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內(nèi)涵和核心價值體現(xiàn)的主要方式是古詩詞朗誦,對語文口語訓練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與書面語相比較,口語是指日常口頭交談時使用的語文,具備通俗性、易懂性、靈活多變以及簡潔性等特征;口語能力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將古詩詞朗誦應用到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中,沒有應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導致教學效果偏差,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且當下學界關(guān)于古詩詞朗誦對口語訓練的影響研究甚少。由此,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分析古詩詞朗誦對于初中語文口語教學策略的影響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口語表達需要在輕松、愉悅的日常情境中進行,才能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欲望,實現(xiàn)口語訓練教學目標。但當下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模式中,學生拘謹,教師嚴肅,忽視了教學情境與氛圍的重要性,這不適合口語訓練教學的開展。而古詩詞具有強烈的畫面感,可為口語訓練教學營造良好的情境。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中,可應用古詩詞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以古詩詞朗誦活躍課堂氛圍。
案例1:《天凈沙·秋思》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課前,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教師與《天凈沙·秋思》的微視頻,學生觀看結(jié)束。
師:同學看到這樣的微視頻,你會聯(lián)想到哪一首古詩詞?
生(大部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師:對,那么我們帶著情感一起朗讀一遍《天凈沙·秋思》。
學生朗誦結(jié)束,已經(jīng)進入了古詩詞朗誦氛圍中,融入《天凈沙·秋思》的畫面中,課堂氛圍轉(zhuǎn)變?yōu)檩p松,愉悅。
師:接下開,我們開展口語訓練……
評析:通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口語訓練,利用《天凈沙·秋思》中的畫面以及多媒體播放的音樂與圖像營造了良好的古詩詞朗誦情境。如此,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朗讀古詩詞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下開展口語訓練,從而為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語感是口語表達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指表達主體對詞語表達直覺的主觀感受或判斷,主要包括口頭語言、詞語內(nèi)在情感以及語法等。而情感在語感中起到重要作用,情感是口語表達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當下初中語文口語訓練中,大部分教師不知從何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中,可以借鑒古詩詞朗讀中表達的思想情感方式,提升學生口語語感表達能力。
案例2:《登幽州臺歌》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七年級下冊。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朗誦一遍《登幽州臺歌》。
生: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師:同學們都熟練地記住了《登幽州臺歌》的內(nèi)容,但是老師強調(diào)的是“朗誦”,而不是背誦。“朗誦”最重要的要點是什么?
生:思想情感!
師:朗誦最重要的是思想情感,那么請同學們帶著思想情感再次朗誦《登幽州臺歌》。(學生朗誦結(jié)束。)
師:很好,學生們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在口語表達中最重要的要點與古詩詞朗誦應融入什么?
生:融入思想情感。
師:對,因此我們在口語表達中也要融入思想情感。接下來進入口語訓練環(huán)節(jié)……
評析:通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口語訓練,讓學生先明確古詩詞中的思想情感,并帶著情感去朗誦古詩詞,再引導學生在口語表達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如此,保證了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大腦作出及時的反應,產(chǎn)生情感,保證語感與口語語言的一致性,從而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初中階段,要求學生的口語具有標準的語音、準確的語法、精準的語言,同時還需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在訓練中遵循“知、意、情、行”等認知規(guī)律。古詩詞朗誦要注重調(diào)、韻、聲、情以及輕重格式等,古詩詞朗誦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音量適宜、吐字清晰以及融合情感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把握古詩詞中的朗誦要點,讓學生借鑒古詩詞中的朗誦要點開展口語訓練活動。
案例3:《使至塞上》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七年級下冊。
師:我們再來復習一下《使至塞上》的朗誦技巧,可以用五個詞語表示,分別是?
生:調(diào)、韻、聲、情以及輕重格式。
師:很好,同學們都已經(jīng)掌握了古詩詞的朗誦技巧。請同學們再次朗誦《使至塞上》,并在朗誦的過程中注意應用技巧。
(學生朗誦結(jié)束。)
師:其實,我們在口語表達中也需要用到調(diào)、韻、聲、情以及輕重格式等技巧,請同學們研究調(diào)、韻、聲、情以及輕重格式在口語表達中的體現(xiàn),然后試著在口語表達中應用調(diào)、韻、聲、情以及輕重格式。
評析:通過教師在口語訓練教學中,講述了古詩詞中的朗誦要點,并讓學生在朗誦中應用古詩詞的朗誦技巧,學生多次朗誦后,鼓勵學生平時口語表達過程中也借鑒古詩詞的朗誦技巧。如此,有利于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吐字清晰、音量適宜、情感突出,提高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質(zhì)量。
在信息時代下,古詩詞朗誦資源豐富,可以促使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模式進行多樣化轉(zhuǎn)變。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中,需要利用古詩詞朗讀活動豐富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案例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熟練掌握《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知識內(nèi)容,接下來進入口語訓練環(huán)節(jié)。請班干部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學生分組。
(學生分組結(jié)束。)
師:每個小組共同朗誦一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并找出古詩中的人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口語對話。注意,對話過程中需要聯(lián)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內(nèi)容,不能偏離。然后由小組內(nèi)扮演詩人的角色朗誦《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保證小組內(nèi)的成員至少扮演一次詩人角色。
(學生按照教師的需求積極開展口語訓練活動。)
評析:通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口語訓練,借鑒古詩詞朗誦活動豐富了口語訓練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口語訓練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師將古詩詞朗誦應用到口語訓練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把握古詩詞朗誦技巧,體會情感,轉(zhuǎn)變教學活動等,有效提高了學生口語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推動初中語文口語訓練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