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全有
走進雷鋒紀念館園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雷鋒之路”。道路兩旁的22塊黑色花崗巖上雕刻著22段雷鋒日記的節(jié)選,地面上鑲嵌著22顆紅褐色的五角星,整體寓意著雷鋒22年平凡而偉大的一生。走過“雷鋒之路”向左一轉,一座雄偉的雷鋒紀念碑展現在面前,碑身正面是毛澤東手書“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碑后面就是氣勢磅礴的雷鋒紀念館。從1964年建館至今,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共接待國內外觀眾7000多萬人次,并先后在全國70多個城市舉辦了《雷鋒精神永恒》大型展覽,產生了重大影響。
紀念館內的基本陳列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光輝的一生”,充分展示雷鋒的成長歷程和雷鋒精神的形成過程。第二部分為“永恒的精神”,由“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服務人民、助人為樂”“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五個單元組成,充分展示雷鋒精神的基本內涵。第三部分為“永遠的傳承”,重點展示全國學雷鋒活動的歷程、成果和經驗。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珍藏著雷鋒于1962年7月29日寫給沈陽鐵路中學學生潘智昌的贈言:“潘智昌同志: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前進?!?/p>
2001年6月12日,潘智昌把它捐贈給雷鋒紀念館。他在捐贈信中寫道:“雷鋒同志是那么年青就離開了我們,對于他的犧牲我萬分悲痛……雷鋒同志的簽字留念最重要,我走到哪里,就帶到哪里,一方面怕丟失,另一方面有時間打開看看,以鼓舞向前?!?/p>
雷鋒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1980年9月,韓國實踐文學社出版《雷鋒》一書,書中指出,雷鋒是“新社會得到翻身后涌現的新型中國人的典型”。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一等秘書田志芳在參觀美國西點軍校時,發(fā)現了該校招生簡章的圖片中有雷鋒頭像。2002年12月11日,他將這份招生簡章贈給了雷鋒紀念館。2004年7月28日,美國西點軍校師生一行專程來到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向這位普通士兵表達他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