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華莉霞
古時候有一個國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讓人打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讓大臣分辨哪個最有價值。最后一位大臣用一根稻草試出了三個小金人的價值,他將稻草依次插入三個小金人的耳朵,稻草從第一個小金人的另一個耳朵出來,從第二個小金人的嘴巴里出來,只有第三個小金人,稻草放進去以后,什么動靜也沒有,于是老臣認定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
同樣的三個小金人卻存在著不同的價值,第三個小金人之所以被認為最有價值在于其能傾聽。其實,人也同樣,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會道的人。善于傾聽,消化在心,這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需要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zhì)。
三個小金人的故事讓我聯(lián)想到我們的教學。集體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過程是溝通,而溝通的前提就是學會傾聽。教師的傾聽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思維,同時也間接影響到集體活動的效果。作為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傾聽,適時調(diào)節(jié)教學活動,才能扮好自身的角色;只有善于傾聽,才能正確判斷幼兒在想什么,為什么會這么想;只有善于傾聽,才能在幼兒回答不正確、語言表達不清楚的地方予以及時指導并進行正確分析。
所以,學會傾聽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也是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傾聽呢?
古詩有云:“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正長。”傾聽本身是一種教育,即使你沒能給幼兒什么指點或幫助,但有了你的傾聽,你便在心靈上給予了幼兒十分豐厚的精神饋贈。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只有多傾聽幼兒的對話,多傾聽幼兒的表白,多傾聽他們的心聲,才能真正走進幼兒的心靈,解讀幼兒的所思、所想、所為,成為幼兒的良師益友。
中班主題活動“親親熱熱”是以“感知與家人相互關(guān)愛的溫馨氛圍 ,了解父母的工作,懂得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為主要目標的。在“我喜歡爸爸媽媽”學習活動中,需要幼兒深入調(diào)查爸爸媽媽的工作、喜好、年齡、身高等內(nèi)容?;顒忧埃野l(fā)放了自制的調(diào)查表,希望通過填寫調(diào)查表,幫助幼兒了解父母?;顒娱_始后,我問了幼兒一個問題:“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你們知道爸爸喜歡什么?媽媽喜歡什么?”幼兒眾說紛紜:“爸爸喜歡給我買玩具。”(這個幼兒肯定很幸福) “我媽媽喜歡電腦、QQ、微信。”(這個幼兒知道的可真不少,調(diào)查得很到位?。拔野职窒矚g打麻將,我媽媽也喜歡打麻將?!保ㄅ叮@樣的家庭需要家訪一次,要正確引導家長樹立好的榜樣)
我認真地聽著,耐心地評價著幼兒的回答,從他們的話語中,我進一步了解了幼兒的家庭,明白了幼兒對爸爸媽媽的感情有驕傲,有希望,有期待。在整個傾聽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幼兒很享受將自己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表述的過程。我也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雖然參與了調(diào)查,但是不能很清楚地進行表達,另外,我們還需要深入部分幼兒的家庭,幫助家長朋友們樹立良好的育兒形象,一些不良的生活喜好盡量不要在幼兒面前表現(xiàn)出來。
真正的傾聽,應(yīng)該是理解幼兒的意思,欣賞幼兒回答問題的思路。
在制作“立體樹”的學習活動中,我分成兩次活動讓幼兒進行嘗試,讓幼兒利用桌上提供的有限材料,設(shè)法使紙片樹站立起來。在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時,我負責拍照、記錄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將其作為幼兒活動開展規(guī)律的依據(jù),跟隨幼兒進入他們的主動性學習活動。
1.紙片樹較矮較小時嘗試成功
幼兒用提供的折角狀積木和雙面膠,很輕松地讓紙片樹站立起來。
師:成功了?你有什么秘訣嗎?
