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白的創(chuàng)作品性與文化價值

      2019-03-05 13:18:17程宏亮
      關(guān)鍵詞:李白詩歌

      程宏亮

      (金陵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杰出代表,杜甫、韓愈、白居易均不吝鴻詞對他的震撼力和影響力予以頌揚。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調(diào)張籍》)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白居易《李白墓》)

      李白自橫空出世以來,深受社會矚目,他的詩仙形象與精美作品經(jīng)過一千三百多年的廣泛傳播和不斷闡釋,逐漸形成個性鮮明、格調(diào)昂揚的李白文化現(xiàn)象。當下,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如何挖掘李白文化資源并使其服務于經(jīng)濟社會建設,已成為李白研究的熱點話題。本文重點探討李白的創(chuàng)作品性,也力圖從一定的角度對李白的文化價值有所揭示。

      關(guān)于“創(chuàng)作”一詞,包含著動詞性與名詞性兩種屬性,既指李白的寫作行為,也指李白的作品風貌。李白的寫作方式與技巧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李白作品的內(nèi)涵特質(zhì)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本文主要從李白詩歌理論的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作方法的典型性、詩歌語言的示范性、文化現(xiàn)象的審美性等方面進行論述。

      一、李白詩歌理論的創(chuàng)新性

      有唐之初,清革晉宋以還(尤其是齊梁時代)文風之弊,逐漸成為文壇建設的重要話題,陳子昂肩負時代重任,扛起了詩歌革新大旗,對文壇頹靡詩風進行猛烈抨擊。他認為“漢、魏風骨,晉、宋莫傳”、“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1](《修竹篇并序》),并力主“風骨”與“興寄”,倡導學習漢魏詩歌優(yōu)良傳統(tǒng)。陳子昂的理論與實踐,對于阻遏齊、梁頹流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也為盛唐詩歌的繁榮導引了方向。李白順應其聲,繼陳子昂之后,更加有力地舉起詩歌革新大旗,提出了崇尚自然清新的詩歌理念。

      李白的詩學觀念,既有集中的表達,也有散見于詩歌作品中的只言片語。如其《古風》(大雅久不作)即集中表達了詩人的詩學主張。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zhì)相炳煥,眾星羅秋旻。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2]87。

      考察這首詩并結(jié)合古今詩論家的一些觀點,可得出以下認識:

      第一,《古風》(大雅久不作)一詩以詩歌的語言與邏輯,解說了以《大雅》為代表的《詩經(jīng)》儒學傳統(tǒng)逐漸衰變的詩歌演變史,內(nèi)隱著詩人的批判意識與詩學傾向。“大雅久不作”一句,概括了詩歌正統(tǒng)流變的歷史過程。李白指出:以《詩經(jīng)》為代表的“大雅”(“雅”為“正”的意思,或可視其為儒學之現(xiàn)實主義精神)傳統(tǒng),歷經(jīng)春秋戰(zhàn)國而至兩漢,遭遇社會動亂的沖擊和文人創(chuàng)作實踐之偏離,“正聲”(以《大雅》為代表的《詩經(jīng)》傳統(tǒng))趨于“微?!保姼柚l(fā)展雖經(jīng)歷“廢興”,然詩歌之最高典范即“憲章”卻已淪落;建安之后歷經(jīng)多朝以至于隋,文學“綺麗”之風盛行,這些均不值得推重。李白之前,陳子昂認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1](《修竹篇并序》),此處的“文章”即指體現(xiàn)儒學精神的風雅作品等,“五百年”指建安之后的西晉至唐初,“道弊”即衰敗之意。李白認同陳子昂的判斷,以“綺麗”呼應陳子昂之“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同時,李白將《詩經(jīng)》風雅精神的衰頹推遠至春秋時代,即“王風委蔓草”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期,此比陳子昂界定大雅精神的蛻變至少要早七百年以上?!罢暫挝⒚?,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在這四句中,李白對舉闡述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勾勒出戰(zhàn)國至漢朝風雅正聲衰變過程中的“廢興”起伏現(xiàn)象,指出騷體與賦體出現(xiàn)對風雅傳統(tǒng)的變革與影響,具有歷史感、過程感和曲折感。李白指出,戰(zhàn)國時代風雅正聲趨于微茫,于是抒發(fā)哀怨的楚騷興起。需指出的是,李白對以屈原為代表的騷人是肯定的,沒有貶斥之意。李白《江上吟》之“屈平詞賦懸日月”句也足以佐證。至于“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兩句,后之學者多認為這是李白對揚雄與司馬相如等賦體作家的指責,筆者以為非是。其實形成歧義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理解“揚馬激頹波”中之“激”字?若據(jù)現(xiàn)代漢語常意,釋為“激發(fā)”意思則指批判;若類比成語“激濁揚清”,將“激”解釋為“阻擋水流”且具有“沖擊、撞擊”之意,則是肯定揚雄、司馬相如的文學功績。筆者以為李白詩歌的文意在于肯定,如此,既與詩中“廢興”之“興”字順應,也與揚、馬在文學史上的實績相符合。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李白對《詩經(jīng)》之后詩文流變態(tài)勢、特點與規(guī)律的把握,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超越了陳子昂等前期詩論家們的視野,具有創(chuàng)新性發(fā)明之功,而這一點往往為后世研究者所忽視。

