料而已。第六場,英軍營地,分兩個半場,上半場依然是鬧戲:皮斯托找弗艾倫出面向埃克塞特公爵求情,因巴道夫搶劫教堂被判絞刑,遭弗艾倫拒絕;下半場,才又輪到亨利五世的正戲,面對前來勸交贖金的法國使臣蒙喬,英格蘭國王鐵骨錚錚地表示:“我軍必以你們的鮮血染紅你們黃褐色的土地?!雹萃佟5谄邎?,阿金庫爾附近法軍營地,一整場是由大元帥、王太子、奧爾良公爵、朗布爾公爵聯(lián)手合演的鬧戲,除了國王,劇中人物表里的法方貴族全部亮相。

      第四幕第一場,阿金庫爾附近英軍營地,屬逗趣的正戲,亨利國王喬裝巡營,先與皮斯托閑聊,后與三個普通士兵約翰?貝茨、亞歷山大?考特、邁克爾?威廉姆斯懇談,為鼓舞士氣,激勵士兵為國王而戰(zhàn),還與威廉姆斯互換手套,誓約打賭;第二場,法軍營帳,王太子、大元帥等急等天亮,盼與英軍立即決戰(zhàn),但這一場莎士比亞讓他倆的對白都透露出對英軍的不屑,以此凸顯驕兵必敗的屈辱;第三場英軍營地,十足史詩式贊美亨利五世的正戲,威斯特摩蘭等幾位將軍深感敵眾我寡,但亨利國王兩大段擲地有聲的獨白,瞬間把偉大的國王戰(zhàn)士的英雄形象樹立起來;第四場,又是純搞笑的一場戲,皮斯托俘虜一名法軍士兵,趁機(jī)勒索錢財,侍童發(fā)誓“要是這個膽敢偷什么東西,也得吊死”⑥同①。;第五場是全劇最短的一場戲,法軍“全線崩潰”,四散奔逃;第六場也很短,由??巳毓粝蚝嗬迨劳ǚA,約克公爵和薩??瞬粲⒂職常┭畧?,死得無比壯烈;第七場,分上、中、下三個半場,上半場由弗艾倫和高爾打趣,弗艾倫把亨利五世與亞歷山大大帝相提并論,中半場稍短,由蒙喬前來求情:“偉大的國王,請準(zhǔn)許我們,平安地查看戰(zhàn)場,處理陣亡者的尸體!”⑦同①。下半場稍長,國王打算親自導(dǎo)演一出“鬧劇”,讓弗艾倫替國王把威廉姆斯的手套戴帽子上,以便引威廉姆斯前來挑戰(zhàn);第八場,國王營帳前,分上、下半場,上半場是國王導(dǎo)演的“手套鬧劇”:威廉姆斯見自己的手套戴在弗艾倫帽子上,果然“應(yīng)約”①威廉姆斯與國王互換手套打賭時,一因天黑,二因國王身披歐平漢爵士的斗篷,威廉姆斯不知在跟國王打賭,這本身就是喜劇。挑戰(zhàn),兩人動手打起來,國王講明實情之后,不僅絲毫未怪威廉姆斯“侮辱了本王”②此處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此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還命人把手套裝滿金幣犒賞威廉姆斯。

      第五幕同第一幕一樣,只有兩場:第一場,英軍營地,弗艾倫、高爾、皮斯托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逗趣搞笑:皮斯托出口傷人,拿威爾士人的紀(jì)念物韭菜侮辱弗艾倫,弗艾倫大怒,一邊用棍子打皮斯托,一邊逼他吃下一把韭菜。純粹一場鬧戲。第二場,巴黎法國王宮,這場戲很長,當(dāng)屬全劇高潮之一。亨利國王此番二度赴法,只為迫使法國簽署和平條約。雙方談判期間,亨利王愛上法國公主凱瑟琳。此當(dāng)屬正戲,但亨利王只是粗通法語,而凱瑟琳幾乎不會說英語。因兩種語言引起的搞笑戲份兒占到整場戲的三分之二。最后,求愛成功,法王查理六世同意簽約。至此,亨利五世大獲全勝!

