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成語“兄友弟恭”源出《尚書》考
      ——附論“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處

      2019-02-22 08:14:48楊威威
      綏化學院學報 2019年11期
      關鍵詞:五帝大雅辭書

      楊威威

      (江蘇春雨教育集團社科文藝編輯部 江蘇南京 210000)

      近來,成語“兄友弟恭”在各種文章中被越來越多地使用。然而,筆者檢索發(fā)現(xiàn),許多網(wǎng)絡和辭書都將“兄友弟恭”這個源出《尚書·康誥》的成語的出處歸為《史記》。另外,當前“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一般被認為是出自《詩經(jīng)·大雅·蕩》。其實,這個成語的雛形在《尚書·君奭》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對這兩個成語的出處做細致的探討,有利于促進語言文字應用的規(guī)范化和準確度。

      一、關于成語“兄友弟恭”的注解

      漢典網(wǎng)對于成語“兄友弟恭”的注解為:

      兄弟間感情和睦,能相互友愛尊敬?!妒酚洝ぞ硪弧の宓郾炯o》:“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薄豆卤驹麟s劇·靈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兄友弟恭,夫義妻賢,中外和樂,以致禎祥屢現(xiàn),百福咸臻。”[1]

      影響廣泛的“百度百科”轉引了漢典的“兄友弟恭”條目,并做了進一步補充。以下是百度百科“兄友弟恭”相關注釋內容的摘錄: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泵鳌ぶ煊袩酢鹅`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兄友弟恭,夫義妻賢,中外和樂,以致禎祥屢現(xiàn),百福咸臻?!毙稳菪值荛g互愛互敬。(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9])[2]

      筆者又翻檢了一些辭書,辭書中“兄友弟恭”條目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如下:

      【兄友弟恭】……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間互愛互敬。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使布立(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彼巍ね鯌搿度纸?jīng)》:“史則友,弟則恭?!泵鳌ぶ煊卸亍鹅`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兄友弟恭,夫義妻賢,中外和樂,以致禎詳(祥)屢現(xiàn),百福咸臻?!盵3](P1937)

      【兄友弟恭】……[出典]《史記·五帝本紀》:“使布立(五)

      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盵4](P791)

      【兄友弟恭】……“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妒酚洝の宓郾炯o》:“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醒世恒言》卷二:“依老漢輩愚見,宣作三股均分,無厚無薄,這才見兄友弟恭,各盡其道。”[5](P921)

      在筆者檢索的所有網(wǎng)絡和辭書中,“兄友弟恭”的出處均被標注為《史記·五帝本紀》。然而這個網(wǎng)絡和辭書一致認同的觀點,細究起來并不準確。“兄友弟恭”的出處還可以繼續(xù)向前追溯。

      二、論成語“兄友弟恭”源出《尚書》

      盡管《史記》中完完整整地出現(xiàn)了“兄友弟恭”一詞,但是如果真的論到本源,《史記》并不算是“兄友弟恭”真正的源頭。比如,《左傳·文公十八年》中就有這么一段文字:“(舜)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盵6](P1862)將這段話與《史記》中的相應文字比較,可發(fā)現(xiàn)二者幾無二致。而《史記》成書于“征和二年(前91年)”[7](出版說明P1),《左傳》雖無確切的成書年代,但據(jù)目前的一些研究,如“《左傳》成書在公元前403年魏斯為侯之后,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三八九年)以前”[8](前言P41),“《左傳》成書于前320年至前296年之間”[9](P91),其成書時間應比《史記》早兩百年以上?!八抉R遷在寫《史記》時參考了《左傳》,從史實、體例、敘事方法和史論幾個方面都對《左傳》有所繼承和發(fā)展。”[10](P61)所以,若論“兄友弟恭”的源頭,兩相對比,《左傳》是占先的。目前,學界也有這種觀點:“‘兄友弟恭’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概括了兄弟之間互相愛護的深情厚誼?!盵11](P194)然而,《左傳》也不是“兄友弟恭”這個成語的源頭,研究還能向前追溯到《尚書》。

      《康誥》是《尚書》篇目之一。周成王(?一前1020?)初年,“周公東征,殺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封康叔為衛(wèi)君……周公憂慮康叔年輕缺乏政治經(jīng)驗,反復告誡他要向殷商的長者賢人們請教關于殷王朝興盛和滅亡的原因……史官記錄周公告誡康叔的這次講話,寫成《康誥》”。[12](P327)《尚書·康誥》中有這么一句話:“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盵12](P336)乍看之下,這段文字里似乎并沒有出現(xiàn)“兄友弟恭”這個成語。確實,此段文字里并沒有完完整整地出現(xiàn)“兄友弟恭”這個詞,但是確實可以看作是這個成語的源頭。錢宗武曾在《〈尚書〉成語簡析》一文中總結了《尚書》成語的演變規(guī)律,列有“增加”“刪減”“改換”“緊縮”“移位”“分取”“組合”“概括引申”等八種演變方式,這是《尚書》成語演化的八種重要方式[13](P26-30,33)。將這其中的幾種演變方式組合起來分析,最后進行語義反轉,便可以得到“兄友弟恭”這個成語: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壓縮)→弟弗恭,兄弗友(移位)→兄弗友,弟弗恭(語義反轉)→兄友弟恭。