      第二,李白鮮明地提出了追求“清真”的詩學主張。李白之“清真”理念,已得到詩學理論界普遍關(guān)注,均認為具有顯著的創(chuàng)新之見。李白“清真”詩學理念的內(nèi)涵何在?自字面意思理解,當為純真、樸素、自然的意思。李白提出崇尚清真的藝術(shù)理想,與他對六朝藝術(shù)成果及其清麗詩風的汲取密切相關(guān)。結(jié)合李白的有關(guān)詩句,或可有深切的感受?!芭钊R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1)凡文章中未注明作者的詩文,均為李白所作,皆引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前句盛贊李云,推許漢魏風骨;后句以謝朓自比,對六朝清麗之風表達欽羨?!爸Z謂楚人重,詩傳謝朓清”(《送儲邕之武昌》),“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酬殷佐明見贈五云裘歌》),同樣表明李白對謝朓清新詩風的膺服與吸取。清詩論家王士禎認為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3]327,或頗能說明問題。李白對謝靈運、謝惠連也很喜愛:“他日相思一夢君,應得‘池塘生春草’”(《送舍弟》),“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東風引碧草,不覺生華池”(《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另外,李白對江淹、鮑照、陰鏗等詩人的清麗詩風同樣欣賞。李白對謝朓等人的追慕與其“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的評價并不相悖,因為他批判的是綺麗侈靡的文風,而并不貶低有價值的藝術(shù)成果。李白能秉持取精華、棄糟粕的批判精神,相較于陳子昂,則又前進了一大步。

      二、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典型性

      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融莊、屈為一體,自成體系,影響深遠。李白之前,中國古典浪漫主義有兩種類型,一為莊子式浪漫,一為屈原式浪漫,兩種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內(nèi)在特征差異甚大。莊子《逍遙游》:“《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也?!盵4]3又曰:“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盵4]5-6又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盵3]14“逍遙游”指不受任何約束的自由自在的活動,莊子借“大鵬”之譬喻,意在闡發(fā)道家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坐忘”境界(“無己”“無功”“無名”),以擺脫現(xiàn)實束縛,進而實現(xiàn)精神上的自在遨游,文中的“大鵬”遂成為莊子自由精神的象征。莊子本人不愿從俗,追求絕對自由,抗爭禮法,藐視權(quán)貴。他的文章蘊涵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構(gòu)思奇特,境界雄闊;行文變化莫測,文風汪洋恣肆。

      《離騷》中的抒情主人公“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為實現(xiàn)美政理想,借神話傳說以馳騁想象。抒情主人公“駟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風余上征”,調(diào)遣曦和、望舒、飛廉、鸞皇、鳳鳥為己所用,“上下而求索”,多次實施“求女”行動,雖未能如愿,然絕不茍且,決計“從彭咸之所居”。屈原忠于祖國,品行高潔;堅持理想,疾惡如仇;上下求索,雖九死而不悔。他的作品表現(xiàn)理想追求,想象特異,瑰麗神奇,開古典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