      整部《亨利五世》,史詩的正戲不算多,搞笑的鬧戲真不少。莎士比亞如此費心,確如梁實秋在其《亨利五世》譯序中所言:“這出戲有史詩的意味。莎士比亞自己亦可能意識到他要處理的乃是一連串的會議,行軍,圍城,談判,議和,中心人物只有一個亨利五世,故事沒有曲折穿插,但又需要偉大的場面,所以每幕之前加了‘劇情說明人’,其任務(wù)除了報告兩幕之間發(fā)生的事,還用口述的方法描繪了舞臺上不易表演的動作。這戲以戰(zhàn)爭為主題,但是舞臺上并無打斗出現(xiàn),就連兩個人揮劍對打的場面也沒有。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戲劇化的處理?!盵1]

      莎士比亞劇中穿插的搞笑戲到底有多鬧騰?這里舉三個例子,通過筆者的新譯及隨文所加注釋一看便知:

      第一個例子,第二幕第一場,倫敦東市街,巴道夫要撮合尼姆和皮斯托講和,因老板娘曾是尼姆的相好,后來卻嫁給了皮斯托。尼姆恨情敵搶走所愛,不再搭理他。巴道夫和尼姆正說著話,皮斯托、桂克麗夫婦來了:

      巴道夫 旗官皮斯托和他老婆來了。好下士,先在這兒忍一下?!趺礃?,皮斯托老板③(店)老板(innkeeper),巴道夫暗指皮斯托是“拉皮條”的客棧老板。?

      皮斯托 賤雜種,你喊我老板?現(xiàn)在,我以這只手起誓,我瞧不起這稱呼;我的內(nèi)爾④“內(nèi)爾”,皮斯托對妻子桂克麗的昵稱。也不招房客了。

      桂克麗 以我的信仰起誓,不再招了;因為我們沒法子,把一打或十四個靠針線活兒本分過日子的良家婦女留下過夜,不叫人馬上認(rèn)為我們開了一家妓院。(尼姆和皮斯托拔劍。)啊,天哪,圣母作證,他⑤“他”,指皮斯托。此處帶有性暗示,桂克麗希望丈夫面對尼姆的挑釁,要把“家伙”(陰莖)硬起來。若這會兒還不拔家伙!我們就會看到有人蓄意通奸、謀殺⑥桂克麗意指:假若丈夫不拔劍保護(hù)自己,尼姆就會對她先奸后殺。。

      巴道夫 好中尉⑦皮斯托是旗官。此處稱呼有誤?;蛟S,旗官的軍銜相當(dāng)于中尉。,——好下士,——別在這兒惹事。

      尼姆 呸!

      皮斯托 呸你,冰島狗①“冰島狗”(Iceland dog),一種冰島哈巴狗(lap dog),毛長而粗糙。此處或含性意味,皮斯托暗指尼姆像哈巴狗一樣,喜歡鉆女人褲襠(laps)。!你這豎耳朵的冰島狗!

      桂克麗 好尼姆下士,有勇氣②直譯為:展示了你的榮譽。,把劍收好。(二人收劍入鞘。)

      尼姆 你愿跟我一起走嗎?我想和你單獨在一起③尼姆所說“單獨在一起”(solus),用的是拉丁文,與英文“alone”(單獨)等同。但皮斯托不怎么識字,誤以為尼姆向他挑釁,要跟他“單挑”。。

      皮斯托 “單挑?”狗東西!啊,卑賤的毒蛇!在你最叫人吃驚的臉上“單挑”;在你牙齒、在你喉嚨里“單挑”;在你可恨的肺里,對了,在你胃里,上帝作證,更糟的,還要在你的臭嘴里,“單挑”!我要把“單挑”扔回你內(nèi)臟;因為我會打火兒,皮斯托的家伙豎起來了,火光一閃就發(fā)射④此處有強烈性暗示意味,“打火兒”暗指性行為,“家伙豎起來了”暗指陰莖勃起,而“皮斯托”(Pistol)名字的字義就是“火槍”(pistol),故有“打火兒”“發(fā)射”(射精)之說。。

