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水洛鎮(zhèn)文溝小學 賀彩鳳
語文是小學學習中很關鍵的一門學科,只有學好語文才能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而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就是閱讀,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水平,還能提高他們文字的運用能力。兒童文學是根據兒童的成長特性編寫的一類文學作品,能夠按照兒童的思維方式對兒童進行情感的熏陶和知識水平的提升,這是兒童認識外界環(huán)境最直接也最全面的一個方式,它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很多的借鑒。本文簡述了兒童文學的特點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兒童文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小學生初步語文教育的培養(yǎng),是學生首先認識整個世界的方式,對兒童日后的學習有啟蒙作用。小學語文是兒童教育工作中的初始學科,對于兒童的情感培養(yǎng)和藝術熏陶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學生更加愿意通過這些兒童文學讀物來學習一些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物,因此把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結合是提升小學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推動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課程相結合的教育方式。
兒童文學是根據青少年和兒童的成長特點和感情變化來編寫的文學作品,目的是激發(fā)青少年和兒童對于語文學習和中華文化的熱愛,使他們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興趣,全身心投入日后的學習中。隨著時代的變化,兒童文學本身也在隨之改變,不管定義還是內涵都在不斷改變,但是不管經過如何變化和創(chuàng)新,大致包含以下的幾個方面:
第一,兒童文學是根據兒童的成長特性而編寫的文學類作品,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有著深遠影響,能夠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起到啟蒙和引導作用,給學生一個學習文學的培養(yǎng)基礎;第二,閱讀積極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這些作品能夠引導學生用更加積極善良地去面對整個世界,用更加純凈的心態(tài)去學習中華文化,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兒童文學不管是文章內容還是文本編排都是很用心按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理解能力來制作的,而且其中會增加很多中華文化剪影,能夠對學生起到啟蒙的作用。
兒童文學本身是根據兒童的成長特點進行編寫的,能夠起到文學啟蒙的作用,小學語文同樣也是起到這種作用,對于學生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重要影響,在學生的文學啟蒙上是同樣重要的。
兒童文學中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大多是一些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引用一些有寓意的故事,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投入課堂學習當中,還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學習別人的語言運用,對于學生日后的寫作也有極大的幫助。
由于小學生的年比較小,他們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接觸學習的機會也很少,增加一些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能夠拓展他們的知識接觸范圍,也能夠接觸更廣泛的思想觀念,使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拓寬學生的視野。
小學生普遍接受能力較弱,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時應該要求教學內容簡潔,教學重點突出,兒童文學大多都會保證整個文學作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因此被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困難,但是兒童文學的引用依然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教學基礎,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要重視兒童文學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
兒童文學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想象空間,但是課本選取的內容都比較少,不能大篇幅引用兒童文學作品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但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學習方法。
要妥善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兒童文學,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從學生的角度上來展開教學。首先,我們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理解兒童文學作品,從中發(fā)現(xiàn)兒童文學的樂趣并傳播給學生,能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應該按照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開展,例如有的學生基礎較差,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比較簡單的兒童文學讀物,閱讀之后可以讓他們嘗試著進行講述,到最后可以讓他們嘗試進行故事編寫,這樣能夠快速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對于那些文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就可以推薦那些比較有深意的作品,在增加閱讀難度的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水平,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最后,在為學生講解兒童讀物的時候要加強對學生的感情培養(yǎng),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閱讀的氛圍,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學作品的情感表達,還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就可以把學生引入這個故事的情景當中,讓學生講述一下自己過年的情景,和小女孩過年的經歷進行對比,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小女孩悲慘的生活,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幻想對小女孩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現(xiàn)在的學生一般生活得都比較幸福,不能充分體會到小女孩的真實感受,通過對比使學生能更好體會作品的含義。
兒童文學能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的教學。兒童文學有不同的分類,不管是童話還是詩歌都能實現(xiàn)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將兒童文學引入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增加他們的閱讀量,更多是豐富他們的情感,提升他們對于人文價值的理解,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經歷和感情升華。比如在學習作品《亡羊補牢》中既能幫助學生明白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的道理,還能更好地讓學生接觸這些平時很難有機會接觸的生活,對于學生的情感升華以及他們的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都會有幫助。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時要充分利用兒童文學作品中感情的變化以及學生對作品的反應。兒童文學本身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故事性,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寫作上的引導與思路,而且還能發(fā)散學生的創(chuàng)作理念,加深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對于他們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很大幫助。而且小學生的思想一般都比較單純,多讀一些兒童文學作品能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及情感表達方式。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事業(yè)中很關鍵的學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強重視,尤其要重視兒童文學的引用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其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語文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