      李白時代,詩歌呼喚創(chuàng)新,簡單重復莊、屈傳統(tǒng)難以走出困境而創(chuàng)造新的詩歌風貌。李白的詩歌既表現(xiàn)“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的政治理想,也表現(xiàn)向往“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的逍遙自在;既有“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xiāng)送韋八之西京》)的耿耿忠誠,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憤世嫉俗;既有“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的高爽豪邁,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悲愴孤憤??傊?,李白的個性極其復雜,多元性格要素形成了詩人復雜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此也成為他能夠融合莊、屈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心理機制,正如龔自珍《最錄李白集》所評:“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始?!盵5]李白之所以能形成兼容莊、屈而又自成一家的浪漫主義風格,與其能夠多元汲取眾家之長密不可分,他既注重學習漢樂府民歌,也十分青睞魏晉、南北朝優(yōu)秀詩人的作品,諸如魏晉之曹植、阮籍,南北朝之庾信、鮑照、陰鏗、謝靈運、謝朓、陶淵明等,均是其師法的對象。

      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具有神奇的藝術(shù)魅力,其詩歌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鮮明地體現(xiàn)于諸多方面,或如:強烈的主觀色彩;澎湃的激情;奇特的想象;驚人的夸張;清新明麗或豪逸俊爽的語言等。李白選取多種題材,并融入浪漫主義精神,形成了諸多特點,或如蔡守湘《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史》所言,李白詩歌具有“豪放昂揚、狂傲不羈”[6]381“迷離奇幻、璀璨瑰麗”[6]381“飄逸渾茫、靈動浩渺”[6]387“清麗灑脫、感傷純情”[6]393等特點。

      李白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對古代的文學家產(chǎn)生了明顯的影響,有唐之韓愈、李賀,宋代的蘇軾、辛棄疾、陸游,明代的高啟、楊慎,清代的黃景仁、龔自珍等,均沾溉其惠而獲益匪淺。李白浪漫主義精神對現(xiàn)當代詩人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如毛澤東、郭沫若的詩詞創(chuàng)作均善襲用李白精粹而化出新意。李白浪漫主義精神對當代文化普及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有目共睹,學界、政界、商界、文化傳媒界讀李白、談李白、引李白、寫李白俯仰可見,蔚然成風?!靶r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明月意象曾使無數(shù)兒童心旌蕩漾;“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獨酌》其二),已成為闡釋中國酒文化精神的經(jīng)典素材;“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想落天外,激蕩人心,為奮進新時代撞擊出無限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

      三、李白詩歌語言的示范性

      李白遣詞造句,遵從古漢語規(guī)則,順應唐人語言規(guī)范,但又能適度予以新變。其千首(篇)作品,言語系統(tǒng)完備,個性特色鮮明,語匯豐富,修辭精彩,法度謹嚴又張弛自如,為時人和后人樹立了語用典范,使人有樣可采,有度可依。在此,從語匯角度談一談李白語言的示范性?!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或能一語道破李白詩歌的語言特色。該詩句原是李白贊揚韋良詩歌的評語,古今學者一致認為此句也是李白對自我語言特色的概括。杜甫曾對李白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進行了評價:“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杜甫《春日憶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庾信、鮑照語言都有清綺明麗的特色;陰鏗詩風,宋代詩論家韓駒則以為“清麗簡遠”[7](韓駒《題陰鏗詩》)。這些詩學評價,兼取而用之于李白,實為妥帖。

      (一)李白詩語,真率自然,清新樸實,感情充沛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些詩句自然放達、坦誠率真,直抒壯志豪情。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橫江詞》其一);“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鸚鵡洲》)。這些詩句從樂府民歌中汲取菁華,清新明朗,天然樸實,饒有情趣。詩語雖簡約淺明,但并不膚淺隨意,細究之,可見詩人遣詞精工、造語深刻,有力透紙背之震撼力量。

      (二)李白詩語,凝練精致,言近韻遠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秋浦歌》其十四),詩句描寫冶煉工人勞動的場景,動詞“照”和“亂”看似平常,一經(jīng)煉入詩行,冶鐵場面頓時生輝,場面動態(tài)栩栩如生,人物情態(tài)親切可感?!疤扉T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直北(一作‘至此’)回”(《望天門山》),有些版本易“直北”為“至此”,專家們也多以為“此”比“北”好,用“此”雖不能明示長江在此轉(zhuǎn)北的地理方向,但注入了豐富的詩意,如“此”字發(fā)音的力度、詩人“自我”的存在、視野聚焦的情狀、長江巨流的能量、雪浪滔天的情態(tài)等均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而用“北”字則難以表達如此豐厚的意蘊。