      尼姆 我不是巴巴遜⑤“巴巴遜”(Barbason),魔鬼的名字。:你甭想叫我的魂兒⑥直譯為:“你不能用符咒鎮(zhèn)住我。”或:“你不能念咒召喚我?!薄N艺嫦胗芍宰雍煤么蚰阋活D。如果你對我說臟話,皮斯托,我就拿長劍當(dāng)通條⑦“長劍”(rapier),一種輕巧細(xì)長、適于擊劍和隨身佩戴的劍。通條,指清理槍膛的工具。因“皮斯托”在上句自比火槍,尼姆在此反唇相譏,表示要以劍為通條,把皮斯托“這把槍”清理干凈。,公正地把你清干凈。你若往外挪一步,我就把你的腸子,正當(dāng)?shù)卮疗脾唷按疗啤?,或具性意味。那么一點兒:這事兒得由著性子干。

      皮斯托 啊,卑鄙的牛皮匠,該詛咒下地獄的狂徒!墳?zāi)沽验_口⑨參見《舊約?以賽亞書》5:14:“陰間正張開大口要吞吃他們,把在耶路撒冷作樂的顯要和狂歡的人們一齊吞滅?!保瑢檺勰愕乃郎衽R近了:拔劍吧?。ǘ嗽俅伟蝿?。)

      巴道夫(拔劍)聽我說,我只說一句:誰先動手,我一劍刺穿他,刺不到劍柄不收手,我是軍人,說話算數(shù)。(二人收劍入鞘。)

      皮斯托 一句賭咒的狠話,就叫人消了怒氣。——(向尼姆。)把你手給我,把你爪子給我;你膽子大極了。

      尼姆 不定什么時候,我會堂而皇之地割斷你的喉嚨:這事兒得由著性子干。

      皮斯托 “割斷喉嚨!”⑩原文為法文“Couple a gorge!”,皮斯托沒什么文化,此處法文說錯了,應(yīng)為“Couper la gorge!”,即英文“Cut the throat!”。單憑這句話,我再向你挑戰(zhàn)。啊,克里特獵狗?“克里特獵狗”(hound of Crete),克里特盛產(chǎn)獵狗,長毛,善斗。,想搶我媳婦兒?沒門兒;去醫(yī)院,從治可恥性病的蒸汽浴?當(dāng)時人們認(rèn)為,蒸汽浴可以治療性病。盆里,拽出一個克瑞西達(dá)?“克瑞西達(dá)”(Cressida),在古典傳說中,是特洛伊國王之子特洛伊羅斯(Troilus)的不忠情人;在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亨利森(Robert Henryson, 1460—1500)的敘事詩《克瑞西達(dá)的遺囑》(The Testament of Cressid)中,患有麻風(fēng)病。似的患麻風(fēng)病的貪婪婊子?kite原指一種食肉猛禽,代指貪婪之人,此處指有貪欲的妓女。,娶她,她名叫道爾?蒂爾西特?“道爾”(Doll),妓女常用名;“蒂爾西特”(Tearsheet),有性行為之意。:我把從前的桂克麗?女性婚后隨夫姓,故皮斯托在此提到已跟他結(jié)婚、隨了他的姓的妻子時,為“從前的桂克麗”。娶到手,我得守住嘍,哪個女人都比不上她;——“簡短截說”①皮斯托故意拽文,此處說的是拉丁文“pauca”(簡短截說)。,這就夠了。去吧。②此處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此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劇情至此,莎士比亞還嫌給舞臺添亂不夠,又安排福斯塔夫的侍童上場,告知福斯塔夫“病得很厲害”。在《亨利四世》中與福斯塔夫有過舊情的桂克麗趕緊去看,一會兒又回來,跟吵鬧的男人們說:“你們?nèi)羰桥松?,快去看一眼約翰爵士。啊,可憐的人!他得了‘日發(fā)熱’‘間日熱’的瘧疾③瘧疾發(fā)熱,病理上有“日發(fā)熱”(每天發(fā)熱,即“日發(fā)虐”)和“間日熱”(隔一或兩天發(fā)熱,即“間日虐”)之分,桂克麗不懂醫(yī)學(xué),把兩種發(fā)病合在一起。,燒得渾身發(fā)抖,瞧著太可憐了。好人們哪,去看看他吧。”④同②。