      《康誥》屬于今文《尚書》篇目,文本比較真實可靠①。在《左傳》和今文《尚書》的成書時間方面,今文《尚書》早于《左傳》。如果要追溯“兄友弟恭”的源頭,逆流而上應該是“《史記》→《左傳》→《尚書》”的后先順序。如此看來,《康誥》與成語“兄友弟恭”的源流關系應該沒什么疑問?,F(xiàn)在許多辭書中“兄友弟恭”源出《史記》的說法,嚴格說來是站不住腳的?!皾h語言在遼闊的空間和悠久的時間里延續(xù),其成語約定俗成的定型期是漫長的,越是古老的文獻,成語的原型結構當越少而非原型結構當越多。今文《尚書》正是如此……”[14](P176)在這里,成語“兄友弟恭”相對于《尚書》原典,不僅是非原型結構,而且還發(fā)生了語義反轉,其出處相較于一般非原型結構的成語更難考查。而《尚書》又歷來號稱難讀,許多研究者對其望而卻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尚書》成語研究的深入化和細致化。現(xiàn)就“兄友弟恭”的注解,筆者整合相關詞典的解說,給出如下闡釋思路:

      含義: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間互愛互敬。

      出處:《尚書·康誥》: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

      例句:《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使布立(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p>

      三、附論“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處

      目前,關于“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出處,筆者檢索的相關網(wǎng)絡注解均為《詩經(jīng)·大雅·蕩》②,一些辭書注解也是如此: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事情有開頭,卻很少能有個結果。用以告誡人們做事要有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天生庶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盵15](P711)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謂做事無不有個好的開端,但很少有堅持到底的?!对姟ご笱拧な帯罚骸疤焐鸁A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盵16](P523)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無不有個開頭,很少能有個終了,形容有始無終?!对娊?jīng)·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盵17](P505)

      可是,今文《尚書》的《君奭》篇中有這么一句話:“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盵12](P441)其大意為“您知道民眾的行為,開始時沒有不好好干的,要看他的末尾”[12](P444),與“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相近。

      關于《君奭》的創(chuàng)作時間:

      成王既幼,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7](P1875)

      《史記·燕召公世家》認為君奭作于周公攝政的時候,而《書序》則以為作于周公還政成王以后。清代王先謙《尚書孔傳參正》從《史記》說,對此多有論證。體會文情,《史記》的說法比較可信。[12](P431)

      盡管《君奭》還不如后代尺牘作品那么成熟,但作為西周初年的一篇尚屬公文性質的文章,能夠達到如此程度,確實難能可貴。[18](P6)

      關于《蕩》的創(chuàng)作:

      《蕩》,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6](P552)

      此詩自二章以下,皆托言文王嘆商以刺厲王。蓋臣子奉君,不敢直斥其惡,而目擊時事日非,綱紀大壞,又難自忍,故假托往事以警時王。[19](P532)

      這是一首諷刺周厲王暴虐無道的詩。《詩序》:“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應該可信。[20](P296)

      成王是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厲王是西周王朝第十位君主,所在的時代前后相差約兩百年。綜合已有觀點,今文《尚書》中的《君奭》寫于西周初期,明顯早于《詩經(jīng)》中的《蕩》?!懊也挥谐酰r克有終”的源頭,也可以追溯到《尚書》?,F(xiàn)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注解,筆者整合相關辭書的解說,給出如下闡釋:

      含義:事情有開頭,卻很少能有個結果。用以告誡人們做事要有始有終。

      出處:《尚書·君奭》:“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

      例句:《詩經(jīng)·大雅·蕩》:“天生庶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p>

      綜上,筆者認為“兄友弟恭”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兩條成語的出處都可以追溯到《尚書》。當前許多網(wǎng)絡和辭書中對成語“兄友弟恭”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處的說明須做適當修改。

      注釋:

      ①目前《尚書》篇目被分為《今文尚書》(共28篇)和《古文尚書》(25篇),其中《古文尚書》一般被認定是“偽作”。

      ②筆者檢索過的網(wǎng)絡有“漢典網(wǎng)”“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

      猜你喜歡
      五帝大雅辭書
      大雅新風
      唐 玉真公主 楷書瓊宮五帝內思上法卷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05:02:53
      大雅新風
      大雅新風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辭書研究(2022年2期)2022-03-19 23:04:19
      大型辭書疑難字考釋七則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五帝本紀之大禹治水
      論五帝時代:中國特色之起源
      筆墨筑大雅 撇捺寫真意
      中國三峽(2014年3期)2014-03-15 07:02:39
      丰镇市| 九寨沟县| 通江县| 永定县| 扶绥县| 泗水县| 溧水县| 抚顺市| 临高县| 新绛县| 沂源县| 城步| 黄陵县| 金昌市| 波密县| 黎平县| 扶风县| 双城市| 牟定县| 常熟市| 嘉定区| 重庆市| 金山区| 福建省| 逊克县| 长春市| 依安县| 马鞍山市| 利辛县| 光泽县| 东明县| 普兰店市| 延寿县| 公主岭市| 通山县| 吴川市| 仁化县| 公安县| 南和县| 紫金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