      言近韻遠與遣詞煉字的精致密不可分,而與典故的化用也多有關(guān)聯(lián)。例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乍讀此詩,只覺詩意簡單明了,若深挖字詞的文化內(nèi)涵,或會發(fā)現(xiàn)詩意豐厚、韻味悠遠?!包S鶴樓”是分別地,傳說仙人子安嘗乘鶴過此,聯(lián)系典故,人神相映之浪漫氣息十分濃郁;“煙花”,形容廣陵柳絮如煙、春花爛漫,或也暗示廣陵素有煙花風流之聲譽,難免使人浮想聯(lián)翩;“西”,不僅表明方向,結(jié)構(gòu)上也緊扣下游揚州;“下”表明長江流勢,也顯示舟行速度輕快;“孤”表明形單影只,深寓別愁;“流水”是實有之象,更是表達情感的象征意象,“流水”“孤舟”存現(xiàn)于開闊的“碧空”之下,尤顯友情的深厚與別愁的悠遠。又如:“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九日龍山飲》)此詩所用意象并不繁盛,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卻不疏空,具有疏朗雋永的意境美感?!熬湃铡薄包S花”不只表明特定時間與景物,尤在于書寫與重陽節(jié)有關(guān)的文化內(nèi)涵;“風落帽”不只是表現(xiàn)風吹帽落的自然情狀,更當能體現(xiàn)“孟嘉落帽”之處變不驚的魏晉風度;月下人舞,不只是興致所至的手舞足蹈,尤當能顯現(xiàn)特色鮮明的“白纻歌舞”;“逐臣”二字凝重而意深,詩人“安社稷”(《贈韋秘書子春》)、“濟蒼生”(《梁園吟》)的責任感,對君王披肝瀝膽的忠誠,一生不遇之感慨,盡寓其中,“逐”字千均,堪為詩眼。

      (三)李白詩語,時或錯落有致,渾合多姿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前四句語悲而憤,三字一句,整齊緊湊,節(jié)奏急促,鏗訇有力;后兩句為流水對句型,行云流水,豪爽俊發(fā)。前后六句連接,易整為散,又形成表意靈活、縱放自如的散文化言語特色。“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前兩句為悲憤之語,后四句則又呈現(xiàn)明顯的瀟灑之風,通過語詞快速鏈接,使不同情緒特征的言語自如轉(zhuǎn)接、融為一體,從而使詩人起伏動蕩的心緒狀態(tài)得以充分表達?!拔釔勖戏蜃樱L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贈孟浩然》)前兩句為口頭語,后兩句則為典雅的書面語,在此雅俗融通,自然而不覺唐突,白描勾勒與精細描繪,交相輝映,盡得其宜。

      總之,李白“自然白描、樸實真率”[8]的詩歌言語系統(tǒng)具有典范性指導價值和意義。古往今來,李白詩文的遣詞之法、用語布局都是后人“取法乎上”的學習范式,一代代讀者都樂于從李白詩文的言語系統(tǒng)中獲取滋養(yǎng),或挖掘語匯材料,或取法遣詞技藝,或獲取塑美經(jīng)驗。在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快餐化組合語料、碎片化表達語意或有意無意地戕害著語言組織和寫作本身,如何避免思維水平和寫作能力弱化?發(fā)揮文學經(jīng)典的示范引路功能當是一條重要途徑,李白詩文的言語系統(tǒng),無疑就是供給今人素材、范式與經(jīng)驗的經(jīng)典寶庫。

      四、李白文化的審美性

      李白其人其作,具有認知作用、價值判斷作用,也具有強烈的審美作用,契合讀者心靈,使人愉悅舒暢!

      (一)李白的出處行藏及其詩文,易于喚起人們的審美體驗

      李白的出處行藏及其筆下勾勒的心路歷程是真實性和理想性的交融,也是崇高性和悲劇性的統(tǒng)一,蘊含著美的因素,易于喚起人們的審美體驗。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云: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后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州,不足為難矣。