      在喬納森?貝特眼里,“正是從這些散文寫的場景透出的情感最吸引人:老板娘桂克麗對福斯塔夫之死滑稽而動人的講述;女人們與奔赴戰(zhàn)場的丈夫們話別的溫情瞬間;對弗艾倫的形象刻畫(以飽蘸深情之筆描繪他的忠誠和軍人素養(yǎng),但同時也對他在戰(zhàn)爭歷史和理論上的迂腐做了調(diào)侃);還有,決戰(zhàn)前夜,普通士兵與喬裝的國王辯論,表現(xiàn)出畏懼、常識和血氣方剛相融合,真實可信。”⑤Jonathan Bate,Eric Rasmussen編:《莎士比亞全集》“導(dǎo)言”,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個例子,第二幕第三場,東市街一酒店前,皮斯托、桂克麗、尼姆、巴道夫和福斯塔夫的侍童悉數(shù)登場,聯(lián)手演了一整場鬧戲:

      桂克麗 求你了,親愛的寶貝丈夫,讓我陪你去斯坦斯⑥“斯坦斯”(Staines),通往南安普頓一城鎮(zhèn),位于倫敦以西17英里。吧。

      皮斯托 不;因為我這顆強壯的心夠悲傷的了;——巴道夫,開心點兒?!崮?,打起精神;——孩子們,鼓足勇氣。——因為福斯塔夫一死,我們還得賺錢吶。

      巴道夫 甭管他在哪兒,天堂還是地獄,我愿與他相伴。

      桂克麗 不,當(dāng)然,他不在地獄,他在亞瑟懷里,假如真曾有人投在亞瑟懷里⑦“亞瑟的懷抱”(Arthur’s bosom)為“亞伯拉罕的懷抱”(Abraham’s bosom)之誤用。故此,莎士比亞研究者有兩種解釋:1.“亞伯拉罕的懷抱”即天堂之代稱;2.指“亞瑟王的懷抱”,即在桂克麗腦子里,福斯塔夫騎士死后,投在亞瑟王的懷抱,加入了其他圓桌騎士的行列。此處是對《圣經(jīng)》的化用,參見《新約?路加福音》16:22:“后來那討飯的(拉撒路)死了,被天使帶到亞伯拉罕的懷里。”。沒人死得比他更好了,像一個還沒出滿月的嬰兒;剛好在十二點和一點之間咽氣,正是落潮的時候⑧亞里士多德之后西方的迷信說法,認(rèn)為病危之人將在落潮時死去。:我眼見他摸索被單,玩兒那些花⑨用于保持病房空氣清新的花。,沖著手指尖微笑,就知道只有那一條道兒了;因為他鼻子尖得像一支鵝毛筆⑩鵝毛筆,以此代指臨死之前的福斯塔夫的鼻子又白、又冷、又尖。,嘴里念叨著綠色原野?這句話按“第一對開本”譯,則為:他鼻子尖得像綠色賭桌上的一支鵝毛筆(“for his nose was as sharp as a pen on a table of green fields”)。1726年,莎士比亞戲劇家、編輯家西奧博爾德(Lewis Theobald,1688—1744)將其改為:“for his nose was as sharp as a pen, and a’ babbled of green fields.”此處或化用《圣經(jīng)》,參見《舊約?詩篇》23:2:“他(耶和華)使我躺在青草地上,領(lǐng)我到靜謐的水邊?!保℉e makes me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 he leads me beside still waters.)?!凹s翰爵士,這會兒怎么樣???”我問他,“怎么樣,爺們兒,打起精神來。”于是,他叫起來,“上帝啊,上帝啊,上帝??!”連叫三四遍。這時,為寬慰他,我叫他別想上帝,不該動這念頭兒。于是,他叫我在他腳上多蓋幾條毯子。我把手伸進(jìn)被子,一摸,兩只腳像石頭一樣涼。然后,摸他膝蓋,再順著往上,再往上,整個身子都冷得像塊石頭。

