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君
(廣州工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800)
在公選課與其他課程比較時,公共選課它本身就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化是個性特點,所以要想改變公共選課的現(xiàn)狀,高校就要從思想、教學模式和課程管理等幾個方面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在差異化的視角之下提升公選課的質量。從公選課大多都是圍繞著專業(yè)課程展開,復制粘貼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在這種模式下推動學分制的改革。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一般學生必須選修一定分值的公選課才能通過畢業(yè)資格審查。所以導致了學生在選擇課程的時候也只是應付了事,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公選課的教學質量強差人意,我國目前高校公共選課的質量正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形勢不容樂觀。
在多數(shù)學生的眼里,選擇公選課就是為了湊學分,不考慮學習目標,所以學習態(tài)度消極、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混學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低頭玩手機,在公選課的課堂上做專業(yè)課的作業(yè),還頻繁請假出現(xiàn)曠課等的現(xiàn)象。選公選課存在隨意性,只考慮同學是不是選一樣的課程有伴一起上課。忽略公選課對自身發(fā)展的整體性、喜好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選擇選修課時,關心的不是學習課程,關心的是老師是否嚴厲?或考勤嚴格嗎?這種盲目的隨波逐流的選擇公選課的方式,不僅喪失了本身的學習興趣,還浪費他們的學習資源和名額。
因為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加上各大高校主張課程建設的向導性,這些就直接影響了教師對于公選課的積極參與性。因為教學精力的不足以及在備課上準備的不全面,在課堂教案的設計上面也過于簡單,課堂乏味缺少和學生互動。大多數(shù)的課程里面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和教學完整的大綱,教課的方式比較單一和傳統(tǒng),一般都很少關注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往往因人設課,大多數(shù)的公選課老師就會根據自己的特長以及所教學科的背景來開設課程,沒有整體的監(jiān)控協(xié)調課程之間的銜接。課程和教師還有學生之間就缺少了可以相互依存的關系,也缺乏競爭力,同時也缺乏了他們之間的競爭力,使之變得態(tài)度消極散漫。
由于學校對于公選課的管理不夠重視,加上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偏重專業(yè)課的發(fā)展和管理,對于公共課缺少管理和監(jiān)督。公共課的課程設置又太過于傳統(tǒng),沒有科學性,在課程的安排上不夠合理,致使開課的比例嚴重的失調,所以導致公選課散漫,沒有組織紀律性,從而公選課達到一種沒有序的狀態(tài)。
在近年來,教育領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影響高校公選課質量的根本原因,并且也在積極的探索和追求改進公選課質量的方法。所以,首先高校要先確定公選課的性質以及它的定位,其次就是要知道它與其他課程的差異性在哪里,在這種有效的程度上改進公選課的質量。而這種主要地點差異化就大多都表現(xiàn)為課程和公選課的差異性,具體就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公選課一般都是為了指引受教育的對象的成長以及素質的一個全面發(fā)展。設置公共選課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全面發(fā)展的基礎,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案,使大學生在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以外還能學習到專業(yè)知識以外的人文、地理、社會、藝術等知識。公選課都是通過多門學科的知識學習來促進和滿足學生們對于學習的渴望和追求,讓學生擁有多種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增大就業(yè)面。
基礎課程分為選修和必修,必修課屬于學生必須修讀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必須讀完的課程,沒有自由選擇課程的權利。選修課就是在學生入校之后,根據自己的個人特長以及興趣愛好,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還可以用網絡的方式來進行視頻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時間和學習的效益以此來自主的選擇線上還是線下的學習。
公共選修課都是面向全校的學生開設的課程,學校的每個人都可以參加,這些學生他們可以來自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科以及不同的專業(yè)背景,就連知識、學習能力都不一樣。教學組織在面對課程愛好和學分需求以及選課時出現(xiàn)失誤、個性和水平都參差不齊的學生而組成的一個教學班,這無疑是給公選課的老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對教學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選課時,充分有效的發(fā)揮在人才培養(yǎng)這方面的積極作用,為了要確保公選課的質量,長效的發(fā)揮公選課教育的功能,都需要重視公選課差異化的發(fā)展,把這種差異化作為改進公選課質量的基礎,從思想、教學模式、課程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探究提升選修課質量的路徑,讓差異化成為選修課培養(yǎng)人才的一大優(yōu)勢。