幼:因為這種積木本來就可以站立。
幼兒發(fā)現(xiàn)積木能站立,就可以幫助紙片站立。
2.紙片樹較高時嘗試失敗
幼兒用了可以站立的積木,紙片樹還是倒下去了。扶了幾次,都無法站立。
幼:可能它太高了。(幼兒找到了紙片樹站不起來的原因)
1.紙片樹畫得較高時嘗試成功
第一次由于樹木太高,沒有成功。第二次活動,幼兒選了一個較大的三角形積木,將三角形積木的兩邊都粘上膠布,再將樹牢牢地粘上去,還用力摁了幾下,紙片樹站起來了。
師:這次你成功了,為什么呢?
幼:這次我選的積木很高很大,所以樹就能站起來了。
2.選用不同大小的樹時嘗試成功
有很多幼兒都選擇了不同的積木進行輔助,有柱狀的還有塊狀的。他們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如果樹片站不起來,就可以再加一些積木,比如:把底座加寬,把積木加高,甚至給積木加上螺絲,增加接觸面。
幼兒嘗試的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自主操作和探索的基礎(chǔ)上,在活動中,幼兒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失敗的原因所在,以及之前思考時不周全的地方,從而吸取經(jīng)驗,進一步培養(yǎng)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教師在這兩次活動中的角色就是“時機的分配者”,是提供幫助和資源的人,我們必須加入幼兒的探索過程,發(fā)現(xiàn)幼兒操作的問題與想法,并尋找幼兒能繼續(xù)玩下去的方法。所有成人支持性的介入主要是要掌握游戲的節(jié)奏,并示范專注與關(guān)心的態(tài)度。
一節(jié)預設(shè)好的學習活動,如果沒有很好地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征,往往就會出現(xiàn)許多預設(shè)之外的狀況?!棒兆永锏墓适隆钡幕顒幼屛殷w會頗深。
第一環(huán)節(jié)當我出示圖片講述老奶奶將故事包進粽子里的原因時,問道:“老奶奶為什么將故事包進粽子里?”由于剛剛講完原因,幼兒脫口而出:“因為老奶奶生病后不會講話了。”我再次提問:“想一想故事是怎樣包進粽子里的?”
“不知道!”幼兒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再想一想,故事可以怎樣包進粽子里?”
個別幼兒回答:“把故事書包進去?!庇械挠變洪_始自由講話。
問題沒有解決,無法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只知道粽子里包過棗子、肉、蛋黃等,實在不知道“故事”是怎樣包進粽子里的。
我繼續(xù)提問:“故事書包進粽子里,怎么吃?。俊笨芍邪嗟挠變合胂罅€沒有達到我預期的要求。
有一個幼兒說:“老奶奶一邊講一邊包,故事就會飛進粽子里了。我差點熱淚盈眶,接著又提問:“老奶奶不會講話了,她可以怎樣講?”我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心臟。小女孩心領(lǐng)神會:“一邊在心里講,一邊包粽子?!?/p>
幼兒在活動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回答不到點子上,關(guān)鍵原因是教師預設(shè)的目標超越了幼兒的應(yīng)有水平,這使得整個活動和預設(shè)教案的契合度降低。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傾聽幼兒的回答,發(fā)現(xiàn)了幼兒認知上存在的困難,隨機調(diào)整方案,幫助幼兒理解,再繼續(xù)教學活動。由此可見,傾聽不僅是教師尊重幼兒的體現(xiàn),也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
先哲蘇格拉底說:“上天賜人兩耳兩目,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笨梢姟皟A聽”對教師、對幼兒的重要意義。教師不會傾聽,將無法走入童心;教師不會傾聽,將制約教師成長。
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不同的生命個體,都有自己的話語權(quán)。教師善于傾聽,會使幼兒覺得自己很重要;教師善于傾聽,能幫助幼兒表達得更精彩;教師善于傾聽,將捕捉到幼兒身上更多的思維火花。教師專注與關(guān)心的態(tài)度,使幼兒在生活游戲中盡情地體會到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