      尼姆 聽說他還叫罵薩克酒①“薩克酒”(sack),一種西班牙白葡萄酒。。

      桂克麗 唉,罵了。

      巴道夫 還罵女人。

      桂克麗 不,那倒沒有。

      侍童 是的,他罵了;說女人是魔鬼的化身。

      桂克麗 他根本受不了康乃馨②化身(incarnation)和康乃馨(carnation)兩詞發(fā)音相近,桂克麗聽錯弄混了。;從沒喜歡過那顏色。

      侍童 有一次他說,魔鬼會因為他玩女人把他抓走。

      桂克麗 聊起女人,的確,他說過這類話,可他那時候得了風(fēng)濕病③桂克麗沒什么文化,原本想說福斯塔夫當(dāng)時已“精神失常,胡言亂語”(lunatic),結(jié)果口誤,說成“得了風(fēng)濕病”(rheumatic)。,在胡扯巴比倫妓女④在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宗教改革以后,“巴比倫妓女”成為腐爛的羅馬天主教會的流行形象。在《圣經(jīng)》中,這也是新教徒對羅馬天主教會的蔑稱,參見《新約?啟示錄》17:5:“她(妓女)額上寫著一個隱秘的名號:‘大巴比倫——世上淫婦和一切可憎物之母!’”。

      侍童 你不記得嗎,他見巴道夫鼻子上粘了一只跳蚤,就說那是在地獄之火中燃燒的一個黑色靈魂⑤福斯塔夫譏諷巴道夫的酒糟鼻子為“地獄之火”。黑色靈魂,代指墮入地獄的罪人的靈魂。。

      巴道夫 好啦,如今供著燒這股火兒的燃料沒了:那是我孝敬他攢下來的全部財富⑥“供著燒這股火兒的燃料”指福斯塔夫生前給巴道夫喝的、讓他鼻子發(fā)紅的薩克酒?!柏敻弧保偷婪蛞源苏{(diào)侃自己的酒糟鼻子。。

      尼姆 咱們動身吧?國王要從南安普頓出發(fā)了。

      皮斯托 走,咱們開路?!业膼郏屛椅悄愕拇?。(吻。)把我值錢的東西盯緊嘍;遇事動腦子,機(jī)靈著點兒;照俗話說的“付現(xiàn)金,不賒賬”⑦這句話按“第一對開本”譯,則為:在這個世上,“只認(rèn)現(xiàn)金,概不賒賬”。;誰也別信;因為誓言如稻草,男人的信仰就是薄脆餅;最好的看門狗,便是一抓在手⑧舊時諺語:“吹牛是好狗,抓牢更可靠?!保˙rag is a good dog, but Hold-fast is a better.)。因此,我的寶貝兒:得把“一切留神”⑨“一切留神”(Caveto),此為拉丁文。當(dāng)顧問。去吧,擦干眼淚。——全副武裝的伙伴們,讓我們殺向法蘭西;像大螞蟥⑩參見《舊約?箴言》30:15:“螞蟥有兩個女兒,名字都叫‘給我!’。”一樣,小伙子們,去吸,去吸,拼命吸他們的血!

      侍童 聽說,吸人血對身體有害。

      皮斯托 碰一下她柔弱的嘴,開拔了。

      巴道夫(親吻。)再見,老板娘。

      尼姆 我不能親,這事兒得由著性子干;不過,告辭。

      皮斯托 管好家:我命你,別出門?“別出門”,皮斯托意在提醒桂克麗要遵婦道、守貞節(jié),別出門給他戴綠帽子。。

      桂克麗 再見;告辭。(眾人分下。)?此段文字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該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顯然,這伙兒曾跟福斯塔夫一起鬼混過的酒肉朋友,打算隨國王遠(yuǎn)征法國,像當(dāng)年福斯塔夫參加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一樣騙取軍功。理由嘛,皮斯托毫不避諱,說出心里話:“因為福斯塔夫一死,我們還得賺錢吶?!笨墒?,除了沒有寫明皮斯托結(jié)局如何,莎士比亞讓其他幾個人都“沒得好死”。由此聯(lián)想一下第四幕第一場,士兵威廉姆斯同喬裝巡營的亨利國王辯論,提及若國王對法開戰(zhàn)的“理由不光彩,那國王自己的欠債就厲害了,這次戰(zhàn)役中所有被砍掉的胳膊腿兒和腦袋,將在末日審判那一天,合起伙兒來,高喊‘我們死在這么一個地方’;……假如這些人都沒得好死,那把他們帶入死路的國王就干了一件邪惡之事”①此處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該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或許,莎士比亞如此設(shè)計臺詞,意在讓喜歡福斯塔夫及其狐朋狗友的觀眾得到些許心理安慰。言外之意,即便國王不對他們的靈魂負(fù)責(zé),也要對他們的死負(fù)責(zé),畢竟最后,是國王一聲令下——“違反軍令者,格殺勿論。”②同①。——要了巴道夫的命。