公共選修課是普遍高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yǎng)的那一方面它與專業(yè)課程就有所不同,想要改進公選課的質量就不能單單的靠復制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思想,一定要給公選課有明確的定位,全面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一次來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中,我國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才,對于這種人才的要求就是需要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過去的單一的專業(yè)人才從復合型人才上轉變,因為目前我國那些只具備了一項專業(yè)的技能的人才,已經很難滿足社會的需求了,在殘酷的競爭中,這樣的人才已經慢慢的被復合型人才所代替。然而,作為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素質以及綜合能力水平的公選課,不能只依靠傳統(tǒng)的手段來教育學生,應該做適當?shù)恼{整,這樣不僅彌補了專業(yè)課程中的不足點,還改變了學生對于公選課的認知,實現(xiàn)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相對于專業(yè)課程,公選課受眾的差異性都是可見的,研究和設計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從而來滿足學生對于差異性的需求,讓每個人的特長或者潛能都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公選課本身的差異性就決定了教學也要采用差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背景以及學習興趣去設計和實施多種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的過程里,關注個性、尊重差異文化的教學方式。
全面設置具有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在面對多樣性和復雜性的受眾,公選課教師需要在課前準備一份詳細的調查,以此來全面了解學生的組成和學習的基礎以及知識文化以及學習興趣上的差異,從而來更好的設計課程教學的目標與內容。在教學之前做調查是教師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數(shù)據的分析和調查,科學完整的設計教學課程和目標,針對不同差異的學生設置不用的教學課程和目標,激發(fā)學生課堂的活躍性和發(fā)展的可能性。采用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和手段,教師就應該多元化的教學方案和目標,來適應每個學生差異性的需求。然而在那種一直以來實行統(tǒng)一的教學課程和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以及傳統(tǒng)的制度考核的方式,并不會讓學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因為在這種模式下教學往往會造成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公選課方面,課堂上需要靈活以及豐富的教學方法,才能吸引大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并指導每個學生自身潛能的發(fā)展。教學老師還應該使用談話的方式、研究討論的方式、情境的方式以及競賽的方式,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習的效率。
在公選課的選修方式以及受眾的差異性中,高校開始建設并強化公選課的資源,以此來滿足學生的不同程度的選修需求。有效的開發(fā)課程資源,在課堂上讓學生在最大的范圍之內選修到自己的感興趣的課程。在保證課程總量的同時,還要加強公選課自身選課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均衡的設置課程門科?,F(xiàn)在大部分的公選課都會利用網絡的方式進行視頻網絡課程教學,視頻網絡課程教學是學生們選擇最多的課程,因為它可以根據學生的時間自主安排時間學習,沒有特定的地點,沒有特定的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入教學視頻的觀看。高校的公選課一般都是由百余個人組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可能會有部分同學對家鄉(xiāng)的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學??梢哉堃恍┬M獾挠兄@方面專業(yè)領域的老師來開發(fā)一些具有學校特點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課程來供學生進行學習,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又可以弘揚文化的傳承。
在高校的公選課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這都需要我們的討論和探究,來提高公選課的質量。但是,在面臨這些諸多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學生自身個體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不是劣勢上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個性特點的差異[5]。在公選課中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不可行的,使學生發(fā)展不全面,也使學生提不起來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在選修課中,教師要通過每個學生的自身差異,靈活的設計和運用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制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愛好,對于公選課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了,知道公選課不是為了掙學分而去選擇的,所以在差異化的視角下,提升公選課的質量這些是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