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喜新厭舊乃人之常情,但人情還有更深邃的一面,便是戀故懷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年輕,終有一天會發(fā)現,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乃是那種歷盡滄桑始終不渝的伴侶之情。在持久和諧的婚姻生活中,兩個人的生命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連一般地生長在一起了。共同擁有的無數細小珍貴的回憶猶如一份無價之寶,一份僅僅屬于他們兩人無法轉讓他人也無法傳之子孫的奇特財產。說到底,你和誰共有這一份財產,你也就和誰共有了今生今世的命運。
人的心是世上最矛盾的東西,它有時很野,想到處飛,但它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卻是一個憩息地,那就是另一顆心。倘若你終于找到了這另一顆心,當知珍惜,切勿傷害它。歷盡人間滄桑,遍閱各色理論,我發(fā)現自己到頭來信奉的仍是古典的愛情范式:真正的愛情必是忠貞專一的。惦著一個人并且被這個人惦著,心便有了著落,這樣活著多么踏實。與這種相依為命的伴侶之情相比,一切風流韻事都顯得何其虛飄。
大千世界里,許多浪漫之情產生了,又消失了??墒?,其中有一些幸運地活了下來,成熟了,變成了無比踏實的親情。好的婚姻使愛情走向成熟,而成熟的愛情是更有分量的。當我們把一個異性喚作戀人時,是我們的激情在呼喚。當我們把一個異性喚作親人時,卻是我們的全部人生經歷在呼喚。
愛情不風流,它是兩性之間最嚴肅的一件事。風流韻事頻繁之處,往往沒有愛情。愛情也未必浪漫,浪漫只是愛情的早期形態(tài)。在浪漫結束之后,一個愛情是隨之結束,還是推進為親密持久的伴侶之情,最能見出這個愛情的質量的高低。而最難的便是使一個好婚姻經受住歲月的考驗。
夫婦之間,親子之間,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再聚的失散,以至于真希望有來世或者天國。佛教說“諸法因緣生”,教導我們看破無常,不要執(zhí)著。可是,千世萬世只能成就一次的佳緣,不管是遇合的,還是修來的,叫人怎么看得破。
假如死于那次車禍的人是我,會怎么樣呢?怎么樣也不會的!不錯,我就沒有后來的一切了,但沒有了就沒有了,對這個世界不會有任何影響,一個沒有我的世界和以前不會有任何區(qū)別。
但除了我的親人們。他們的生活軌道將會被徹底打亂。說到底,和你的命運真正休戚相關的,唯有你的親人。
每當看見老年夫妻互相攙扶著,沿著街道緩緩地走來,我就禁不住感動。他們的能力已經很微弱,不足以給別人以幫助。他們的魅力也已經很微弱,不足以吸引別人幫助他們。于是,他們就用衰老的手臂互相攙扶著,彼此提供一點兒盡管太少但極其需要的幫助。
年輕人結伴走向生活,最多是志同道合。老年人結伴走向死亡,才真正是相依為命。
(摘自《廣州日報》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