      對此,喬納森?貝特分析道:“福斯塔夫已死,但他的精神在他那些跟隨征戰(zhàn)法國的朋友們身上復(fù)活。由《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構(gòu)成的三部曲,有一條潛在的評注貫穿始終,削弱了哈爾王子成長為國王勇士兼愛國者的作用:一種令人困惑卻富于活力的散體(非韻詩)聲音,與表現(xiàn)法律、秩序和軍功的優(yōu)美詩體形成對照。曾服侍過福斯塔夫的侍童,為這個聲音作出最簡明的歸納。當(dāng)國王高喊戰(zhàn)斗是贏得不朽聲明的機(jī)會時,作為回應(yīng),侍童說:‘真愿我在倫敦的一家啤酒館兒!我愿拿一切聲名換一壺麥芽酒和平安?!@不僅是一個脫離了亞瑟王(King Arthur)懷抱的小號兒福斯塔夫的心境:它是每一個時代的士兵發(fā)出的聲音。阿金庫爾一戰(zhàn),陣亡的英國人不到三十個,國王為這一奇跡感謝上帝。他的死者名單,沒把福斯塔夫的代理人包括在內(nèi),而正是這幾個代理人之死,最令觀眾傷感:巴道夫和尼姆,被吊死;侍童,看守行李時被殺;桂克麗或道爾因‘法國病’(即性?。┧烙卺t(yī)院。他們不是為哈里、是為福斯塔夫的英格蘭而死;他們不是為威斯敏斯特的王宮或議會、是為東市街的一家酒館而戰(zhàn)?!雹跩onathan Bate,Eric Rasmussen編:《莎士比亞全集》“導(dǎo)言”,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從喬納森?貝特以上所說“這不僅是一個脫離了亞瑟王(King Arthur)懷抱的小號兒福斯塔夫的心境”可知,貝特把劇中原文“亞瑟的懷抱”(Arthur’s bosom)理解為“亞瑟王的懷抱”,而不是桂克麗對“亞伯拉罕的懷抱”(Abraham’s bosom)的誤用。換言之,貝特認(rèn)同在桂克麗腦子里,福斯塔夫騎士死后,投在了亞瑟王的懷抱,成為他圓桌騎士中的一員。

      第三個例子,第五幕第一場,在法蘭西英軍營地,弗艾倫逼皮斯托吞吃韭菜那場戲,完全是一場打鬧。圣大衛(wèi)節(jié)已過,威爾士人弗艾倫依然把韭菜戴在帽子上,他對高爾說,一定要讓皮斯托這個“卑鄙、低劣、下賤、好色、吹牛皮的無賴”“把我的韭菜吃嘍”。④同①。圣大衛(wèi)(Saint Davy)是威爾士的守護(hù)圣人,韭菜是威爾士的國家象征,每年三月一日圣大衛(wèi)節(jié),威爾士人頭戴韭菜,紀(jì)念圣大衛(wèi)。皮斯托對這一威爾士民俗的取笑嘲弄,惹怒了弗艾倫:

      高爾 咦,他來了,牛氣哄哄,像只火雞⑤“火雞”(Turkey-cock),轉(zhuǎn)義指妄自尊大之人。。

      弗艾倫 管他牛氣,還是火雞,都無所謂?!系郾S幽?,旗官皮斯托。你這個卑鄙下流的無賴,上帝保佑你!

