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也許有人會問,還有用詩寫病歷的,也太浪漫了吧。專門用詩寫病歷的醫(yī)生,我的確沒有見過,但飽含病歷內(nèi)容的詩歌數(shù)不勝數(shù),翻開史籍看看,杜甫、白居易、陸游,哪個詩人沒有病歷詩,病歷詩,有時比病歷寫得還詳細哩。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體弱多病,生活的重壓,讓他患上了多種疾病,所以他詩中多有對風(fēng)痹(風(fēng)濕病)、消渴(糖尿?。?、肺?。ǚ谓Y(jié)核)以及瘧疾等自己患過的疾病的描寫。就連南節(jié)度使嚴武在給杜甫的和詩中也認為杜甫“腹中書籍幽時曬,肘后醫(yī)方靜處看”。
“卷耳況療風(fēng),童兒且時摘”,“卷耳”就是蒼耳,有發(fā)汗止痛、祛風(fēng)除濕的作用,杜甫讓兒子采來,蒸熟后服食,用以治療他的風(fēng)痹之疾;他在給元結(jié)的詩中說:“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遍L卿是西漢時期的大詞賦家司馬相如的字,他也患過糖尿病,“肺枯渴太甚”,正是糖尿病引發(fā)肺燥多飲的癥狀之一。
公元751年,40歲的杜甫旅居長安時,由于蚊蟲叮咬,染上了瘧疾,多日下來,形容消瘦,體力不支,好友王倚見了,忙饋美饌以救之,杜甫在給他的感謝詩中敘述了自己的病狀:“瘧疾三秋熟可忍,寒熱百日交相戰(zhàn)。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边@次瘧疾的折磨讓杜甫沒齒難忘,以致八年后給高適的詩中,還提到當年患病的心情和癥狀:“三年猶瘧疾,一鬼不銷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p>
56歲時,杜甫開始失聰,耳朵有了問題:“眼復(fù)幾時暗,耳從前月聾?!倍@加白內(nèi)障,伴隨杜甫后半生,直到臨終前一年,杜甫還在為此痛苦,“右臂偏枯半耳聾”,“老年花似霧中看”等詩句,都是他當時病情的寫照。
白居易和杜甫一樣,也有眼病,他的眼病多是年輕時看書不注意保護和年老時喪子之痛造成的,這一點在白居易的詩里也得到了證實:“早年勤卷看書苦,晚歲悲傷出淚多。眼損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疾如何?”對于自己的病情,白居易詩里更是多有表現(xiàn):“夜昏乍似燈將滅,朝暗長疑鏡未磨?!?/p>
對于自己的眼疾,白居易比杜甫描寫得更為詳細:“散亂空中千片雪,朦朧物上一重紗??v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僧說客塵來眼界,醫(yī)言風(fēng)眩在肝家?!辈粌H如此,白居易還把自己的用藥情況和自我養(yǎng)護措施都寫進了詩里:“醫(y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案上漫鋪龍樹論,盒中虛捻決明丸。人間方藥應(yīng)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痹谟墒瘺Q明、車前子、黃連等中藥蜜制的藥丸都不能奏效的情況下,詩人只能求助于金針撥障術(shù),來治療自己的眼疾了。
陸游更不用說了,這個小時候就多病的詩人,由于用藥得當,治療有方,活了85歲才離開人世,這無論在古代還是今天,都算是高壽了?!坝枭俣嗉岔Γ迨彦崴?。齒搖頜須白,蕭然蒲柳枝”。陸游在中國歷史上,不但是個詩人,還算得上是一位醫(yī)家,俗話說,久病成良醫(yī),因為自己有病,陸游晚年曾懸壺三十多年,為老百姓解除了不少痛苦,為此他自己還驕傲地寫道:“驢背每帶藥囊行,村巷歡欣夾道迎。共說向來曾活我,生兒多以陸為名。”
正是因為此,陸游詩中有病歷,就更不足為奇了。所以在陸游的詩中,不單單有治病療疾的靈丹妙藥,也有很多保健養(yǎng)生的知識,“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秋毫失固守,金丹亦奚為”?他認為要想身體好,養(yǎng)生很重要。養(yǎng)生就像培植樹木一樣,不能忽視細節(jié),注意“愛氣”、“養(yǎng)氣”、“治氣”的養(yǎng)生方法,“養(yǎng)生如藝樹,培養(yǎng)要得宜”。
“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飯囊”,“病退停湯藥,身衰賴按摩,都是說按摩對養(yǎng)生的重要作用;“老人不復(fù)事農(nóng)桑,點數(shù)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燒鮮湯”,是告訴人們年紀大了,不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同時還寫明了熱水洗腳對身體的好處;“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來寬”,這句更給我們一個長壽的秘訣,要想身體好,心地必須寬,一個人對生活充滿樂趣,要不長壽才怪呢。
編輯/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