      這是李白的奮斗綱領和人生終極目標,學術(shù)界一般將其概括為“功成身退”,既能表達現(xiàn)世情懷,又能體現(xiàn)傳世業(yè)績?!皧^智”“輔弼”是古代士人真實的奮斗實踐;“事君之道”“榮親之義”則是士人忠君、孝親的真實世俗目標;“??h清一”是遠大的政治目標,是“現(xiàn)世”的成功理想,又是“傳世”的理想業(yè)績;“申管、晏之談”是理想的功業(yè)期待,“浮五湖,戲滄州”是傳世的美名佳話。詩人的奮斗目標直奔壯大理想,充滿崇高感。詩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實現(xiàn)崇高目標。然其人生并不順達,屢遭重創(chuàng),如“賜金放還”、“從璘系獄”、“流放夜郎”(中道遇赦)、“晚年從軍未果”等現(xiàn)世性的追求與結(jié)果,均是其人生中的一幕幕悲劇。再將其身世浮沉置于“安史之亂”的時代悲劇中審視,則可知李白的崇高性和悲劇性都是時代的典型表現(xiàn)。“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臨路歌》)該詩是詩人理想心曲的自陳和悲劇人生的總結(jié),易于使人產(chǎn)生悲鳴。讀者或悲慨李白追求行為本身的正義和偉大,或悲嗟李白不遇人生之社會必然存在,或悲嘆詩人屢遭打擊而絕不言棄的堅韌情懷!由此可見,悲鳴中充斥著悲劇性特質(zhì),但也閃爍著崇高性光芒!

      李白積極向上的現(xiàn)世情懷跨古至今,正契合著今人的心靈感受,今人多能在詩人身上找到精神對應與撞擊觸點。李白浮沉起落的經(jīng)歷往往與當代人的追求行跡多有相似。興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苦悶——“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時光感慨——“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李白的種種情緒,均易刺激今人衷腸而產(chǎn)生心理上的古今共振?!叭松谑啦环Q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這四句意指歸隱,李白所懷有的因失落而逃避的心理與今人挫折期的心態(tài)也多有暗合,但李白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功未成而身終不退(偶有林泉之隱也只是權(quán)宜之計)。這種世俗性與理想性融合的矛盾心態(tài),在當代人身上也較為普遍,易于激活人們的美感經(jīng)驗。

      (二)李白的生死傳說、明月境界富于浪漫,易于觸動人們的審美情懷

      “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2]1443(李陽冰《草堂集序》)“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咸所取象?!盵2]1462(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這是李白誕生傳說的兩則文獻記載。太白星,民間早已賦予其超世絕倫的天才品格,將李白的出生與其綰合,反映了人們對突出智慧、杰出才能的渴望,這是一種期待成功的心理結(jié)構(gòu),揭示出人們崇尚才能的審美期待。李白傳奇的經(jīng)歷和精美的詩歌給予唐人以充分的美感享受,也給予今人以強大的審美震撼。

      關(guān)于李白“捉月”溺江的傳說,記載甚多。王琦《李太白年譜》載:“《摭言》曰: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盵2]1612-1613宋梅堯臣《采石月贈郭功甫》:“采石月下聞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宋郭祥正《采石渡》:“騎鯨捉月去不返,空馀綠草翰林墳。”明月世界是李白詩歌中的典型境界,明月是觸發(fā)才情的媒介,月輝是任情揮灑的自由之光,明月是天涯情深的見證,明月更是澄澈理想與永恒存在的化身。后人讀出了李白詩歌中的明月之美,深切感受到詩人壯志未酬的悲劇之痛,也在反復吟詠和不斷咀嚼中體味著明月意象的不朽價值,從而獲得了身心的愉悅與滿足。人們積極傳播“捉月”的傳說,或在于借江河的亙古流動來譬喻詩人的不朽靈魂,或在于用生動的“捉月”故事來激發(fā)人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因此,明月也就成為傳播李白文化精神的審美化身。

      李白生命之旅起于“長庚入夢”,終于“捉月”神話,神秘而來,仙然而去,自天入地,首尾圓合,從而完成了棲居天地、輝映千春的生命行程。這種首尾呼應的過程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心理特征,如團圓的心理結(jié)構(gòu)、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等。這些都深刻地反映出歷代讀者超越平凡、追逐自由、追求圓合等審美心理。今人與古人跨越時空進行對話,其共通的美感經(jīng)驗一脈承傳。