      皮斯托 哈!你瘋了?狗奴才,你想叫我像帕爾開⑥“帕爾開”,即“命運三女神”?!懊\三女神”之說,最早源于北歐神話。在北歐神話中,“命運三女神”統(tǒng)稱“諾倫三女神”(Norns)。在希臘神話中,“命運三女神”統(tǒng)稱“摩伊拉”(Moirai)。在羅馬神話中,“命運三女神”統(tǒng)稱“帕爾開”(Parcae)。希臘神話中,小妹克羅托(Clotho)專司紡織生命線;二姐拉克西絲(Lachesis)專司生命線的長度,即決定人的壽命長短;大姐阿特洛波斯(Atropos)專司剪斷生命線,即以此結(jié)束人的生命。似的把你生命線剪斷?滾開,我聞見韭菜味兒就惡心。

      弗艾倫 我衷心懇求你,卑鄙下流的無賴,按我的心愿、我的要求、我的懇請,你瞧,把這把韭菜吃下去。理由嘛,你瞧,你不喜歡它,你的癖好、你的口味、你的腸胃,也都跟它犯沖,所以我要你吃了它。

      皮斯托 哪怕把卡德瓦拉德①“卡德瓦拉德”(Cadwallader),公元7世紀(jì)不列顛最后一位國王,曾英勇抵抗撒克遜人的進(jìn)攻。傳統(tǒng)上,山羊常與威爾士有聯(lián)系。的所有山羊都給我,我也不吃!

      弗艾倫 我給你一山羊,(打皮斯托。)賞個臉,下賤的無賴,吃了吧?

      皮斯托 狗奴才,你非死不可。

      弗艾倫 對極了,下賤的無賴,死活全憑上帝。這會兒我要叫你活著,給我吃東西。來,添點兒佐料。(打他。)昨天你叫我“野鄉(xiāng)紳”,今天我把你變成一個賤鄉(xiāng)紳。我請你開吃:你有本事取消韭菜,就得把韭菜吃嘍。

      高爾 夠了,上尉,你都把他嚇傻了。

      弗艾倫 我說,得叫他吃點兒我的韭菜,不然,就敲他四天腦袋瓜兒?!埬悖б豢?;這對你剛受的傷和血里呼啦的腦袋都有好處。

      皮斯托 非咬不可?

      弗艾倫 是,當(dāng)然,毫無疑問,不成問題,絕不含糊。

      皮斯托 以這韭菜起誓,我要下狠手報仇。我吃,我吃,我發(fā)誓——(吃。)

      弗艾倫(威脅打他。)請你,吃!給你的韭菜再添點兒佐料?哪兒那么多韭菜叫你拿來發(fā)誓。

      皮斯托 別動棍子,你看,我在吃。(吃。)

      弗艾倫 對你大有好處,下賤的無賴,盡心吃。不,請你,一點兒別扔;這皮兒對你破裂的腦殼有好處。以后再得空見著韭菜,請你,只管嘲笑,完事兒了。

      皮斯托 很好。

      弗艾倫 對,韭菜很好。——拿著,這兒一格羅特②“格羅特”(groat),一種幣值僅四個舊便士的小銀幣。給你治腦傷。(給一枚硬幣。)

      皮斯托 給我,一格羅特!

      弗艾倫 是,真的,不假,你得拿著,不然,我兜里還有韭菜叫你吃。

      皮斯托 拿你的格羅特當(dāng)我報仇的定錢。

      弗艾倫 如果我還欠你什么,就用根子罰你。你干脆當(dāng)個木材販子,跟我打交道,只有棍棒。上帝與你同在,保佑你,治好你的腦袋。(下。)③此處引自作者新譯《亨利五世》,該書即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想想吧,若沒有如此搞笑的鬧戲,伊麗莎白時代的劇場觀眾會耐著性子看國王一個人的史詩嗎?

      美國學(xué)者巴雷特?文德爾(Barrett Wendell,1855—1921)在其1894年所著的《威廉?莎士比亞,伊麗莎白時代文學(xué)研究》一書中說過一段值得玩味的話:“美國人推崇《亨利五世》乃因其自身的英國血統(tǒng),使我們對它有一種誠實的虛偽情感。以常人情感而論,大多數(shù)人不得不承認(rèn),至少作為戲劇,《亨利五世》令人生厭。乏味之余,劇中還有精彩細(xì)節(jié)……每人都看得出亨利的臺詞之流暢。更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亞的文風(fēng)在坎特伯雷大主教論述《薩利克法典》的那段文字中清晰凸顯出來。這段文字以談?wù)搯栴}的方式講述了法律和許多歷史細(xì)節(jié),像伊麗莎白時代一位律師的辯詞?!逗嗬迨馈分杏胁簧僦档米⒁獾南矂鼍埃抢锏南矂〗巧际窃谝聋惿讜r代被稱作‘幽默’的人,是我們今人所說的‘古怪’的喜劇人。劇中還用了具有喜劇意味的方言(這種方法在《溫莎的快樂夫人們》中用得最妙),杰米、麥克莫里斯、弗艾倫用的都是方言。他們雖都是傳統(tǒng)喜劇角色,卻讓人感到真實。”①Barrett Wendell:William Shakespeare: a Study in Elizabethan Literature.Kessinger Publishing, LLC,2007。此處引文為本文作者根據(jù)原文翻譯。

