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古至今,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不僅被中外讀者廣泛閱讀,對東南亞漢文學的發(fā)展也給予了很深遠的影響。日本學者對《聊齋志異》中故事翻案的例子不勝枚舉。石川鴻齋所著漢文小說《夜窗鬼談》中的不少故事就曾取材于《聊齋志異》。本文將從翻案故事當中的人物形象為主要出發(fā)點,對《聊齋志異》和《夜窗鬼談》中的故事的各個角度進行對比研究,探索兩者的異同。
關(guān)鍵詞:夜窗鬼談;聊齋志異;翻案;人物形象
日本學者對《聊齋志異》(以下稱聊齋)與日本文學關(guān)系的研究 ,
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就開始盛行。在江戶時代,中國明清小說搭乘貿(mào)易之船大規(guī)模流傳日本,并引起上至貴族下至市井百姓的廣泛熱愛。尤其是日本知識分子,在閱讀之余,他們也開始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這種模仿創(chuàng)作,被后世稱為翻案。
翻案一詞出自中國,指詩文中對前人成句或用意反而為之。但翻案作為一種寫作方式,在日本卻歷史悠久。在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日本靈異記》等書中就能發(fā)現(xiàn),作者們格外喜歡將中國故事翻案成日本故事。受到《聊齋志異》各個方面影響較多的要數(shù)漢學家石川鴻齋的《夜窗鬼談》。在《夜窗鬼談》上冊中有對該書故事進行說明:“古談或更改原文,今事稍潤色之,欲使童蒙學漢文者僅識熟語耳?!?/p>
本文欲將《夜窗鬼談》中的“阿娟重生”與《聊齋》中的“封三娘”進行比較。
《夜窗鬼談》中的“阿娟重生”主要講述了富商女兒阿娟與鄰人兒子國藏相愛的故事。但因為貧富差距兩人被禁止見面,阿娟也被迫許配給某貴族之家。但貴族之子已有相好女子,她對貴族娶妻之事心生怨恨,投井自殺。阿娟嫁入貴族之家當天,突然庭院里刮來惡臭味道,燈光忽滅,投井自殺的女子忽然出現(xiàn)在轎子旁邊。貴族之子惱羞成怒,把阿娟誤看成死去的女子,拔刀斬殺。后來死去的阿娟被埋葬。國藏悔恨自己沒有見到阿娟最后一面,某晚挖開了墳墓,卻發(fā)現(xiàn)阿娟并沒有死。于是,他帶著阿娟遠走他鄉(xiāng),幫助叔父管理客棧。一次偶然的機會,阿娟的父母來到此地,發(fā)現(xiàn)阿娟還活著,喜出望外,又在此地開了分店,交給阿娟管理。
《聊齋志異》中的“封三娘”是一個狐女,在水月庵的一次盂蘭盆會上與范十一娘相識,一見如故。之后封三娘把附近一貧窮秀才孟安仁引薦給范十一娘。孟安仁于是托媒人到范家提親,但范家富甲一方,堅決地拒絕了這門親事,為了斷了兩人的念想,范家準備把十一娘許配給當?shù)剜l(xiāng)紳之子。由于范十一娘對孟安仁過度思念,上吊自殺,三日后下葬。孟安仁聽說此事后帶著封三娘給他的靈藥挖開墳墓,喂給范十一娘后,她居然活了過來。后來,封三娘帶著孟安仁與范十一娘隱居在一個小山村。但狐仙終究無法和人類共同生活,最后就離開了他們。一年后,孟安仁中了舉人衣錦還鄉(xiāng),來到范家拜會了范十一娘的父母。那鄉(xiāng)紳父子也由于貪污被捕,范十一娘也終于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和父母團聚。
從以上故事梗概可以看出,“阿娟重生”與原作“封三娘”在內(nèi)容和故事情節(jié)非常相似。比如說,在“阿娟重生”中國藏和阿娟由于貧富差異,阿娟被許配給貴族之家。之后國藏挖開墳墓,死去的阿娟得以還陽。由此可見,故事構(gòu)成與《聊齋》的“封三娘”如出一轍。但是,在人物設(shè)定、思想、描寫及文體等幾方面,也有些許不同之處。
比如在“封三娘”的故事開頭描寫到:“范十一娘是一酒家老板的女兒,年輕美麗…”,“阿娟重生”開頭寫到:“某商人鐮倉某,家有一女,容貌傾城,名叫阿娟…”。兩者都是以女性為中心的敘事方式。在“封三娘”中,除了男女主角,又增加了封三娘這個主要人物,描寫了兩個女性超越生死的友情。原著“封三娘”當中,主角是封三娘,范十一娘成了配角,男主人公也只出現(xiàn)了三次。范十一娘對貧窮的孟安仁一見鐘情,后來跨越封建禮教的束縛,摒棄門當戶對的傳統(tǒng)婚姻觀念,拒絕了父母的安排,以死殉情。在“阿娟重生”中,雖然在父母安排下,阿娟被迫與貴族子弟通婚,但她也堅決以死拒絕貴族子弟對她的強迫。
在文體和用詞這一點上,“阿娟重生”用的是中國的文言文,敘述方式比較平實,男女對話也較少。因此,故事整體缺乏立體感。而 “封三娘”雖然也是文言文,但簡單易讀,語言洗練,男女對話也略顯生動,讀起來更覺津津有味。
在人物描寫方面,在“阿娟重生”中,作者通過對話和情詩來描寫男女之情,對出場人物的描寫也比較豐富。而“封三娘”的故事較長一些,蒲松齡對封三娘和范十一娘進行了各個角度的詳細描寫,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另外在表現(xiàn)愛情的方面也有不同點?!鞍⒕曛厣敝心信p方互相愛慕,互贈情詩以解相思之苦。而“封三娘”中,雖然也有戀愛的橋段,但由于多了范十一娘尋死的情節(jié),以及好友封三娘出場的情節(jié),所以對孟安仁熱烈追求范十一娘的描寫就相對減少了。如果從男女之愛的角度考慮,“阿娟重生”突出地描寫了男女“癡情”的畫面,而“封三娘”則主要描寫了兩個女性之間的友情,把男女超越生死的愛情放在了次要位置。
本文簡單地分析了由中國《聊齋志異》中的作品翻案而成的日本漢文小說在人物創(chuàng)作上的異同。“阿娟重生”與原作“封三娘”在男女愛情故事,男性對女性愚鈍的感情,以及女性對男性的癡情的描寫上有很多的不同之處。無論是石川鴻齋在“阿娟重生”中對男女交換情詩和浪漫情感的描寫,還是“封三娘”中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都讓讀者難以忘懷?!胺馊铩敝械姆妒荒餅榱四兄魅斯习踩恃城榈那楣?jié),或是好友封三娘不離不棄的友情的描寫,也都給讀者的內(nèi)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石川鴻齋.夜窗鬼談[M].春風社,2003年12月
[2]蒲松齡.聊齋志異[M].中華書局.2009年5月
[3]孫虎堂.“東洋聊齋”述略——評述日本漢文小說集《夜窗鬼談》[M].中華書局.2008年1月
[4]小倉齊.“夜窓鬼談”の物語世界[J].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明治編第三巻?漢文小説集?<月報18>.巖波書店.2005.8月
作者簡介:李欣欣(1981-),女,漢族,吉林四平人,鞍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外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