      (三)李白懷有多元化理想崇拜,易于激發(fā)人們的塑美動機

      其一,崇拜曠世英雄。呂望、魯仲連、伯夷、叔齊、蘇秦、李廣、諸葛亮、周瑜等都是催其奮進的理想楷模?!棒斶B及夷齊,可以躡清芬”(《感興八首》其七),是對魯仲連、伯夷和叔齊的贊美;“自比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guān)”(《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自比管仲和諸葛亮,抒發(fā)遠大抱負。其二,崇拜杰出文人?!扒皆~賦懸日月”(《江上吟》),表示對屈原的膜拜;“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表明仰慕謝脁的清新風格。其三,崇拜儒學精神?!拔抑驹趧h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古風》其一),表明紹述孔子之志而澤惠后世的崇高愿望。其四,崇拜莊子仙道。自比“向九萬而迅征”“鼓奔飆而長驅(qū)”(《大鵬賦并序》)的大鵬,且終其一生。其五,崇拜縱橫家理想。“當朝揖高義,舉世欽英風”(《贈從兄襄陽少府皓》),表現(xiàn)李白對行俠行為的自豪。其六,尊崇佛性。“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后身”(《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表明禮佛之信仰。其七,尊崇酒神精神。“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陽歌》),表達李白欽羨酒酣之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借用阮籍典故抒發(fā)其對自由和勇氣的向往。其八,尊崇大自然?!叭桨肼淝嗵焱猓蟹职樦蕖?《登金陵鳳凰臺》),勾勒出金陵城外江山風光;“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總括了李白一生鐘情于大自然的情懷。其九,尊崇人間溫情?!按四c斷,彼心絕,云鬟綠鬢罷攬結(jié),愁如回飆亂白雪”(《久別離》),表達出詩人對其妻許氏的深摯牽掛;“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寄東魯二稚子》),表達出詩人對女兒平陽和兒子伯禽的徹骨思念。以上種種理想崇拜,合乎社會、自然之真,反映人性倫理之善,因而具有了美的內(nèi)涵,反映出李白心目中的人物美、信念美、山水美以及人情美等內(nèi)容,這些與今人的理想愿望多有相似,易于激發(fā)人們的塑美動機和豪情壯志。

      基于上述幾點,可以說李白形象及其作品的審美性價值,對于涵養(yǎng)今人情懷、激發(fā)奮斗意志,對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均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五、結(jié)語

      李白的詩學主張、創(chuàng)作方法、作品特點等,內(nèi)容豐富,多姿多彩,今人很難系統(tǒng)地、全面地予以把握。筆者所作的考察,也只是一鱗半爪。要之,李白提出自然清新的詩歌主張較之陳子昂詩學理論又前進了一步,具有創(chuàng)新性意義;李白之所以能兼容莊、屈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而又自成富有個性的浪漫主義風格,與其多元化汲取前輩作家之特長密不可分;李白的詩歌語言特色明顯,諸如真率自然、清新樸實、遣詞凝練、言近韻遠等,均為后人寫作提供了范式經(jīng)驗;李白其人其作具有傳奇色彩,蘊含著諸多審美品質(zhì),如崇高美、悲劇美、自然美等,這些美的因素,貫通古今,契合今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和審美追求。

      在歷代李白接受史上,李白其人其作的價值得到了多方位、多層面的挖掘,也愈發(fā)彰顯出其價值內(nèi)涵與社會影響的魅力所在。時至當代,如何充分開發(fā)李白文化的價值仍是一項重要的時代課題?;蛟S,深度挖掘李白文化的旅游資源,當有功于文旅發(fā)展與和諧社會建設;或許,將李白文化資源應用于文化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諸如影視劇創(chuàng)作、舞臺演藝、動畫文本創(chuàng)作、圖書資源出版等,將有助于弘揚優(yōu)

      秀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提升經(jīng)濟產(chǎn)值;或許,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認知李白文化之形、探究李白文化之神,對于培育思維方式、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增進品德修養(yǎng)、促進人際溝通,進而提升文化自信力,均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意義。

      猜你喜歡
      李白詩歌
      詩歌不除外
      李白:在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之間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08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詩歌是光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4
      紙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紙上的李白(二)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4
      紙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倒下的那一刻
      戲劇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詩歌論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2
      连城县| 永济市| 吴江市| 新晃| 方城县| 巴东县| 黄山市| 阿尔山市| 荔浦县| 广州市| 潢川县| 衡山县| 泸水县| 汉中市| 赣州市| 郧西县| 改则县| 嵊州市| 南京市| 江永县| 桦南县| 普安县| 阳东县| 奉新县| 麻城市| 万宁市| 定州市| 峨眉山市| 加查县| 米泉市| 成都市| 浦江县| 德清县| 鹿泉市| 保靖县| 沂水县| 佛学| 泾川县| 阳原县| 兰溪市|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