      不過,比較起來,還是英國作家兼出版商查爾斯?奈特(Charles Knight,1791—1873)在其《莎士比亞研究》一書中說得更直白:“《亨利五世》給我們的印象是:倘若我們偉大的詩人沒涉及這一題材,倘若此前舞臺上未曾有過舊戲《亨利五世大獲全勝》就好了;《亨利四世》作為一個戲劇整體,若沒有《亨利五世》這個后續(xù)已經(jīng)圓滿。從莎士比亞這次并不成功的嘗試不難發(fā)現(xiàn),他對這一幾無戲劇性的題材十分擔(dān)心,他很可能是為迎合觀眾才把故事寫下去的。另外,他顯然設(shè)想要靠福斯塔夫來提升本劇的趣味,卻不知為何,他又把原來的打算放棄了。舊戲提供的戲劇材料和詩人在史實中搜尋到的東西乏善可陳,差強人意。因此,我們認(rèn)為,他先構(gòu)思好了《亨利五世》的樣貌,即四開本的樣子,匆忙趕出劇本,以滿足觀眾需求,然后再把這一題材打磨成頗具抒情風(fēng)格的劇作。于是,《亨利五世》成了他整體構(gòu)思的一個例外,劇中沒有命運和意志搏斗之描寫,沒有墮入罪孽與痛悔的人性之脆弱——沒有罪惡,沒有固執(zhí),沒有懺悔;有的是崇高的、無法戰(zhàn)勝的國家和個人的英雄主義精神。我們不該忘掉那些浴血疆場的英雄,他們最后的聲音就是榮耀昂揚的頌歌。說到家,莎士比亞應(yīng)把這一素材寫成一篇抒情巨制,而非戲劇?!雹贑harles Knight:Studies of Shakespeare:Forming a Companion Volume to Every Edition of the Text, 1849.此處引文為本文作者根據(jù)原文翻譯。

      簡言之,從人物塑造來說,亨利五世是抒情史詩中的英雄,而非戲劇人物。那個《亨利四世》中的哈爾王子,跟這個《亨利五世》中的亨利國王一比,那么鮮活!

      猜你喜歡
      五世尼姆斯托
      生活的“勝利者”
      讀者(2023年3期)2023-02-28 08:24:26
      論五世達(dá)賴?yán)飳ξ鞑乩L畫發(fā)展的影響①
      流散、雜糅與英格蘭身份焦慮:愛爾蘭戰(zhàn)爭中的《亨利五世》
      伊拉克前國腳:戰(zhàn)爭改變了一切
      新傳奇(2017年24期)2017-01-29 14:56:29
      入藏延請五世班禪的使者:蒙古高僧內(nèi)齊托音二世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8
      化繁為簡,費斯托工具2步法拋光工藝
      雷貝斯托:技術(shù)革新讓OE與售后兩市場相得益彰
      芬蘭坎尼斯托學(xué)校
      神州·校長(2013年7期)2013-04-29 19:10:31
      城市變臉
      飛天(2009年1期)2009-02-13 05:31:44
      时尚| 绥芬河市| 汝城县| 海门市| 天峻县| 潍坊市| 晋宁县| 衡东县| 三都| 泊头市| 太保市| 泾川县| 吉水县| 连城县| 姚安县| 阜新| 福州市| 大宁县| 景宁| 扎赉特旗| 阿尔山市| 北宁市| 宜黄县| 凤城市| 清镇市| 安义县| 哈尔滨市| 万年县| 和平区| 花垣县| 松江区| 桓台县| 左贡县| 根河市| 自治县| 治多县| 嘉义县| 彭山县| 江永县| 临沭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